


從雨後春筍一般冒出來一大片,到被有關部門調查,再到大批倒閉……傳得沸沸揚揚,說什麼的都有。
真相是什麼?我也很好奇。
於是,在多方朋友的引薦介紹下,我終於找到了一位開過俄羅斯商品館的資深人士,E老闆。機會寶貴,我迫不及待地,請教了他很多大家都特別關注的問題。他也很慷慨,分享了很多業內人士才能瞭解的細節。
現在,請允許我,來和你分享這一份還熱乎的新鮮見聞。
為了忠實於他的原意,我儘量還原他原本的話。


劉潤:
首先是大家最關心的問題。俄羅斯商品館裡,賣的到底是不是俄貨?
E老闆:
有些是,有些不是。
怎麼區分呢?
首先,你得看原產地是不是俄羅斯。接著,你要看條形碼的開頭兩位。如果開頭兩位標明是“46”,那麼就是俄羅斯產,如果開頭兩位標明是“69”,就是國產。還有一個,在華註冊編碼。每一家俄羅斯廠商,生產的每一個品類,都有不同的註冊編碼。

(圖片來自網際網路)
所以,原產地是俄羅斯,而且條形碼是46的,有在華註冊編碼的,就是標準的俄貨。
而原產地是國內,但編碼以46開頭的產品,是俄國企業委託國內工廠生產。像“陽澄湖洗澡蟹”,也算和俄貨強相關。
而接下來,就是一些比較有爭議的產品了。
比如,一些周邊國家的商品。像是,來自白俄羅斯的肉罐頭,來自哈薩克的駱駝奶。
很多人質疑的“俄羅斯怎麼會有駱駝奶”這種情況,就有可能是哈薩克產的駱駝奶。只不過這種奶比較貴,可能要到三四百的價格。太過便宜的,是真是假,可能還是要擦亮眼睛。
又比如,某些合規,但因為各種原因,在國內生產的“俄式風味”產品。
例如“大列巴”麵包。因為它保質期只有三天,你把它從俄國運過來,它也就過期了。此外,它還針對中國人的口味做了一些改良,更大,有更多果仁。還有大肉腸。因我國對肉製品的嚴格標準,俄羅斯的熟肉製品還未獲得准入,所以俄羅斯的肉腸就只能在中國加工,標籤上就只能是“69”。
還有一些商品,純粹是以次充好,假冒偽劣。
就比如,那種全是俄文的包裝食品,但沒有中文標籤的產品。我們國家明確要求,預包裝食品應該是中文,即便你是俄文包裝,也應該加貼中文標籤。就像這樣。

(圖片來自網際網路)
還有一些,不管三七二十一,直接印上“69”的條形碼,但原產地卻寫了國外,更是一眼就能看出問題。


假貨到底誰在賣?
劉潤:
既然有的是,有的不是,甚至還有假的,怎麼就能放在俄羅斯商品館賣呢?
E老闆:
這是因為,目前做俄貨生意的人,不是一撥人,大概是三撥人。
第一撥,是做線下門店的。有的做直營,有的做加盟。這撥人,大機率不太敢賣假貨。
為什麼?
因為前期投入太大了。裝修動不動好幾十萬,大一些的店甚至要上百萬。有的店一簽就要租好幾年。
不是撈一筆就跑,是想認真做好幾年生意的。
所以,你大概能看到,在這些線下店裡,超過50%都是純俄貨,有的店甚至到了70%、80%。還有大概5-10%是周邊國家的商品,還有一些是國產的合規產品。假貨,反而不太能找到。
不過,雖然有的人要做長期生意,不敢自毀招牌,但有的人卻不一定。
就比如這第二撥,做展銷會的人。
他們有點像“遊牧民族”,秉持打一槍換一個地方的原則,到一個地方,包下一個體育館,劃成無數個3×3的小格子租給小商小販,大肆宣傳“中外商品展銷會不日即將隆重開幕”,吸引當地人過來購物。
因為前期捨得投錢做推廣,所以一開業人流量就特別大。在這些小商小販裡,就有做“俄貨攤位”的,跟著賺了不少錢。賺得多了,辦展會的人也心動,說不定下一場就直接辦“俄羅斯商品展銷會”了。

