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面Lite丨吉姆羅傑斯對話王石:在不確定曠野中尋找投資與人生的答案

2月27日,由華爾街見聞創制、中信出版集團聯合出品的「見面Lite」特邀《曠野人生》作者、全球知名投資家吉姆·羅傑斯,與萬科創始人王石,從羅傑斯先生的新書《曠野人生:吉姆羅傑斯的全球投資探險》系列談起,探討當前社會各年齡段普遍面臨的機會缺乏、生活動盪等情況,以及向羅傑斯先生請教,如何進行有價值的投資。

以下為本場對談的精彩摘編:
投資不是對風口的追逐,而是“螺螄殼裡做道場”
這是我的箴言:“我不會教給你任何竅門。要獲得投資的成功,唯一的方式就是了解你所投資的領域,通透地瞭解。如果你不瞭解華盛頓蘋果園。就不要插手蘋果生意。”
——吉姆·羅傑斯
《曠野人生:吉姆羅傑斯的全球投資探險2》
曉鵬:晚上好,歡迎大家來到見面Lite。我是吳曉鵬,華爾街見聞創始人,也是今天對話節目的主持人。在開始之前,請允許我簡要介紹一下我們的嘉賓:吉姆·羅傑斯先生是世界著名的投資家和金融學教授,王石先生是萬科創始人、深石集團創始人,以及萬科公益基金會理事長。
我們常說,生活是一片曠野。這或許是因為我們對世界究竟有多廣闊、多豐富充滿好奇,又或許我們只是想要逃避當下正在應對的挑戰。在傳奇投資家吉姆·羅傑斯的著作《曠野人生》裡,他分享了他的全球投資冒險經歷。他以旅行日誌的形式探尋不同地方的風土人情、挖掘各國的投資機遇,並展現了自己獨特的世界觀。在《曠野人生》第一章裡,羅傑斯先生寫道:“我生性如此,無論何時旅行,我總會尋找有潛力的投資機會。”這也為他書中的環球之旅奠定了基調。
今天,正值羅傑斯先生的《曠野人生》一書推出新版之際,我們邀請了兩位嘉賓探討人生的意義,以及向羅傑斯先生請教,如何進行有價值的投資。
吉姆·羅傑斯:謝謝,能來到這裡我深感榮幸。要知道,王石無疑也是一位了不起的冒險家,我見過他參與各種活動,登山之類的,無所不做。所以王石是一位冒險家,也是一位環球旅行者。
1984年,我第一次去中國就愛上了它。我簡直不敢相信,這個國家正變得如此令人振奮。中國曾三四次成為偉大的國度,而它又在再度崛起,有一部分原因要歸結為像王石這樣的企業家和企業家精神。
王石:感謝羅傑斯先生。您在1984年就關注到中國了,我十分欽佩您。在那一年,您不僅在全球金融界尤其是在華爾街聲名遠揚,還開啟了環球冒險之旅。而那時我才剛剛開啟創業之旅,開始在商業領域摸索、試圖瞭解不同市場之間的差異、積累經驗。所以今天能夠和您在一起談論對投資、創業和更深層次的精神追求,我感到十分榮幸。
曉鵬:在《曠野人生》一書中,羅傑斯先生寫道:“我天生就會在旅行時尋找有潛力的投資機會。”30年過去了,您能分享一下這些年獲得的新投資見解嗎?哪些投資理念一直未曾改變呢?
吉姆·羅傑斯:一直不變的關鍵要點是:如果你想成功,就要尋找變化。如果你發現某事物正在發生變化,而且是朝著好的方向改變,那你很可能就找到了成功的投資機會。那些價格低且正發生積極變化的事物通常會令投資者大獲成功。要是遇到你不太瞭解,但又覺得有趣的事物,那你就會深入去了解它。而且你很可能會從中獲得很多樂趣。
我認為,要取得成功肯定不容易,但如果你能夠堅持專注於你熟知的領域、專注於你感興趣的事物,就很可能會取得成功。王石已經兩次登頂珠穆朗瑪峰。這是一件極其不易的事,需要磨鍊自己的意志,需要強健的身體、強大的精神力、完善的規劃,需要對自己所要做的事情有著極其深入的瞭解。他要長時間地準備,專注於一個方向不懈地鍛鍊、提升自己以求能夠達到最終登頂的目的。做這樣的事時,人會學到很多東西。
曉鵬:羅傑斯先生,要如何平衡風險與回報呢?在面對投資機會時,個人和公司又該怎麼做才能形成自己的投資理念呢?
