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飛開年王炸!全員出軌,直面女性慾望!可惜,被罵慘了… 2025-05-08 01:00 烏鴉電影 網飛出品,日本重量級電影導演是枝裕和,下場拍電視劇。 演員陣容炸裂:宮澤理惠、尾野真千子、蒼井優、廣瀨鈴、本木雅弘、松田龍平、國村隼、夏川結衣、內野聖陽…任何一位,都是挑大樑的存在。 肉眼可見的經費充足,服化道還原到位,攝影構圖、配色、音樂,堪稱頂配。 這是2025開年第一部不容忽視的日劇,但我不推薦給所有人: 《宛如阿修羅》 1979年,日本。 早就分開住的四姐妹,難得聚到一起,討論一件大事:70歲的父親出軌了。 這事兒是三女兒瀧子發現的。 一個月前,她意外撞見父親和情人帶著孩子走在一起,那男孩對父親喊:爸爸,快點! 瀧子請了私家偵探,查出來那個女人40歲,小男孩已經上小學二年級了。父親為母子倆租了一間公寓,每週二週四都會去。 原來,已經退休的父親謊稱每週二、四去公司上班,其實只是去點個卯,就拐去了情人家裡。 這事,竟然已經瞞了家裡十年! 瀧子特意把姐妹們叫到一起,商量要不要告訴母親… 以為是一場父親聲討大會,誰料姐妹的反應,和她預想的很不一樣。 大姐態度曖昧,因為吃東西崩掉了假牙,說話漏風,只顧著到處找口罩。 二姐拒絕看私家偵探拍下的照片,她說:看了就是真的了,不看可以當什麼都沒發生。 小妹說著“這是他倆夫妻之間的事”,徑直開啟電視機,看起了拳賽直播… 一場家庭會議,開了個寂寞。 但沒過幾天,大家卻在報紙上讀到一封讀者來信,信上寫: 所謂姐妹,就像長在同一個豆莢裡的豆子,果實成熟,豆莢迸裂,大家便各奔東西,各自的生活和想法也都會漸漸不同。 我來自一個三姐妹的家庭,但我們聚少離多,不過最近,我們偶然發現,年邁的父親在偷偷跟別的女人交往。我年邁的母親對此一無所知,她堅信會與丈夫白頭到老,過著安穩的生活…難道隱忍著生活,真的就是女人的幸福嗎? 四姐妹再次聚到一起,互相猜忌,這封信到底是誰寫的… 她們怎麼也想不到,原來這封信出自母親之手,她一早就覺察到了真相… 日劇《宛如阿修羅》於1月9日在網飛一次性放出,一共7集。 它翻拍自向田邦子編劇的同名日劇,舊版曾於1979年、1980年在NHK播出。2003年,同名電影上映。 有網友評論這個故事:暗黑版《海街日記》,女人寫女人,更殘酷更真實。 同樣是四姐妹的故事,是枝裕和拍攝的《海街日記》唯美而動人。我猜想,可能這正是他有興趣拍《宛如阿修羅》的原因。 相似的題材,完全不同的風格,後者盡是瑣碎的家庭日常,複雜幽微的關係。 上圖:《海街日記》下圖:《宛如阿修羅》 《宛如阿修羅》的編劇向田邦子,最擅長描繪昭和時期的日本家庭,她敏銳的人性觀察和描寫得到了極高的評價。有人說她是日本的張愛玲,侯孝賢導演曾表示,她是自己最喜愛的作家。 在這部作品中,一樁父親的外遇事件,帶出了每個女兒不同的個性和境遇,原來她們各有各的難言之隱: 大姐守寡多年,和有婦之夫戀上了,更被對方的妻子發現了; 二姐一直懷疑丈夫有外遇,在隱忍和攤牌之間猶豫不決,天天內耗,父母的危機,讓她重新審視內心; 三姐一直未婚,在那個年代,足以讓旁人對她指指點點; 小妹跟一個默默無聞的拳擊手同居,挨著苦日子,唯一的希望是男友贏得比賽… 擅長拍家庭的導演,和擅長寫家庭的編劇,讓這部《宛如阿修羅》充滿了生活氣息。 