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作者:徐若風
作者公號:風影電影
感謝作者為豆瓣提供優質原創內容

也許有很多人都不知道,今年已經61歲的甄子丹,其實不只是一個動作演員。
上世紀時,他就曾作為導演,執導過《戰狼傳說》《殺殺人、跳跳舞》等動作片。
年底上映的這部《誤判》,就是他重執導筒、自導自演的新作。
看完這部新片之後,體感這將成為他導演生涯的一大代表作。
誤判
導演: 甄子丹
編劇: 黃子桓
主演: 甄子丹 / 張智霖 / 許冠文 / 吳鎮宇 / 張天賦
型別: 劇情 / 動作 / 犯罪
上映日期: 2024-12-27(中國大陸)
片長: 118分鐘
總體來說,《誤判》故事情節流暢、打戲不含糊。
更重要的是,它改編自真人真事,有紮根現實的表達。
律政人以微弱的力量,對抗滔天的權勢和金錢,即使面對巨大困難,也毫不退縮——這份對公道正義的堅持,讓人看得很提氣。
電影改編自2016年的“馬家健誤判冤案”(片中改叫馬家傑)。他因圖1000塊錢小利,將住址借給朋友洪志謙收快遞,結果快遞裡藏有毒品,而被控企圖販毒罪。
案件一開始其實非常清晰,馬家健家境貧寒,根本買不起毒品,而他朋友洪志謙家裡卻藏了20包可卡因。但這麼一個只是借出地址的底層邊緣人,為何被判了23年?
這都是因為自稱“代理律師”的陳強利(事後證明這是謊稱,陳是律師行的行政人員),對他進行了“強行洗腦”,騙馬家健只有認罪才能判得少,並要求他一人承擔罪責,換取控方不起訴始作俑者。
在他的反覆勸說和引導下,“法盲”馬家健最終放棄了抵抗,選擇了認罪。
結果是,馬家健被判刑,而律政司卻撤銷了對洪志謙的控罪。直到服刑5年後,馬家健才終於上訴成功,得以無罪釋放。

陳強利為什麼要騙馬家健?
原來,馬家健沒錢聘請律師,這時陳強利只要主動出現、並聲稱自己是律師,他自然就欣然接受。但他不知道的是,對方是洪志謙的家人出錢聘請的。
更令人震驚的是,這個所謂的“律師”,竟然曾坐牢超20年,從1993年犯下強姦和搶劫罪起,無惡不作。
這樣的人出獄後搖身一變,在資本的扶持下,竟成了律師行的刑事支援組主管。
只能說比電影更恐怖的,是無比荒誕的現實。

《誤判》裡,幾乎將這起誤判案件完全還原——馬家傑出借地址給朋友陳國榮,誰料送來的快遞裝著毒品。
他被律師歐柏文引導認罪協商,對方又在法庭上玩文字遊戲,最終導致誤判發生,要坐牢整整27年!
馬家傑對爺爺說的那句“出來的時候,會不會見不到你”,簡直令人恍然。如果真的坐完牢,他得上50歲了,這一生直接毀了。
甄子丹飾演的霍子豪,是從幹警轉行做的檢控官,身手很強,腦子更強。
剛進律政司,不像其他見多了人情冷暖的同事,身上的稜角還沒被磨平,誓要將這起誤判的沉冤昭雪。
人到中年,正是掀桌的年紀,而在這一過程中,他又發現了更深層的黑暗。

羅翔老師曾說,人們不需要普法教育,因為法律只是對人最低的道德要求。
如果一個人經常標榜自己遵紀守法,那麼這個人很有可能是個人渣!現實裡的陳強利、電影裡的歐柏文,還有那些糊弄事、導致誤判發生卻又事不關己的人,都可以被歸為這類“人渣”。
這起案件,表面上討論的是關於“程序正義”和“結果正義”的問題。就如電影裡呈現的,那些有錢有勢的人,借法律的“程序正義”來欺壓底層,是一件幾乎沒有成本的事。而往深了挖,就能感受到它的敢拍,背後夾雜了太多秘而不宣的要素:官商勾結、當權者抱團不作為、精明的連環設局……
我們能從幾組人物身上,看到他們雖立場不同,卻都默默站在同一邊。
歐柏文和李思敏,典型的“法律界害蟲”,在資本撐腰下對司法漏洞肆意利用,企圖讓一個又一個底層窮人頂罪;司長和前期的楊鐵立,出於對律政司“體面”的維護,哪怕心裡知道是冤案,起初也拒絕承認;人到老年的許大法官,判案只管死板的“程序正義”,無暇顧及真相;被僱傭前來讓人封口甚至滅口的街頭混混、殘暴殺手,一波波蜂擁而至,下手極度殘忍。

這種莫名站在一起的協同,所構成的巨大阻力,前期幾乎把霍子豪壓垮。
如果不是他召集了一批敢於站出來的律政人,用自己的良知與血性,還有不懈的努力,馬家傑何以能無罪釋放,冤案何以能昭雪?
《誤判》的爽感,一方面是喚醒我們對公正的嚮往,看不得窮人受欺,看不得為非作歹。霍子豪站出來據理力爭、扭轉乾坤,還無辜者以清白,維護法律正義,足夠解心頭之氣。
另一方面,則是甄子丹沒把自己的動作戲強項給丟了。在一部文戲為主的影片裡,依然帶來一段接一段強悍的動作場面,讓觀眾以第一視角參與到激烈的槍戰與肉搏格鬥中,甚至“一個打一百個”清兵線——都已經61歲了,甄子丹還是這麼能打,隨時都能擺出凌厲的招牌動作。

整體而言,《誤判》是年底賀歲檔裡,相對超出預期的一部電影。
它對公道正義的探討,不是無根之木,而是紮在現實裡,有種樸素的價值觀,那就是承認這個世界不夠完美。
但那又如何呢,不管現實如何,都要盡一切可能站在良知的一方,站在為底層發聲的一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