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選
上方藍字
關注我們
美國將中國設為“頭號假想敵”,並在為與中國可能發生的戰爭進行準備,這是註定了的,不新鮮。
但這不意味著中美一定會開戰,戰略對手未必就會成為戰場上的敵人。而在中國尚有統一臺灣這一重大國家目標的情況下,降低戰爭風險的唯一做法就是全面提升我們的軍事力量和綜合威懾力,我們的軍力要強大到真的讓華盛頓“窒息”,讓他們動在西太平洋與中國交戰的念頭就脊背發涼。
▲美國防長赫格塞思(圖源:華盛頓郵報)
據《華盛頓郵報》報道,美國防長赫格塞思近日簽署的一份內部機密指導備忘錄顯示,美國把中國視作所謂“唯一的步調威脅(指需要緊跟步伐應對的威脅)”,將阻止中國大陸“奪取”臺灣和加強美國本土防禦作為首要任務,為此寧願減少在歐洲、中東等地軍事存在並接受由此帶來的“風險”,同時要求盟友承擔更多防衛責任,俄羅斯威脅主要由歐洲負責。這份檔案顯著調整了美國軍事戰略的重點,但被認為在全球撤退與展示力量之間存在矛盾,有議員直指其“令人困惑”,可能難以執行。
老胡認為,特朗普政府由福克斯新聞主持人領導國防部做上述軍事力量部署和作戰目標的調整,並將中國鎖定為唯一未來戰爭目標,加強這方面的準備,有他們的邏輯,中國方面無須大驚小怪。我們關鍵要做好針鋒相對的準備,對美方的準備實施“反包”,這是威懾與反威懾的鬥爭。
美國對臺海地區的威懾首先由它的海軍力量和周圍基地群構成,對於一旦臺海有戰,美軍是否參與,華盛保持了戰略模糊態度,就是既不說參戰,也不說不參戰。由於解放軍力量突飛猛進發展,美國不參戰的可能性已被廣泛認為大大超過參戰的可能性。

▲臺北城市風光(圖源:網路)
無論五角大樓和白宮怎樣謀劃,中國都要做最壞情況的準備,而且讓我們的準備壓倒對方軍事幹預狂唸的任何抬頭。一旦美國航母參戰,我方要有將那些航母一舉擊沉擊潰的充裕手段,而且要有那樣做的強大決心。如果美軍把第一或第二島鏈上的據點作為攻擊解放軍的平臺,我們摧毀那些據點的能力和決心要與摧毀美航母編隊是一樣的。中國目前有多款陸基打擊航母的中程常規導彈,而且具備了超高音速的能力,當它們多發同時攻擊航母時,幾乎無法攔截。這樣的能力要透過一些渠道讓華盛頓非常清楚,我們反對、回敬美國軍事幹預臺海的決心和意志同樣要讓華盛頓不存任何懷疑。
另一層同樣非常關鍵,甚至是更關鍵的,那就是中國的第二次核打擊力量要只爭朝夕地擴大、更新,核彈頭的數量要讓華盛頓膽寒到根本就不敢動使用核武器挽回西太平洋敗局的念頭。
五角大樓2024年最新《中國軍力報告》估計,中國已擁有600多枚可投入實戰的核彈頭,美方對此已經“感到窒息”。但中方切不可有絲毫停頓,老胡個人一直主張,我們應開足馬力,將現役核彈頭增加到1000枚以上,還要確保在無人知曉的大洋深處每一秒鐘都有攜帶戰略核彈頭的中國核潛艇在執行戰備值班,而且同一時間這樣做的核潛艇應該不止一艘。

▲在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週年大會上,東風-41核導彈方隊接受檢閱。(圖源:新華社)
臺海問題的邏輯是這樣的:我們的二次核打擊能力充分可信,令美膽寒,美國航母敢在臺海爆發戰爭時與解放軍作戰的勇氣就會受重挫,因為只要確定美國不敢動用核武器,美國只能用常規武器在中國近海與我們打,今天的美軍清楚,他們必輸。他們知道解放軍能夠很容易地擊沉他們的航母,而且我們會在它們實施軍事幹預的情況下,毫不猶豫地那樣做。而當美國航母前來參戰的可能性逐漸趨近於零時,臺灣民進黨當局以武謀獨,倚外謀獨的野心就會坍塌,他們就會確認那樣做是自取滅亡,臺灣民眾也會更加堅決地抵制“臺獨”路線,臺灣島內的政治氣候將會發生朝著有利推進和平統一的方向發生根本轉變。
老胡軍人出身,做記者後親身經歷了兩場戰爭,我最清楚和平對國家、對老百姓的可貴。作為關注國際新聞的媒體人,我也瞭解地緣政治的複雜性,清楚大國博弈的各種玄機。

中美其實都不想相互開戰,因為這是兩個核大國。美國總體軍事力量更強,但中國逐漸在西太平洋,特別是圍繞近海形成絕對優勢,開戰對雙方都意味著難以承受的代價,因為中國在捍衛核心利益,無處可退,在中美相互威懾的格局中,中方有獨特的心理優勢。
雙方肯定又都會做針對極端情況的準備,美國會準備它的,試圖威懾我們放棄統一臺灣的目標。我們要準備自己的,用強大反威懾擊垮美國對華實施軍事訛詐的野心。我們的許多軍力建設有可能永遠都沒有機會應用到實戰中,但另一方面,它們每一天又都在使用,包括那些普通人從沒有見過的核彈頭,它們一直在即時參與構建華盛頓對中國的態度,壓制美國戰略界用軍事手段阻止中國崛起的妄念。
最後,老胡誠懇祝願中美終將鬥而不破,也祝願臺灣問題最終以類似北平方式得到和平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