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想再被二手菸醃製入味了」

你也曾為在公共場所吸二手菸而感到困擾嗎?
早在2011年,《公共場所衛生管理條例》就明文規定,室內等公共場所禁止吸菸。根據中國控煙與健康協會公佈的資料,截至2024年9月,我國24個省份出臺省級控煙相關法規,254個城市出臺市級控煙相關法規,但諸多規定之下,二手菸問題依然是我們生活中的一大痛點。
前不久,《人物》專門發起了一次關於「我的禁菸故事」徵集,想知道大家在日常生活中遭遇過哪些公共場所吸菸行為,也希望收集一些大家為了公共場所禁菸付出努力的經歷。
大家的回覆很踴躍,不到一天的時間,我們就收到超過700份回覆。我們發現,二手菸已經完全侵佔了我們的生活,而至於如何界定所謂的「公共場所」,有人提出了一個很簡單卻很有效的評判標準,「你是否影響到了非吸菸者」。
面對公共場所吸菸的問題,大多數人都會感到「無力」,很多人表示,自己「沒有技巧」,甚至很「慫」,這並非代表他們不勇敢,而是作為一個個體維權不易。但還是有一些人分享了自己維權成功的故事,許多人在回覆中表示,本來不想回答,但想到自己的經歷或許能給他人帶來啟示和鼓勵,他們還是寫下大段文字,最長的一條回覆來自一位北京的大學生,他寫了超過2000字,詳細講述自己從高中到大學長達7年的禁菸努力。
再次謝謝大家的寶貴分享。兩個月前,演員徐嬌曾因勸阻他人室內吸菸上了熱搜,她的行為將「請勿在公共場所吸菸」的議題又一次推到了公眾視野,這一次,你們的回答是新一輪接力,讓這個話題再一次被看見。為了更清新的空氣,更健康的居住環境,為了每個人自由呼吸的權利,以下是來自你們的聲音——
文|枕木
編輯|金石
二手菸,無處不在
透過問卷,我們發現,除了一些常見的二手菸重災區,還有很多場所完全超出我們的認知,由此,我們必須面對一個事實:在我們生活中,二手菸真的無處不在。
Tycho@某18線小城  33歲
最離譜的一次吸二手菸是在產科住院的時候,你敢信?
龐女士@重慶  42歲
在馬拉松賽道和越野賽賽道都可以聞到二手菸。
羅@成都 26歲
今年過年期間在西昌的瀘山景區玩,明明樹上都掛了「禁止吸菸」的標語,山林也是防火地區,一路上也有人抽菸,更離譜的是看到有人給巡山的保安遞煙,保安也在抽。
H@浙江 20歲
高鐵站臺二手菸,每次聞到都想吐。在高鐵站阻止他人吸菸,但是後來發現站臺上居然有菸灰缸,無語得想笑……
王女士@蘇州 39歲
有一次買了綠皮火車,車廂內明明有禁止吸菸的標識,但車廂連線處確是可以抽菸的——是的,車廂內禁止吸菸,所以那些人都在連線處吸菸,但因為沒有任何通風的設施,車廂內全是煙味,40分鐘的車程,我把羽絨服蒙在鼻子上,嗓子還是被嗆得痛,以後再也不坐綠皮火車了。
xx@武漢 22歲
我在武漢某985大學讀書,學校外面有很多老師學生都會經常光顧的飯店,物美價廉,但是每次去都會有40歲上下的男性在餐廳裡吸菸,一不小心聽到他們討論的話題,居然是我們學校的老師。
我曾經多次禮貌地詢問老師是否可以不要抽菸,60%的人選擇無視,40%的人會掐滅正在抽的這根,但會加上一句:「你們快點吃,你們吃完我再抽。」
陳女士@上海  32歲
在電梯間聞到煙味最不能忍受,完全躲無可躲被迫吸,非常厭惡和難受,曾經提醒別人不要抽菸,但是抽菸者非常理直氣壯,覺得又不是我家,憑什麼不能抽?
