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復興路上,應該給兩個外國領導人立碑

為防止不可抗力因素導致的失聯,歡迎大家加我的個人微信好友。

語音技術來自訊飛有聲
咱們都知道,在中國的外交領域,一直有一個特定詞彙:“中國人民的老朋友”。
一般來說,是指那些對華友好,推動對華交流與合作的外國政要們。
但是現在呢?
世界上有兩個人,他們不是“中國人民的老朋友”,但給中國帶來的貢獻,卻一點不比“老朋友”少。
甚至有網友打趣說,中國復興路上,應該給兩個外國領導人立碑!
這兩個人是誰呢?毫無疑問,就是現在國際政要圈的頂流:
澤聖:澤連斯基。
內聖:內塔尼亞胡。
1 澤聖
很多人奇怪,澤連斯基對中國可談不上友好。
先是封殺了中企收購馬西達奇,然後還不斷拒絕中國調停,為啥還要稱呼他為“澤聖”呢?
因為這些和他給中國帶來的利益相比,就顯得小多了。
澤聖之所以能被稱“聖”,其實核心在於俄羅斯。
咱們都聽說過俄羅斯有個外號,叫戰鬥民族。
從17世紀以來戰鬥就沒停過,把周邊國家都一個個打了個遍,瑞典王國、清朝、波蘭、奧斯曼土耳其等等,都捱過俄羅斯的打。
為什麼俄羅斯這麼執著於打仗呢?
倆字:土地。
俄國對土地的慾望,那是無窮無盡的,沙皇都說過,俄國是沒有邊界的。
但是呢?
俄羅斯有佔土地的本事,但沒有經營土地的本事。
所以一直到現在,西伯利亞地區只是開發了星星點點,大片土地都撂荒。
雖然面積超過1300萬平方公里,但人口只有3600萬,人口密度還不如加拿大。
這麼點人像胡椒麵一樣灑在130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別說發展了,守邊都不夠。
如果你是俄羅斯,看著如此空虛的西伯利亞,再看看南邊人口大國,你心裡害不害怕?
特別是有一些土地還是從這個大國手裡搶來的形勢下。
中國貧弱的時候不用擔心,但萬一中國強大了呢?
這種心理在中國人看來很扯淡,但作為俄羅斯人,有這種心理是很正常的。
這種焦慮的心態,在很多領域都反映出來了。
比如,蘇聯費那麼大勁也要讓外蒙古獨立,就是想讓蒙古國成為中俄之間的緩衝。
以防中國強大後,從西伯利亞柔弱的腹部狠扎一刀,切斷西伯利亞大鐵路,那俄羅斯的遠東地區就徹底完蛋了。
比如,1991年中國進口俄羅斯最先進的蘇27戰鬥機,俄羅斯就明確要求,不能部署在長江以北,就是怕這些長航程戰鬥機威脅西伯利亞。
比如,黑河的過江大橋都修道俄對岸了,就差引橋了。
可俄羅斯人就說沒錢不修,就是怕中國人去太多影響邊境人口比例。
再比如,一些中國農民跑到西伯利亞種菜。
本來是解決俄羅斯蔬菜供應不足的好事情,但俄羅斯卻如臨大敵,嚴格限制租用土地時間,嚴卡簽證。
很多土地都快收割了,但人過不來,只能看著菜爛到地裡。
所以哪怕到現在,這種焦慮仍然潛藏在俄羅斯人的內心深處。
就在9月份,俄羅斯媒體還在炒作"中國要接管西伯利亞和遠東了!"的傳言,逼得中國駐俄羅斯大使張漢暉不得不站了出來,解釋中俄現在沒有領土問題。
話雖然這麼說,但是心中的不信任,不是一時半會能消除的。
除此之外,因為中國的長期積弱,所以俄羅斯人本來就對中國人有俯視態度。
雖然新中國成立後中國開始發展,但因為蘇聯對中國的援助,都讓俄羅斯對中國有一種莫名其妙的優越感。
然後90年代,中國人又加了一個標籤:
倒騰劣質羽絨服、開線T恤和過期火腿腸的黑心倒爺,更讓俄羅斯人看不起中國人。
一系列複雜的心態交織在了一起,就形成了俄羅斯特有的對華心態:
想合作,但又看不起。
想賣軍火,但又不完全放得下心。
想結盟,但又怕中國滲透中亞國家這種自己的勢力範圍。
想買東西,但又嫌棄中國貨。
你去逛逛遠東的俄羅斯邊境城市就會發現,汽車是日本的,手機空調是韓國的,就連羽絨服都是東南亞的,中國商品根本沒有什麼市場。
俄羅斯人也不覺得自己有多需要中國。
這種心態帶來的中俄合作結構性障礙,不是一句兩句話,一件兩件事能改變的,必須要有一個契機才行。
巧了,這個契機,被澤連斯基送來了。
澤連斯基在中國的綽號很多,比如“演員”、“司機”等等。
不過隨著戰局的發展,這些綽號慢慢沒人叫了,取而代之的是澤聖。
為啥?
