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溫度 有深度 有廣度
就等你來關注


主編:丹尼爾 | ID:MRDANIEL777
編輯:耀勻 | 圖:Google
轉載請在後臺輸入授權
山姆•奧特曼 Sam Altman,深諳創新與創業之道的現代傳奇人物,從Y Combinator 的總裁到 OpenAI 的掌舵人,奧特曼的每一步都充滿了洞察與突破,每次決策都推動著世界的進步。
奧特曼的成功並非偶然,而是源於無畏的冒險精神和對未來的精準預見。正如巴菲特所言:「最偉大的財富來自於能夠獨立思考的能力。」奧特曼恰恰是那種敢於突破常規、創造新規的人。
在他眼中,創業不是為了追逐金錢、名利和地位,而是不斷自我超越、創造價值的旅程。只有那些敢於直面失敗並從中汲取經驗的人,才能真正走向成功。
本期特別奧特曼分享的關於如何實現卓越成就的13點深刻思考。如果你渴望瞭解如何在複雜多變的世界站穩腳跟,如何透過創新與行動創造出非凡的影響力,那麼你一定不能錯過這篇文章。
喬布斯說:「那些瘋狂到認為自己能改變世界的人,最終真的改變了世界。」深入探索奧特曼的處事哲學,洞察他如何從無到有,打造出改變世界的偉大事業,相信對任何人都能有所啟發。
如果你從來沒有體驗過失敗
那隻能說明你從未拼盡全力
▼
NO.01
讓自己成為複利的化身
Compound yourself

複利的力量近乎魔法,它無處不在。積累成就的關鍵在於掌握指數增長的奧秘。
若企業每年增長50%,短期便能實現巨大規模。儘管世界上擁有真正網路效應和高度可擴充套件性的企業為數不多,但隨著科技的發展,這樣的企業將會越來越多。
你也應該讓自己成為一條指數增長的曲線 —— 努力讓人生走上持續向上、不斷突破的軌跡。其中,選擇一份具有複利效應,而非線性的職業尤為重要。
職業生涯中,獲取這種槓桿效應的途徑有很多,如資本、技術、品牌、網路效應等。
聚焦你的成就指標 —— 無論財富地位,還是對世界的影響,不斷增加一個零。
無論公司還是個人,最大的競爭優勢在於長遠思考。多數人容易困在線性增長的機會中,你需要有勇氣放棄較小的機會,轉而專注於能帶來躍遷式發展的可能。
指數增長的顯著特徵是:最遠的那些年份對成果的影響最大。在幾乎無人真正採取長期視角的時代環境中,市場會給那些願意堅持長期思考的人以豐厚回報。
請相信指數增長的力量,保持耐心,你最終將會收穫意外的驚喜。
NO.02
培養近乎過度的自信
Have almost too much self-belief

自信是一種極為強大的力量。我所知道最有成就的人,幾乎都有接近幻覺般的自信。
當你不斷積累證明自己判斷準確、能夠穩定交付成果時,就會更加自信。反之就很難提出與眾不同的想法。然而,真正的價值往往誕生於逆流而上的理念中。
記得多年前,馬斯克帶我參觀 SpaceX 工廠時,他詳細解釋火箭零部件的製造過程,但讓我印象最深的,卻是他談到將火箭送往火星時臉上那種絕對的篤定。
我離開時想:「原來這就是信念的標杆。」
管理自己以及團隊計程車氣 —— 是多數事業中最具挑戰性的部分。而沒有強大的自信這幾乎不可能。不幸的是,你的目標越宏大,世界越試圖讓你失望甚至放棄。
絕大多數取得非凡成就的人,都曾在眾人質疑時,對未來堅定地正確過。如果沒有這種時刻,他們可能早已功虧一簣。
然而,自信必須與自省保持平衡。我曾極度厭惡任何形式的批評,並主動避開它。如今,我嘗試以「它可能是對的」為前提去傾聽批評,然後再決定是否行動。
追求真相是困難且常常令人痛苦的,但它正是區分自信與自負的關鍵所在。
NO.03
學會獨立思考
Learn to think independently

創業之所以難以教授,本質是因為原創性思維難以傳授。而傳統教育不僅未培養這種能力,反而獎勵順從與循規蹈矩。
因此,你必須主動培養這種獨立思考的能力,而非依賴外界的賦予。
第一性原理思考如同利刃,能助你剖開思維慣性,直抵問題本質。訓練自己摒棄既有框架的束縛,從根本原則出發思考,是提升洞察力和創造力的絕佳方式。
但僅有思考是不夠的,關鍵在於行動 —— 你必須找到迅速且低成本的方式,在現實世界中真正驗證你的想法和創意。
創業的信條是:「我會失敗無數次,但只需正確一次。」 只有不斷試錯,幸運才會眷顧。而多數人之所以無法突破,是因為在邁出第一步前便已被恐懼束縛。
真正強大的人,能在看似絕境之中找出破局之道。每次成功的破解無解之局,都會讓你的信念更加堅定,勇往直前。
而真正的韌性不是從未跌倒,而是每次被擊潰後,都能重建自己,站得更高。
NO.04
精通銷售之道
Get good at “sales”