Bosco@上海 30歲
辦公室公共區域常常有人抽菸,我感覺到嗓子疼+被職場霸凌了。下位者其實很難勸得動上位者,和酒桌文化一樣是糟粕。
白粥@廣州  38歲
曾經帶團在一家餐廳,一箇中年男人在抽菸,我過去跟他說這裡不能抽菸,而且你旁邊還有小朋友,然後我發現,他旁邊的小朋友是他的孩子,他的妻子一臉震驚地看著我,好像我說不能抽菸,影響到孩子是什麼不可理喻的事情。
陳女士@成都  31歲
一位吸菸同事自述,他去社群辦事,社群女同志讓他出去吸菸,說自己懷孕了。他說他被傷了面子很生氣,差點脫口而出:又不是我的孩子。我聽後覺得很氣憤。
 在高鐵停車間隙抽菸的人圖源視覺中國

二手菸受害者,不分性別
有大量的男性讀者參與了此次問卷,他們同樣是二手菸的受害者,面對公共場所禁菸難題的人群,只有一個分類:吸菸者和非吸菸者。
jeremy@上海 男 26歲
跟家人說不要抽菸,然後就被說:不懂事,沒禮貌。(微笑)
@宋先生 男 42歲 北京
學校、醫院周邊人群密集的地方二手菸,道路上行走時的二手菸,極其厭惡。
斑馬@北京 男 32歲
電梯、騎車等紅綠燈、學校走廊……我曾舉報走廊抽菸的人,沒有技巧,就是頭鐵。
王先生@深圳 男 40歲
我本人吸菸但是在公共場合不吸,並且勸朋友也不要吸,因為不讓朋友在公共場合吸菸,還發生過爭吵。
困困@北京 男 20歲
在泳池游完泳,洗完澡,全心舒暢準備換衣服,一個大哥肆無忌憚地在更衣室「禁止吸菸」的牌子旁抽菸,本身咽炎加上對氣味很敏感,瞬間想吐且怒氣飆升。開始脾氣溫和地讓他看看不要吸菸的牌子,不要在這吸菸,對方說:「別人都沒說,就你這麼多事?」最後聽到我要打舉報電話和告訴前臺,對方灰溜溜地跑了。
鄒師傅@重慶 男
成都天府廣場有一個生命奧秘博物館,展出了一堆吸菸者的肺,那些非常髒、灰透了的標本給小時候參觀的我巨大的震撼和衝擊,使我下定決心阻止我老爸吸菸。但就算我在家裡每個玻璃門窗上張貼了無數個零的、上億元的罰單,仍抵不上強大的煙癮對他的誘惑——禁菸已然成為一個我們家需刻意迴避討論的話題了。
大吉@上海 男 34歲
自己雖然不喜煙味,但更因為怕麻煩,所以也懶得去說,通常就是默默忍著,早點離開。但這一次不一樣,太太懷孕,連帶肚子裡的小生命,對二手菸零容忍。自己也從「算了沒事」,到「不行必須站出來阻攔」,有了必須轉變的理由。
饒國正@廣州 男 22歲
有一次我跟女朋友去吃夜市牛雜,有人在我們旁邊抽菸,因為風向的原因,二手菸會朝我們吹過來。我去勸說,「能不能麻煩你去其他地方抽?」他說:「我不動,要動你自己去別的地方吃。」後來,我跟這人吵了一架,我祝他多吸幾口長命百歲,他倒也無所謂,還跟我說了句「謝謝」。
圖源視覺中國
抵制二手菸,基本靠躲
問卷顯示,面對公共場所的二手菸問題,大多數人的選擇還是忍耐並躲避,但這並不是他們無能,畢竟每個人面對的狀況不同,他們沒有做錯什麼,真正做錯的,永遠都是那些在公共場所吸菸的人。
魚丸@福州 33歲
避之不及,全靠走位,沒有技巧。
小雨@山東濟南 19歲
只敢背後蛐蛐。
李先生@江蘇無錫  44歲
學校門口接孩子放學的家長人群裡竟然有人抽菸,我不想起衝突,只能躲遠點,在心裡罵。
皂皂@長沙 21歲
我其實不敢制止他們,我會裝作沒看見然後說一句:誰抽菸啊,希望以此激發他的愧疚感。
盤子@北京 32歲
慫,沒有技巧,一般都忍著默默生氣,因為覺得在公共場合抽菸的人都不是明事理的人,覺得自己出面可能受到傷害。
小佳@山東 24歲
只要出門隨時隨地都有人抽菸,不敢出聲勸阻,所以會屏住呼吸因而肺活量巨好,還偷偷在學校附近一條我很喜歡的小路上撿過一個月菸頭,並暗自討厭那些在公共場所吸菸的人們。
lululo@上海 29歲