因為澤連斯基,哪怕再討厭他的人都必須承認,他真的是個很能幹的人。
首先是其堅定的立場。
明知俄烏實力懸殊,但仍然毫不妥協,甚至面臨停戰要求,還提出了一系列的讓俄羅斯根本無法接受的條件,斷絕了俄烏談判之路。
比如,澤連斯基要俄羅斯從烏克蘭領土上撤軍,俄羅斯總統普京和議會需要透過《賠償法》,將被西方扣留的資產、黃金和外匯儲備全部轉交給烏克蘭,作為對烏克蘭的賠償。
而且,俄羅斯需要在接下來的25年內向烏克蘭支付2000億歐元或等額的“額外賠款”。
除此之外,俄羅斯需要對其歐洲國土進行“非軍事化”處理。
只允許俄軍駐紮在烏拉爾以東,而且要求俄羅斯削減軍隊規模至60萬人水平,並允許國際觀察員監督其所有軍事設施。
說實話,這麼苛刻的條件一齣,俄羅斯想談判,也沒法談了。
其次是其持續的努力。
澤連斯基常常奔波於烏克蘭各地和世界各國,隨身攜帶裝滿換洗衣物和牙刷的“應急包”。
因行程的不確定性而難以保證充足睡眠,就是為了鼓舞士氣和鼓勵西方加大援助力度。
咱們必須承認,烏克蘭拿到的援助,有政治因素。
但咱們也必須承認,如果不是澤連斯基這麼日夜兼程地奔波,這麼不要面子地四處乞討,烏克蘭拿到的援助,絕對不會這麼多!
給俄羅斯帶來的麻煩,也不會這麼多。
從這個角度來看,澤連斯基這個總統,是非常合格的。
第三,不斷挑釁俄羅斯的紅線。
俄烏戰爭爆發以來,雖然大片領土還被俄羅斯佔著,但在澤連斯基的要求下,烏軍和情報部門還是進行了一系列穩準狠的報復,把俄羅斯的臉打得piapia的。
比如,炸了北溪管道,徹底斷絕了俄羅斯和歐洲和解的政治基礎。
比如,使用海馬斯炸了克里米亞大橋,這是當年普京的政績工程,大橋竣工時候第一輛車就是普京開的。
比如,使用無人機炸莫斯科,而且在克里姆林宮的屋頂爆炸了。
比如,收買塔吉克人,搞了歌劇院恐怖襲擊,把整個俄羅斯都惹怒了。
包括這次,居然還反攻到了俄羅斯境內的庫爾斯克,俄軍打了一個多月,還沒把烏軍趕出去。
說實話,烏克蘭幹了這麼多刺激俄羅斯G點的事情,兩國已經不再有和談的基礎了。
就算普京想和談,國內的皇俄派,也絕對不會同意了。
澤連斯基這一系列操作的結果,就是俄羅斯深深陷入了烏克蘭這個戰爭泥潭。
每天1億美元的軍費,白花花的銀子像流水一樣撒了出去。
就算俄羅斯軍事角度上仍然佔據優勢,但在經濟上已經越來越被動了,拖得越久,代價越大。
對於俄羅斯來說,戰爭是不能失敗的,失敗了就意味著萬劫不復。
不僅普京的政治生命將終結,長久以來靠武力威懾形成的大國聲威,也會蕩然無存。
但是,仗真的打不下去了啊!
西方的一萬多項制裁正在慢慢顯示威力。
大量與西方合作的企業搬遷或者倒閉,失業率增加,甚至連核心的產業能源產業都被制裁了!
2023年上半年,俄羅斯財政預算中來自支柱行業油氣的收入陡降一半, 1月至6月的聯邦預算收入為12.3萬億盧布,比去年同期減少12%。
這個趨勢,仍在持續。
2024年9月30日,俄羅斯財政部公佈的預算草案顯示:
俄羅斯政府預期石油和天然氣銷售收入將從2024年預測的11.3萬億盧布下降到2025年的10.9萬億盧布,隨後在2026年和2027年進一步減少至10.56萬億盧布和9.77萬億盧布。
我們都知道,俄羅斯的財政收入,全靠賣能源,能源減少了,軍費卻在大幅度增加,那麼錢從哪來?