想要有所成就,僅有自信遠遠不夠,你必須具備讓他人相信你的能力。
所有偉大的職業,歸根結底都帶有某種「銷售」的性質 —— 你需要向潛在客戶推介你的產品和能力,向員工描繪願景,向媒體傳遞影響力,向投資者證明價值。
這不僅需要鼓舞人心的願景、強大的溝通力和個人魅力,更要切實的執行力。
出色的溝通能力,尤其是書面表達能力,是一項值得長期投入的技能。清晰表達的前提是邏輯清晰的思考,而最好的溝通方式,始終是使用精準、簡練的語言。
而成為頂尖銷售者的最佳方式,是全身心相信你所推銷的事物。推銷你真正認可的東西會讓你充滿激情,而推銷你自己都不信的東西,則令人備受折磨且痛苦。
銷售是一項可以透過刻意練習不斷精進的技能,任何人都可以變得更擅長它。
我的另一個銷售秘訣是:關鍵時刻,務必親自到場。在職業生涯初期,我始終願意登上飛機,親自面對重要的機會。
NO.05
勇於冒險
Make it easy to take risks

多數人高估風險,卻低估回報。而冒險至關重要,因為你不可能永遠正確 —— 你必須不斷嘗試,在試錯中調整方向。
職業早期往往是承擔風險的最佳時機,此時損失有限,而潛在收益卻極為可觀。
一旦確保基本的生存需求,就應該主動尋找「實驗局」—— 如果失敗,你的損失不過是1倍,而如果成功,回報可能是10倍,甚至50倍。然後,沿著正確的方向加大力度。
但不要等待太久。許多曾在大公司工作多年的人,往往難以邁出創業的第一步。習慣了舒適的生活、可預測的工作以及成功的光環,放棄這一切變得極其困難。
即便他們最終選擇離開,但迴歸的誘惑依然巨大。短期收益與便利往往能輕易戰勝長期的成就感,這是人性使然。
但如果你不被生活束縛,就能投入極具價值的探索中。儘可能讓生活保持低成本、高靈活性,會賦予你更大的選擇空間 —— 儘管這必然伴隨權衡與取捨。
NO.06
深度專注
Focus

專注,是放大工作成果的最強槓桿。
幾乎每個人都該花更多時間思考:真正值得專注的是什麼? 選擇正確的事情,比單純延長工作時長重要得多。現實是,多數人把時間浪費在無關緊要的事務上。
一旦你找到真正重要的方向,就必須以摧枯拉朽之勢推進那些關鍵任務。我從未見過行動遲緩卻能取得卓越成功的人。
NO.07
極致投入
Work hard

僅靠聰明或勤奮,你或許能躋身行業前10%,但要達到頂尖,二者缺一不可 —— 你將面對同樣聰明且非常努力的人。
極致投入才能換來極致成果。高強度工作需要權衡生活的取捨,但它確實帶來巨大優勢。成功會產生慣性,而持續努力,正是讓成就進入滾雪球般增長的關鍵。
真正的滿足感來自找到自己的使命,並在其中不斷精進,創造超越自我的影響力。許多創業者在全力投入個人事業後,才意識到自己前所未有的快樂與成就感。
關鍵在於如何高效工作而不至於透支。最佳策略之一,就是選擇自己熱愛的事業,並與志同道合的人共事。
那些鼓吹「不用拼命也能成功」的觀點往往是在誤導他人。事實上,工作勤奮度幾乎是長期成功的最強因子。
最好的拼搏時機,是職業生涯的早期。勤奮就像複利,越早投入,回報越豐厚。而年輕時往往責任較少,更容易全力以赴 —— 千萬不要浪費這段黃金時期。
NO.08
敢想敢為
Be bold

做一家艱難但重要的創業公司,往往比做一家輕鬆但平庸的公司更容易成功。人們渴望參與那些激動人心且有真正價值的事業,希望自己的工作真正有意義。
如果你在解決一個影響世界的重要問題,世界會主動為你推波助瀾,願意幫助你的人絡繹不絕。因此,允許自己變得更有野心,並勇敢的追求真正想做的事。
如果所有人都在做短暫流行的創業專案,而你想投身長期且持久的領域,那就去做,別猶豫。追隨你的好奇心,能夠讓你興奮的事物,往往也會激發他人的熱情。
NO.09
意志堅定
Be willful