曾經在長沙的餐廳吃飯,旁邊的一桌有人一直在抽菸,煙霧直接蔓延到面前,煙味很重,感受不適。上前制止,告訴他不要在室內抽菸,會影響到別人。結果對方不僅沒有停止,還轉過身來直接面對著我,惡狠狠地盯著我。最後為了不進一步激化矛盾(對方人多勢眾),只得換座。
苗苗@銅仁  27歲
曾經因為暈車威脅過同車吸菸的乘客,揚言「誰吸菸就吐誰身上」,但被司機打敗了,司機稱自己不抽菸會打瞌睡,只得無奈收場。
希望全世界禁菸得顏女士@西南某城市 20歲
我比較窩囊,我長得不高也不壯,不敢發生衝突,只會用眼神惡狠狠地瞪,表達我的不滿之情。但我的畢業論文選題就與香菸有關,是關於相關物質的檢測的,希望未來有一天吸菸被嚴厲懲罰的時候,我的文章可以為檢測貢獻力量。

電影《志明與春嬌》的背景,是中國香港地區釋出全面禁菸令。圖源電影《志明與春嬌
那些為了禁菸而付出的代價
如果你決定在公共場所勸阻吸菸,可能會面對哪些狀況,並付出什麼代價?這裡有一些答案,這也是每個人面對公共場所禁菸的真實困境,因此,我們要為每一個說「不」的人送上敬意。
林@福州  24歲
領導在辦公室抽菸,有一次實在忍不住了,當著領導的面把他辦公室的菸灰缸砸了,然後辭職了。
俊姐@北京  42歲
25歲時,曾因為在醫院急診室輸液時阻止旁邊幾個社會小青年吸菸而被他們打了一頓,進了派出所,眼睛被打到出血。後來看幾個男生還小,只有不到16歲,決定諒解,不追究責任。不知道17年過去了,他們是否成為了在公共場所吸菸的中年人。
張七@北京 38歲
在霄雲路一個寫字樓上班時,由於公司在本層男廁附近,辦公區長年受廁所抽菸的影響,我進行了長時間複雜的鬥爭,包括投訴物業,投訴12345,親自去勸說(包括言辭激烈地阻止),貼請勿吸菸的紙,讓物業裝煙霧報警器,摔廁所門以警告,最激烈的一次是把正在小便的吸菸者的煙直接從嘴裡摘去,並引發了事後罵戰,差點動手。後來因公司同事也是抽菸一員,和他還爆發了衝突。關於公共場所禁菸,我沒有技巧,只有強硬和堅定。
關爾@江西上饒 25歲
本來心情很好地跟姐姐嫂嫂一起看《哪吒》,電影快結束時發現前面居然有人抽菸,並且不止一次,走的時候我說了一句,三個男孩子開始言語侮辱我們,從影廳到出口,一直在用很難聽的髒話罵我跟我姐姐。
於是我拽著他們的衣服讓他們道歉,那一刻我的力氣真的爆發了,拽壞了其中兩個人的衣服,很清晰地聽見他們外套崩裂的聲音,因為太用力還把自己弄傷了,但我就是不放手。其中一個男孩把我推牆上撞到頭,我堅持要警察來,最後他們很正式地跟我們鞠躬道歉。
噸噸@台州  30歲
在臺州幾乎每個餐飲店和咖啡店都有人吸菸,感覺避無可避,很無力。曾經在一個麥蝦店(台州一種麵粉做的食物)制止隔壁桌的男子吸菸,反遭辱罵,氣不過拿起手機錄影片發到抖音,被近600條評論辱罵——「公主還到蒼蠅館子吃飯啊」、「自己不好好說話被懟還覺得自己沒錯」、「這個男的真善良是我就打你了」、「女的是不是缺錢碰瓷」等等。
折耳根@重慶  31歲
我在前司工作的時候,一位男性小領導長期在辦公室頻率非常高地抽菸,我嘗試給他桌上放婦產科博士論文結論,試圖告訴他公司內很多孕婦或哺乳期女性員工,二手菸對她們危害很大,但他在走進辦公室看到紙條的第一反應是,當場點菸挑釁我。
經過疫情,我的鼻炎和呼吸道季節性問題已經變成慢性問題,對二手菸的接受程度也大大降低,後我又買了防毒面具,非常突兀地戴著工作了幾天。後來還求助過行政的同事,問題當然沒有被解決,我被解決了,我被裁了。
海參@上海 28歲
為此結束過一段關係。飯店裡,對方指責我「勸阻方式強硬,讓鄰桌抽菸大哥不舒服,不懂人情世故」,我嘴比較笨,沒有吵贏,但心裡有正確的預感:這可能是最後一次見面了。他變成了前任。
圖源短片《煙飛煙滅
一些可能有效的禁菸方式
很多朋友都在問卷中講述了自己的禁菸方式,這是一些來自個體的微小努力,所有努力的背後,是每個人對個體權利的珍視。
龐女士@重慶  42歲
我把打車的ID改為了:吸菸的臭車不要接單!
