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與香港特區已互為對方的前五大貿易伙伴

▲ 新加坡眼,點選卡片關注,加星標,以防失聯
2025年1月14日,新加坡副總理兼貿工部長顏金勇在新加坡-香港特區商務圓桌會議上的講話。
以下是新加坡眼根據英文發言翻譯:
尊敬的行政長官邱騰華,以及香港特區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香港中華總商會主席陳愛玲女士,新加坡工商聯合總會主席林明炎先生,各位嘉賓,女士們,先生們。早上好。
我非常榮幸能在今天參加新加坡-香港特區商務圓桌會議。
這個圓桌會議恰逢全球各地眾多重大的結構性變革, 對我們企業和經濟都有著重要的影響。

一方面,在透過保護措施如貿易壁壘及投資篩查和控制方式在重塑全球基於規則的經濟秩序。這將大大影響到新加坡和香港特區這類從開放的跨界商品、投資及人員流動中受益的樞紐。
另一方面,全球生產和供應鏈的改變也將開啟新的貿易和資本流動,新加坡和香港特區作為商業和金融中心將因此受益。
同時,人工智慧和量子計算等科技的快速進步將為數字經濟創造新的增長領域,亦將為我們金融和貿易叢集帶來變革之機。
新加坡和香港特區可透過碳市場和碳交易引導我們區域向低碳未來過渡,並從綠色經濟的機會中受益。
我所闡述的這些轉變不僅為我們各自的經濟體帶來了機遇,還為新加坡和香港特區深化合作關係提供了契機。
在過去的二十年裡,雙邊貿易增長了超過60%,2023年達到超過500億美元。今天,我們互相之間都是彼此的五大貿易伙伴之一。
新加坡擁有眾多來自香港特區的公司,如嘉裡物流、客路和屈臣氏。同樣,許多新加坡公司已擴充套件到香港特區,其中包括Surbana Jurong、Keppel和Yeo Hiap Seng,他們今天也參與了我們的會議。
我們都是連線亞洲與世界的區域樞紐,在倡導自由、開放和以規則為基礎的全球經濟秩序方面擁有許多共同點。
香港特區是通往中國的關鍵門戶,地處粵港澳大灣區,這是中國最重要的經濟和技術區之一,2023年GDP約為2萬億美元。
另一方面,新加坡則位於東南亞的中心,是通向迅速發展的地區特別是東盟的門戶,預計到2030年東盟將成為全球第四大經濟體。
透過相互合作,拓展中國與東南亞地區之間的經濟聯絡,我們可以共同擴充套件經濟蛋糕,分享這一地區持續繁榮的益處。
今天圓桌會議的主題——數字金融、供應鏈、氣候變化以及創新和創業,契合了我之前提到的香港特區和新加坡在未來幾年內將面臨的關鍵轉變。
從數字貿易和支付到數字貨幣和金融科技,數字金融在區塊鏈和雲計算的推動下迅速發展。這為企業帶來新的客戶群體和產品,但也帶來新的網路安全風險,企業必須確保能夠應對這些風險。
其次,作為航運和航空樞紐,許多企業在全球供應鏈中發揮著關鍵作用。過去幾年的中斷,包括COVID-19大流行以及隨後世界各地的地緣政治衝突,都強調了供應鏈韌性的重要性。透過數字化和人工智慧,企業不僅可以獲得更全面的供應鏈可視性,還能夠更好地預見和管理未來的中斷。
作為金融樞紐,新加坡和香港特區可以透過綠色和過渡融資,促進我們地區的淨零承諾。在這方面,增強綠色分類法的互操作性,並提供有關可持續和過渡活動的更清晰的定義,將有助於催化綠色融資。
最後,作為先進經濟體,我們都面臨居民勞動力迅速老齡化的挑戰。因此,我們必須推動創新和創業,以提高生產力和促進經濟增長。在此過程中,我們必須找到更好地利用前沿技術的方法,無論是機器人技術還是量子技術。
透過今天的圓桌會議,我希望我們的企業能夠洞察未來的機會,與其他商業領袖建立新網路,並探索新的增長和合作機會。
我想借此機會提前祝願大家會議成果豐碩。
謝謝。
HQ丨翻譯
HQ丨編審
PMO丨來源
PMO丨圖源
免責宣告:

1.凡本公眾號註明文章型別為“原創”的所有作品,版權屬於看南洋和新加坡眼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註明:“文章來源:新加坡眼”。

2.凡本公眾號註明文章型別為“轉載”、“編譯”的所有作品,均轉載或編譯自其他媒體,目的在於傳遞更多有價值資訊,並不代表本公眾號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相關閱讀
  • 2025年經濟怎麼走?從普林斯頓、斯坦福到南大,新加坡首席經濟學家研判來了!
精彩影片
新加坡眼旗下影片號你關注了嗎?
點選下面影片,檢視更豐富的內容!
直播預告
直播等你來看,點選下方預約起來!
想第一時間瞭解新加坡的熱點/突發新聞,可關注新加坡眼旗下“看南洋”微信公眾號,同步下載新加坡眼APP,不失聯。
點選文末閱讀原文Read more
新加坡眼官網搜尋更多關於新加坡的資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