吉姆·羅傑斯:首先,我想讓你們明白這絕非易事。你必須要做的是確保自己對正在發生變化的事物有深入瞭解。不要在週六晚上跑去酒吧聽別人閒聊,很多人幾杯啤酒下肚就開始高談闊論,每個人都喜歡給你提供熱門小道訊息,這些小道訊息聽起來刺激又有趣,別聽那些。
專注於你所熟知的領域,堅守你所瞭解的東西。只有基於你所熟知的領域開展行動才可能成功。我們都想這周就暴富,我也想這周就發財。但事情不會這麼簡單。就專注於你所瞭解的領域,堅持耕耘就好。
禍兮福所依:衝擊和崩潰中或許蘊含著調整和變革
每當投資者看到有巨大變化發生時,他都要這種變化思考意味著什麼,變化的趨勢是什麼,因為這些變化,經濟、政治和社會發生什麼轉變。
——吉姆·羅傑斯
《曠野人生:吉姆羅傑斯的全球投資探險》
曉鵬:《曠野人生》寫到:“我自視為投資者。我喜歡購買並長期持有某些股票。我在投資方面取得的成功,通常都要歸功於收購價格低廉的股票,或者說我自認為價格低廉的股票。即便判斷失誤,由於進價很低,也不大可能賠掉很多錢。但僅僅是價格低還不夠——股票可能一直跌下去。你必須得能在市場看到積極變化的跡象,而且要先於其他人兩三年看到。”
您能否分享一些當今世界投資機會方面的新見解?
吉姆·羅傑斯:我的態度是,如果你相信一個國家,就購買其股票交易所中的每一隻像樣的股票。如果你有正確的理念,那麼它們都會上漲。要知道,全球剛剛經歷了一場嚴重的疫情,很多人深受其害,眾多企業也遭受重創。如果你發現那些受疫情衝擊的行業正在調整、適應和變革,你很可能會發現巨大的盈利機會。比如說,旅遊業在疫情期間全面崩潰,但有些人卻能從這種崩潰中賺得盆滿缽滿;像航空公司、酒店、餐廳這些行業,有不少人能夠從中受益,透過變革取得成功。所以,去尋找那些正在遭受困境,但從業者正積極調整並有望成功的領域,你就能賺大錢。
你只需看看自己所在城鎮的周邊,找到那些受過沖擊、卻正在改變、且將會成功的人或企業,這些都可能是投資機會。
我在《曠野人生》書中寫過,“投資的第一原則是不要賠本。”最重要的一點是,進行投資的時候要小心謹慎。只花你手頭有的錢,而且只把錢花在你非常瞭解的事物上。每個人都想得到內幕訊息,每個人都想這周就暴富,但千萬別聽小道訊息。專注於你非常瞭解的領域,要是你對某個事物瞭解不多,那就等,直到找到你自己真正熟知的領域為止。這樣你成功的可能性會比聽信小道訊息大得多。聽我的話,或許就能成功。
曉鵬:確實,這幾年,我們經歷了疫情,也見證了人工智慧技術取得的巨大進步,您二位認為我們應該如何看待這些前所未見的衝擊和新事物呢?
吉姆·羅傑斯:你剛才所說的關鍵一點是,每個人都需要明白世界在不斷變化。無論我們如今認為什麼是正確的,兩年後情況就會不同,屆時會有別的答案。世界總是在急劇變化,有些變化是有益的,有些則是不利的。
我在《曠野人生》中也曾寫過:“如果說我在周遊世界中瞭解了一件事情,那就是很多社會會變富裕,但經過幾年、幾十年或者幾百年的自高自大,它們最終會走向衰敗。我明白的另一件事情是,即便所有的財富都消失殆盡,生活依舊會繼續。”
王石:關於未來會怎樣呢,世界變化很大,有好有壞。置身其中,我認為有兩點至關重要。一是持續學習,二是保持平衡。只有擁有足夠的知識背景才能夠支撐一個人不斷地探索。而面對衝擊,我們在不斷地做出特定的決策,然後付諸行動,我們需要掌控、管理和平衡這些決策帶來的後續影響,如果你沒有足夠的知識背景做支撐,就無法實現掌控的目的。
旅行破除無知催生的誤會和成見,讓人看到真正的機遇
我的旅行常常將聖人推下神壇,揭穿所謂的真理,顛覆某些“權威”對世界所抱有的成見。
——吉姆·羅傑斯
《曠野人生:吉姆羅傑斯的全球投資探險2》
曉鵬:《曠野人生》中有這樣一段表達:“不過,我不僅把這次旅行當做一次冒險,也把它當做一種接受繼續教育的方式,這種教育方式已經貫穿我的人生,那就是 :真正理解這個世界,不斷地認清它的本質。我想以地面旅行的方式認知這個世界,瞭解我們生活的這個星球。”由此,我想問問二位,請問是什麼契機促使你們產生開始一段旅程的想法?
