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11日,西班牙首相桑切斯第三次訪問中國,前兩次分別為2023年3月和2024年9月。
西班牙《先鋒報》早在在3月3日就刊文稱,西班牙正在用行動向中國靠攏。
當時歐洲傳聞桑切斯將在今年再度訪華,但沒想到他這麼快就成行了。
西班牙相對於愛出風頭的法國德國義大利,顯得比較低調。

桑切斯在中國的名氣,恐怕還遠不如立陶宛的瑙塞達,因為方腦殼特別能跳。
但美國對西班牙盯得很緊,桑切斯在當前背景下來到北京,釋放的訊號是非常多的。
美國此時絕不想看到歐盟與中國緩和關係,西班牙向中國靠攏,自然就會刺痛美國。
4月9日,美國財長貝森特公然威脅西班牙,稱與中國走近的後果很嚴重。
原話:我想說的是,西班牙那樣做相當於割自己的喉嚨(That would be cutting your own throat)
當天,桑切斯正在越南訪問。
面對美國威脅,桑切斯不為所動,於10日晚間抵達北京,這是需要一些勇氣的。

中方對給予西政牙代表團高規格接待。雙方有意簽署西班牙鮮食櫻桃和豬肉輸華議定書,並承諾啟動促進多種農產品輸華協議的談判。
中國與西班牙還共同釋出了《關於加強全面戰略伙伴關係的行動計劃(2025-2028年)》,重點加強經濟、貿易、投資、農漁業、科技、創新和綠色發展以及民間交往合作。
中國有句老話:識時務者有俊傑。
西班牙就是這個“俊傑”。桑切斯的訪華成果,不僅在西班牙國內立竿見影,併為歐洲及全球各國作了個良好的示範。
我們重視並加強與西班牙的合作關係,是因為兩國關係一直非常順暢,合作之路是雙方共同鋪平的。
而有的歐洲國家,往往是說得多,做得少。像法國,好歹也是個安理會五常之一,但美國威脅一來,法國就往回縮了。
西班牙則是不顯山不露水就把事情給做了。

去年9月12日,路透社報道,桑切斯還給德國總理朔爾茨打氣,共同要求歐盟重新考慮對中國電動汽車徵收關稅的計劃。
據法新社報道,就在桑切斯抵達中國同時。4月10日,歐盟和中國已在研究“對中國電動車加徵關稅”替代方案。也就是說,歐盟準備推翻去年的投票結果,接受中國提出的方案。
西班牙在推動這一談判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有人說,西班牙是為了自己的利益才靠攏中國,因為它的肉類及副產業、櫻桃、杏仁等產品都離不開中國市場。
這不廢話嗎,一個國家制定政策的出發點,難道不是出於自身利益而是為了美國利益嗎?
如果每個國家都能像西班牙那樣,美國也就沒有膽量折騰全世界了。
西班牙跟中國走得有多近?說個笑話。
今年1月21日,特朗普在記者面前威脅要對西班牙徵收100%關稅,因為西班牙是金磚國家。

把西班牙都給整不會了,桑切斯也懶得給特朗普普及常識。
最後是由馬德里自治區主席伊莎貝爾出面闢謠:西班牙不是金磚成員國,也沒有遞交過申請。
美國媒體調侃稱,可能是特朗普以為BRICS中的“S”是Spain,而且西班牙的行為看上去像是金磚國家的秘密成員。
說著說著,地下黨都出來了。
闢謠歸闢謠,美國對西班牙施加的壓力一點也沒有減少。
2月23日,西班牙外交大臣阿爾瓦雷斯對英國《金融時報》表示:歐盟應制定自己的對華政策,而不是照搬美國立場。
他指出,國際事務如果沒有中國參與,就無法解決。
西班牙及歐盟應當獨立決策,開展與中國的合作。
在美國對全球發動關稅戰之前,桑切斯已經在向歐洲喊話。
3月27日,他在馬德里論壇演講時稱:“我呼籲美國政府改變主意,與歐盟展開對話,停止這種荒謬的事情”。
他還再次強調:如果美國對我們徵收關稅,歐洲必須反擊,我們將迅速、適度、一致地採取行動。
歐盟已宣佈了報復美國的關稅清單。
但歐盟下一秒又宣佈將生效時間延長90天,期待與美國談判。
我上次寫過,歐盟手裡有刀,但就是在左右手之間換來換來,不敢真的砍向美國。
除了有馮德萊恩親美立場的因素之外,還有就是歐盟內部的嚴重分歧。
27國家,有主戰的,有主和的。
西班牙是主戰派代表,所以就有了歐盟的報復清單。
而為了滿足主和派,歐盟又立刻宣佈延期生效。
歐盟甚至連加拿大都不如,歐盟這個大家庭,永遠是這麼吵吵鬧鬧。
對中國來說,在歐盟還無法有效解決內部決策機制問題時,一對一溝通更為實際,也更為有效。
西班牙就是一個典型例子。
誰該打板子,誰該給糖吃?我們必須有所區分。
像立陶宛這種小丑,板子就得打,打得歐洲都能聽見。誰讓你在事關中國主權問題上挑釁中國。
我們不想去給歐盟當教師爺,告訴它們該怎麼做?但我們可以用行動讓它們知道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
桑切斯此行,還有一份意外之喜,中西兩國簽署了《電影與視聽藝術局關於電影合作的諒解備忘錄》
中國是全球第二大電影市場,美國好萊塢還想獨佔蛋糕嗎?
這份備忘錄,就是引進西班牙電影的確定訊號。
誰的市場份額會減少?就是好萊塢。
不過,好萊塢巨頭們不用抱怨中國,也不用抱怨西班牙,它們該去找特朗普算賬。
好萊塢的“預製菜”,很多人早就吃膩了,換換西班牙大餐也不錯。
西班牙還有一項隱藏技能,那就是為西班牙語系國家帶風向。

拉丁美洲國家,幾乎都是講西班牙語,除了巴西。
因為殖民歷史的原因,這20多個國家在經濟、文化、宗教、外交等方面跟西班牙存在著緊密關係。
而在美國國內,拉丁裔也被稱為西班牙裔,數量龐大。
這次中國站出來反制美國,西班牙語網友跟歐洲網友一樣,絕大多數都在為中國叫好。
中國居然在跟美國打對攻戰,誰看了不得喊個好。解氣啊,拉美國家受了美國多少年的氣。
西班牙首相能頂住壓力,在美國挑起關稅戰後,第一個來中國訪問,也提高了西班牙在拉美的形象。

反過來是美國影響力在下降。特朗普的出爾反爾,更是成為了網路梗圖的最大來源。
西班牙對拉美國家的影響力,也是美國對其發出“割喉”威脅的主要原因。
其實,西班牙在中國對外貿易伙伴中只排名第27位(歐盟中第5位),中國是西班牙第四大貿易伙伴,在歐盟以外是第一大貿易伙伴。
美國對西班牙氣急敗壞的原因,並不是中西兩國達成了多少合作協議,而是在這特殊時期,美國的“大西洋防線”出現了缺口,而這個缺口將繼續擴大。
中國跟美國打關稅戰,本身就是一種勝利!
西班牙受到美國欺負還少嗎?加泰羅尼亞地區三不五時鬧獨立,背後不是沒有黑手的,用分裂勢力折騰別國,是美國傳統技能,西班牙接下來必須得防著美國下黑手。
中國站著,那些被美國欺負的國家才會站起來。
黑暗過去就是黎明。
燈塔還能阻止太陽的升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