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師聯動雙所互融助力基層治理現代化”京津冀協同發展研討會在京召開

前 言
圍繞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完善社會治理體系和打造社會治理共同體的指導精神,北京律師法學研究會在2023年3月積極籌備成立社會工作部門,圍繞“五項職責”開展了一系列工作。在今年的1月19日,召開社會工作與基層矛盾化解研討會,達成律師與社會工作師聯動互補的共識;3月18日,正式釋出《雙師聯動、雙所互融,助力基層治理現代化倡議書》並啟動系列活動,初步建立了律師和社會工作師聯動互補的工作機制。
7月23日下午,在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的大背景下,由北京律師法學研究會聯合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老年學與社群研究中心、中國政法大學律師學研究中心、中國人民大學律師學院、北京聯合大學應用科技學院共同主辦,北京市千禾立德社會工作發展中心、北京同福安社會工作發展中心、北京立德智庫諮詢有限公司承辦的“雙師聯動 雙所互融 助力基層治理現代化——京津冀協同發展研討會”,在北京國際飯店3層律師博物館圓滿舉辦。此次研討會旨在進一步提升律師法學理論研究和實務能力,助力基層治理現代化,服務京津冀協同發展國家戰略。
來自主辦單位的領導與特約嘉賓,專家學者,社會工作者及法學法律工作者代表,北京、天津、雄安、河北唐山、張家口、承德等地的律師事務所、社會工作事務所試點單位代表,多位新聞媒體代表等80餘人出席參加。
會議伊始,部分主辦方代表為此次研討會致歡迎辭。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社會與民族學院副教授龐志表示,隨著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的深入推進,三地間的交流與合作日益密切,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不斷提高,期待此次與各位領導、專家學者、各界同仁建立密切合作關係,為三地基層治理現代化提供新思路、新方法。
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社會與民族學院副教授 龐志
中國政法大學法學院教授、中國法學會法律文書研究會理事程滔從當前“老齡化、少子化”的社會形勢出發,講述了基層治理面臨的挑戰與機遇,對本次活動中將要釋出的《社群益援》和《華夏傳家》專案為民服務的理念和價值表達了肯定
中國政法大學法學院教授
中國法學會法律文書研究會理事 程滔
中國人民大學律師學院院長助理薛強表示,以“雙師聯動、雙所互融”共同探討基層治理的創新工作模式,是一種手段的創新,具有重要意義,中國人民大學律師學院將會依託人才培養方面的經驗為該專案的推進貢獻力量。
中國人民大學律師學院院長助理 薛強
北京律師法學研究會會長徐家力講述了此次研討會召開的重要意義,並期望透過本次研討會上專家學者、各單位的交流互通,共享實踐經驗,透過律師與社會工作師、社工機構與律師事務所聯合共建的工作機制,共同推動京津冀基層現代化治理再上新臺階!
北京律師法學研究會會長 徐家力
北京律師法學研究會執行秘書長許九飛圍繞《雙師聯動 雙所互融初體驗》作工作報告,圍繞該專案的開展背景及當前各項工作進度進行了詳細闡述。他指出,北京律師法學研究會積極組建社會工作部門並圍繞五項職責開展一系列工作,根據北京市法學會關於“各法學社團要積極發揮專業優勢開展法治宣傳、法律服務等活動,積極參與首都基層社會治理”的工作要求,積極發揮政治上的橋樑紐帶作用、業務上的引領聚合作用、服務上的平臺視窗作用,開展“雙師聯動專案辦公室”的籌辦,旨在深入瞭解社會工作在基層矛盾化解中的實踐經驗,探討如何發揮律師法學在該領域的作用,為基層治理現代化和中國式法治現代化做出更多貢獻。
北京律師法學研究會執行秘書長 許九飛
隨後,本次研討會邀請專家學者們圍繞“雙師聯動 雙所互融”的政策指引及相關組織經驗進行分享,並正式揭牌成立“雙師聯動”專案辦公室,釋出《社群益援》與《華夏傳家》專案,現場為聘任專家頒發了證書,同時公佈了首批專案試點單位!
