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號湧現“職業行家”,專業內容不再難變現?

⭐️歡迎預約“新榜內容節—2025新榜大會”直播
“做短影片是當前普通人能利用的最大槓桿”,智訊盒子創始人張佳偉近日在新榜影片號的一場直播上說道,影片號已經是創作者最需要關注的渠道了。
這場直播的另外兩位嘉賓是若愚Roey、李政霖,他們是2024年影片號互選廣告的優秀創作者。三位創作者的人生軌跡可謂大相徑庭,雖來自不同的行業,但最終都在影片號站穩腳跟。
若愚從空乘、投資顧問轉型為旅行博主,憑藉豐富國際旅行經歷,在影片號傳遞美景故事。李政霖身為攝影師兼導演,因2020年流星雨直播受關注,內容聚焦出行。張佳偉所在機構運營著多個領域的賬號,“科技最前線”表現格外突出。
深入探究他們的轉型歷程,不難看出他們無一例外都是在各自特定的專業領域深耕細作,擁有知識儲備、實踐經驗以及特定技能的創作者,我們可以將這類人稱為“職業行家”。憑藉著專業優勢和內容耕耘,越來越多的新銳賬號和職業行家在影片號上崛起。
創作者湧入的背後,是影片號的內容體系、商業基礎和推薦傳播系統持續完善。用甲方財經創始人王飛的話來講,創作者進入了白銀時代——創作者不會都幻想著成為李佳琦、小楊哥,深耕一個行業,用心做好內容,打透一個圈層,這種複利反而是最持久的。

重回“白銀時代”,創造內容複利

“這個平臺跟三年前,完全不同了。”自媒體人羅超說,一是影片號的流量比之前高出許多,二是影片號在圈層影響力愈發明顯。為了做影片號,羅超在一條影片裡提到,他特意花幾萬元去植了個發。
新榜資料也顯示,2024年微信影片號創作者數量同比增長292%,增速在同類產品中位居前列。隨著越來越多像羅超、若愚這樣的有職業身份的作者湧入影片號,許多原本靠圖文生存的自媒體達人也不斷進入影片號。
“影片號擁有特別適合創作者這棵樹生長的土壤,只要有好的內容、真善美的內容,就一定有流量。”若愚說。
李政霖在直播中說,影片號最大的優點之一是允許創作者做自己,內容創作具有較大的包容性,不同型別的內容可以兼備,創作者不會侷限於非常垂直的賽道。這為創作者塑造多元化的IP形象提供了空間。
在消費端,使用者對影片號的內容消費習慣也在逐漸養成。調研機構增長黑盒釋出的《2024微信內容種草趨勢洞察》顯示,微信影片號新使用者佔比最高,超過半數使用者是近一年開始使用。即使是早就開始用影片號的使用者,也傾向於把更多時間放在影片號。
宏觀來看,龐大的活躍使用者為影片號提供了足夠流量,商業化工具也支撐內容源源不斷產出,激發創作與合作熱情,間接也推動了更多品牌投身短影片營銷。
近日,騰訊廣告互選平臺釋出了2024影片號互選廣告優秀創作者獎,除了以往品牌青睞、傳播聲量、使用者喜愛獎項之外,職業行家、新銳潛力賬號越來越多。官方的資料顯示,入駐互選的作者數量增長超9倍,品牌與創作者商單合作增長近6倍。
這也意味著影片號在內容供給端、消費端、商業化進入了正向增長,已經逐漸形成自我強化的良性迴圈。影片號讓垂類深度內容創作者,重新回到“白銀時代”,創造內容複利。

職業行家、專業內容更適合影片號

新榜編輯部觀察今年影片號互選廣告優秀創作者獎的名單,發現越來越多的有職業身份或者產出專業內容的新賬號起來了,這在其他平臺似乎也不多見。
“深耕專業內容或有職業身份的達人,在影片號裡更‘吃香’。自媒體人王飛發文寫到,他們透過長期的職業積累和獨特的內容視角,很快脫穎而出,並拿到了商業結果。
王飛認為,影片號對內容的包容性更強。影片號能給創作者更鬆弛的創作生態,不用因為各種客觀條件焦慮,也不用因為沒有話術技巧而茫然,反而是更專注於內容的輸出。
在資訊爆炸的時代,使用者對於有深度、有價值的專業內容的需求日益增長。影片號的使用者群體相對較為成熟,更傾向於獲取能夠提升自己知識水平和認知能力的內容。專業內容在影片號上,能夠滿足這部分使用者的需求,形成良好的供需關係。
從上述獲獎名單中可以看到,50位創作者內容涵蓋科技、財經、汽車、旅行等等多個領域,背後是內容供給端在消費端百花齊放的一種顯現。
但創作者更關心自身的出圈根基——內容創作。他們憑藉獨特的職業背景與豐富的生活閱歷,在影片號上雕琢出極具個性與深度的內容佳作,才更容易被使用者青睞。
創作者釋出內容後,經朋友圈點贊、評論、分享,公眾號推薦及群聊討論,能迅速突破圈層限制,實現廣泛傳播。背後是影片號獨特的演算法推薦疊加社交推薦模式,與其他單演算法平臺相比,影片號多出的社交推薦藉助社交網路信任背書,使優質內容在目標圈層中迅速擴散。
“影片號很容易破圈。”透過做影片號,創作者若愚能更瞭解自己的父母所刷的內容,也能讓父母知曉自己的日常創作。在內容創作方面,她認為應從有意義和有趣兩個維度出發,這兩者都極具價值。
這是因為在影片號中,創作者的社交關係網路得以充分融入。這就使得我們點贊和關注的內容,天然傾向於更嚴謹、專業的職業行家類內容,而這類內容在影片號上有更大的機會被放大傳播,這是其他平臺所不具備的優勢。
“影片號是專業內容非常好的傳播渠道。”張佳偉認為,影片號很適合“職業行家”生長。更為關鍵的是,專業內容也能依託平臺商業化工具(騰訊廣告互選平臺),實現更多元、友好地變現。
2024影片號互選廣告優秀創作者獎–部分獲獎者:
上下滑動檢視更多

