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了十幾年的狗娃子去了天堂,那種痛只有養過小動物的人才會有體會,尤其是狗子,那真妥妥的是家人一枚啊,這些日子我常盯著過去放狗籠子的地方發呆,如今出門倒是容易了,回家卻越發難過,沒有狗娃撲過來的一頓狂舔,心裡總缺了點什麼。在院子裡挖了一個坑,把狗子的骨灰埋在坑底,上面種上一棵玫瑰樹,樹下放上了獸醫最後為狗子留下帶足印的石膏名板,但願天堂沒有病痛,只有我狗娃子最愛吃的雞肉。

I miss you so much.
哎,一週多了,至今心情始終難以平復。
前些日子我寫了在國外機場坐地撒潑打滾的大媽最後被手銬帶走遣返回國的事情,不想這幾天卻有另外一件事情發酵了,先是去年就有流傳的前情——「女博士因向荷蘭籍男友要8.8萬歐元彩禮結果男友直接報警」,如今有了後續——「河南女留學生向外國男友要彩禮被逮捕,被判刑半年、驅逐出境」,甚至還有一些自媒體博主鄭重其事地對這個事件進行了法律探討,分析為什麼索要彩禮會被定性為詐騙——
關鍵是她前一次結婚就要了那麼多彩禮,66萬在中國是很大一筆錢了,結婚沒幾年就離婚66萬淨落,法官合理推斷她很有可能這次也會拿了錢過不久就離婚。而且即使在中國這麼高的彩禮也是很少有的,不說廣東地區一般只要幾萬,即使以賣女兒著稱江西也不過是二、三十萬。
國外的網友們呢,反應就莫衷一是了。
對彩禮反感的人說:
-
國內是什麼時候開始流行彩禮的,以前只聽說貧困農村有這個陋習,但感覺賣女兒一樣。
-
這女的慣犯啊,二婚還要繼續騙錢?
-
如果這是真的,那這女的活該,討要彩禮的都是賣。
-
難道她是婚內先出軌懷孕和這邊要結婚在國內才離的婚??
-
想到了那個瞿欣欣,那是把結婚當事業來經營的,每次婚姻就是一次上市IPO……
-
挺好的,國內也應該普及這個法律,以後再以結婚名義敲詐勒索就直接送妙瓦底,這樣年輕人願意結婚的可能會多些
果然是出了個國學習,順便就出了個名呀。
當然也有覺得彩禮是傳統、所以女方做法沒問題的人的看法走另一個極端:
-
雖然不喜歡彩禮,但確實是傳統之一,頂多算個文化差異問題,能上升到刑拘的地步?難道是看中國人好欺負?
-
如果只是要彩禮就被男方搞到入獄,我覺得這個男的更渣!不但白嫖,還把事做這麼絕,肚子裡還有你的孩子呢!
-
連八萬歐都拿不出來,說明千萬不能找窮酸白垃圾。
-
不要和不是目標群體的人產生過多連結,及早止損,不然就是坑自己。
-
你不願意給錢,證明你太窮,人家不跟你結婚不是太正常嗎?(Excuse me?)
更有人趁機把問題上升到了民族恨的地步,說什麼「白男真狠,才這麼點兒錢,這兒吳秀波也是到幾千萬不得已了才將女朋友送進監獄的」。
並因此誇讚這個女留學生說,「這女的其實挺有種的,起碼對白男不雙標,再怎麼樣也比倒貼也要跟白男在一起的要好」。
還有人遞招說,「懷孕能坐牢嗎?記得中國警匪電影裡面有些女的為了逃避坐牢就趕緊懷孕的」。
還有人上升到社會歷史的根源來看彩禮的合理性,「這個問題的根源還是當年重男輕女的禍,太多女嬰被殺害被遺棄,所以現在很多地方男多女少,也就導致了條件普通的男的必須靠出高價彩禮才能娶到老婆」。
也有人因此解恨無比,「中國這些無法無天的事兒還是要老外來修理」……
果然,這故事糟多無口。
我要說這事兒眾人是在浪費感情你信嗎?國內外在婚姻文化上的差異是有的,而且差異還比較大,但是能有這麼多的「前情」、「後續」波浪起伏的,大機率是為流量賺眼球杜撰出來的,搜了一下外文媒體沒找到任何語種的相關報道,倒是有人追蹤了一下最早的傳播起源是來自一則知乎回答,但回答中並沒有說女博士是河南人,而是江西某高校碩士,更重要的是該回答沒有提到「刑拘」、「判刑」等字眼,只是說男方「報警跑路」。在引發了廣泛的關注後,該答主將回答標註為「內容包含虛構創作」,表示對故事的真實性無法提供證據,並聲稱「事後刑拘」等屬於自媒體歪曲,也就等於說前情後續不過是公眾號造的假新聞吧。

哎,你說浪費感情不是?李銀河曾說:高質量的生活是挑選出來的,挑選值得去做的事,挑選值得去交的人,挑選值得享用的東西,挑選度過自己時間的方式。我想,這其中當然也包括挑選自己想要去相信的真實了,在我們的生活被各種真真假假的資訊捆綁的同時,生活的重擔其實並不會放過我們自己,耳聽到處都是傳奇,可不見得都會有圓滿的收場,簡中如是,國外亦如是罷了。

最近喜歡抗炎飲食

最近雪下了好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