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小米,又開戰了

原創首發 | 金角財經(ID: F-Jinjiao)
作者 | 角爺

2025年車圈大戰,先從華為搶走小米門店打響。
多方信源確認,小米汽車上海浦東世紀公園店(小米汽車上海市浦東新區世紀公園銷售服務中心)關閉,該店原為上海冠松汽車旗下的小米授權門店。 
值得注意的是,該門店現在已經改換門頭為鴻蒙智行門店。鴻蒙智行即華為智選車模式,旗下擁有問界、智界、享界、尊界四大品牌,其中問界在混動增程賽道已經遙遙領先,問界M9更是斬BBA於馬下;歷經三次釋出歸來的智界,如今在純電賽道也急起直追,餘承東稱讚智界R7領先新Model Y。
這應該算是華為、小米各自投身汽車產業以來,首次短兵相接。如果說兩者曾經在手機行業的大戰是“華米一戰,那麼如今在汽車行業難以避免的衝突,則拉開了“華米二戰”的大幕。
不同的是,曾經手機大戰的模式是在釋出會上“陰陽友商”,而在進軍汽車行業之後,華為與小米似乎都刻意避開對方不談,當然這裡面可能有車型定位的不同,但隨著汽車行業競爭烈度不斷上升,在戰場上發生碰撞是遲早的事。
只不過,誰都沒想到,華為與小米的汽車大戰,竟然是從門店爭奪戰開始。而隨著華為與小米的戰線不斷拉長,註定會看到越來越多的刀光劍影。
點選下方名片,關注金角財經,我們將為你剖析更多社會熱點,拆解經濟事件背後的邏輯。
經銷商背叛小米
公開資訊顯示,小米汽車上海世紀公園店是小米汽車首批59家門店之一,是小米汽車上海首批6家店之一,上海唯二的經銷商授權門店。
隨著該門店關閉轉讓,小米汽車官網的銷售網點頁面已經無法查詢到該門店詳細資訊。知情人士透露,小米汽車上海總共就三家售後門店,現在可以做售後維保就少了一家。
雖然還不清楚小米後續是否會另開門店,但此事發生的時間節點值得玩味。
從銷量上看,1月6日-1月12日的新勢力周銷榜上,小米汽車銷量0.54萬輛排名第三,問界則是0.5萬輛排名第五,這是小米汽車在周銷榜上首次超過問界;到了最近1月13日-1月19日的周榜上,問界又超越小米,但同樣是純電的智界,距離小米的身位依然很遠。
雖然單個門店的更變,不能完全說明什麼,但是小米門店變成鴻蒙智行門店,而智界正是其中被給予厚望之一,很可能意味著為四界”正在加大銷渠道佈局佈局力度。

事實上正是如此,位於此前小米門店旁邊的,正是AITO問界門店,且兩家門店均為同一經銷商——上海冠松汽車所有。

|小米門店轉讓前後對比,旁邊是問界門店
照理來說,一家經銷商同時代理銷售不同品牌的汽車,是更為穩健的經營策略,尤其是小米的銷量相當不錯。剛剛過去的12月,交付直接超過2.5萬輛,連續3個月超越2萬輛,僅僅用了9個月時間做到了超過13.5萬輛的銷量,而雷軍最新直播確認小米SU7的交付量已經超過15萬輛。
因此,也有觀點認為,上海冠松此舉並不明智,小米汽車仍在上升勢頭,且今年要推出SUV車型YU 7,註定又是大爆款。
反觀鴻蒙智行與問界分家,本質上同屬華為智選車模式,全靠餘承東站臺,目前除了問界站穩腳跟,智界徐徐上升,剩餘的享界和尊界還沒有交出傲人戰績。
而一旦華為內部對鴻蒙智行的定位發生改變,或者更加“界”加入,比如最近上汽確認與華為合作“尚界”,都有可能分流原先“四界”的銷量。

