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期導讀:
隨著經濟水平提升、人口老齡化加速、全球疫情影響持續等因素,人們愈發關注生命健康和重視醫療服務,醫療健康行業正值發展的重要機遇期,大健康經濟發展前景廣闊。在投資方面,醫療健康領域一直是國內外投資機構重點關注的領域,無論是一級市場,還是二級市場,都是大量機構投資人重點配置的行業之一。基於此,我們希望透過梳理醫療健康領域的專案,透過多個維度來篩選出賽道專注度高、綜合實力較為出眾的GP供LP參考。本報告中,醫療健康領域主要涵蓋醫療製藥、醫療器械、醫療技術、醫療服務四個方向。
作者丨杉域資本


本期推薦閱讀5分鐘
醫療健康行業投資前景
創新為主流,國際化為新趨勢
在當前的投資環境中,醫藥板塊增長的穩定性和確定性有望促使其成為2024年市場重點佈局方向。在需求端,源於龐大的人口基數以及人口老齡化日益加深,醫療需求的持續增長具備較強確定性。政策端同樣在不斷完善審批機制及創新藥支付體系,真正有臨床價值的差異化創新品種有望脫穎而出,利好創新能力強、臨床進度靠前的創新藥龍頭企業。
從資金端看,醫藥行業未來有望保持穩定增長,具備較強確定性,在此背景下,各地紛紛設立醫療健康領域的產業基金或母基金。2023年,成立規模過10億的醫療健康領域基金超過10只,其中2023年底設立的北京市醫藥健康產業投資基金規模達到200億。

價格調整,板塊具備估值價效比
醫療健康賽道經歷兩年多時間調整後,當前醫藥板塊總體處於估值、機構持倉的歷史低位水平;

從融資額來看,醫療健康賽道在2021年融資額達到最高,隨後開始回落,但目前在各大賽道中依舊位於前列;從融資輪次來看,2021年之前醫療健康賽道的融次輪次持續後移,但2021年後移節奏調整,投資輪次結構上早期投資增加,這說明當前行業進入調整期,是挖掘潛力專案的絕佳時機。

醫療健康類公司二級市場退出通暢,整體熱度有所下滑
2023年,在A股上市的新股為313家,合計募資3654.36億元;其中醫療健康領域企業為22家,合計已披露募資金額超230億,上市數量與募資金額較2022年都有接近50%的下滑。2023年醫療健康領域代表性新上市企業平均靜態市盈率約為37.95,較去年有所回落。
2024年醫療健康領域投資展望及核心觀點
結合政府工作報告、知名投資機構合夥人的採訪、論壇討論,我們整理出以下醫療健康領域投資展望與核心觀點。
1)市場需求確定
在需求端,源於龐大的人口基數以及人口老齡化日益加深,醫療需求的持續增長具備較強確定性。此外,我國重大疾病患者數量位居全球第一,如腫瘤、心血管、退行性疾病等其他疾病。過去10年診療人次總體保持穩定增長,2012-2022複合增長率為4.2%。
2)新技術與出海
政策端在不斷完善審批機制及創新藥支付體系,真正有臨床價值的差異化創新品種有望脫穎而出;另一方面,臨床進展靠前、具備差異化優勢的中國創新藥對於跨國(MNC)藥企,以及海外創新藥企的吸引力正在逐漸增加。
3)行業或存風險
醫療行業具有較高的市場準入壁壘與較嚴的行業監管政策,行業政策變動或對公司研發與銷售造成影響;單一品種競爭格局或將加劇,影響產品生命週期與預期業績增長;創新研發具有較大的不確定性,存在研發失敗的可能。
醫療健康行業GP篩選
第一層篩選
從涉及投資醫療健康領域的3225家投資機構中,第一層篩選出,對於醫療健康領域具有參考價值的77家GP。初篩標準包括:篩除非投資機構和管理規模較小的機構;然後根據過去時間段醫療健康投資數量及投資專注度進行篩選。

2014-2017為醫療健康領域GP成立高峰期
從成立時間來看,2014年開始進入爆發期,剛好對應國內VC2.0時代的崛起,其中2014-2017年是醫療健康投資機構的集中成立時期。

醫療健康領域GP金融背景居多
我們將GP背景分為三類:金融類(如券商、投行、資管等背景);產業類(管理公司股東有產業方或基石LP有產業方且出資比例≥20%)、科研院所(如高校、科研院等),
根據背景進行統計,可以發現接近八成的醫療健康領域GP是金融背景。