吉姆·羅傑斯:我想對我來說,很重要的一點是,我是一個不夠聰明的人,我無法同時精通很多不同的領域,因此我選擇只專注於一件事。同時,我清楚自己想做什麼。我知道自己想看看世界,我知道我渴望冒險。我本可以留在紐約,一輩子在華爾街工作,但我就是想看世界。因為我在一個小村莊長大,所以我渴望見識一切。同時我也明白,深入實地去旅行能讓我學到很多東西。而事實確實如此。比如,在跨越國界時,在晚上找地方睡覺的過程中,在異國他鄉尋覓食物時,我學到了很多。那段旅程充滿樂趣,令人興奮不已,每十分鐘就有新發現。所以一路走來,我收穫頗豐。
當然,我無需向你們講,世界發生了多麼重大的變化。在我們各自的人生歷程中,如今的中國與三四十年前相比,已然截然不同。中國之所以煥然一新是因為有像王石這樣的人,他們見識過廣闊的世界。當你領略過世界永珍,你就會更深刻地理解自己的國家,也會明白哪些事能讓自己和他人受益。所以旅行或許是一個人能接受的最好的教育,尤其是獨自旅行。它讓我學到了很多東西,也讓我愛上了中國,我能看到中國正在發生的變化,能感覺到它非常令人興奮,而且這種興奮感逐年遞增。我在《曠野人生》中也表達了這樣的感悟和思考。
當然,有些地方並不那麼令人興奮,比如非洲的一些國家相當貧窮,且需要一些特別的改變。但所有這些經歷都讓你有所收穫,有助於你對比中國、奈及利亞、巴西等國發生的不同情況。透過遊歷世界,你會意識到,天哪,國家之間的差別竟然這麼大!對我而言,這就是一種很棒的學習經歷。我再說一次,幾次駕車穿越中國,我收穫頗豐。我意識到之前別人教給我的關於中國的一切都是錯的。其實,幾乎每個國家都是如此。無論是在中國、阿根廷,還是其他任何地方,只要你走出去,深入實地去看世界。只要你獨自踏上旅途,就會發現很多你曾被灌輸的觀念,或者你自己原有的想法並不正確。然後你會發現一個全新的世界、擁有一種全新的視角。這就是我想做的,我渴望冒險,同時也想增長見識,瞭解到了一個與我成長的美國截然不同的世界。
王石:羅傑斯剛才講的是非常清楚了。旅程的意義在於經歷,經歷才有收穫。找到了自己的位置,才知道自己想獲得什麼、將來做什麼。這種經歷首先是知識層面的。他給了一個非常重要的資訊概念,就是在去了全世界這麼多地方,並用它們和中國比較,才能發現中國各方面做得非常好。這個過程破除了很多妖魔化中國的理論,沒有這種真實的經歷,沒有這種比較,是沒法得到這種知識見解的。說到這一點,中國現在對國外瞭解得清楚嗎?我們不是很清楚。現在國內出現“躺平”、“內卷”等現象,針對它們的一個解決方法就是走出去。要去闖,不但瞭解中國,更要了解世界的環境,透過實際的比較能夠更清楚地看到自己的機會和瓶頸。

我想談談我的一些體會。我是2011年隻身到國外去學習了,我瞭解到國外是怎麼看待中國的,這些經歷也給了我不一樣的視角和啟發。而在國外像羅傑斯這樣成功,又如此瞭解中國的投資者真的是不多的。所以從這個意義來講,《曠野人生》這本書能夠為我們展現在他眼中的中國和世界其他國家的區別和長處,這是非常有意義的。

曉鵬:翻開《曠野人生》這本書,我們能看到羅傑斯先生穿越不同的文化觀察商業發展,橫跨歐洲、亞洲、非洲和南美洲的旅程。我們還能看到王石先生的冒險經歷以及對文化、環境保護等話題的探討。那麼,我們該如何看待這種旅程中的勇氣與突破呢?