更何況,原本就已經擁有了銷量最好的問界門店。

鴻蒙智行激進擴張
有分析指出,經銷商背叛小米的關鍵原因在於利潤驅動。
有汽車博主稱,有些投資人放棄小米,主要是看中問界產品售價高,利潤高;小米一臺車,經銷商能拿到9000元,問界一臺車能拿到1.9萬。
而據某問界店店總透露,2024 年其店內平均月銷量達到 200 臺,售後每月產值 200 萬,全年利潤超過了 1500 萬。據美銀證券推算,一家問界門店將產生 2000萬元的純利。
一位業內人士稱,鴻蒙智行的經銷商模式中,分為只銷售問界的“問界店”和銷售問界、智界、享界的“三界店”以及銷售問界、智界、享界、尊界的“四界店”。此次小米門店被改造為鴻蒙智行門店,疑似為經銷商將原有的問界店改為了“四界店”。
如果真是如此,那麼利潤驅動也能說得通,變更後的門店是鴻蒙智行依然賣問界,其他三界的經銷利潤或許比不過

問界,但應該也不會低太多。

還有業內人士指出,除了利潤不及問界,小米汽車對經銷商考核更為嚴格,也是選擇鴻蒙智行的一大原因。
2024年3月,在小米SU7釋出前夕,小米汽車宣佈首批59家門店將覆蓋全國29個城市。根據小米集團總裁盧偉冰此前透露資訊,小米汽車新零售以“直營”為核心。在宣佈“直營”的同時,小米汽車與14家汽車銷服合作商簽訂合作意向書。
對於經銷商體系的搭建,小米汽車採用了“1+N”的銷售模式,其中“1”為直營,“N”則為可以由經銷商代理銷售。對於經銷商的招募,小米不僅要求了場地獨立接待區和客休區不低於120㎡、具備二類及以上維修資質等硬體條件,還要求具有代理相關品牌經營,以及其在所代理的主流新能源品牌維修能力評定中排名領先等軟性條件。
而華為在售賣鴻蒙智行車型的過程中,沿用了手機銷售的代理渠道。由中郵普泰作為鴻蒙使用者中心的總代理,且對開店速度更為關注。
2025年才開始,不少城市傳來了鴻蒙智行新店開業的訊息,甚至有傳言稱,廣州今年將開50家鴻蒙智行店。
去年鴻蒙智行累計交付新車44.5萬輛,今年還發布了翻一番的銷售目標。要達到這樣的目標,除了要有一系列的新產品支撐,也得建設更加密集的銷售網路。
2025年剛開年,有訊息稱鴻蒙智行計劃在28個省級行政區96個城市,新建超過 110家銷交服一體化使用者中心。
鴻蒙智行使用者中心分為四個級別,分別是S、A、B、C共4個級別,每個級別的面積、車位、電容要求都不同,這也為經銷商提供了更多樣的選擇。預計2025年,華為新建的鴻蒙智行門店數量將衝擊1000家。
作為對比,截至2024年12月31日,小米汽車全國門店數量僅僅200家。2025 年1月計劃新增 16 家門店,預計新增覆蓋呼和浩特、洛陽等 6 座城市。盧偉冰曾表示,小米新門店佔地面積達600平方米是為了未來小米的汽車會在小米之家銷售而考慮,此後小米會開設更多展陳面積更大的門店,都是基於賣車考慮。
有訊息稱,鴻蒙智行今年將積極收編豪華品牌經銷商,在招募規劃檔案中,有一條規定是 " 原 BBA 門店優先"。
而此次變更的小米門店,此前是凱迪拉克銷售網點。看來華為的胃口又變大了,小米門店也不介意吞入腹中。
華米二次戰爭
在中國商業史上,華為與小米的交鋒,足以寫出一本商戰教材。在汽車之前,兩者在手機行業中交鋒過很多次,留下了數不清的名場面。
其中最出名的當屬出自雷軍之口的金光閃閃五大大字:“友商是SB”,出自10年前的小米釋出會上,至今仍在網上廣為流傳,為人所津津樂道。
對此,雷軍還線上闢謠,在去年10月,雷軍微博轉發小米公關部總經理王化關於金光閃閃五個字的解釋,稱「友商是XX」出自2015年釋出會,被很多人誤解。
並附上原文,“手機業成了娛樂業,表現形式就是,沒完沒了的釋出會,而且所有的釋出會都有一個共同的主題,那就是金光閃閃的五個字:友商是sb,其中,小米首先是sb。被大家議論也罷,嘲笑也好,無論如何,透過全中國友商們的共同努力,國產手機成了市場主流!”