這撥人,你想找售後都沒地方。因為最多兩週,15天,他們就走了。
還有一撥人,就更“瀟灑”了。他們看到俄貨賣的這麼好,就想辦法進一些貨,直接找一些人流量大的門口、步行街甚至十字路口,搭個簡易大棚,掛個“俄羅斯商品館”的牌子就開始賣。


這撥人,就更沒壓力了。
棚子收了,還能重複利用,最多一個月,換個商場門口一擺,又是一條好漢。
你能看到像雨後春筍一樣冒出來的這種俄貨商品館,有很大一部分,就是最後這撥人的功勞。
只是,店越開越多,綏芬河的進口商也懵了。
等等,怎麼突然這麼多人買我的貨?等等,我的貨還要留給老客戶的。等等,你給的實在太多了。
等等,我實在沒貨了……


貨都從哪來?
劉潤:
綏芬河?
E老闆:
對。
正經來說,想在國內賣俄貨,你大概要去到東北地區如滿洲里,綏芬河以及黑河等口岸找穩定貨源。尤其是綏芬河口岸。在這裡,就有幾個特別有名的批發商城。

比如,羅斯帝國。比如,伊戈爾商城。是的,中國有個地方叫羅斯帝國。順帶說一句,很多人在包裝上看到的“羅斯帝國”,其實也並不一定是假貨,反而大機率是正經進口商渠道進來的商品。


(海關報關單及部分合格手續檔案,圖片可上下滑動)
而全國的俄貨突然鋪的這麼兇,進口商先是高興,接著懷疑人生了。
就以綏芬河海關的進口商為例,他們這邊原本大概只能供應全國一千家左右的門店,現在突然翻倍,到了兩三千家甚至更多,貨源就嚴重不足了。
那麼這時候,如果你是一家賣俄貨的店老闆,你會怎麼想?
那邊貨還在不斷往外賣,這邊找不到貨了。賺大錢的機會正在逃跑,就像煮熟的鴨子張開翅膀想要往外飛。
擱誰也受不了。
於是,就開始有人冒險去找一些其他貨源,至於是不是真的,不好說。能賣就行。
而對於這種選擇,越不需要擔心售後的人,越來勁。越能打一槍換一個地方,進行單次交易的人,越能這麼幹。
反正我下個月就不在這裡了。
所以,抖音等平臺上曝光出現問題的,其實多半是“大棚店”。
甚至還有一些商家看到商機,主動來問:怎麼說?要不我給你搞個俄羅斯包裝?
久而久之,假貨越鋪越多。於是乎,俄貨人人喊打的局面,就這麼形成了。


為什麼俄貨賣的這麼好?
劉潤:
明白了。可是我聽下來,造成這個局面的前提,得是俄貨確實賣得很好。
那問題就來了,俄羅斯貨,怎麼就突然在咱們這好賣起來了?
E老闆:
好多俄貨店之所以一開店就大受歡迎,大概有這麼幾個原因。
首先,它是個進口貨。什麼意思呢?咱們對於進口的產品,還是有一定的濾鏡的。相比之下,海外監管法律可能更嚴格。過海關的時候,還要抽檢,產品質量可能比較有保證。
不光是質量不錯,剛一上市的時候,它也不算貴。相對於日本、美國、歐洲其他地方的進口貨,它還是比較便宜的。有的,甚至比國貨還便宜一點。
舉個例子,大白熊啤酒,1.5升,可能就賣20塊。伏特加,幾十塊一瓶。巧克力,十幾塊。大列巴,不到十塊。還挺有價效比的。
再一個,俄羅斯的東西,咱們中國人見到的畢竟不多,佔了一個“新奇特”。我們好幾位新招聘的店員進門就發現,有95%的東西,自己從來沒見過。



(白樺樹汁,伏特加,巧克力,圖片可左右滑動)
當然還有一點,情懷。
劉潤:
情懷?
E老闆:
對。對於俄羅斯,很多中國人,尤其是一些上了年齡的人,對俄羅斯還是有一些“蘇聯老大哥”的情懷在的,所以看到俄羅斯館,下意識就說,我要支援支援。
而這幾年,網上也有不少“戰鬥民族”,“俄羅斯坦克自駕”,“在俄羅斯旅遊,表明自己中國人身份就被擁抱”等影片,一直在不斷重新整理大家對俄羅斯的好感。
這幾個主要原因下來,之前的俄貨店一落地,就火了。