為了搞錢,俄羅斯可以說啥法子都使了,包括讓政府控制的寡頭的企業“上繳利潤”。
俄羅斯國家杜馬議長沃洛金還對外宣佈,俄羅斯將修改法律,取消對海外公民的優惠政策,將對所有跑到國外的俄羅斯寡頭提高徵稅。
從寡頭身上搞錢,的確是彌補國庫缺錢的招數,但並不長遠,以後沒寡頭可敲了咋辦?
看來看去,只能找中國了,哪怕心裡再不情願,也不得不為之。
所以我們發現,2023年以來,俄羅斯面對中國,僅存的架子也沒有了。
以前不向中國開放的中亞市場,開放了!
原來不讓修的中吉烏鐵路,讓修了!
原本遲遲不動的黑河大橋,修好了!
原來遲遲不鬆口的中俄免籤,談成了!
原來扭扭捏捏的圖們江出海口和西伯利亞大開發,官宣了!
就連人民幣結算,俄羅斯也滿口答應了,甚至還把人民幣用在了國際市場,稱為人民幣國際化的一大助力。
我們現在看看俄羅斯的大街上,跑的都是中國汽車。
俄羅斯的超市,從泡麵到可口可樂,從餅乾到鍋碗瓢盆,大部分都是中國的。
就連俄羅斯一直以來西方的採礦、採油、機床、鍋爐等等裝置,來自中國的產品也越來越多了!
一個上億人口而且有大量資源平衡收支的市場,這要是在一百年前,起碼要一場世界大戰才能得到的東西,現在中國一毛錢不花、一個人不死,就這麼得到了!
而且,受限於制裁,俄羅斯不得不討好中國這個能源大買主,降低賣給中國的能源價格。
俄羅斯總理米舒斯京在2026年經濟展望報告中透露,從2024年開始,對華天然氣價格為1千立方米271美元。
那賣給歐洲是多少?481美元/1千立方米!
注意,這還是交割價!
經過一系列渠道加價,最終到歐洲使用者手裡,價格超過700美元/1千立方米!
甚至在2022年秋天,一度還超過3000美元!
煎制一塊牛排所消耗的天然氣費用,竟然與牛排本身的價格不相上下!
這太離譜了!
如此懸殊的價格,歐洲的製造業還怎麼和中國比成本?
更關鍵的是,在澤連斯基的努力下,西方原本用來投向中國的精力和軍費,都投入到了烏克蘭這個無底洞之中,白白地消耗掉了,減輕了中國方面的壓力。
這要感謝誰?感謝澤聖啊!
一個外國領導人,幫中國吸引西方的火力,消耗西方的資源,幫中國兵不血刃拿下1.4億人口大市場,幫中國拿到海量的穩定的低價油氣,還打通了東北的出海口。
這樣一個人,難道不值得稱“聖”,難道不值得立一尊豐碑麼?
2 內聖
本來吧,一段時間內,出現一個“聖”,就很難得了,但萬萬沒想到,又冒出來一個:
內聖!
不過和澤連斯基相比,內聖的含金量,是一步一步提高的。
第一步,是血腥轟炸揭穿了西方畫皮。
說實話,在中國,曾經有一段時間陷入過對以色列的迷戀的。
以《某者》《某文摘》為代表的一些雜誌,整天把猶太人吹得天花亂墜。
什麼誠信、守法、勤勞、重視教育、愛好和平,彷彿猶太人擁有世間一切美好的品質。
那麼相應的,其建立的國家以色列,也是個充滿民主、自由、溫情和富足的國家。
然而,加沙戰爭爆發後,以色列完全變了。
原本那個美好的以色列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個兇如日本鬼子的軍國暴徒,一次次重新整理人的三觀。
2023年10月19日,以色列轟炸了加沙的教會醫院,導致500多人死亡,其中大多數是婦女和兒童,大量孩子被掩埋進廢墟中。
有的孩子已經提前在身上寫滿了圖案,以免自己的家長找不到自己的屍體。
這樣的暴行讓人無法接受,就連納粹德國都沒有幹過這種事情,竟然選擇對醫院和孩子這個人類生存的最後防線下手,並在全世界的注視下發動襲擊!
