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公平!我爸抽了一輩子煙沒事兒,憑啥我媽卻得了肺癌?!

文 | 菠蘿
(一)
如果沒有煙,肺癌將是一個罕見病。
不僅是肺癌,吸菸會增加10多種癌症風險,以及各種心血管疾病和肺部疾病。長期吸菸的人平均少活10年以上。
但不管怎麼說,總有菸民表示不信:“你看隔壁老王(或者朋友的朋友的同學的二大爺)抽了一輩子煙,也沒得肺癌!”
確實很多人吸菸沒得肺癌,為什麼呢?
答案很簡單:這些人運氣好!尤其是基因好。
世界就是不太公平。不同的人,天生基因不同,有人出生就更防癌,解毒能力強,而有人出生就更容易患癌,突變機率高。
一個極端例子就是美國影星安吉麗娜.朱莉,由於遺傳了BRCA1基因突變,知道自己幾乎肯定會得乳腺癌或卵巢癌,於是乾脆在30多歲就預防性切除了自己的乳腺和卵巢。
而另一個極端,我在農村的一個遠房親戚,天天抽菸喝酒,脾氣還巨暴躁,逮人就罵,而且也根本不動,50歲以後就常年橫在一張躺椅上,等人送吃送喝。結果呢,活了快100歲!他兒子和女兒都先死了。
你說到哪兒說理去?
但即使如此,我還是會抓住機會就讓人戒菸,因為有一次聚會,朋友分享了自己家的故事,讓我很感慨。
他說:“我爸抽了一輩子煙,一點事兒沒有,現在80多了。但我一直對煙深惡痛絕,因為我媽才50多就得肺癌去世了!”
這是中國的一個典型悲劇。中國女性的肺癌患者中,超過80%都不吸菸。為什麼中招?主要是各種空氣汙染,二手菸的危害,是很重要的原因之一。
世界上幸運是守恆的,每一個幸運兒背後,都有為他的幸運買單的人。
在這個故事裡,媽媽就是為他爸爸的幸運買單的那個。
世界衛生組織調查顯示,中國是二手菸最嚴重的國家,沒有之一。每年有7億人暴露在二手菸下,超過10萬人因為二手菸去世。
小時候在四川,我經常跟著爺爺去茶館,那兒總是煙霧繚繞,嗆人得很。現在大城市已經好多了,但每次等高鐵的時候,無論是哪個站,站臺上到處都是吞雲吐霧的人,讓人無處可躲。
我們長期呼籲控煙,不只是為了菸民的健康,也為了菸民身邊每個人的健康。
雖然都是一級致癌物,但我一向認為控煙的優先順序要遠高於酒。
一方面是因為菸草對身體的絕對危害比酒精要更大;另一方面就是因為有二手菸/三手煙,會禍害身邊無辜的人。
如果喝了酒,也會對著身邊的人狂噴“二手酒”,那咱們就得重新評估一下了。
因為二手菸得肺癌真的很倒黴,就像你滴酒沒沾,但隔壁大哥喝了一口白的,然後噴了你一身,你回家路上開車被查出醉駕,直接關起來。真是倒了八輩子血黴。
(二)
回到前面的故事,為什麼他的爸爸自己抽菸沒事,但媽媽接觸二手菸居然就得了肺癌?二手菸難道比直接抽菸還危險麼?
當然不是,肯定還是直接抽菸危險。只不過,倆人基因不同,運氣不同,也就帶來了不同結果。
研究發現,接觸同樣的致癌因素,每個人得癌症的機率是不一樣的。歐洲有個著名的雙胞胎研究,發現肺癌大約18%的風險來自遺傳因素。
有人傳了TP53,EGFR或者HER2這樣的強致癌基因突變,導致他們得肺癌的風險很高。
這樣遺傳性的肺癌是很少見的,只有整體的1%,多數時候,基因只是會增加或降低患癌風險。這個人的遺傳基因本身並不直接帶來肺癌,但如果攜帶者接觸了二手菸這樣的風險因素,那會更容易得肺癌。
如果一個人不吸菸,但家裡有很親近的人(父母,兄弟姐妹,或者子女)得了肺癌,那他/她得肺癌的風險會增加25%~50%。這裡面有共同生活環境的原因,也有基因的原因。
2019年中國有一項研究,發現了19個會增加中國人得肺癌風險的基因位點。那位不幸的媽媽,可能就屬於這一類。
所以,不要因為誰誰誰抽菸沒得肺癌,就覺得你也不會得,因為你不是他,基因和運氣很可能沒有他那麼好
更重要的,即使自己確實抽菸很久沒得癌症,也不要沾沾自喜,因為你不知道給身邊的人帶來了什麼傷害,誰為你的幸運買了單。
致敬生命!
圖片來源:深圳衛健委
參考文獻:
1. Identification of risk loci and a polygenicrisk score for lung cancer: a large-scale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 in Chinesepopulations. Lancet Respir Med. 2019 Oct;7(10):881-891.
2. Nordic Twin Study of Cancer (NorTwinCan)Collaboration (2016). Familial risk and heritability of cancer among twins inNordic countries. JAMA. 315(1):68–76.
3. Increased risk of lung cancer inindividuals with a family history of the disease: a pooled analysis from theInternational Lung Cancer Consortium. Eur J Cancer. 48(13):1957–68.

_________
往期文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