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雷軍就說過這樣一句話,
創業不是人乾的事,是阿貓阿狗乾的事。
10年後,這句話顯得更加意味深長。
但是那些把創業當成命的人,還是在努力。
混沌十年老友迴歸日上,
新東方創始人俞敏洪老師說,
人會分成兩種,一種是不努力就要“死”的人,
一種是努力了就要“死”的人。
大多數創業者,以及我們身邊折騰不止的人,
基本都是第一種,不努力就要“死”的人,
自我燃燒,愈挫愈勇,
正如俞老師一樣。
在這個無數人倍感倦怠的時刻,
甚至越來越多的人開始不想上班,
因為陷入了濃重的無力感,
進入了第二種狀態。
為什麼有些人有用不完的動力去拼?
有的人還沒開始拼,就已經累了。
其實,拼和不拼,根本不是重點,
重點是我們如何處理內在信念與外界的巨大落差。
1月18日本週六,混沌創新大課,聚焦理念的紅利,歡迎掃碼預約直播。


馬斯克在汽車工廠的地板上睡了三年,他在裡面修理生產線,瘋了一樣的在工廠的每個角落跑來跑去。他的SpaceX 太空探索專案,被心中的英雄阿姆斯特朗否定,這位鋼鐵俠也一度落淚。在他人生的最低谷期,那種苦是遠超任何人的。
劉強東創業初期,6年住工棚,4年睡辦公室。但這不是最難的,最難的是在10年的黑暗摸索中,堅持自己的方向是正確的。
泡泡瑪特創始人王寧早期,幾乎見過當時所有的投資機構和FA,但沒什麼人願意相信他。有一家甚至挖苦他,“這麼千載難逢的機會,怎麼會輪到你們呢?”
人生想要起步或者有所改變,最難的根本不是事,而是外界以及自己內心無數的質疑。
“我腦袋裡想的事情,到底靠譜嗎?別人不看好我,他們說得對嗎?我會不會一無所有?已經這麼難了,還有必要再折騰嗎?”
我們如何處理內在信念與外界的巨大落差?
我們如何自洽,讓心裡想的和行動上做的,達成一致?
我們如何不在紅利中迷失?
我們如何平靜地去做事,去做自己?

善友教授說,商業就是修行,創業在都在經由商業這個載體,達到自我覺醒。也就是所謂的,事上磨、心上修。
當今時代,創業之路充滿挑戰與不確定性,理念與商業的合一,是創業者在這一過程中渴望實現的目標。
理念是創業者的靈魂,而商業則是他們將夢想轉化為現實的途徑,只有當理念與商業完美結合時,創業者才能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脫穎而出,創造出真正有價值的產品和服務。
創業如此,追逐自己的夢想,過自己想要的生活,也是如此。為什麼有人的,認定一個念頭,鎖定一個目標,就能為止持續努力,不管成功與否,活得很有勁頭。
蘇格蘭啟蒙思想家大衛·休謨說,儘管人是由利益支配的,但利益本身以及人的所有事物,都是由觀念支配的。
所有勝利都是觀念、理念的勝利,理念是真是存在的,具有改變的力量。
馬斯克很早就有了三個使命:讓人類成為太空旅行的物種,由此有了SpaceX;讓這個星球上的能源可持續發展,由此有了特斯拉;確保人工智慧安全並符合人類價值觀,由此他開發人工智慧,以及腦機介面等專案。
理念在先,創業在後,因為相信而看見,因為篤定而堅持,這就是砥礪前行者的世界。
1月18日本週六,混沌創新大課,善友教授將出席圓桌探索流,歡迎掃碼預約直播。