鹿頭大棗@北京  32歲
冬天辦公室不能開窗,男同事一直抽菸,其他同事怎麼勸都不聽。我站起來大吼,不要抽菸了,你們抽菸我們都在吸你們的二手菸!後來他們再也不在辦公室抽菸了,為什麼發瘋才有用。
jojo@悉尼 30歲
我發瘋,我咒罵,累計下來情緒失控導致生了一場大病。現在在一個公共場所基本上全面禁菸的城市。心情好多了。
小琴@青海西寧  28歲
我們這邊菸民蠻多的,生氣,我見到都會說,因為我28歲,寸頭,健身,他們不好不客氣。
Marvel@東莞  29歲
餐廳和電梯裡,經常碰到吸菸的人,我們會直接說「餐廳就別抽菸了」、「電梯裡不允許吸菸,您先別進來了」。我和女朋友都健身舉鐵,勸阻的時候會挺直腰板,維護空氣清新權,我覺得可以理直氣壯。
胥度人參@成都  28歲
我剛坐下,覺察到旁邊有人吸菸,但自己也不敢直接說,於是跟服務員說請店家制止一下,結果服務員說,他們也不好說,要不給我換一桌,我回應說那算了,我換一家吃。雖然這次沒有直接解決問題,但也許可以告訴這樣的商家:如果你們不去維護好的就餐環境,那麼就會少一單生意。
王@武漢  21歲
坐地鐵一個小時去吃武漢一家特別有名的串串店,結果剛坐好開始吃就發現室內除了我們其他桌都在吸菸,感到很憤怒,回來就在點評網站寫了差評,並再也不去那家串串店。
舟@廣州 21歲
我曾經在飯店吃燒烤,店裡明晃晃地貼著許多禁止抽菸的標語,隔壁桌子還是有人吞雲吐霧,我去前臺找了老闆娘投訴,她一頭銀白色的燙髮,看起來很能幹,問了我是哪一桌後,她就上前去制止了抽菸的顧客,我非常感謝她,後來也願意跟朋友再去那家店,現在已經光顧了十次了哈哈。
雪姨@杭州  25歲
在很小很封閉的餐館吃飯,在室內禁止抽菸的海報下面,一男一女對坐吃飯,男人喝著啤酒,手夾著香菸。不舒適的味道打斷了我們的用餐,我盯著男人大聲講道:「室內是禁止抽菸,麻煩你出去抽。」男人不做聲,他對面的女人卻率先替他講情,「馬上抽完了」。男人更坦然了。我一下火來了,提高音量:「我懷孕了,請你出去抽。」男的愣了下,然後趕緊把煙扔到地上踩滅。
靚仔他媽@長沙  35歲
說一個這幾天發生的事,我住的樓棟入住率才1/4,電梯也經常有二手菸。我製作了一個標籤「電梯吸菸,財運會減」,顯著有效。但是後來被別人拿走了,拿走當天,坐3次電梯就遇到兩次二手菸,一氣之下,我做了固定式的標籤(亞克力板的),並改成了「電梯吸菸,財運必減」,嘿嘿消停了。
女戰士@北京 31歲
我的心得是:拿起我們評價的權利,在點評類軟體裡評價消費場所的禁菸情況,讓是否禁菸成為評價餐廳等公共場所的重要指標。喚醒自己的公民意識,積極對外發聲參與公眾討論,依託各類官方平臺留言表達我們的訴求。還有,我的下屬沒人敢在我面前抽菸。
圖源電影《歡迎來到我身邊
拒絕二手菸,那些珍貴的勇氣
有很多年輕的朋友寫下了自己的禁菸經歷,結果有好有壞,但這些勇氣,是面對這個問題時,最珍貴也最重要的解決之道。
芝士條@深圳  17歲
其實沒什麼,一件小小事,我勸阻了一些在飯店抽菸的中年大叔。我想了一下還是決定投稿,因為我覺得作為一箇中學女孩,面對抽菸的中年男性有害怕情緒還是挺普遍的。所以我覺得!當時的我很勇敢!
