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災難催逼人悔改。面對這場突如其來的災難,我們都要跪下雙膝,真誠向神悔改。
神既是萬德之源,祂對所造的人就有道德要求;神既是聖潔的本體,祂就會對罪惡有本能的忌邪之怒;神既是公義的審判者,面對全地的罪惡,祂就不可能不施行刑罰。今日的世界,罪惡橫行。淫亂、兇殺、偷盜、欺騙,處處可見。更有甚者,公義的法律也在為犯罪提供合法平臺。同性戀合法化,墮胎被鼓勵,就連婚外情都成了身份的炫耀。這樣的世代,又怎能不觸怒公義的上帝?澳洲的山火,中東的戰爭,美國的流感,以及當前的瘟疫,無一不是神對這時代的警告。
神的怒氣如同烈火,誰能在烈火面前站立呢?“耶和華神是公義的審判者,又是天天向惡人發怒的神。若有人不回頭,祂的刀必磨快,弓必上弦,預備妥當了”(詩七11-12)。耶和華是真實的,祂的怒氣也是真實的,人不可誤以祂的慈愛來抵擋祂的公義。除非人悔改,否則沒有一個人可以得免祂的審判。
但公義的上帝也是慈愛的上帝,祂大有恩惠和憐憫。祂的公義催逼人逃往祂的慈愛。祂給罪人悔改的時間和機會。“主耶和華啊,你若究察罪孽,誰能站得住呢?但在你有赦免之恩,要叫人敬畏你”(詩一三〇3-4)。除了最後審判之日,歷史中神所發的怒氣都是“收”的。祂的怒氣如果全發,人類早就毀滅了。所以有人說,在今生,神最大的怒氣就是“任憑”。一個被神任憑活在醉生夢死中的人,才是真正落在神的怒氣之下的人。這麼說來,瘟疫的怒氣後面,隱藏著神的憐憫。祂拆毀是為建造,祂擊打是為醫治。祂不願人滅亡,而願人悔改。再惡的人,只要那口氣還在,就不能排除神要拯救他的可能。
聖經說,神的怒氣不過是轉眼之間,祂的恩典乃是一生之久(詩三十5)。人類歷史既是一部罪惡史,也是一部審判史,更是一部救贖史。整個歷史都寫滿著神對祂所造之人悔改的呼喚。無論是挪亞的洪水,還是所多瑪的火,亦或是現今的瘟疫,在人類各樣的災難中,都回蕩著上帝呼喚罪人悔改的呼聲!
撒但要借瘟疫害人,神卻借瘟疫呼喚人悔改。誰要悔改?所有的人都要悔改。那些不作為的官員,那些作惡的人,和那些逼迫基督徒的人固然要悔改,但基督徒不要自義地以為自己比他們更義。在《路加福音》十三章,有人以為那些被彼拉多殺害的加利利人比別人更有罪,但主說:“不是的,你們若不悔改,都要如此滅亡!(路十三1-5)”
瘟疫是不幸的,但若能在其中得到反思和悔改,就成為我們的幸事。這場瘟疫,呼喚著惡人轉離惡事,棄絕偶像,歸向真神;呼喚著掛名基督徒脫掉虛幻,脫下自我,真實歸正;也呼喚著真基督徒不再沉睡,自省更新,揹負十架。
神有豐盛的恩典,祂始終等待著罪人悔改。當初亞述帝國的惡上達天聽,京都尼尼微城面臨毀滅的危險,但在毀城之先,神差祂的僕人約拿往尼尼微去,宣佈審判,吩咐他們悔改(拿一2)。約拿進城宣告悔改的資訊,尼尼微人信服神,從君王到庶民,從人到牲畜,都不吃不喝,披麻蒙灰,向神悔改。“於是神察看他們的行為,見他們離開惡道,他就後悔,不把所說的災禍降與他們了”(拿三章)。只有一個避難所,就是基督,祂收納一切的罪人,藏身其中,必得平安。但人若一意孤行,繼續作惡,必將遭遇比現今瘟疫更可怕的災難。
▾
" 那光是真光 照亮一切生在世上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