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前,38歲,醫生“判”我進入了更年期,很絕望!

媽媽們,今天不是標題黨,確實是三年前真實發生的事。

第一次跟大家分享,38歲那年,我曾意外流產。自那之後,原本規律的月經就不太正常了。在醫生的建議下我做了激素六項的檢查,結果檢查結果顯示,我的AMH值只有0.54了。
醫生說,我這個年齡原本卵巢功能就不太好了,加上流產進一步加速了卵巢的衰退。而就當時的數值和紊亂的月經情況看,醫生說差不多算是進入了圍絕經期,也就是更年期

哎喲,可想而知,那個當下我有多受打擊。
於是,我看了很多書、查了很多資料,也去看了很多醫生,中醫的、西醫的。
所幸,因為流產偶然發現卵巢早衰,我也真的比較重視,最終靠著飲食、運動和中醫的調理,月經週期又調順了。我也總算大舒一口氣~
最近看到李靜做的更年期專題的紀錄片,我又回想起起了當時的焦慮、不安和惶恐,而她提到的一句又戳中到了我,“更年期不是到絕經的時候才去關注,而是應該提前去關注到。如果能夠在35-42歲這個階段,就有意識地調整生活方式,包括飲食、運動等,那麼到了更年期的時候,就不會太心慌,我們可以相對平穩地度過!”
所以今天,我也想借由這部紀錄片中的內容來和大家做個分享
希望今天的文章能給大家一些幫助,也歡迎大家加入我們中年養生交流群!