這個遲到近10年的解釋,大家未必在意,但如果時間回到2015年,即使就是雷軍怒噴友商,也並非不能理解。2015年是小米高速發展後陷入前所有未有的低谷,雷軍的原話是:

“形勢極其嚴峻,我不得不親自接管了手機部。那段時間,苦不堪言。我經常早上9點上班,到了凌晨一兩點,還在開會。有一天下班的時候,我數了數,一天下來,我居然開了23個會,讓人無法置信。
而當時小米最大的敵手就是蒸蒸日上的華為,餘承東操盤的消費者BG同年貢獻了1291億的營收,創造了同比72.9%的高增長,這是華為三大主營業務中最高的,華為智慧手機全年1.08億部的出貨是這個利好的主要支撐,引發雷軍的“不良情緒”也並不奇怪。
而且就在當年1月,餘承東發微博稱:“一個屌絲品牌,不甘心只做屌絲,轉去高大上品牌,恐怕是行不通的。不再發燒,更不再有價效比,失去初心,失去自我,屌絲們會用腳投票的,忠言逆耳,善意提醒。”
雖然餘承東在釋出微博後隨機秒刪,但還是迅速傳遍網路,正所謂“打人不打臉,罵人不揭短”,餘承東這是照著小米的七寸下死手,那雷軍後來說“金光閃閃”五個大字,完全可以說是禮尚往來。
實際上,小米與華為的關係轉折,正是在2015年前後。在2015年之前,雷軍與餘承東之間也有過惺惺相惜的微博互動,餘承東稱讚“小米以網際網路商業模式運作、軟體人性化微創新見長”。
但隨著華為小米在手機戰場上不斷碰撞,昔日的友好互動早已被手機出貨量所撕碎,越來越多的是“舌燦蓮花”的樸實商戰。
到了2019年,華為旗下子品牌榮耀高管稱 “與小米競爭早已結束,榮耀遙遙領先”,這可是比餘承東的“遙遙領先”還要早幾年。
對此,在紅米Note 7釋出會上,雷軍直接對比了Redmi Note 7和榮耀10青春版、榮耀8X,並且在釋出會的PPT上打出“生死看淡,不服就幹”八個大字,又貢獻了一次載入史冊的名場面,這八個大字也徹底將小米和榮耀的競爭公開化、白熱化。
時過境遷,手機的故事已經不再性感,華為、小米雙雙躬身入局新能源汽車賽道,如果說新能源汽車是大號手機上裝了4個輪子,那麼華為和小米的商戰註定還要繼續。
從目前的發展態勢來看,今年小米將釋出的新車YU7,是一款純電SUV車型,而鴻蒙智行中銷量最好的問界就是SUV,且純電車型銷量一般,小米的一隻腳已經踏進了華為的領地;而鴻蒙智行中的智界R7上個月交付量接近1.6萬輛,定位轎跑車型,嘴上說著對標特斯拉Model Y,恐怕實際是想分小米撬開市場的一杯羹。
除了電動化和智慧化上的對標,更為突出的是,華為和小米是中國唯二具備建立起“人車家”生態的企業,這也是兩者從手機戰打到汽車戰掙不脫的宿命。
隨著汽車新勢力們大戰進入收官階段,我們或許會看到,餘承東與雷軍過招的更多名場面。
出品人:盧樺
主編: 袁明武  責編:角爺
版式:伊妍
商務合作 | 加微信:JinjiaoBD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