這是對全人類的一種耳光!
此外,以色列加緊了對加沙的封鎖。
原本還能有一些不多的人道主義物資進入,加沙戰爭爆發後,連人道主義物資都沒了!
結果,加沙爆發了慘烈的人道主義災難,大量兒童因為營養不良死亡,成人只能啃樹皮,醫院裡邊更是慘不忍睹,連剖腹產都沒有麻醉藥!
加沙已經慘成這樣了,以色列還在搞“釣魚式屠殺”。
2月29日,以色列突然放行運載人道主義救援物資的卡車進入加沙,但是正當數千名難民領取糧食的時候,周圍的以軍槍炮大作。
結果,112人死亡、一千多人受傷。
事後流傳出的影片中,加沙人被屠殺的場景慘不忍睹,人如螻蟻、命如草芥。
今年5月份,有人曝光了一個以色列士兵的聊天影片,這個以色列士兵得意洋洋地講述著,自己在加沙地帶82天裡,殺害了13名嬰兒!
只見這名以色列士兵語氣激動,將手舉至高於頭部略高一點,做抓舉樣,兩眼放光的說到:
就像這樣,你知道的,手提著嬰兒的腦袋,然後就這樣砍掉!
說實話,這種超乎人類想象認知的殘忍行徑,竟然發生在今天!
如此喪心病狂的行為,總該受到全球聲討吧?
並沒有!
美國對當前加沙發生的災難選擇了無視。
不僅僅不幫助實現停火,而且在聯合國大會上,150多個國家都要求停火的背景下,美國依然選擇了投下反對票,而且還繼續為以色列提供武器。
英國面對加沙的巨大災難與悲劇,也是選擇了無視。
英國議員將加沙正在發生的悲劇都講述出來,將當前人類無法直視的人道悲劇都講出來了,質問蘇納克為啥不促進和平。可是蘇納克根本不敢直接回答這個問題。
以色列的殘忍,戳破了西方國家標榜的人權畫皮。
他們習慣性講人權、人道主義、保護婦女兒童、保護人們勞動權和生存權等漂亮口號,習慣性用懲治戰爭罪、種族滅絕、反人類罪等對他國進行打壓。
但是面對以色列再加沙地帶的人道主義災難,他們卻選擇了無視。
這種雙標,連他們自己的人都看不下去了。
軍人自焚,學生抗議,還有更多的記者,他們原本是真同情“歷史上被屠殺的猶太人”的,然而最後他們全都破大防,萬萬沒想到以色列會幹出這麼血腥的事情。
相反,只有中國,始終呼籲停火,並且堅定的要求停火,讓世界看到了正義。
中國的做法也讓世界看到了和平的希望,看到了正義的希望所在,所以不斷有國家加入中國的陣營。
因為他們看清了西方國家的雙標,也同樣認清了,只有中國,才能扛起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大旗。
這就相當於,內聖的肆無忌憚,反而幫中國樹立了偉光正的形象。
第二,就是炸BP機和對講機,送來了電子裝置市場。
9月17日下午,黎巴嫩看守政府召開部長會議期間,黎巴嫩首都貝魯特以及黎巴嫩東南部和東北部多地發生數千起尋呼機爆炸事件,然後是對講機、電話機、可視門鈴、取款機等等等。
整個爆炸事件,造成黎巴嫩上百人死亡,上萬人受傷,其中不少是兒童。
咱們回過頭來看,這顯然是以色列針對黎巴嫩真主黨武裝的一次定點清除。
畢竟拿BP機和對講機的,大部分都是真主黨成員(非真主黨是可以拿手機的)。
BP機一爆炸,真主黨的整個通訊指揮鏈條就斷了,為以色列地面進攻黎巴嫩打下了基礎。
從情報或軍事角度來看,這一行動很成功。
但是從政治角度看,是個十足的敗筆。
為啥?
因為它把西方國家電子產品的光環給炸沒了。
過去的國際貿易基礎是什麼?是信任。
也就是說,哪怕你我關係敵對,我也預設你提供的商品是無害的,是不需要檢查的。
就算海關檢查,也是檢查一下和報關資訊一樣不一樣,有沒有偷稅漏稅,而不會拆開看看有沒有爆炸物,這就是信任。
但是現在呢?信任被炸沒了。
從潘多拉的魔盒開啟開始,這起事件的餘波,會徹底改變我們未來的生活和想法。
為啥?因為可以做手腳的東西太多了!