吉姆·羅傑斯:關於那兩段旅程,其實我最先學到的事情之一就是弄清楚了什麼能讓我快樂。我意識到,環遊世界能讓我快樂,部分原因是它讓我增長見識,教會了我很多東西。我不知道你們有沒有吃過哈密瓜?哈密瓜產自哈密,要是你去哈密或者去中國西部的沙漠地區,你會對當地文化、歷史以及世界曾經發生的事有深入瞭解。而且在哈密你還能找到特別好的哈密瓜。所以,我喜歡去探索這個世界。有時候我不得不睡在沙漠裡,有時候得在星空下入眠,有時還得自己找食物。但當你不得不做這些事時,你會對自己有更多瞭解,也會更瞭解這個世界。旅程滋養了我的勇氣,快樂催促著我去突破。
王石:旅程作為一種教育形式,會滋養人形成一種獨立自主的人格,我相信這對年輕人來說是一種很好的成長路徑。
吉姆·羅傑斯:在書中,我也這樣表述過:“我還要尋找一些投資機會,尤其是那些經濟將要起飛的國家和它們的投資市場,在這些地方我將能獲得5倍、10倍、15倍的回報。”40年前,中國還沒有股市。但在我環遊世界的過程中,我發現中國正在開設證券交易所。於是,我去了那裡並開始在中國證券交易所投資,我想如果我沒有環遊世界,我不會知道這些,也不可能做到這一點。
當你環遊世界時,你會學到很多東西,你會了解到食物、經濟,以及所有的一切,你會看到一些令人驚歎的人造景觀,也能看到一些自然景觀。中國的塔克拉瑪干沙漠令人驚歎,非常特別,也很美。像這樣的地方有很多,你可以穿越歐洲的阿爾卑斯山,或者穿越南美洲的山脈。所有這些美妙的地方都存在著。也許你看過相關圖片,但親眼所見與圖片完全不同。我記得我去西安看兵馬俑,之前我看過兵馬俑和西安的照片。真實場景帶來的震撼遠非圖片可比。令人驚歎的是中國人在幾千年前、幾百年前就創造了這樣的奇蹟。世界上還有很多這樣的事物,比如印度的泰姬陵。
駕車環遊世界是一場了不起的冒險,它讓我對中國有了很多新的認識,我看到世界正發生著巨大的變化。那真是一段美妙的時光。在書中,我講述了一些發生的事還有從中獲得的感悟。從那次旅行我看到了中國正在發生的變化,令我非常驚喜。因此,我寫作《曠野人生》系列書的部分原因就是在中國的所見所聞。中國是一個擁有無窮潛力、無限魅力的國家。因為中國,我的孩子們現在會說普通話,也因為中國,我如今生活在亞洲。
因為美國的宣傳總是稱中國是邪惡的,我曾感到擔憂。但當我駕車穿越中國時,我眼中的中國是一個截然不同的國度。我看到的中國人聰明、勤勞、有抱負且自律,他們重視子女教育。我意識到,中國擁有著長期輝煌成就的歷史,是因為它擁有聰慧的人民。在世界歷史上,羅馬輝煌過一次、埃及輝煌過一次、英國輝煌過一次,而中國是唯一一個曾三四次位居世界前列的國家。此時,中國正在再度崛起。而中國再次崛起的一部分原因要歸結為有像王石這樣的企業家和企業家精神。他們見證了中國從貧窮走向富裕,意識到自己能夠讓一切變得更好,並且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所以,如果你們的觀眾還沒有駕車穿越中國,我希望他們去嘗試。我希望大家能從東到西駕車穿越整個中國。這將會是一次令人興奮、充滿樂趣且極具教育意義的經歷。
王石:不過你是個例外,你很明確地向公眾表示中國並不邪惡。你還重視並熱愛中國傳統文化,相信中國發展很好、未來前景光明,相信中國在世界上會發揮更重要的作用。這些見解是建立在一次次地遊歷中國、始終關注著中國的發展動態、且一定程度上重視傳統中國文化的基礎上的。文化是一個國家發展的背景,塑造著這個國家的價值觀和精神氣質,也深遠地作用於它的發展前途。
現在更多的年輕人走出去了,去新疆、去青海、去西藏。雖然還是在國內,但中國幅員遼闊、地大物博,本身就蘊含著許多的機遇。在旅行中瞭解我們的祖國,學習它的文化,並從中看到湧現的機遇,這種經歷是非常有意義的。
創業精神在於始終懷著好奇心、熱愛和勇氣去探索未知
我想來一次漫長的旅行,長得可以讓我忘記一切。我仍舊會閱讀 《華爾街日報》和《金融時報》,不過我想與投資事業徹底斷絕,我想改變生活。這需要一個分水嶺,標誌著新生活的開始。
——吉姆·羅傑斯
《曠野人生:吉姆羅傑斯的全球投資探險》
羅傑斯先生,《曠野人生》這本書記錄了你在遊歷不同國家時的所見、所聞和所思,和試圖探索世界發展的可能性的努力。如今在中國,很多人似乎在學校和工作中陷入了無休止的競爭。在中國有一個很流行的詞叫“卷”,意思是過度競爭。中國還有一個流行語叫“躺平”。這些都反映出年輕人找工作有多難、以及他們對未來的擔憂。我們該如何應對這些有關教育和工作的現實問題呢?抑或這其實就是生活中的普遍問題?當今環境下,您二位會對個人成長給出什麼建議?
