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選圖片報名,抓住風口(iOS使用者請用電腦端開啟小程式)
本期要點:技術恐懼症?或是無意義的多愁善感?
你好,我是王煜全,這裡是王煜全要聞評論。
2025年3月3日,著名演員阿德里安·布羅迪(Adrien Brody)憑藉在電影《粗野派》(The Brutalist)中的出色表演,榮獲第97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男主角獎。這也是他繼2003年《鋼琴家》後再次獲此殊榮。

但是,這份榮耀很快被一場圍繞AI的爭議所籠罩。頒獎典禮後不久,電影製片方透露,他們使用了AI工具對男主角布羅迪的匈牙利口音進行了調整,讓其聽起來更真實。
布羅迪在片中飾演的是一位匈牙利猶太建築師,儘管他接受了數月的方言訓練,但仍難以完美演繹匈牙利語。由於影片預算有限,製片方選擇了用AI來微調發音。
製片方或許本想讓大家看到技術創新的好處,卻不料引起了人們對布羅迪的質疑,認為他“作弊”了,甚至有人說他不應該得獎。

在我看來,這些質疑沒有多大意義,不過是藝術界“技術恐懼症”的又一次發作。面對AI浪潮,電影行業未來的唯一齣路是,必須學會“Reverse Adaptation”(逆向適應)。與AI技術協作和共生,實現藝術的更佳表達,並用AI來降低創作的門檻,甚至催生新的藝術流派。
其實,藝術界的“技術恐懼症”一直就沒好過。
1997年《泰坦尼克號》用數字技術復刻了沉船的過程,影評人就集體痛斥“計算機謀殺了電影藝術”。2009年,《阿凡達》首次引入3D技術,創造了全球最高票房記錄,獲得了最佳視覺效果、最佳藝術指導和最佳攝影三項奧斯卡獎項,卻仍然被批是“特效傀儡”。就在2023年,好萊塢還曾經因為擔憂AI會衝擊編劇、配音崗位,發起了大規模罷工。
但是,這些對於技術工具的道德批判,只不過是螳臂當車,混淆了工具的作用與藝術的本質,早晚會淹沒在歷史的塵埃之中。
就像2001年~2003年的《指環王》系列電影,用人工智慧技術打造了千軍萬馬,復刻了中土世界的戰爭史詩,讓觀眾流連忘返,我看也並沒有什麼人質疑虛擬士兵的真實性,也沒有對首次採用表情捕捉技術的經典角色“咕嚕”說三道四。2023年的《瞬息全宇宙》狂攬7項大獎,它大量採用了Runway生成的影片,以構建多元宇宙,卻並沒有引發爭議。
背後的原因也很簡單,影片的終極價值在於情感共鳴與思想深度。先進的技術手段解放了創作,讓藝術的價值得到更好展現。這些技術手段並沒有替代演員進行人性的表達,沒有成為影片藝術價值的來源。或者,我們說得再直白點,電影是給人看的,管你用的什麼技術,能打動觀眾就好了。
這不禁讓我想起了科幻小說《極光》(Aurora)中的場景:由於需要星際飛行,所以飛船的迴圈系統會將排洩的水變成飲用水,但當迴圈水系統首次啟用時,所有人都在為"喝下自己昨天的排洩物"而暴怒,卻在口渴時毫不猶豫飲下那本就和飲用水一樣的透明液體。
其實,類似的事情正在新加坡上演。其新生水廠的部分水源來自汙水,因而曾遭超60%的市民抵制,但如今接受度已達91%,因實用性而被接納。
就像這次,布羅迪在《粗野派》中透過AI修飾的發音偏差並不大,如果製片方沒有透露,又會有多少人能看出來呢?然而,一旦知道了用了AI,大家才覺得製作方偷懶了,開始找事了。
當然,我覺得,這些質疑多半是好萊塢評論家們的“多愁善感”,觀眾們其實並不介意。
《粗野派》中的布羅迪,之所以能打動觀眾,是因為他塑造出的歷史厚重感與人性掙扎,而不是因為AI讓他的匈牙利語更加純正。別忘了,演技而不是口音,才是他獲獎的核心所在。

此外,我們不妨再想想,在藝術創作中,技術還應該做到什麼?
想當年,動作明星成龍以“不用特技、不用替身”著稱,所有危險動作親力親為。然而,隨著技術的進步,成龍的電影中也逐漸出現了大量的特技鏡頭。
但仔細想一想,這不也是對演員的一種保護嗎?難道非得讓演員們置身於危險之中,才能拍出好電影嗎?
換言之,新技術其實降低了電影行業的准入門檻。你不用再從7樓掉下來,也能拍出精彩的動作片,你也不用必須會匈牙利語才能演好匈牙利人。這是技術帶給大家的“民主化”,讓更多人可以在技術的幫助下,更好地發揮自己的創造力,也只有這樣才能給電影業帶來更大的繁榮。
所以,最後,我想說的是,與其爭論演員是否要進行“純人工表演”,不妨本著技術中性論,思考如何實現人性的真實表達,想想如何給觀眾帶來更高的藝術價值。
藝術始終在“抗拒-接納-再創造-再抗拒”的螺旋中進化。過去,我們或許會因電影特效過多而批評其失去了電影的本質。但如今,我們已開始接納並欣賞這些特效帶來的視覺盛宴。同理,未來我們也可能因電影採用AI技術而對其給予更高評價。
當工具足夠成熟,它將成為創作的無形底座。就像《粗野派》中,觀眾沉浸於故事本身,而不是追問口音是否經過AI修飾。技術終將退居幕後,而藝術卻因吸納了新技術而變得更加閃耀。
所以,我們常說,科技才是這個時代最大的紅利。最後做個小廣告,前哨AI小課第四季已經開始,Tina老師將手把手教會你使用先進工具,想要用AI提升工作效率和生活質量的朋友不容錯過,現在購買還可以享受早鳥價優惠,快快掃碼加入吧!

以上就是今天的內容,王煜全要聞評論,我們明天見。
推薦閱讀:
【科技特訓營】看懂科技產業,離不開長期觀察。線上書院模式,與王老師深度連結!為未來五年做好準備,先人一步,領先一路!
↓長按圖片掃碼報名,先人一步,領先一路


↓¥399,掌握王煜全AI產業預測精華(iOS使用者請在電腦端開啟)
此外,我們還為您準備了一份清單
“全球AI獨角獸一覽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