但生活流不代表歲月靜好,反而靜水流深,華美的袍子下爬滿了蚤子,普通日常之中有種隱忍的瘋感。 比如,某天父親去了情人那裡,深夜未歸,母親和女兒們各懷忐忑,卻裝作若無其事地聊天,拿出陳年舊物一一欣賞,一屋子歡聲笑語; 女兒們揹著母親,一邊說著悄悄話“父親是不是要一走了之”“不會是想要和情人殉情吧”,一邊做飯糰、吃飯糰,彷彿家庭的分崩離析,並不比滿足口腹之慾更加重要… 比如,某天二姐在家接到出差丈夫的電話,對方顯然打錯了,那本是打給情人的。 他說:現在我有時間,可以去你那裡一起吃個飯。 二姐掛了電話,一時難以接受這荒誕的現實,竟然笑出了聲… 而鏡頭一轉,她已經在母親家中醃白菜。 是的,她說過,今天要來幫母親醃白菜,哪怕內心已是滔天巨浪,生活還得繼續… 再比如,早已洞悉一切的母親,走到父親情人的公寓樓下,抬頭仰望。 一回頭,卻與女兒不期而遇。 母親驚愕、尷尬,暈倒在地,籃子裡的雞蛋碎了一地,肆意流淌… 故事中,女人們的痛苦,都來自她們深愛的男人。 所有的男人都在若無其事地傷害女人,所有的女人都被深深傷害,卻幾乎沒有表現出強烈的憤怒。 那是因為在那個時代(事實上今天也差不多),女性不被鼓勵表達憤怒。 通常,人們希望男性成為保護者和家庭的頂樑柱,期待女性成為照顧者,因此希望她們溫柔優雅,有同理心。 一個女孩被定義為“好女孩”,首先是因為她具有友善的品質,這超過了聰慧、努力、也超過了正直、誠實。 劇中唯一一次激烈的表達憤怒,是母親住院,父親姍姍來遲,二姐看不下去,打了父親。 丈夫阻止她,怪她歇斯底里:媽媽什麼都沒說,她已經原諒爸爸了… 二姐怒道:她從來都沒有原諒,她只是無法說出口,她很憤怒,她很孤單… 因為社會要求的隱忍,女人沒有憤怒的權利,她們只能各自為政,單打獨鬥,即使是母女姐妹,也無法分擔彼此的傷痛。 熟悉是枝裕和美學風格的人一定知道,他的表達總是非常剋制,但這次,他在片頭片尾,特意安排了姐妹們向男人表達憤怒的畫面,很值得玩味。 這是我刷完7集,一次都沒跳過的片頭片尾。 大姐扔的是插花。 她是插花師,總是在修剪花枝,就像身為寡婦的她,時時提醒自己要清心寡慾,不要招展。 二姐扔的是毛線。 她總是在家織毛線,這彷彿是她維持內心秩序的方式,但她的情緒總是被忽視,丈夫兒女總是粗暴地打斷她織毛線,導致她出錯。 三姐扔出了口紅。 她從來不化妝,因為男友那方面不行,讓她開始懷疑自己的魅力,於是開始化妝…是的,女人總是習慣從自己身上找原因。 小妹揮出了拳頭。 她選的男人是拳擊手,她把人生的希望寄託在這個人身上,但其實,她自己才是更有韌性,更堅強的那一個,她一直不自知… 她們的振臂一揮,不僅僅是表達憤怒,更是抗議社會對她們的規訓。 看到這裡,你或許以為,這是一部女性主義劇集,作品中確實有很多表現當時女性真實困境的情節… 但比起探討性別議題,創作者顯然更關心故事裡的人,更想要呈現人的複雜。 也因為這樣,這部作品被一些觀眾認為是“價值觀陳舊”,“一旦女性覺醒,連是枝裕和都看不下去了”。 這麼老的故事為什麼還要翻拍?誰要看40年前的女人怎麼吃男人的虧? 這是目前《宛如阿修羅》面對的最大爭議,甚至有人要將其歸為“老登文學”的範疇。 其實,這種非議也出現在《漫長的季節》《小巷人家》等國產劇身上,而它們都有個同樣的特點,都是年代劇。 