專注度上,GP相對偏好醫療技術與器械
透過把醫療健康又細分為醫療製藥、醫療器械、醫療技術、醫療服務四個領域,根據機構過往專案在四個領域的專案佔比進行分析,得出各個機構在四個領域的不同偏好。

第二層篩選
第一輪篩選後,我們進一步提高投資數量及投資專注度的標準,篩選出最為聚焦、垂直、專精於醫療健康行業的投資機構。經過兩輪篩選後,我們最終得到20家機構。
20-50億管理規模機構居多,雙幣基金為主流
從基協登記管理規模查詢,5-10億區間有1家,10-20億區間有3家,20-50億區間有10家, 50-100億區間有5家,超過百億規模有1家。

從管理幣種來看,人民幣基金有3家,雙幣基金有17家。

投資階段以早期、早中期為主
按投資階段劃分,分為早期(A輪及以前)、成長期/中期(A-C輪)、成熟期/中後期(C輪以後),我們根據這20家GP根據過往近3年投資專案階段佔比進行分析,可以發現,
主投醫療健康領域的GP投資階段多分佈在早期和早中期。

機構多維度評價
領投率 & 獨投率分析
領投率和獨投率通常衡量GP挖掘專案能力、給專案定價能力,這兩個比率越高,說明GP在投資端能力越強。整體而言,先進製造行業GP的獨、領投率都較高,說明這些GP具備較強的定價能力和專案挖掘的能力。

IPO數量 & 續輪率分析
續輪率和IPO數量是考察GP業績指標,續輪率越高,說明專案存活發展機率越大,跑出來機率越高;IPO越多,說明GP退出成功率越高,退出業績越好,最終基金業績也會越高。

投資活躍度分析
投資活躍度是考察GP在市場上的出手次數,出手次數越多,說明GP在市場上越活躍,行業影響力也相對更大,會對市場具有一定引領作用。

平均股比分析
平均股比是考察GP的投資風格、是否敢於下重注。通常股比高的機構對專案也具有比較大的影響力,在退出方面,股比較大的專案如果能IPO或併購退出,則對基金業績的整體拉動會起到很大的作用。

投資&退出分析
投資退出能力資料分析主要有6個指標,分別為:續輪率(近5年)、IPO數量(近5年)、領投率(近3年)、獨投率(近3年)、投資活躍度(近3年)、專案平均股比(近3年)。根據6個維度指標進行統計分析可以得出專注先進醫療健康行業GP的投資退出表現。

機構實力&專注度分析

機構實力分為3個指標,分別為:實繳資本、成立時間(是否經歷過週期)、管理規模;
專注度分析分為3個指標,分別為:是否存在關聯機構、專項數量(近5年專項統計) ,發行週期(備案總數/成立年限);
結語
本報告希望給到LP如下幫助:1)能快速瞭解醫療健康行業目前比較活躍的GP概況;2)透過資料分析,幫助LP縮小機構範圍,快速找到在醫療健康領域具有一定投資能力的機構名單;3)透過資料比對,橫向比較,瞭解目標機構在同賽道所處的位置畫像。對於GP:1)瞭解市場上同賽道領域的同行的情況;2)透過資料比對,瞭解自己與其他機構的位置差別;3)對機構自身發展有一定的啟示作用。
由於市場每年都在發生變化,行業也出於出清的階段,新老接替,我們希望每年透過資料更新來完善報告內容,挖掘出一些優秀的水下機構,同時利用公開資料進行分析,進行一些橫向比對,也歡迎GP/LP能給予我們寶貴的意見,讓我們把報告製作的更加完善。
獲取詳細報告可掃碼

本年度,杉域資本還將編制以下行業GP圖譜:
《AI和數字經濟行業GP圖譜》
《早期天使類GP圖譜》
本年度已釋出GP圖譜:《先進製造行業GP圖譜》、《新能源行業GP圖譜》
如對報告感興趣,歡迎和我們聯絡,微信:believedczb
*北京中基辰域科技有限公司旗下杉域資本,致力於促進專業投資者和機構LP的合作,對於GP,我們推動實現資產與資金的精準匹配;對於LP,我們提供資產配置諮詢和盡職調查服務,成為投資機構卓越之路的堅實夥伴。
*本報告僅供專業機構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關鍵詞
機構
基金
一級市場
專案
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