世界遠比你想象的可塑,多數人只是接受現狀,而從未真正嘗試去改變它。
人類擁有驚人的實現能力,但自我懷疑、過早放棄以及不夠堅持等人性的弱點,讓大多數人遠未觸及自己的真正潛能。
敢於爭取你想要的東西。你大機率會被拒絕,甚至遭遇痛苦的挫折,但一旦成功,往往能帶來出乎意料的巨大回報。
真正取得成功的人,幾乎都抱有相同的信念:「無論遇到什麼困難,都會堅持下去,直到它成功為止。」他們堅持得足夠久,讓幸運最終能夠站在自己這邊。
Airbnb 是意志力的典範 —— 他們曾靠刷爆信用卡維生,吃廉價麥片度日,與強大的既得利益者鬥爭不休。但他們始終堅持的挺下來,最終迎來命運的轉折點。
堅定的意志,需要樂觀的心態 —— 幸運的是,樂觀可以透過實踐培養。我從未見過一個悲觀主義者能夠真正成功。
NO.10
讓自己無可替代
Be hard to compete with

一家企業如果難以被競爭對手複製,就更具價值。這一原則同樣適用於個人 —— 如果你的工作換任何人也能做,那麼最終它一定會被別人取代,且成本更低。
不可替代的關鍵在於構建「槓桿」。你可以透過深厚的人際網路、強大的個人魅力或精通多個交叉領域的技能來增強獨特性。
構建自我護城河的路徑很多,但你必須找到自己的獨特優勢,並不斷強化它。
大多數人只是隨波逐流,做著身邊人都在做的事情。然而,盲目模仿是競爭力的天敵 —— 如果你和任何其他人都沒有本質區別,那麼你終將被輕而易舉的取代。
NO.11
構建網路
Build a network

卓越的工作需要團隊。與優秀人才建立聯絡,無論是緊密合作還是保持鬆散聯絡,都是成功事業的關鍵。你認識的優秀人才數量,常常決定了你能成就多少。
建立網路的有效方式是儘可能幫助他人,長期互助往往帶來意想不到的機會。
建立良好聲譽是拓展網路的另一重要途徑。慷慨的分享成功,讓大家共同成長,最終回報會是10倍甚至更多。學會識人,安排合適的角色,能幫助團隊發揮最大潛力。
每個人都有強項和弱項,專注於自身強項的同時,找到應對弱項的最好方法。最棒的補充就是僱傭能彌補短板的團隊成員,而非僅僅尋找與你優勢相似的人。
此外,發現潛在才華是一項極具價值的能力。透過實踐,識別聰明、有驅動力和創造力的人會變得更容易。最好的方法就是多結識朋友,觀察他們的成長軌跡。
最後,記得與那些支援你目標和熱情的積極的朋友共度時光。
NO.12
要讓自己增值
You get rich by owning things

我曾經最大的經濟誤解是認為:人們是透過高薪致富的。雖然有少數例外 —— 如娛樂圈人物—— 但幾乎所有上榜《福布斯》的富豪,都不是依靠薪資收入致富的。
真正致富的方式,是擁有那些能夠快速增值的資產。
這可以是企業股份、房地產、智慧財產權等。關鍵在於,你必須擁有某些資產的所有權,而非單純出賣時間和勞動力。時間的價值增長是線性的。
要讓事物快速增值,最有效的方式是創造人們需要的、能大規模生產的東西。
還有,一個人的人品品質也很關鍵,也是讓你自己增值的重要因素。沒有人願意和沒有人品的人打交道。
NO.13
內驅力是成功的關鍵
Be internally driven

大多數人都由外部驅動 —— 他們做事是為了給別人留下深刻印象。這種動機存在許多問題,其中最重要的兩個是:
首先,你會做大眾認可的事,沿著普遍職業路徑前進,更在意別人的評價和認可,這往往會限制你從事真正有趣且熱愛的工作,即便從事,也是別人早就完成的事。
其次,你通常會過於關注與他人的比較,甚至為了短期的競爭而迷失方向。
聰明人尤其容易陷入外部驅動的行為中。你需要極大努力,才能避免模仿的陷阱。
成功者都是內驅動的;做事是為了取悅自己與忠於篤定的信仰,因為他們渴望為世界創造改變和留下些什麼。當你不再需要為財富或名譽奮鬥時,這種內驅力將是唯一推動你不斷前進的力量。
最終,你會透過在對你而言重要的領域,做出卓越工作來定義自己的成就。越早朝這個方向努力,你能走得越遠。很難在你不痴迷的事情上取得巨大成功。
最終,即便你獲得了世俗意義的成功,你還要思考《馬太福音》裡的提醒:人若賺得全世界,賠上自己的生命,有什麼益處呢?人還能拿什麼換生命呢?
答案在那本唯一講述真理的智慧書中。但願你能遇到且能從中找到智慧。
世上的成功並不重要,最重要的是靈魂得救


© Copyright
丹尼爾主編作品 | 盡情分享朋友圈 | 轉載請聯絡授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