他們批評《漫長的季節》歌頌男性,女性都是軟弱有缺點的配角,他們批評《小巷人家》裡的妻子對丈夫太能忍了,這種男人還留著幹嘛? 《漫長的季節》《小巷人家》劇照 確實,如果你只想看所謂的大女主,看女人懟天懟地,手撕男人,那這些劇統統不建議你看,因為它們都沒辦法讓你爽。 但它們努力真實再現歷史中的某一個切片,用無數細節告訴我們,曾經有人這樣活過。 創作者相信觀眾有辨別力,會思考,不需要直接去讚美和批評,因為真實已經足夠有力量。 現代女性或許可以隨口說出:換了是我,我才不會這樣… 但輕易否定過往女性的選擇,是否也是一種傲慢呢? 抗爭,從來不是隻有一種形式。 無論是軟弱的女人、惡毒的女人、守舊的女人,如果劇作能做到,讓觀眾走進她們的生命,設身處地為她們思考,那麼是不是她們能換來更多的理解,女性之間可以因此停止互相審判呢? 在更廣闊和普遍的人性中,找到弱點和困境,理解不同時代女性的不得已和錯亂,再從具體的慘痛中,總結出經驗,這樣才是深遠的夯實的女性主義。 說回這部《宛如阿修羅》,這部四十多年前的作品,至今依然有力量。 不是因為喊了多麼先進的女性主義口號,而是因為每一個女性角色都生動立體。 她們美麗、鮮活、可愛,也有缺點,令人討厭,你可以理解她們的選擇,她們的行為有著豐富的解讀空間。 只是在現在的語境下,她們可以被輕易地簡化、汙名化:大姐“知三當三”,二姐是“婚驢”,三姐“白蓮花”,小妹“拜金”又“戀愛腦”…她們之間的暗暗較勁,又可以被輕易解讀為“女女互害”。 但,生活哪有那麼簡單呢? 在內娛講求政治正確,要求女性雙潔、不談戀愛只搞事業,只允許“girls help girls”一種敘事,我羨慕人家的女性劇,還可以這樣肆無忌憚,彰顯女性的生命力。 比如,大膽直面女性的慾望。 老母親從少女時期就藏著的春宮圖,直到女兒們整理遺物時才被發現,女兒們驚訝,原來母親是在意這些的。 守寡的大姐,一次又一次地經受不住誘惑,接受不倫之戀。 站在道德制高點譴責她是容易的,但中年女性的孤獨寂寞,又有多少人在意? 比如,展現女性之間愛恨交織的複雜情感。 因為小妹備受父母寵愛,又長得漂亮,三姐很羨慕她,而小妹在有錢之後,經常炫富,三姐又很忌恨她。 三姐敢於剖析內心的黑暗:自己真的有悄悄希望,妹妹要是哪次摔慘了就好了… 但想歸想,當妹妹遭遇不幸時,她還是會非常難過,會為妹妹挺身而出。 在不對等的關係中,感情的天平就會傾斜,而在彼此搭救中,關係又恢復了平衡,感情又會升溫。 你說不清對錯,這就是人性的複雜。 而這部劇,讓我更加回味無窮的是,它有很多曖昧地帶,留給大家想象的空間。 如果你刷完了這部劇,歡迎你來跟我討論一下這些細節: 老母親悄悄存了私房錢,為什麼她要存這筆錢? 母親的信為什麼要虛構“三個”女兒?是不是有一個女兒不是老公親生的? 畢竟,連大女兒都知道父親年輕時就出過軌,當時母親非常生氣… 二姐夫的出軌物件到底是誰? 二姐夫曾說,在女人看來,男人出軌就像是偷東西。而二姐就不小心在超市裡偷了東西,這是巧合還是什麼暗示? 女人到底有沒有在暗中反抗? 當藝術有了更廣闊的表達空間,它彷彿長出了翅膀。 那些要求道德和正確的觀眾,永遠也體會不到其中的樂趣。 點選下方卡片關注我 點亮“ ”,希望國產劇也有廣闊的表達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