能賺到錢嗎?
劉潤:
火了是挺好。可是,火了也只是說明流量不錯。錢能賺到嗎?
E老闆:
一般來說,還是能賺到的。
舉個例子。假如一件商品拿貨價是5塊錢,你賣7塊,就算比較有價效比的價格了。但也有些加盟門店,給加盟商拿貨的價格,就可能是6塊5,零售價可能再翻2倍,到了13塊錢,甚至更多。
劉潤:
按零售價7塊算,大概是不到30%的毛利。比國內一些量販零食品牌18%-20%的毛利高一些。但如果按照13塊,甚至更多算的話,加盟商的毛利就要超過50%了,這就有點嚇人了。
E老闆:
是的。利益驅使下,就有很多人想要去做這樣的事。
於是,也有一些品牌開放了加盟。對於加盟的人,大概要收20萬到50萬的加盟費,後續還有一些選址,貨架等等的服務費。
對於一些交不起加盟費的商家,就用供貨的方式來收錢。
這是一個龐大的利益系統。整體來說,有很多人在短時間內賺到了一筆合法或者是灰色的收入。
這才有你看到的,似乎一夜之間就滿世界出現的俄羅斯商品館。


怎麼聽說你們都是靠套匯賺錢的?
劉潤:
可是,我怎麼聽說,有種“俄貨是透過套匯來賺錢”的說法?
E老闆:
我知道這個說法。
拿7萬人民幣,去換1萬美元。再拿1萬美元,去換400萬盧布。最後再換回人民幣,就是27萬元,憑空多了20多萬。他們還說,有些商人為了防止貨幣無法兌換,就從俄羅斯換回來了大量商品,這才有滿大街的商品館。
但實際上,這種說法挺可笑的。
你查查即時匯率,正常渠道根本兌不到這個價格。1萬美元,也就是100多萬盧布。哪裡有400萬。

而且,因為歐美的經濟制裁,俄羅斯為了穩住經濟,已經關閉了外匯兌換的渠道。
所以理論上,你要完成這個交易,就要去黑市兌換。但是,黑市上要麼風險高,要麼手續費高。違法亂紀的事,不是上嘴唇碰一下下嘴唇就能幹的。
其次,如果盧布真的貶值到某種程度,只能說明當地物價上漲得更厲害。你能買到多少貨物,也不好說。再經歷多輪手續回國,又能賺到多少?
退一萬步說,我真的神通廣大,這些事都能幹。
那如果真能這麼賺錢,大家還這麼辛辛苦苦做生意幹嘛?直接去黑市套匯不就行了?


還有沒有一些比較離譜的謠言?
劉潤:
還有沒有聽說過一些,你覺得很離譜的謠言?
E老闆:
那還是有的。
就比如說,很多網上的“俄羅斯人”進了店裡,說這店裡的產品全是假的。
可就算在大棚裡,在展銷會里,也不全是假貨啊,更不用說花了百萬裝修的大店了。真做假貨,信譽就毀了。
我猜,也有不少想紅的人,被俄羅斯商品館搶生意的人,在想辦法做這些內容。
又比如說,有很多人說俄羅斯的輕工業不發達,哪有那麼多食品進口啊?
其實,咱們從俄羅斯進口的食品,還挺多的。
比如,俄羅斯出口中心說,2024年前11個月,俄羅斯對華出口總額增至1180億美元,還觀察到食物、糕點在中國的受歡迎程度,都有增長。2024年10月,根據俄羅斯農業部聯邦中心“Agroexport”資料,2024年前三季度,俄羅斯成為中國最大巧克力供應國。


