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A畢業訪談|葉欣:博士學習不僅是對知識的追求,更是對自我的超越…

UCMT·Health
筆耕不輟,終見星河。經過中法答辯評審團的嚴格評審,2021級葉欣同學順利完成了蒙彼利埃大學·醫療健康管理博士(DHM)的全部學業,並且順利通過了博士論文答辯,獲得博士學位。成功登頂博士殿堂。恭喜葉博士!
三年博士學習生涯,一路走來,必然有辛勤與汗水,更有自豪與喜悅,最終收穫博士學位,葉欣博士有哪些感受體悟?讓我們透過一段採訪,走進葉博士的內心世界。
受訪人:葉欣 博士
蒙彼利埃大學
醫療健康管理博士
Q1
答辯結束了,您目前是什麼感受呢?
終於,我長舒了一口氣。努力與堅持,在這一刻終於得到了回報。儘管心中仍有一絲緊張的回味,但更多的,是對未來的無限期待和對自身能力的堅定信心。這一刻,我不僅實現了學術上的突破,也彌補了十年前放棄赴港讀博機會的遺憾。讓我更加堅信,每一步的堅持與付出,終將成就更好的自己。
Q2
三年的博士學習以及論文寫作過程中肯定有一些困難,對您來說在哪些點做到了突破?
首先,在研究方法上,我從最初的生疏到逐漸掌握並熟練運用,尤其是在研究設計和模型創新及資料分析方面,透過不斷實踐和最佳化,最終找到了適合自己研究的有效路徑。
其次,在學術思維上,我學會了如何更深入地挖掘問題本質,從多角度、多層次進行思考,從而提出了更具創新性和學術價值的研究問題。
此外,在時間管理和壓力應對上,我也取得了顯著進步,能夠更好地平衡學習和日常工作任務,面對壓力時也能保持冷靜和專注,確保研究進度的持續推進。
Q3
完成論文寫作後,您覺得對於博士的學習是否有一些不同的感想?
首先,我意識到博士階段的學習不僅僅是對知識的積累,更是對獨立思考能力和科研素養的全面培養。論文的架構和寫作的過程讓我更加清晰地認識到,學術研究需要嚴謹的邏輯、紮實的理論基礎和創新的思維,同時也需要耐心、毅力和不斷自我突破的精神。
其次,我深刻體會到博士學習是一個不斷探索和成長的過程。從最初的開題到中期、預答辯、到最終的論文定稿,每一步的評審經歷都充滿了挑戰和不確定性,但正是這些挑戰讓我不斷突破自我,提升解決問題的能力。論文的完成不僅是對過去幾年努力的總結,更是對自身學術能力的檢驗和肯定。
Q4
在讀博過程中有沒有難忘的課堂或者教授同學或者事情、對UCMT和對所就讀的學校印象?
在所有的課程中,我特別難忘的是Sentis教授的《公司金融與投融資戰略》這門課。他的課堂生動有趣且互動性強,將複雜的數學公式和股票研究演算法以深入淺出的方式呈現,讓我不僅掌握了理論知識,還學會了如何將其應用於實際分析中,進一步激發了我對金融領域的濃厚興趣。
首先,我非常感激我的導師Burnel教授。他始終對我的研究給予堅定的支援和鼓勵,儘管在面談交流時,他認為我的研究存在難度且充滿挑戰性,但他從未限制我的探索,而是鼓勵我大膽構建模型進行創新、深入調研然後運用有效的資料分析和結構方程模型進行逐步驗證。他的信任和有效指導讓我在研究過程中充滿信心,也讓我學會了如何面對困難並不斷突破自我。
其次,我要特別感謝田文博士。他在資料分析方面給予了我極大的支援。他的專業能力幫助我優化了演算法,讓我的研究更加嚴謹和富有邏輯性。此外,我也非常感謝汪嘉祥博士和媛媛老師,一路以來給予的幫助讓我受益匪淺。
Q5
您覺得現在達成了當初來讀博的目標了嗎?具體有哪些體現呢?
首先,在學術能力上,我實現了顯著的提升。透過系統的課程學習和深入的科研實踐,我掌握了紮實的理論基礎和前沿的研究方法,尤其是在我本身的研究領域內,我能夠提出研究問題,並透過嚴謹的模型搭建,資料分析加以佐證。
其次,在科研素養上,我學會了如何高效地開展研究。從文獻綜述到研究設計,從資料分析到論文寫作,我逐漸形成了自己的科研流程和方法論。這種系統性思維的培養,使我在面對複雜問題時能夠更加從容和有條理。
Q6
請您給學弟學妹一些寄語或者建議
對於即將踏上學習之路的學弟學妹們,我建議要合理規劃時間,主動學習並將理論與實踐結合,保持與導師的溝通,耐心面對挑戰,博士學習不僅是對知識的追求,更是對自我的超越,願你們在這段旅程中勇敢前行,收穫成長!
學       制:三年
開學時間:2025年5月春季/2025年10月秋季
授課方式:每月一次集中授課
授課語言:中英雙語
入學考試:資質稽核+入學面試
招生人數:不超過25人/班

點選底部“閱讀原文檢視更多
在職“MBA/EMBA/DBA”課程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