吉姆·羅傑斯:我的答案是,不僅僅是中國的年輕人,每個人都應該試著去看看世界。這會讓你更瞭解自己,瞭解世界。你對世界瞭解得越多,就越能瞭解中國。
王石:我強烈贊同羅傑斯的觀點。我尤其想對國內的年輕人說,所謂“卷”,不止是一個國家的現象,在全世界範圍都是存在的。羅傑斯剛才講了非常重要的一點:我這一代人見證了中國富裕起來的過程,並且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在持續地努力經營自己的事業。不同於那個年代,現在的大部分年輕人不再需要解決溫飽的問題,而是產生了更多對於人生意義、價值和成就的困惑,這種困惑與探究是全世界年輕人都在面對的。
我認為,連線過去和現在的一個重要橋樑是一種精神氣質,和一種實現自我的追求。即現在的年輕人、創業者一定程度上需要繼承上一代人所擁有的冒險精神,和開拓一個全然陌生領域的勇氣,支援著他們勇敢地面對未知的未來。羅傑斯在三十年前駕駛摩托車環遊世界,尋找全新的投資機會和領域,他用實際行為證明了他的冒險精神。因此我相信上述這一點正是羅傑斯所推崇的,也是他欣賞我們這一代創業者的原因之一。
曉鵬:好的。正如您在書中所寫的,“金礦可以是現實的金礦,可以是華爾街的繁榮,可以是德克薩斯州的油井,也可以是西安的旅遊業,抑或是硬通貨的積聚。勤勞的人們發現哪裡有金礦,就會奮不顧身地奔向哪裡。”創業也需要這種勇於探索的精神。
王先生最近分享了他專注於碳中和領域的二次創業計劃。您二位在各自的創業歷程中都取得了巨大成功,但依然保持著好奇心與勇氣去探索未知。能否請二位分享一下,你們認為創業精神的定義是什麼,其關鍵要素又有哪些呢?
吉姆·羅傑斯:我覺得王石可能比我更有發言權。但就我所發現的,做自己熱愛之事的人通常能取得成功。因為他們每天都享受其中,一起床就開啟快樂的體驗。看看歷史上任何國家的偉大企業家,都會發現他們是熱愛自己所做之事的人。對他們來說,那不僅是工作,更是樂趣。這也是我環遊世界過程中的體會。
所以,我給所有創業者的最佳建議就是:找到你最熱愛的事,然後去做。按自己的方式去,別聽別人怎麼說,這樣你很可能會取得成功。
王石:我想這一點對於創業者和年輕人同樣適用。我們常會說要做能讓自己開心的事,這挺有意思的,關乎生活嘛。如今在中國,有些人創業且非常成功,他們賺到了錢,但很可能並不開心。如果做一件事是為了樂趣,我覺得很有意思,為了這個樂趣,為了這個目標或願景,人們可以去克服困難,因此找到這種樂趣、找到有意思的事業是非常關鍵的。對於年輕人來說,明確自己的目標,這就是我的建議。
曉鵬:非常感謝各位嘉賓抽出時間並分享深刻見解,同時也感謝中信出版社提供場地支援。今天的對話探討了人生的意義、旅行、冒險、投資,以及世界的未來,為我們帶來了寶貴的經驗與啟發。希望他們的故事激勵每個人在自己的人生旅程中勇敢前行。期待下次再會!
*以上內容不構成投資建議,不代表刊登平臺之觀點。使用者應考慮本文中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要。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請獨立判斷和決策。

「見面Lite」是由華爾街見聞創制的一檔聚焦前沿思想交流的線上欄目,關注商業、投資、創新與發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