可是,為什麼很多大店都關門了?
劉潤:
那麼,既然你們只做大店,賣的東西也挺靠譜,現在是不是還活得挺好的?
E老闆:
也不是。其實很多店,最後也沒有賺到錢。我們自己的店,也關了好幾家。
怎麼說呢。俄羅斯食品這種品類,它的需求還是有限的。
對於大部分人來說,它就是佔了一個新奇特,嚐嚐鮮就好了,能長期復購的人還是比較少。所以會有很多店,一開始一兩個月,生意特別好,到了第三個月,銷量一下子就下來了。
而且即便是能復購,週期也很長,可能也要以月為單位來計算。它不像其他的零食店一樣,你可能這周買了,下週還要買。
這段時間,可能就是因為網際網路的傳播,或許還有一些想要招商的品牌在後邊推波助瀾,才這麼火的。搞得很多人一窩蜂的想來賺這個錢。
可能一個城市就需要那麼幾家店,就能滿足需求,結果大家都衝上去,一個城市就開出了五六十家店。
這怎麼消化呢?
供給太多,因為輿論發酵,需求還少了很多,自然就開不下去了。
租金、人工的成本超過了他每天的利潤,這個賬就完全算不過來嘛。
再加上假冒偽劣太多,有關部門也開始嚴查了。估計未來一段時間,會有相當一大批商品館倒閉。


接下來,可能還有下一波挑戰
劉潤:
這確實是個挑戰。可我猜,或許還有個挑戰,在等待俄羅斯商品館。
你看。之前俄羅斯商品館這麼火,一定有不少人囤了貨,想要靠它大賺一筆。
可是,現在供給失衡的如此厲害,門店也倒了那麼多,肯定有大量的人想要快速甩賣,把本保住。
所以,當大量貨物出現在市場裡,整體的價格就勢必會迎來一次比較大的下跌。這也會連累原本誠信經營的俄羅斯商品館。
那麼,你們接下來有什麼打算?
E老闆:
短期來說,也沒其他辦法了,先收縮吧。
這波輿情,再加上一波囤貨的人甩貨,這兩波先撐過去再說吧。
本來,就是覺得俄貨品質挺好,我們也能做到價效比,就想出來賺點小錢。誰能想到,突然就成了這個樣子了。
長期來說呢?我也不知道。先觀望吧。畢竟這一波,消費者對於“俄貨”這件事的信任,都消耗的差不多了。
以後可能會好,但肯定回不到之前了。


最後的話
好的,好的。我這裡沒有什麼問題了,太感謝了。
我掛掉電話,陷入沉思。
最近,關於俄羅斯商品館,我們聽到了太多版本的故事。
有人講了一個“暴利行業”的商業故事。有人講了一個“空手套白狼”的邪惡故事。也有人講了一個“黑市交易套取外匯”的驚險故事。
但是,哪個故事是真的呢?
我不知道。甚至,連我今天分享的這個版本,在不少細節上也未必準確。
或許,真相往往不是非黑即白的,而是藏在各種版本故事的重疊處。
只是,當需要被探究的真相,出現在食品這個我們都最關注、最擔心的行業中時,也難怪會有這麼多人,會感到驚訝,感到焦慮,甚至感到氣憤了。
哎。資訊爆炸的時代,想買到一件真俄貨,都需要擦亮眼睛了。
否則,一不小心,就又被別人的故事帶偏了。
好難。好難。
P.S.
哦,對了。
這份來自E老闆的收穫,也被我以“日課”的形式,寫在了“劉潤·進化島”上。
如果,你也對這樣的形式感興趣,那麼,歡迎你加入“劉潤·進化島”,和我們一起學習。
在“劉潤·進化島”上,你可以直接向我提問,收聽我的商業日課;可以認識2.69萬名創業者朋友,提升自己的商業認知;可以回看商業訪談,聽大咖講書,收穫更多的思路和視角……
更多關於“劉潤·進化島”的資訊,歡迎你點選下方圖片進行了解。
我在島上,等你。
*文章為E老闆獨立觀點,僅供參考。
參考資料
-
揭秘杭州首家俄羅斯主題超市“莫俄碼頭”
http://www.linkshop.com/news/2024523142.shtml
-
中國成為俄羅斯巧克力最大進口國
https://www.huanenet.com/russia/8989.html
-
滿大街的俄羅斯商品館,到底怎麼回事?匯率套利空間哪裡來?
https://news.sohu.com/a/845378933_100244844

觀點/ E老闆 主筆 / 景九編輯 / 二蔓 版面 / 黃靜
這是劉潤公眾號的第2491篇原創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