大到飛機、火車、汽車,小到電腦、手機、耳機,從糧食到機械,從原材料到成品,一切產品都有可能被做手腳!
這已經不是過去想的資訊安全洩露的問題,這可能是現實的物理攻擊了!
沒有人想在打電話的時候,莫名其妙被手機炸死。
在公眾對電子產品形成普遍的安全焦慮的時候,誰還會相信歐美製造的電子產品是無害的?
特別是中東,不論中東的親美派,還是反美派,其實心裡都清楚得很,自己的意識形態,和美國是格格不入的。
那美國和以色列以後利用電子產品“定點清除”的時候,哪能這麼準確地分辨誰親美誰反美?
甚至美國以往鼓吹的“華為裝置不安全”,在他們眼中也成了陰謀論了。
你讓我換掉華為的安全裝置,用你的炸彈裝置,是不是在為炸我做準備?
所以,在他們眼中,西方國家的電子產品已經不能給他們安全感了。
自己又生產不了,放眼全球,似乎唯一安全的,就只有中國貨了。
BP機爆炸案後,中國多個工廠都接到了中東客戶的郵件。
這次客戶不砍價了,而是提出了要求,所有零部件必須均為中國製造!生產組裝也必須都在中國!必須是中國運輸交貨!
顯然,中東的大戶們,被數千名BP機爆炸案的受害者的慘狀給嚇出PTSD了。
但是這對中國來說,那簡直是潑天富貴啊!
要知道,中國的電子產品不差,但市場開拓這玩意太難了,人都有消費習慣的,不是那麼容易改的。
但是這BP機一炸,可比中國電子產品企業在國外做多少廣告都好使!
畢竟,人命更重要啊!
而且,炸的BP機是臺灣省的,對講機的日本的,恰恰就是中國電子產業在國際上的競爭對手!
他們騰出來的市場,不就要交給中國了麼?
澤聖也只不過把俄羅斯這個1.4億人的市場給了中國,雖然大,但俄羅斯人普遍沒錢。
內聖這一炸,可就把中東這個最有錢的市場,送給了中國啊!
第三是出兵黎巴嫩和攻擊伊朗帶來的伊斯蘭國家震動。
9月份和10月份,內塔尼亞胡為了挽救自己的支援率,不顧加沙戰事還沒有結束,就匆匆開闢了伊朗戰線和黎巴嫩戰線。
炸死了伊朗和真主黨高官,並引來了伊朗的導彈報復。
兩線作戰是大忌,但此時內塔尼亞胡也顧不了這麼多了,必須要在美國大選之前把戰爭擴大,造成一個既成事實。
這樣等特朗普上臺後,才能在美國的支援下,用絕對優勢徹底奠定勝局,讓自己平安落地。
這是內塔尼亞胡發動這場加沙戰爭以來,唯一能讓自己全身而退的機會。
但是,內塔尼亞胡這種擴大戰爭的做法,卻引發了所有伊斯蘭國家的“寒蟬效應”。
以往伊斯蘭國家,嘴上喊得很響,但其實行動有限。
那是因為他們知道,戰爭發生在加沙,跟我沒關係,死的也不是我的國民,我聲援一下就行了。
但是,以色列現在跟瘋狗一樣,見誰咬誰,很多伊斯蘭國家都慌了。
以色列打完黎巴嫩和伊朗,下一個不會是我吧?
就算不是我,以色列稱霸中東之後,那伊斯蘭國家還不是任人欺辱了?
有這種想法的不止一個,像約旦啊,沙特啊,阿聯酋啊,等等,都是如此。
原本,這些國家在中美之間是左右逢源的,美國也下了很大力氣去拉攏他們。
包括沙特與以色列建交的談判,也是美國推動的,就是要破除中國在中東牽制美國的佈局。
但是現在這麼一搞,這些國家都害怕了,生怕以色列打自己。
美國又不聞不問,阿拉伯兄弟又指望不上,還有誰能救自己?
只有中國了。
所以,中東國家迅速向中國靠攏,甚至就連東南亞的國家,也受到了這股趨勢的影響。
為啥?
別忘了,東盟十國中,馬來西亞,汶萊和印尼三國,也是信仰伊斯蘭教的。
其中馬來西亞最為仇視以色列,至今沒有和以色列建交,任何曾經有以色列入境記錄的,都不能進入馬來西亞。
所以,中國的強大和負責任形象,深深吸引到了他們,讓他們變得更加親華。
最近,新加坡尤索夫伊薩東南亞研究院東盟研究中心日前釋出了一份《東南亞態勢報告:2024》。
報告顯示,59.5%的受訪者認為中國是“對東南亞最具影響力的經濟大國”,大幅領先其他國家,認為美國對該地區最具經濟影響力的受訪者佔14.3%。
而且,有51%的受訪者表示在中美博弈中支援中國,而美國則跌到半數以下。
看到沒?
