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說,要是我年薪一千萬,該住哪兒?”
我正拿著便利店的咖啡坐電梯,一個客戶在電話裡跟我這麼說,語氣很認真。我問他:“你是真有這預算,還是純屬意淫?”
他說:“當然是真的。上個月獎金剛到賬,前女友都後悔了。”
我樂了:“那你這情況,不看看灣岸三巨頭,實在說不過去。”
東京這地方,寸土寸金。你能上到年薪千萬,不代表你就能隨便挑房子住,因為在高收入人群的鄙視鏈裡,地段、圈層、交通、配套,一個都不能落下。這不,前幾天Modern Standard釋出了一個榜單:《年收入一千萬以上人士理想居住地2025》。我一看,果不其然——勝どき、晴海、豊洲,灣岸三巨頭全員上榜,直接包攬前三。
這是巧合嗎?還是趨勢?
咱今兒就從這份榜單裡,扒一扒東京富人都喜歡住哪,為什麼住這,普通人是不是也能跟著蹭點光。

第一名:勝どき——塔樓林立,精英集散地
說勝どき是“塔樓界愛馬仕”,不誇張。
Park Tower勝どき,去年剛交付,一萬五千戶,公共設施一應俱全——健身房、泳池、兒童活動區、商務會客廳、共用書房,比五星酒店還齊全。
你在這棟樓裡隨便抓個人,十有八九是醫生、律師、外企管理層。剩下兩個,要麼是創業成功,要麼家裡有礦。
交通方面,地鐵大江戶線直通新宿、六本木,巴士系統發達,BRT水上巴士能直達臺場那邊。有客戶跟我說,他從勝どき出發,到港區上班比從目黑還快。
但勝どき真正吸引高收入人群的,不止是“硬體”夠強,更重要的是這裡的“氛圍”——安靜、有秩序、沒有夜生活吵鬧,但你想要的生活品質它都有。每一棟樓之間有綠地、有水面,是真正意義上的“城市綠洲”。

第二名:晴海——未來感生活樣板間
晴海是這幾年真正被“扶正”的區域。
HARUMI FLAG專案是東京近年來最大的城市再開發工程之一,當初是東京奧運會選手村,改建之後推出了大量住宅和商業設施。今年,兩棟塔樓式公寓“SKY DUO”即將入住,不出意外,會成為新的地標。
有人問我,晴海適合誰?
我說,適合那些對生活有想象的人。
它不在傳統意義上的富人區裡,但它有空間、有規劃、有成長性。街道寬敞,商場、超市、幼兒園、公園應有盡有,沿運河的散步道比澀谷的商業街要舒適一百倍。年輕夫妻、新中產、想要一步到位的高淨值人群,都在這裡集中。
房價比港區便宜,但生活質感不打折。在我看來,這是東京市中心“最像未來”的一個地方。

第三名:豊洲——全能型選手,誰都能找到位置
豊洲是個很奇妙的地方。
它不像勝どき那麼冷峻,也不像晴海那麼前衛,但它就是一直穩穩地在中產以上人群的選擇名單裡。辦公樓、住宅樓、商場、市場、公園全在一個生活圈子裡,豊洲的“生活完整度”可能是東京最高的區域之一。
“ららぽーと豊洲”逛完還能去旁邊的豊洲公園坐一坐,天好時還能看海。車站出來就是商圈,步行可達的距離裡還有豊洲市場和“千客萬來”這種新型旅遊商業綜合體。
ブランズタワー豊洲這類新建塔樓,深受醫生、藥企研發人員、外企專業人士的歡迎,戶型設計合理,安保嚴密,配套設施也非常到位。
豊洲的魅力是,你無論是哪種生活狀態——單身、家庭、半退休、寵物控、健身迷——都能在這兒找到歸屬感。

黑馬登場:澀谷進前十,收入水平竟然第一
榜單裡還有個特別有意思的資料:澀谷首次躋身前十,平均年收入高達4575萬日元,是所有上榜區域中最高的。
雖然澀谷在人們印象裡總是“吵、鬧、年輕、人多”,但近年來的再開發專案徹底改變了它的面貌。從站前Shibuya Scramble Square到澀谷Stream,再到代代木公園一帶的住宅區,真正吸引了一批高收入的單身專業人士和科技圈創業者。
澀谷是那種“你在奮鬥的路上剛好需要它”的地方,未必適合退休養老,但絕對適合野心尚在、生活節奏快的人。
高收入人群選房,到底圖什麼?
別以為這些有錢人買房就跟買奢侈品一樣隨便。他們考慮的問題往往比我們更復雜:
-
能不能穩定保值?
-
家庭成員生活是否便利?
-
有沒有適合孩子成長的環境?
-
社群圈層是否“對味”?
-
將來換房或者出手,流動性夠不夠?
勝どき的靜謐和配套,晴海的成長空間,豊洲的生活完整度,還有澀谷的事業資源,這些都不是簡單的“好地段”能概括的。
買房不止是買房,是為自己選一個未來的生活狀態。
有些房子,第一次去看你就知道——它不是奢侈品,但它適合你。
有些街區,它可能沒那麼熱鬧,但它有你想要的安穩、體面和尊嚴。
你有沒有年薪一千萬,其實不是重點。重點是你有沒有想過五年後、十年後的自己想過什麼樣的日子。我們這一生,總得有一次,不是為了別人、不是為了“價效比”,而是為自己選一套房子。
我叫祥子,在東京賣了十年房子。如果你也在尋找那個屬於你的生活座標,歡迎來找我聊聊。我知道的不只是樓盤資訊,更是每條街背後的故事……
想要進一步交流日本房產及移民相關事宜,掃描下方二維碼新增好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