01
大咖齊聚,共談基層治理經驗
北京市社科院研究員、博士後李曉壯老師圍繞“健全黨組織領導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城鄉基層治理體系”進行分享,強調了制度在基層治理中的重要支撐及引領作用,並透過具體政策的講解,為專案的工作方向提供指引。
李曉壯老師分享
如何把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化解在萌芽狀態?北京瀛和律師事務所合夥人唐鈺律師從以往基層法官和目前的律師工作經驗出發,透過具體案件的剖析,講述了“情、理、法”在實際案件中的應用和作用,帶來家事矛盾化解的豐富建議。
唐鈺律師分享
北京聯合大學應用科技學院教授李凌老師具有豐富的基層矛盾化解經驗及人才培養經驗。社群矛盾如何化解?如何與律師聯合?如何做到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李老師從這幾個問題出發,以具體案例的分享,為我們生動展現社會工作師在社群矛盾化解中的優勢與路徑,強調了專業優勢、‌人文關懷、‌科學靈活的工作方法、‌理性務實的工作風格以及專業的溝通技巧在基層治理中的重要作用。
李凌老師分享
恆文線上(北京)物業服務評估監理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物業管理師毛紹英老師針對物業服務管理的屬性分享了自己的思考,物業管理是服務城鎮、城市的“最後一公里”,與老百姓居住生活聯絡密切。毛老師提出要充分發揮居民自治的作用,同時加強法治、德治宣傳引導,為提高居民的法律意識、營造良好的社群氛圍提出有效建議
毛紹英老師分享
北京科技大學文法學院法律系教授、北京律師法學研究會秘書長侯登華老師提到司法是捍衛社會公平正義的最後一道防線,強調了深入推進執法司法公開,積極構建開放、動態、透明、便民的陽光執法司法新機制的重要性。同時,圍繞新形勢下人民內部矛盾解決機制發生的變化,講解了律師在基層矛盾化解中發揮的重要作用和實際運用經驗。
侯登華老師分享
02
“雙師聯動”專案辦公室揭牌成立
精彩分享過後,北京律師法學研究會、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老年學與社群研究中心、中國政法大學律師學研究中心、中國人民大學律師學院、北京聯合大學應用科技學院代表,共同登臺為“雙師聯動”專案辦公室揭牌,標誌著該專案正式進入實施階段,接下來“雙師聯動”專案辦公室將就雙師聯動模式探索與更多專案挖掘與實施提供支援,為律師與社會工作師的深入合作搭建平臺。
03
專案釋出及聘任儀式
在雙師聯動大專案背景下,由北京律師法學研究會孵化的兩個子專案在會上釋出——《社群益援》和《華夏傳家》專案並同步舉行了首批基層矛盾化解專家和家族財富傳承專家的聘任儀式,這標誌著雙師聯動專案在基層社群與老年領域邁出新的步伐,並得到了專業人才的支援。
《社群益援》專案釋出
現場,北京律師法學研究會會長徐家力、北京市社會建設促進會社會工作委員會主任沈小平,千禾立德社會工作服務中心主任蘆曉靜為《社群益援》專案的12位聘任專家頒發聘書。
基層矛盾化解專家聘任
《華夏傳家》專案釋出
北京律師法學研究會副會長劉斌為《華夏傳家》專案的4位聘任專家頒發聘書。
家族財富傳承專家聘任
04
首批專案試點單位公佈
會上公佈了首批專案試點單位名單,共計22家社工機構和律師事務所,為該專案的實施和推廣奠定了基礎。
22家專案試點單位
天津市律師協會律師調解專業委員會主任李靖在總結致辭中表示,此次研討會給予大家充分交流合作的機會,“雙師聯動,雙所互融”的創新工作機制的經驗和做法,為天津調解中心的設立帶來啟發。此次會議也踐行了二十屆三中全會對法治現代化建設和基層治理建設提出的更高要求,希望會後大家加強溝通和聯絡,為社會基層矛盾糾紛化解做出貢獻,同時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發出京津冀自己的聲音。
天津市律師協會律師調解專業委員會主任 李靖
中國社會工作聯合會司法委員會總幹事麼寧作為此次會議指導單位代表總結致辭,她表示此次研討會內容豐富,尤其對大家提到的當前社會工作開展過程當中面臨的一些問題感受頗深,看到律師們積極參與到社會工作中非常欣慰。希望更多社會力量、法律人士等透過北京律師法學會這樣行業性組織的紐帶作用,能夠更多關注到司法社會工作,放下身段互相交流學習,積極為社會工作做好服務。
中國社會工作聯合會司法委員會總幹事 麼寧
北京市東城區區委政法委副書記高小勇做總結髮言,他表示此次研討會讓我們對社會基層治理面臨的新形勢有了更多的瞭解,北京律師法學研究會“雙師聯動,雙所互融”的創新工作機制及本次研討會的充分交流,為社會基層治理提供了許多詳實有效的建議與指導。他也提到,基層治理要依託新時代楓橋經驗平衡好各方需求和利益,不斷創新基層治理機制及實踐方法創新,邀請更多社會力量踴躍參與進來,讓基層社會治理更加有力有效。
北京市東城區區委政法委副書記 高小勇
此次研討會為京津冀地區的律師和社會工作師、律所和社會工作事務所搭建了交流平臺,為各方聯動合作提供了新的視角和思路,推動形成了“雙師聯動、雙所互融”的工作機制,共同為京津冀地區的基層治理現代化貢獻力量,為京津冀協同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期待北京律師法學會“雙師聯動 雙所互融”專案能夠在各位專家學者引領,律所及社工機構共同支援下取得顯著成效,為推動京津冀地區的社會和諧與法治進步作出重要貢獻。
活動合影
北京律師法學研究會自2019年8月正式籌備,於2021年7月正式成立,是全國律師法學行業第一家,也是截至目前唯一一家獨立註冊登記的專業性、自治性、非營利性社會團體法人單位。接受中共北京市法學會社會組織黨建工作委員會領導、接受北京市法學會的業務指導,接受北京市民政局的監督管理。
北京律師法學研究會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和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為指導,本著依法建會、開放辦會、專業強會、人文興會的理念,團結法學、法律工作者開展律師法學理論研究和實務交流活動。研究會的成立,彌補了首都律師法學研究的空白。同時,引領著全國律師法學行業的發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