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擊日本:中國家長湧入日本,多地學區房遭瘋搶,內卷版圖蔓延海外!

 你知道嗎?日本東京的文京區、埼玉的浦和和志木,正在悄然被中國家庭“攻佔”。
  學區房價格一路飆升,補習班裡中文聲此起彼伏。有人說,這是教育焦慮的跨國延續;有人說,這是中國家長的“全球內卷”。但真正的原因,可能比你想象的更復雜……
  近幾年越來越多的中國人,帶著對更好生活的憧憬,選擇告別故土,踏上異國他鄉的旅程。如今,這股移民潮甚至催生了一個新詞——“潤”。而那些選擇日本作為目的地的人,被稱作“潤日”。他們的到來,正悄然改變著日本社會的面貌。
  東京的文京區,如今儼然成了中國富裕家庭的首選。這裡不再只是東京大學所在的學術聖地,更成了“潤日”們的教育夢開始的地方。街頭巷尾,能聽到孩子用中文討論數學題;學區房市場,買家的名字逐漸由“佐藤”“田中”變成了“王”“李”“張”。
“為什麼是文京區?”
  在一家專門面向中國客戶的房地產公司工作的聞桑一語道破天機:“因為這裡有東京大學,還有日本數一數二的優質教育資源。而且文京區治安好,環境宜人,適合養育孩子。”
  但“潤日”們的熱情,似乎不止於此。文京區內,有四所小學被奉為神壇——“3S1K”,即“誠之小學、千馱木小學、昭和小學、窪町小學”。這四所小學因高升學率、悠久歷史和嚴格教學聞名於中日兩國家長圈。在國內社交媒體上搜索“文京區 3S1K”,你會被大量攻略、心得和房產廣告淹沒。
  胡女士就是這股“學區房潮”中的一員。2018年來日的她,原本在東京郊區生活,直到無意中刷到國內社交媒體關於3S1K的介紹,夫妻倆立刻決定“孟母三遷”。2023年,他們賣掉郊區寬敞的新公寓,花近兩億日元,買下文京區一套70平米的塔樓公寓。
  “家小了不少,但心裡踏實。”胡女士笑著說。女兒順利進入了昭和小學,她和其他中國家長一起,開始研究日本中學受驗的“必勝攻略”。
  但“潤日”們的湧入,也帶來了不小的“文化碰撞”。
  一位日本鄰居曾半開玩笑地抱怨:“以前這裡晚上很安靜,現在常常能聽到媽媽們用中文大聲督促孩子背書。”
  文京區的房價,更是因這波移民熱潮水漲船高。從2022年到2024年,中國籍居民數量增加了近3000人,增幅高達60%。學區房的價格,彷彿被“鍍金”一般。
  “教育是硬通貨。”中國父母深諳此道。
  他們相信,只要孩子能進入好學校,一切付出都值得。畢竟,在中國,教育資源高度集中在少數城市的少數學校,“學區房”早已成為家庭競爭的核心戰場。而日本相對“公平”的學區制度,讓他們看到了新的希望。
  徐先生是一名正準備“潤日”的中國父親。他在中國的大城市工作,計劃明年帶著妻兒搬到埼玉縣的浦和區。
  “本來想住文京區,但房價實在太高,最後選了浦和。”徐先生說,他花了數月研究日本的學區和房產市場,甚至翻閱了“大島てる”這個專門標註“凶宅”的網站,深怕花大價錢買到“問題房”。
  徐先生坦言:“自己全家移居日本,首要任務就是給女兒找到一所理想的小學。經過一番考察,他最終將目標鎖定在浦和區的兩所名門小學之一,並毫不猶豫地掏出2000萬日元,買下學校附近的一套木造公寓。他笑著說:“房子本身如何對我來說不是最重要的,選學區,才是決定買房的關鍵。”
  浦和區,這個曾經名不見經傳的埼玉地區,如今在東京的中國不動產圈子裡被戲稱為“小文京”。這裡擁有林立的補習班,被冠以“塾銀座”之名,成為無數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家庭爭相湧入的熱土。日本家長們自然不必多說,而中國家庭的湧入,更是讓這片文教地區的房價一路飆升。不僅如此,連同樣以教育資源聞名的志木市,如今也被調侃為“小浦和”,正在被中國移民視為潛力股。
  徐先生選擇浦和的原因是因為這裡的教育,但徐先生的目標可不止是浦和的小學,他的下一個目標是埼玉最難考的私立中學——栄東中學。
  但他其實並未將榮東放在眼裡,面對採訪,他語氣淡淡地說道:“其實在很多中國家長的眼裡,栄東也只是個備胎罷了…”
  看到這裡,真的讓人不得不感慨中國家長的內卷程度。
  以往,國內的孩子從早到晚被課業填滿,升學壓力讓不少家庭喘不過氣。相比之下,日本的教育環境顯得寬鬆許多。那時候大家都很憧憬日本的寬鬆教育。
  但諷刺的是,隨著來日本的中國式父母越來越多,這種教育競爭的“內卷”氛圍,也被一併帶到了日本。
  在3S1K小學中,一些日本家長開始反映,課外班裡中文聲逐漸佔據上風;文京區的中學補習班,也被這些目標明確的中國孩子攻陷。
  “有時覺得,我們只是換了個國家,繼續參戰。”胡女士笑著說,但眼中透出複雜。
  而對於日本社會而言,這股“潤日”熱潮意味著什麼?是新鮮活力,還是教育資源的新一輪爭奪戰?
  答案,或許在這些孩子未來的成長軌跡中,才能揭曉。
素材來源官方媒體/網路新聞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