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Forbes》財務評級揭秘!當名校的光環褪去,到底誰在裸泳?

本文授權轉載自“Stoooges三士渡”
點選上方名片關注
2025年,美國的大學正經歷著一場財政上的“黑色風暴”。
教授們討論的不再是論文發表數量,而是如何保住實驗室的經費;學生們焦慮的不僅是GPA,還有每年逼近9萬美元的學費賬單。
這場風暴讓美國高校的財政問題暴露無遺,同時也讓學生和家長們開始重新思考:
在這個財政“黑天鵝”事件頻發的時代,究竟哪些大學才有真正的抗風險能力,能為學生提供優質且穩定的教育呢?
為了回答這個問題,《Forbes》聯合美國國家教育統計中心,對全美868所私立非營利大學進行了一次全面的財務“體檢”,併發布了《2025美國大學財務狀況評級》。
接下來,我們就一起透過具體的資料,來全面解讀美國大學目前的財務狀況。
01
Top100財務狀況表現
福布斯的評級體系包含了9大參考指標,每個指標都有相應的權重,綜合起來全面衡量大學的財務狀況。具體指標如下:
1.全日制學生人均捐贈資產(17.5%)
2.主要儲備金比率(15%)
3.生存能力比率(10%)
4.核心運營利潤率(10%)
5.學費佔核心收入的比例(15%)
6.資產回報率(10%)
7.新生入學率(7.5%)
8.獲得助學金的新生比例(7.5%)
9.全日制學生人均教學支出(7.5%)
透過對這些指標的綜合考量,我們來看看Top100大學的財務狀況表現如何。
從評級結果來看,Top100大學的財務狀況呈現出明顯的分化態勢。
Top20內的大部分學校表現都很出色,獲得了A+評級,像常春藤聯盟以及斯坦福、麻省理工等頂尖名校都榜上有名,正面印證了“馬太效應”——富者愈富。
然而,並非所有Top100大學都如此“財大氣粗”,有19所高校拿到了“B級”評分。
像普林斯頓大學,雖然是頂尖學府,但因為捐贈基金過度集中營於風險投資,在2024年市場波動中蒸發了32億美元,導致評級暴跌至B+;喬治城大學則由於深度依賴聯邦資助,在DEI政策取消後直接跌入B級行列。
還有5所大學僅僅拿到“C級”,暴露出殘酷現實:沒有雄厚家底的小型名校,正在淪為"學術難民",比如斯蒂文斯理工學院、德雷塞爾大學等。
02
風暴從何而來?
這份評級不僅揭示了各大學的財務健康狀況,更反映了整個高等教育行業在政治、經濟和社會等多重因素影響下的發展趨勢。
首先,特朗普政府的一些政策對大學的財務狀況產生了重大影響。例如,凍結聯邦支出以及限制對國家衛生研究院的資助,直接導致約翰霍普金斯大學(JHU)痛失8億美元撥款,被迫裁員2000餘人……
更狠的是,國會正在推動對捐贈基金超過5億美元的大學徵收1.5%的年稅,對一些擁有龐大捐贈基金的大學構成了潛在威脅。
圖源JHU官網
其次,大學潛在生源的減少也導致了收入的不穩定性。美國18-24歲人口自2020年起以年均1.2%的速度減少,預計2030年將比2020年減少12%,相當於十年少掉120萬潛在本科生。
人口結構變化使得適齡入學人數逐漸減少,這不僅影響了大學的學費收入,還對依賴本土本科生的學校,構成致命打擊。
同時,簽證收緊和槍支暴力讓國際生紛紛轉投英國、澳洲。美國的國際學生人數的下降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比如深受國內留學家庭歡迎的Top30名校——南加州大學、紐約大學等熱門校地財務狀況甚至滑落至A-。
大學運營成本的攀升也是影響財務狀況的重要因素。一方面,隨著物價上漲、勞動力市場的變化,教職工對薪資待遇的要求也在提高。另一方面,教學設施的更新維護、科研裝置的購置等同樣需要大量資金。
03
美國大學“變形記”
面對聯邦資金的“斷供潮”,美國大學展現出驚人的求生欲,迅速採取了一系列措施來緩解財務壓力。
01
削減開支並調整課程結構
為了應對財務困境,多所大學透過裁員和凍結招聘降低人力成本。比如斯坦福大學凍結所有非必要行政人員招聘,賓州州立大學透過提前退休計劃裁減教職員工。
為壓縮成本,高校甚至掀起“砍專業潮”,全美高校已撤裁超200個人文社科專業,連哈佛都關閉了全球資本主義歷史的課程。
圖源哈佛深紅報
這種做法雖然在短期內能夠降低運營成本,但也帶來了一些問題。
一方面,削減教師職位可能導致師生比失衡,影響教學質量。另一方面,一些具有文化價值和學術意義的專業被砍掉,也可能對學科的多樣性和長遠發展產生不利影響。
02
上漲學費來轉移成本
學費歷來是私立大學的“現金奶牛”。以哈佛大學為例,學費貢獻了其年度預算的35%,南加州大學2024年學雜費收入甚至突破172萬美元。
私立大學正在把成本轉嫁給學生:2025年,斯坦福、耶魯等校宣佈學費漲幅3.9%-5.9%,杜克大學總就讀成本直逼9.2萬美元。
然而,對於家庭經濟條件一般的學生來說,高昂的學費可能使他們望而卻步,從而限制了教育的公平性。
03
擴招並新增早申通道
適齡人口下降15%的預期迫使高校調整招生策略。耶魯大學宣佈本科擴招10%,國際生名額同步增加;芝加哥大學推出“ED0”早申通道,優先錄取全額付費的夏校學生。
萊斯大學去年新增ED2,南加州大學今年將在部分專業新增ED,都是為了在早申中提前搶佔生源。為了吸引早申學生,學校可能會降低錄取標準,這對生源質量也會產生一定影響。
圖源:耶魯官網
04
拓展線上教育和遠端專案
隨著資訊科技的發展,線上教育和遠端學習成為大學拓展收入的新途徑。許多學校加大了對線上課程和學位專案的開發力度,透過收取線上學費來增加收入。
例如,一些大學推出了線上MBA專案、線上計算機科學學位等,受到了廣大在職人士和國際學生的歡迎。
總之,面對財政風暴,美國高校採取了多種應對措施,一定程度上能夠緩解財務壓力,但也各自存在挑戰和風險。
對於大學來說,如何在複雜的內外部環境中找到適合自己的發展路徑,實現財務的可持續發展,同時保障教育質量和學術水平,是一個長期而艱鉅的任務。
而對於學生和家長來說,在選擇學校時,也需要綜合考慮學校的財務狀況、學術聲譽、教學質量等多方面因素,做出明智的決策。
來源:Stoooges三士渡

編輯:李嘉祺
終審:姜乃強
入駐光明網、網易、騰訊、今日頭條、一點資訊等各大平臺
聯絡我們
後臺私信聯絡留學君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聯絡電話:010-67071542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