01
敢說更年期,就是在救自己
李靜說自己之前和趙麗穎一起參加一個品牌釋出會的時候,剛要開口說話,突然一下覺得無比潮熱,全身大汗淋漓,就像進了桑拿房,汗水濡溼了臉上的妝,然而現場冷氣其實開得很足,她手頭也沒有一張能擦汗的紙巾。
這樣的尷尬無措,讓那場原定30分鐘的活動,20分鐘就草草收場,儘管她已經是鉚足了勁強裝鎮定了。
但趙麗穎看出了李靜的狀態不對,結束後關切地詢問她。
她回答說:我更年期。
然而,李靜說,講出這三個字的時候,她依然清晰地感到一陣羞恥感。
長期以來,“更年期”都是一個被汙名化的詞。
《家有兒女》中,劉梅扔掉了劉星的畫板,劉星激動地表達對老媽的不滿:你更年期!
李靜說,她和幾個女性好友拉了一個群,有那英、宋丹丹、蔣雯麗,但她們從來沒討論過更年期的事情。所有人都知道它的存在,但都選擇避而不談。
一天,李靜在群裡問:“更年期你們有嗎?難受嗎?”
那英很快回:難受!眼淚不值錢。
對更年期的“病恥感”,幾乎存在於整個女性群體中
大多數女性用一個“忍”字去渡過這個階段,然而,沉默、忍耐的弊端是,它會讓我們錯過最佳治療時機,讓問題變得更嚴重。
北京阜外醫院心臟康復中心主任馮雪說:
“女性的忍耐,一向被稱為“美德”,痛經,忍一忍,生孩子,忍一忍,更年期了,依然忍一忍。但可能前面忍下的所有東西,在更年期如果再不釋放出來,馬上帶來的就是心腦血管疾病的加速增加,和真正到達疾病程度的抑鬱和焦慮症。
醫生的話就是直擊要害!
另外,更年期的症狀,越忍它、它就會越加重來折磨你。不積極處理,很多症狀會一直持續到70多歲都不消失,並且慢慢落下病根。也正是這些,讓晚年的生活質量想要再提高也是迴天無力。
所以,對更年期的避諱、忽視、消極處理,最後會成為親手給自己埋下的“劫難”。
02
一些可怕的資料,
和你覺得熟悉的訊號
更年期在醫學上的正式名稱,叫圍絕經期”或“絕經過渡期”,平均開始於絕經前四年,但個體差異較大。
這個時期,由於卵巢功能衰退、性激素水平減低,會引發各種各樣的身體不適,型別多達50多種,而且相當普遍,約94%的女性經歷過至少1種更年期相關症狀的困擾。
怎樣判斷自己到了更年期?
醫生通常會以詢問是否有下面這四類問題來做判斷:
1、潮熱盜汗、潮冷;
2、軀體症狀,如關節疼痛、五十肩、喉嚨異物感、食道反流等;
3、心理症狀,如焦慮、抑鬱等;
4、性慾降低。
更年期的訊號出現毫無規律可尋,可能就在一個平靜的午後,身體瞬間開始有些不對勁。
46歲的陳麗君,是一個大健康講師,由於工作性質,她早就對更年期有一定程度的瞭解。但真正遇到更年期,她還是覺得猝不及防。
最開始,是出現情緒波動,和家人相處的時候變得苛刻,她還沒怎麼當回事。有天吃著飯,突然一股很奇怪的熱量從胸口升起來,全身起了一層汗。再然後,她開始失眠。
另一個特別困擾她的症狀,是記憶力減退。以前她擅長同時處理好幾件事,有條不紊,但更年期開始後,她的記性變差,煮飯會忘了關火;身體會有莫名的熱量升起。
更年期會影響工作。比如作為講師的陳麗君,她講課時需要按照預先的規劃去輸出內容,但更年期開始扣,好幾次她講著講著就卡住了。
深深的挫敗感,讓她開始失眠。而越是失眠,各種挫敗和糟糕的表現就愈多、愈嚴重。甚至到後面,自己也不清楚是因為失眠帶來了更年期,還是更年期導致的失眠。
李靜也分享了這樣的體驗。
兩年前她拍攝了一個叫《聽你這麼說》的紀錄片,本來應該信手拈來、遊刃有餘,但當她看著嘉賓,發現自己說不出話來了,腦子一片空白。
北京協和醫院神經外科醫生鄧侃給李靜看了一組對比圖,顯示絕經前後女性大腦活動差異。
不同的腦葉掌管不同的功能,前面的額葉掌管邏輯、思考方式、語言、判斷等,後面的區域和記憶力有較大關係。顯像圖中,紅色部分代表活力很好,可以看到,絕經後,大腦紅色部分的體積比絕經前少很多。
這是一個很扎心的事實,意味著進入更年期後,女性不僅會遭遇身體的病痛,記憶力、判斷力、思維能力也會出現斷崖式的下降,醫學上稱為“腦延遲”,民間說法叫“腦霧”
對於從事腦力活動的女性而言,“腦霧”也會對職業生涯造成毀滅性的打擊,從一個曾經辦事利索的人,莫名地變成一個能力弱、能量低的人,但,這是很無奈的事。
03
醫院的這個科室,繞不開
在中國,大多數女性選擇忍,一方面是因為認知不足,一方面也是因為沒醫生管
馮雪主任說,中國處於更年期的女性數量超過2億,但因身體不適去就診的比例,不到10%。
北京協和醫院的婦科專家陳蓉介紹,全國一半以上的醫院開設了更年期門診,只是大多數人都不知道。
所以一旦覺得自己的情況有點對得上更年期症狀,大家就值得掛一個更年期門診的號,前去就診。
更年期門診通常會做以下檢查:
1、性激素檢查:包括卵泡刺激素(FSH)、黃體生成素(LH)、雌二醇(E2)、孕酮(P)、睪酮(T)、催乳素(PRL),以及我開頭提到的抗穆勒氏管激素(AMH)。
當AMH < 1.1 ng/mL;雙側卵巢的竇卵泡數 < 5—7 枚;連續兩個月經週期的基礎 FSH ≥ 10 IU/L,就提示可能存在卵巢儲備功能減退。
2、婦科、乳腺彩超、宮頸HPV監測和TCT檢查:觀察是否有子宮肌瘤、卵巢囊腫、乳腺結節等問題,篩查宮頸癌。
3、血壓、心電圖、血生化、甲狀腺功能等:評估心血管健康程度,發現高血脂、高血糖、甲功異常等情況。
4、骨密度測量:判斷骨質疏鬆風險。
上述檢查如果存在異常,那就聽從醫生的建議,進行對症治療。
注意,更年期的原始問題就是激素水平低,其它的比如潮熱、盜汗、“腦霧”等等,都是因為激素水平低帶來的身體器官的功能性退化。
所以通常對更年期的介入,醫生針對激素水平低會給出進行少量激素補充的建議。
當時西醫醫生也跟我說,如果人很不舒適,比如容易焦慮,失眠嚴重,是可以適度補充一些雌激素的。它會減緩我們身體的不適,也可以讓我們迴歸到生活正軌
不過有關補充激素,很多人仍然有顧慮,但醫生說,這點激素劑量其實可以稱作極低,它和治療一些急性疾病的使用量是完全不一樣,所以帶來的風險不能說0,但也是很低很低的。
而相比於西醫,中醫的調理思路則主要在補足氣血、滋陰補腎、疏肝理氣
吃了一陣子膏方,也在飲食上做了一些補充,配上了一定量的運動,並且調整了作息,目前我的狀態還不錯,月經又重新穩定了!
因為自己的特殊經歷,所以碰到好朋友,我會毫不避諱地問她們的身體狀況,告訴他們一定要重視這塊來。
就像我的一位好朋友上週突然問我是不是該去醫院做一個檢查,因為她想起之前我有問過她例假的情況,注意到自己的月經和以往有了一些不同。
所以大家目前都處於什麼狀態?會有關注到這塊嗎?睡眠狀況如何?會有偶爾的焦慮、不安嗎?
希望今天的文章能給大家一些幫助,也歡迎大家加入我們中年養生交流群,群裡我們也會交流更多養生食物!
大家如果感興趣,也可以關注這週四我們的春季養生專場和特別膏方分享!
回看三年前被醫生告知我進入更年期時的崩潰,我現在的心態已經輕鬆了很多,與其懼怕,不如把它過好。
就像德國醫學博士希拉·德利茲在《炙熱的你》中所寫:更年期是人生的盛夏,享受你生命中最美好的夏天吧,你是浴火的女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