好內容就有好生意

相比其他平臺,影片號生態的內容供給天花板遠遠沒有觸頂,內容紅利還在延續,而品牌也正在加速進入影片號,帶來了更多商業變現機會。鋅財經創始人潘越飛此前跟粉絲“對賬”,展示他的收入情況,從2024年春節到10月,他在影片號透過賺取廣告費用近百萬,而透過騰訊廣告互選平臺接了近10條商單。
在與創作者交流過程中,很多創作者都提到平臺的商業化工具(騰訊廣告互選平臺),一方面能連結更多廣告主,一些中小創作者也不用招聘商務和稽核,而且在財務流程和資料方面也更加友好。騰訊廣告互選平臺“投前-投中-投後”全流程能力可助力品牌和達人的商業化合作。
“什麼叫互選?”李政霖進一步說,“我選客戶,客戶也選我。”
“最震驚的是客戶讓我把產品的鏡頭刪掉一點,客戶是有網際網路思維、觀眾思維的,他們知道觀眾看多了產品會反感。”李政霖回憶起首次汽車廣告合作時說,客戶的專業與理解讓他深感意外,他們更注重內容的傳播效果與觀眾感受,而非生硬的產品展示。
創作中雙方密切溝通,品牌尊重其思路,僅提傳播建議。最終,成功的商業合作有助於創作者提升影響力,吸引更多優質品牌合作。
在過往的創作經歷中,若愚發現,透過把旅行內容與商業廣告有機融合,粉絲不僅不牴觸,反而滿懷期待,熱切關注其下一次廣告的創新呈現形式。她提到曾製作一條關於友情的汽車廣告,巧妙地將汽車元素融入充滿情感的旅行故事中,“那條片子的反響很好,大家很願意去看這樣的廣告”。
有經驗的創作者深知內容與商業變現的平衡之道。張佳偉團隊專注科技資訊傳播。他們深入研究科技原理,用案例、通俗語言與視覺呈現解讀複雜知識。在與企業合作時,他們為晶片企業定製宣傳方案,將晶片優勢融入未來科技生活暢想,避免硬推銷,贏得觀眾與廣告主認可。
在張佳偉看來,互選平臺為創作者提供了穩定且可靠的創作環境,創作者無需擔憂結款等繁瑣問題,能夠全身心地沉浸於創作之中,專注於提升內容的品質和價值。
“上班拿月薪,互選領週薪”,這是海寧科技觀在影片號深耕大半年後最直觀的感受,他認為,影片號仍是流量藍海,2025年將會投入更多精力、資金、人力去做影片號。
微信使用者在公眾號生態中,形成了對優質內容適度商業化的理性認知,這一氛圍也延續到了影片號。使用者關注內容價值、創作者素養與真誠度,對商業元素持包容態度。
一直以來,新榜都在傳遞好內容帶來好生意,專業即創意。使用者不反感廣告,但優質內容才是吸引流量與構建信任的基石,創作者憑藉對市場和受眾需求的洞察,持續產出獨特的內容,會讓專業知識獲得應有的價值回報。

作者 | 石燦


編輯 | 張潔
• 作為資料驅動的網際網路內容科技公司,新榜提供新媒體內容營銷和企業服務系列產品,助力中國企業數字化內容資產獲取與管理,服務於內容產業,以內容服務產業。
• 我們的客戶既包括騰訊、字節跳動、阿里巴巴、中國平安、比亞迪、京東、通威、貝殼、寶潔、歐萊雅、聯合利華、雅詩蘭黛、迪士尼等頭部品牌,也包括正在蓬勃成長的中小企業、新興品牌和MCN機構。面向企業的內容化組織建設,新榜提供從公域流量募集分發到私域內容運營建設的各項所需。
• “新媒體,找新榜”是我們的使命。憑藉全面穩定的新媒體內容資料產品和企業服務能力,新榜被評為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上海市專精特新企業、上海數字廣告領軍企業,曾榮獲“全國內容科技創新創業大賽一等獎” 、“上海文化企業十佳”、“中國廣告新媒體貢獻年度大獎”等稱號,擁有多個傳播評估監測專利。瀏覽器搜尋新榜官網,獲取更多新媒體動向。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