小璞@福州  19歲
作為鼻炎患者,一聞到二手/三手煙味就窒息,一點都不能忍受。我會當面勸阻,剛開始勸的時候很害怕,怕被打;後來越來越有底氣,不怕發生衝突了,甚至有一次被對方(吸菸者)說「得寸進尺」「沒禮貌」,想過來打架,我差點報警。作為一名大學生,我能做的努力真的非常有限。學校思政課的社會實踐報告,我就選擇了二手菸危害這個主題,也發了一百多份問卷,希望能有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一手二手三手煙的危害並且為彼此的健康行動起來。
小棲同學@成都 23歲
我會端著菸灰缸在成都的街頭勸那些吸菸者當場掐滅菸頭,後來,我把這一系列公共場所禁菸影片發在社交平臺上,獲得了幾十萬的點贊。
小黑春@重慶  24歲
我在重慶生活,路上走著,好多「大煙囪」,真的很燻人。幾個月前,在軌道三號線重慶北站南廣場等輕軌的時候,有一位大叔在地鐵站臺吸菸,我看到及時制止。那一刻的我好勇敢!
曉曉@廣州  25歲
最近一次在公共場合禁菸是在1月21日,那天晚上來吃手撕雞飯,突然聞到煙味之後,我抬頭看到有一位大爺坐在我左側前面的座位抽菸,我立刻跟他說:「你好,麻煩你抽完煙再進來。」後來,他拿到餐就出去了,飯館裡的空氣再次變得清新。
這是我第一次在公共場合大聲對一位男士提出禁菸需求,第一步總是有些困難,希望以後再遇到會更有底氣!
一位對二手菸深惡痛絕的momo@上海  27歲
今年過年的家庭聚會,飯局剛開始不久,飯局組織者說他想抽菸,問有沒有人反對。大家都相互看看,都沒有表示。我就大聲說我反對。他笑笑,說好,那就不抽。酒過幾巡,他又問他想抽菸,有沒有人反對。我自然又說我反對,他說我反對無效,問其他人怎麼看。此時桌上的一圈人,所有的叔叔阿姨都不吱聲,只有坐在我旁邊的3個女孩,一個接一個地大聲說「我反對」,「我也反對」。這個叔叔再次作罷。酒過幾巡,他再次要求抽菸,這次說什麼也不管用,說他要耍賴。我只能上前去搶他的煙,他也只好作罷。
我發現在這種傳統的場合裡,年長的男性和抽菸者是同謀,年長的女性也會包庇抽菸者,年輕的男孩對抽菸者更是服從,只有我的女孩們站了出來。我當時在對峙的時候真的有點想哭,巨大的桌子上所有人都在看我,我爸的眼裡寫滿了「不懂事」,只有我身邊一直被我當作妹妹的女孩們站了出來,說「我們反對」。
Yvette@北京  28歲
去年1月的一個週五,下班後去吃燒烤,週五+燒烤,多麼美妙的兩個詞,我本應度過一個美好的晚上。結果,這家店裡竟然一直有人在抽菸!美味的燒烤和刺鼻的煙味,再加上不作為的店家,讓我怒從心頭起,一頓飯勸滅了4桌煙。但是我尤嫌不解氣,把這段經歷發在了社交媒體上,得到了近四千的點贊和五六百條評論。
大心@北京  30歲
如果有人在飯局上抽菸,我會直接制止,一般只有一兩個抽菸的話,他們大機率會聽,畢竟是認識的人,有一次遇到半桌的人都要抽菸,人一多他們就有底氣了,我直接離桌,說行,你們不出去我出去,走的時候包間門被風颳得像我摔門一樣,我也沒解釋,但是過會兒回到飯桌上大家明顯客氣了很多,也知道出去抽了。
