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 MISS薔薇
來源 | MISS薔薇
ID | vlook7232
看到黃執中在某綜藝上的一個片段,很有感觸。
他說——
這個觀點觸動了很多人,尤其是女性對於獨立的看法和理解,被網友高呼“醍醐灌頂”。
確實,在強調“新獨立女性”的現在,很多姐妹都在“凡事靠自己”的路上越走越遠。
尤其是吃了一些愛情的苦、婚姻的虧之後,斷崖式“封心鎖愛”,不再相信男人,也不再依靠男人。
可是,活得越堅強,內心卻越孤單,越脆弱。
好好的“獨立”,並沒有帶來更圓滿的自己,反而感覺和世界疏遠了,而自己也變得越來堅硬,像一塊冷冰冰的石頭。
這恰好是因為,我們誤會了“獨立”。
黃執中說的有道理,但是我認為只說對了一部分,女人的獨立,其實可以分成三個層次。

獨立≠不依靠
這個在上文提到了。
簡單來說,就是認為“獨立”,是不能依靠任何人,父母也好,老公也好,朋友也好。
需要自己成為一個“六邊形戰士”,各個方向都能獨當一面。
這種“覺醒”,一方面是受現代女性思想影響,另一方面,也受創傷影響。
因為在親密關係中受到過傷害,被一次次的失望撕碎過、困擾過、內耗過,有些人可能連命都差點丟了。
“靠別人天崩地裂,靠自己風生水起”。
這種慘痛的“覺悟”一出來,與世界的信任就被打破了,與人保持著距離,“獨立”則成了一種自我保護。
所以,認知+創傷的雙重影響,會讓我們刻意遠離親密關係,或者即使身在親密關係中,也活成了“婚內單身”。
榮格認為,這是因為內心的“處女女神原型”被激活了。
在希臘神話中,處女女神的典型代表是阿爾忒彌斯,她離群索居,活躍在森林深處,手持弓箭,百發百中。
好處是,我們像她一樣:聚焦自我、聚焦目標,具有高度穿透力,搞自己、搞事業確實風生水起;
壞處是,我們也和她一樣:越來越遠離人群,遠離關係,把自己孤立了起來。
這種“獨立”,是一種僵化的獨立。
它看上去鋒芒畢露、無堅不摧,實際上卻因為缺乏彈性而非常容易折斷。

我有一個朋友,是世界500強的女高管,本來就是雷厲風行的一個人,離異單身之後,整個人變得更加冷酷強硬。
無論遇到任何事情,包括自己的父親離世,都從未見她掉過一滴眼淚。
今年她去了一個寺廟禪修。
寺裡的一個師父摸著她的頭,慈憫地對她說:“硬裝了這麼多年的堅強,累了吧,休息會吧”。
她瞬間淚如雨下,哭到不能自已。
師父說的“裝”,就是因為,朋友的“女神原型”太單一了,“處女女神”並不是無所不能。
在她需要求助、需要支援、需要依賴,卻不敢去信任別人、依靠別人的時候,其實就是在“偽裝”,在“強撐”。
師父輕輕一戳,就破了。

獨立=多支點依賴
這其實就是黃執中的觀點。
類似於“不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的思維,我們不要單點依賴,而要多執行緒去構建自己的支援網路。
比如——
婚姻中不依賴老公提供情緒價值,還可以去找閨蜜訴苦;不依賴閨蜜化解內心全部苦悶,還可以去找心理諮詢師;不依賴諮詢師提供接納和抱持,還能愛上了跑步、冥想、閱讀和寫作;不依賴愛好提供滋養,還能定期回到大自然之中,享受與其融為一體的感覺;不依賴大自然持續回血,我們還能在事業的成就感之中,越來越自信和強大……
等等。
有人說,生活的支點越多,核心就越穩。
就是這麼一個道理。
因為我們不把期待寄託在一個人、一件事之上,而總能在支援網路中,找到合適的替代。
這樣,現實層面總是可以獲得有效依賴,而精神層面則不至於輕易破碎散架。
但這是一種理想化的狀態。
很多時候,我們會陷入另一個困境:雖然構建了龐大而充沛的支援網路,卻未必有隨時轉換依賴物件的能力。

