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來源:Amy姐的跨境金融圈(ID:chinashintay)
作者:Amy姐的跨境金融圈
移民幫已獲授權

隱匿個人資訊,透過離岸公司在英國買房,快過時了。
利用海外公司持有房產的最終受益人,其資訊的登記和公開,英國今年將會進行立法。
受益所有人資訊登記,堪稱CRS之後,反避稅程序的又一重磅殺招。歐盟、反洗錢金融行動特別工作組、G20一直在重申。
如果將來各國實現受益人資訊的自動交換,避稅史和洗錢史怕是要終止了。
點選圖片進入“智慧移民”,15秒幫您解決各類問題,讓身份規劃變得更輕鬆
1
離岸殼公司下的英國房產
英國房產,向來是世界各國土豪熱衷投資的物件。
2016年英國脫歐公投後一年,全球超級富豪利用英鎊價值下跌的優勢,購買的豪宅價值超過3000萬英鎊,是公投前的三倍。
相比起來,國民老公之父王健林,2015年以8000萬英鎊在倫敦買下一棟面積約1900平方米的頂級豪宅,真是虧了。。。

△圖:王健林倫敦豪宅的鄰居,全是億萬富翁,包括出軌的威廉王子
事實上,在英國引入新的稅收政策之間,透過離岸公司持有房產,比起像王健林這樣以個人名義持有房產,會擁有更多的優勢,包括免收印花稅,處置時的資本利得稅,遺產稅等。
但現在,離岸公司購買英國房產享有的好處都逐漸消失殆盡了。
2013年4月,英國開始對離岸公司持有的,超過200萬英鎊的房產徵收年度稅。2015年4月,下限調整為100萬;2016年4月又調整為50萬。 同時,對屬於年度稅徵收範圍內的住宅的處置,徵收資本利得稅。2014年以後,開始對公司持有的超過50萬英鎊的房產徵收15%的印花稅,稅率高於以個人名義買房的。另外,在2017年4月以前,離岸公司持有的房產可以避開高達40%的遺產稅,現在直接持有英國房產和透過離岸公司持有之間已經沒有實際區別。

△資料:2013年引入的年度稅
離岸公司購房的這種做法,現在已經沒什麼吸引力。
2018年,價值超過200萬英鎊,並由離岸公司持有英國房屋數量,自2013年新稅法生效以來下降了22%。
但這個減少的,不過是那些死貴的豪宅,畢竟價格越高,年繳稅越多,又不好出租,富豪的錢也不是大風颳來的,成本總是要計算的。
不是每個人都像首富一樣,順利避開黃金低點還能如此淡定。
事實上,離岸公司持有的房產依舊在增加。
根據英國土地註冊處的資料,截至2018年1月,海外公司在英格蘭和威爾士擁有約97,000處房產,其中九成是由離岸公司持有。

△資料:大部分房產由離岸公司持有
作為英國的主體,英格蘭擁有英國超過80%的人口,熱門的房產投資城市(倫敦、曼徹斯特、伯明翰、利物浦等)大部分都在英格蘭。

△資料:倫敦房地產市場最熱
由於房產投資推高了房價和房租,根據國際透明組織2016年的調查,87%的倫敦人民認為住房費用使得在倫敦生活變得困難。
25至49歲的人中有一半表示因為住房費用的問題,他們正在認真考慮搬出倫敦。在過去的五年裡,30多歲離開倫敦的人增加了50%。

倫敦的稀有地段,自然是富豪們買房的重點區域,在這些地方,有著異常低耗電量的房屋比例卻明顯高於其他區域。
一面是數以萬計的房屋閒置,一面是年輕人買不起房逃離倫敦,難怪英國政府直言房地產市場已經被破壞了。
別說,此情此景看著還挺像未來世界中心現在的樣子。。。
逃不逃,頭髮重要還是房子重要,這是一個問題。
2
為什麼是離岸公司?
至於離岸公司買房為什麼只多不少,最關鍵的是因為它的保密性。
誰的房?不知道啊~以這種方式買房,是海外不法資金的洗錢的一個絕佳途徑。
英國雖然是反洗錢的先鋒,但本身擁有的海外屬地,很多就是避稅天堂。
這些離岸管轄區對資金的進出完全沒有管制,世界上很多不法資金正是透過這些渠道進入英國,同時避稅天堂還把個人資訊給捂住了,這些資金再進入倫敦等重要城市的房地產市場進行洗白。
作為老牌的資本主義國家,經濟發達,社會還算穩定,儘管由於脫歐似乎存在風險,但長期來看,投英國仍舊是被廣泛看好的。
看看李嘉誠幾乎買下半個英國就知道了。