我們來看兩個離我們更近的故事。
第一個故事是國內的一位知名投資人和他的頓悟時刻。
他曾在矽谷知名創投機構KPCB工作。有一次,他參加了公司組織的聖誕派對,其中盡是科技圈top級別的風雲人物,甚至還有美國總統等權貴。他發現儘管矽谷工作人群中亞裔佔比很高,但在這種頂級科技圈派對上,華人嘉賓卻很少。這讓他意識到即使在多元化的矽谷,華人也面臨著難以突破的天花板。
面對此種情景,他能做什麼呢?這時候他好像接到了上帝打來的電話。
作為少數能加入美國頂級VC的中國人,他深知投資對科技創新的巨大推動作用。與此同時,他看到中國擁有龐大的工程師人才儲備和強烈的創業家精神,這讓他意識到只有回到中國,透過投資的方式,或許才能真正為中國的科技發展做出貢獻,讓自己的人生更有價值和意義。
於是他在派對後的兩個月,回國加入了啟明創投,開啟了一段作為投資人為科技發展助力的旅程。
這就是啟明創投主管合夥人、混沌學園校友周志峰。
周志峰在啟明創投投的十年,投了10多家IPO和獨角獸企業。
他參與或主導投資的上市企業的石頭科技、優必選、壁仞科技、洛軻智慧、雲英谷科技、智譜AI、雲知聲、梅卡曼德機器人、愛芯元智、海博思創、無問芯穹、生數科技、銜遠科技等。
他說,擁有一個強大的心理和真正的calling至關重要,它能驅動人敢於與眾不同,去做市場上其他人不敢做的事,並且堅信正確的事情會按規律發生。不管市場如何,他堅信,用投資的方式去真正能夠驅動中國科技的創新和變革。
2025年1月18日,投資人周志峰將來到混沌創新大課,帶來自己最新分享,掃碼預約直播。

如何找到自己內心的 calling 呢?
《新世界》這本書裡講:
“享受你工作的同時,將全部身心投入到創造中去,突然有一天就知道自己的使命是什麼了,不僅腦子知道,連身體的每一個細胞都確定我此生為何而來,通常與正在做的事情,或喜歡的事情有關,但規模要宏大很多。”
我們再看另一個故事。她是新東方直播間CEO、混沌創新領教張曉楠,從她身上,你會看到一個人為了找到自己的熱愛,能夠做出多少“生命不息,折騰不止的”事情,而且是樂樂呵呵地去折騰。
哪怕,被周圍人評價“你似乎過著跟錢有仇的生活”。哪怕,折騰路上全是阻礙。哪怕,晚上加班到凌晨兩點,工作量大到難以想象。但這一路,她真的很開心。
從大學起,張曉楠便踏入了新東方任教。儘管她面試隊伍中,都是來自北大、清華的學生,自己似乎不佔優勢。但是在試講託福課程時,張曉楠竟然背下了所有的題目,贏得了俞敏洪的認可並被當場錄取。
這次經歷讓她深刻領悟到:“很多時候,我們的條件可能不如他人,但只要在某個細微領域做到極致,就能抓住機遇。”
在新東方工作的幾年裡,張曉楠有了豐富的經歷,並擔任俞敏洪兩年多的助理。之後,她進入哥倫比亞大學金融專業,攻讀研究生。畢業後,她進入投資銀行工作。
然而,兜兜轉轉後,張曉楠發現投行不是自己的夢想。那就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吧。
於是,帶著光鮮的履歷,她出發了。然而,卻在各地面試時屢遭拒絕,還有人以“年紀太大”或“太胖”,認為她根本就不適合這個行業。
張曉楠一口氣減重50 斤,堅持不懈地四處推薦自己,最終成功進入北京電視臺,後來又進入了央視。
在央視擔任主持人的十年後,她竟然又覺得時候得折騰了。
因為無法容忍自身成長的停滯。
“當一個人擁有眾多資源時,很容易變得目光短淺,看不清世界的真相,不願接受新事物,對挑戰和壓力的感知也會逐漸遲鈍,就像溫水中的青蛙一樣。”
“生命不息,折騰不止。與其等待世界的痛擊,不如自己先讓自己痛起來。”
後面她開始跨界,進入了直播電商行業。先是與前同事羅永浩一起做,後來在俞敏洪的邀請下,加入了新東方,成為新東方直播間CEO,在她的努力下,新東方直播間成為抖音教育類第一。
“當你全心投入自己熱愛的事業時,世界上沒有任何力量能夠阻擋你。”
這就是張曉楠老師,不給自己人生設限,勇於去探索人生更多可能性。
2025年1月18 日,張曉楠將來到混沌創新大課,帶來自己最新分享,掃碼預約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