美國百般拉攏逼迫東南亞國家選邊站的時候,東南亞國家對中國支援度反而上升了。
考慮到東南亞的宗教因素,內塔尼亞胡功不可沒。
更關鍵的是,內塔尼亞胡擴大戰爭的行為,激化了猶太資本和昂撒資本的矛盾。
咱們都聽說過,猶太人控制著美國,但其實這話不完全對,應該是猶太資本和昂撒資本在競爭中合作,一起控制美國。
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美國一直是盎撒資本佔絕對統治地位。
但隨著美國向金融帝國轉型,對外收割取代自身生產,成為美國獲取財富利益的主流途徑後,掌握華爾街金融的猶太資本迅速崛起,壓過盎撒成為美國最大的利益集團。
但這並不意味著盎撒資本就此消失,能源、軍工、情報等領域依然是盎撒的傳統自留地。
再加上猶太和盎撒本身也不是涇渭分明的,事實上是處於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狀態。
所以二者是競爭中又有合作,二者一起藉著美國這個殼子掠奪全球。
但是呢?內塔尼亞胡把二者的矛盾給激化了。
為啥這麼說?
因為以色列的戰略目標並非侷限於生存與發展,更在於追求在中東地區的主導權。
這一點是失去土地的猶太民族幾千年來一直的夢想。
但是呢?這一戰略,是不符合美國利益的。
美國的計劃是什麼?
是放一個凶神惡煞的以色列在中東,嚇得一眾阿拉伯國家不得不依靠美國保護。
美國藉此控制這些阿拉伯國家,最終維持石油美元。
但是呢?內塔尼亞胡現在顯然撈過界了,把周邊阿拉伯國家都嚇住了。
美國支援以色列的態度,又讓這些國家新生恐懼,覺得美國無法保護自己,不得不另找大哥。
找誰呢?自然是中國。
本來吧,昂撒資本是鉚足了勁地要幹中國,各種圍堵、打壓的手段都上了,正在僵持呢,結果回頭一看,猶太資本跑路去支援以色列了!
美國再強大,其實力也是有上限的。
內塔尼亞胡拼命拱火擴大戰爭,猶太資本又只能跟著內塔尼亞胡走。
這樣一來,就事實上牽制了美國,讓美國的戰略力量深陷中東,那麼相應的,中國這邊的壓力,就小一點了。
所以,無論是失去中東,還是打壓中國的計劃破產,都是昂撒資本不願意看到的,這樣一來,矛盾不就出現了麼?
你以為前一陣美國各大學的反以遊行,真的是學生自發的?沒有一點幕後推手?
不,你太小看昂撒資本的手段了,他們可是打贏了兩次世界大戰的老棋手了。
當美國陷入猶太資本和昂撒資本的內鬥,那就必然影響美國針對中國的一系列遏制和打壓佈局了。
恐怕內聖也沒想到,自己的一系列騷操作,不僅戳破了西方的畫皮,送給了中國一個大市場,還幫助中國穩定東盟局面,甚至連美國都陷入內鬥,沒法一致對中國了!
作出這樣的貢獻,內塔尼亞胡怎能不稱聖?
3 人民的心中
有人曾說過,“一個人的命運啊,當然要靠自我奮鬥,但是也要考慮到歷史的程序。”
然而,歷史的程序,也是由人來推動的。
甚至有時候,一個政治人物出於個人利益的騷操作,會引發如蝴蝶效應一般給中國帶來莫大的好處,哪怕這並不是他的本意。
就像戈爾巴喬夫弄垮了蘇聯解除了中國北方軍事壓力,911給中國送來的戰略機遇期,還有2010年之前歷任美國總統搞的“去工業化”一樣,客觀上都讓中國受益匪淺。
現在,也許在澤聖和內聖的共同努力下,中國崛起的速度,會進一步加快,美國主導的國際秩序,恐怕也會加速崩塌吧。
到了那一天,雖然中國人不可能真的給澤聖和內聖立碑,但他們會永遠活在中國人的心中。
閱讀全文,歡迎掃下方二維碼,訂閱貓哥的知識星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