△圖:李嘉誠在英國的投資,基本都在英格蘭
用他自己的話講,安全比利潤更重要,老來要避免橫生枝節。
從今時今日特朗普的善變以及反覆挑起貿易戰的行為看來,投資美國實在是安全感不足,無利於身體健康。
以超人的智慧和眼光,把錢放在英國看來還是很安全的。
也正是如此,黑錢紛至沓來尋求庇護。洗錢作為英國的一個問題,已經不是什麼秘密了。
國際透明組織2017年的報告顯示,倫敦存在著各國政治家和公職人員購買的價值超過42億英鎊的可疑財產。

德意志銀行表示自2006-2015年十年之間,流入英國的隱匿資金約1000億英鎊。近年來,又有數千億英鎊逃離了俄羅斯和中國,這些錢大部分都投資在倫敦的房產。
3
受益所有人登記打擊離岸殼公司
對於脫歐脫了幾年的英國來說,還沒脫成功,就得按歐盟的要求辦事。
歐盟一直為反洗錢工作努力,而英國前首相卡梅倫,早在2016年便主導英德法意西五國發布聯合宣告,表示將盡快建立受益所有人的登記機制,啟動自動情報交換。
目前,英國已經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制定受益所有人資訊登記的國家,對英國註冊的公司的實際控制權人資訊完成了登記。
符合重大控制人的標準包括五個方面:1.直接或間接持有公司25%以上的股權;2.直接或間接持有公司25%以上的投票權;3.直接或間接擁有委任董事會大多數成員的權利;4.有權或實際對公司實施重大影響或控制;5.如果是信託或合夥企業等非法人實體,則為對該信託或合夥有重大影響或控制。
必須記錄的資訊包括:他們的姓名、國籍、住址(不公開)、辦公地址、出生日期(不公開),以及關於他們如何有控制資產的資訊。
而對於房產,如果是由英國公司,實際受益所有人的資訊已經登記並可以在公司網站查詢。
但如果是透過境外的公司持有,暫時還沒有實行受益所有權的登記。英國政府已經決定在2019年擬定草案,並在2021年完成登記和公開。
這種登記和公開的政策,似乎可以說明高額房產由離岸公司持有的比例下降的原因。一個是金額過高容易被查,一個是洗白要快,趕緊甩賣。
在受益所有人資訊登記以前,英國要求購房者提供資金來源的合法證明,由房地產經紀人和律師共同履行這份職責。而房地產經紀人,被英國安全部長稱為反洗錢制度中的“薄弱環節”。
根據2012-2015年的調查,由現金(非貸款)購買英國房產的交易中,被上報的可疑交易的比例極低。

房產中介每銷售價值100萬英鎊的房屋,可以得到2萬提成,而2014-2015年僅有78起制裁行為,平均罰款約1100英鎊。這成本明顯太低,英國的反洗錢是不是隻做做表面功夫,還真是看不太懂。

未來隨著受益所有人登記的實施和公開,洗錢的還得另謀出路了。而逃避稅的也越來越難,CRS交換了金融賬戶資訊,受益所有人登記冊如果交換,房產資訊也掩蓋不住了。
此外,英國還要求海外屬地,包括開曼群島、BVI、百慕大群島等,在2023年之前完成受益所有人資訊登記和公開。
真是發起狠來連自己都不放過,就靠避稅為生的小島國,在這個大殺器下,天堂的地位岌岌可危。
4
結語
英國倫敦的房地產,是全球富豪配置資產的重點之一,同時被各種黑錢抬高得連當地人都住不起。因為房價,超過40%的倫敦人在考慮離開了。
以前以離岸公司持有房產,免收印花稅,處置時的資本利得稅,遺產稅。現在這些優勢都不存在了。
伴隨著民眾的抗議,以及反洗錢的深入,政府又逐步落實受益所有人資訊的登記和公開。以離岸公司持有英國房產的繁榮時代,即將落幕。
洗錢的就不提了,避稅的還是想想怎麼開源好吧。費盡心思逃避1000萬英鎊的稅,不過是老王豪宅的一筆印花稅而已。
什麼叫壕無人性,什麼是反反避稅,國民公公已經傾情詮釋了。
– The End –
本文作者Amy姐,入於會計師事務所,興於券商投行。拆過紅籌,做過併購。現做跨境投資。感謝Amy姐的跨境金融圈(ID:chinashintay)授權轉載本條內容。
如需諮詢CRS下稅務規劃方式,請在公眾號內回覆“姓名+CRS+電話”,專業工作人員將在24小時之內與您聯絡。(PS需要諮詢的朋友請務必留下你個人聯絡方式,不然工作人員無法及時聯絡到您哦)
我們將為您提供專業1對1的顧問服務, 為您量身定製專業的身份規劃方案,讓您“移”路暢通。


點選左下角【閱讀原文】,檢視更多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