榮格認為,這是落入了“關係女神原型”的控制之中。
關係女神的典型代表是德墨忒爾,她活在關係之中,編織各種各樣的關係,當然也為之付出自己的力量。
好處是,我們像她一樣:擁有強大的關係網路和支點,總有得到支援和幫助的可能;
壞處是,也可能像她一樣:偏執於其中的某一段關係而無法脫身,繼而忽略了其他支點,墮入毀滅境地。
希臘神話中的德墨忒爾,為了拯救被擄走的女兒,陷入深深哀傷,不惜一切代價尋找女兒,甚至一度讓大地荒蕪,饑荒肆虐。
而我們則可能是,老公不擅長提供情緒價值,可是非要他來提供,以證明他對自己的愛;
閨蜜、諮詢師、興趣愛好、工作事業等等,全部不要了,甚至和老公鬧到了要離婚的地步。
這是因為缺少一種很珍貴的能力——靈活處理融合與分離焦慮。

獨立=彈性依賴
接著我要來補充一下黃執中的觀點。
在多支點依賴的基礎上,我們還應該修行的就是“靈活處理融合與分離焦慮”的能力。
通俗來說,就是既不恐懼依賴別人,也有力量從某段關係中抽身而出。
依賴的時候,大大方方地依賴。依賴不了了,就灑灑脫脫地抽離,把精力轉回自己,等時機合適了,再尋找另一個可支援的物件。
一個女人,和老公是大學初戀。
兩人從轟轟烈烈的校園愛情走進婚姻,早就習慣了彼此依賴。
6年之後,老公出軌了。
女人哭了一個晚上,冷靜而堅決地提出離婚,老公反而崩潰不已。
最終老公淨身出戶,女人把三歲的孩子暫時放在父母家,自己在閨蜜的陪伴之下,去北歐轉了一圈。
她說,在異國他鄉旅行,是放下過去的過程,是和自己和解的過程,也是自我更新的過程。
這是一種哀悼,更是一種新生,是處理分離焦慮的必經之路。

回來後,女人和孩子一起搬到了另外一個城市生活,一切重新開始。
在父母和朋友的支援下,靠著累積下來的紮實人脈,她的服裝電商事業很快走向正軌。
現在也交往了新的男友,享受著甜蜜的愛情。
這個女人,內在的“鍊金術女神原型”被成功激活了。
鍊金術女神的代表人物是阿芙洛狄忒,也就是我們所熟悉的維納斯。
她的特質是轉化——轉化愛,轉化情,轉化融合與分離。所以,她能夠在眾男神之間翩然來去,主打一個活在緣分中,而非關係裡。
當我們擁有了這個特質,就能學會“彈性依賴”:
既能投入地享受當下的溫存和依賴,又不再執著某一段關係。
從而盤活構建的支援網路,真正實現為己所用,多支點自我支援,而不是深陷擰巴的關係之中,內耗自己,外耗他人。
這種“收放自如”的能力,建立在擁有完整自我的基礎之上,內心同時整合了處女女神、關係女神和鍊金術女神的原型能量。
一個相對圓滿的自我,不會因為融合而感覺被吞噬和消失,也不會因為分離而感覺被肢解和破碎。
我就是我,任憑人來人往,花落花開,我依然是那個完整的自己。
只有這樣,才是獨立的最高境界。
願我們都能修到第三重境界,成為一個真正有魅力的“獨立女性”。

來源: MISS薔薇(ID:vlook7232) 作者MISS薔薇,廈門大學社會工作碩士,二級心理諮詢師,心理專欄作者,原創爆文寫手,已出版《厲害的人早已戒掉了情緒》《辛苦你啦,內在小孩》等暢銷書。關注@ MISS薔薇,檢視更多原創文章,從心理學視角觀世界,修自己。轉載請聯絡原號。
🌟預約今晚7點直播🌟
❗直播無回放❗點選立即預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