所以,別怕撕破臉皮,強勢才能為自己贏得生存空間。那天飯後,有個女同事說非常感謝我,因為家裡有剛出生的寶寶,如果一身煙味兒回家她都不敢直接抱孩子,我更堅定以後抽菸必出擊的決心。自私自利的人又不是我們,而是不顧他人利益公開吸菸的人。
馬卡洛夫@北京  22歲
一切的緣起都在2018年夏天我的表哥來北京做客,下館子的時候旁邊就有人肆無忌憚地抽菸,弄得我們一家人眉頭緊鎖飯都沒吃盡興,我就記下來了飯館的地址和名字,第二天我就抱著試一試的心態打了當時的控煙舉報電話12320投訴,沒想到後來居然真的會有反饋,會跟我反饋城管去檢查了。後來去到哪個商場衛生間有人抽菸我出來抬手就是打電話反映問題,我們高中旁邊的東方銀座衛生間就是重災區,我打電話投訴了十幾次,甚至當時我們東城區某高中的衛生間裡就有人吸菸,我打12320投訴之後過了幾天,聽見年級組長在課間衝進廁所裡大喊:「誰抽的煙!有人都舉報了!」當時聽見之後還挺自豪的,說明我的努力至少有意義!
上大學之後直觀認識到公共場所吸菸問題的嚴峻性,再加上作為一個希望儘自己所能改善校園環境的理想主義者權益委員,我給自己堅定了兩大目標,一個是普及心肺復甦推廣AED,再一個就是——控煙!所以我會時刻記錄公共場所吸菸問題並向公眾號「無煙北京」反饋問題,「無煙北京」雖然只是個民間協會,但是它的平臺地圖上會顯示哪些地點問題嚴重,每週還會列出榜單公佈哪些地點被投訴的次數最多。
再後來,我覺得控煙的系統性問題還是要從根源解決,我就努力選上了學生代表,提的13個提案裡有5個都是和「控煙」相關的,現在看看,我還是覺得挺自豪的,而且我不是法學生,只是普通的工科生而已。
小法師女士(律所實習版)@上海  22歲
在酒店大堂等待計程車,進來好幾個家庭,儘管有自己的小孩在,但男人還是自然地點起了煙。大堂牆壁上貼著「禁止吸菸」四個字,而他們吐出的煙霧卻輕飄飄地佔領了整個房間,在場有10個人左右,沒有人敢說一句,「這裡不準吸菸」。
我對準其中兩個吸菸的人進行了錄影,同時讓男朋友開啟手機時鐘,記錄此時的時間日期。後續我將影片截圖(明顯含抽菸動作)上傳到了隨申辦隨申拍(只能上傳照片,我就備註了需要的話可以提供影片),一兩天之後就有執法人員聯絡我,讓我加微信發影片給TA。
在我傳送影片後,執法人員再次聯絡了我,說調取酒店監控後確實發現有人吸菸,對酒店進行了罰款,但因為執法機構是文旅局沒有許可權調取公民個人資訊,加上吸菸者是外地的,所以無法對個人進行處罰。執法人員還說,最好是能夠抓到吸菸現行的,否則都很難處理。最後,我跟執法人員說了句,謝謝,辛苦了。TA說,沒事,我們才應該謝謝你,感謝你對禁菸事業做出了貢獻。
我掛上電話,繼續坐在律所,敲著法律意見書。好像什麼也沒改變,又好像什麼都在改變。

圖源視覺中國

親愛的讀者們,不星標《人物》公眾號,不僅會收不到我們的最新推送,還會看不到我們精心挑選的封面大圖星標《人物》,不錯過每一個精彩故事。希望我們像以前一樣,日日相伴。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