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 養雞
5月15日,金正恩視察了位於順川機場的朝鮮近衛第1空軍師團下屬飛行聯隊的彙報演示。雖然米格-29、米格-23、蘇-25和麥道500等固定翼戰機和直升機都是老面孔,新星-4和新星-9大型無人機在幾次亮相後也逐漸為世人所熟知,但幾款朝鮮自制機載武器的公開展示,讓空軍司令官金光赫大將的這次彙報,相比其他軍種近期的“瘋狂獻寶”,不至於毫無亮點。



△看慣了朝鮮的米格-29和蘇-25,米格-23的偶露崢嶸總讓人印象深刻。在此次攔截模擬巡航導彈科目中,該機使用了機身下方掛載的R-60M紅外製導導彈


△“大型無人機一定要往大了拍”,這個本事真的值得學習

△蘇-25的“地毯式轟炸”就沒什麼好說的了,主打一個視覺效果
最受關注的,顯然是那枚模仿美製空空導彈訓練彈塗裝的新型空空導彈,這是它在“自衛-2021”上首次亮相以來,時隔四年再次公開。由於它的外觀與我國的霹靂-12中距空空導彈及其外貿型SD-10頗為相似,我們姑且稱之為“KSD-10”;後緣明顯帶有前掠的尾舵外形,又更接近米格-23使用的R-24空空導彈,頗有 “知識都學雜了”的感覺。

△從這個角度看 它的整體比例和彈翼外形都稱得上是“KSD-10”


△可見尾舵的特徵與米格-23掛載的R-24(下)相似,以及如果繼續使用“恩個兒係數”判斷,“KSD-10”的直徑也是與SD-10和R-24相當的200毫米等級
對於先進空空導彈來說,尾舵雖小、卻內有乾坤,決定了導彈能否取得射程和機動性的平衡。選擇沿襲相對保守的R-24而不是全盤模仿霹靂-12,很可能說明了“KSD-10”因為無法獲得先進舵機技術、無法發揮出霹靂-12五邊形尾舵的優秀控制效能,所以只能退而求其次、選擇自身已經熟悉掌握的技術。
另外,由於“KSD-10”計劃掛載在米格-29的機翼內側掛點,為了與這個掛點的“原配”俄製R-27空空導彈通用APU-470發射滑軌,使得“KSD-10”彈上介面的相對位置也要與R-27相同;但兩款導彈的佈局差異又很明顯,導致“KSD-10”掛在APU-470上的視覺效果顯得過於靠後。


△為了儘可能利用這些米格-29的剩餘價值,“KSD-10”需要與R-27“共架發射”
儘管存在妥協,以朝鮮軍工的心氣和目標來說,“KSD-10”顯然是一款主動雷達制導的中遠端空空導彈,但其距離成熟顯然還需時日。從報道原文中,“金正恩同志聽取有關開發航空武器裝備的需要方與生產方之間協議結果及其遠景計劃的報告後,闡述黨中央對開發新一代高階航空攻擊及防空武器系統的看法,並提出了落實方面的重要任務”,大致能看出其實際進度。



△比起在“自衛-2021”中一同亮相的另一款空空導彈(上圖),“KSD-10”時隔4年再度登場,而且與金正恩同框,至少證明這款導彈仍然處於朝鮮空軍“願望清單”的優先位置
既然“KSD-10”是目標彈,那麼存在一款“過渡彈”倒也正常。除了地面展示的“KSD-10”之外,在報道提及“戰鬥機攔截模擬巡航導彈”科目所對應的圖片中,朝鮮的米格-29發射了一種外形非常像“麻雀”/霹靂-11的中距空空導彈。如果這款導彈確實存在,而不是PS作品的話,我們姑且將其稱之為“金絲雀”。


△“金絲雀”(上)與“麻雀”的對比,可見其三角形尾舵明顯不同於“KSD-10”
根據我軍經驗,蘇-27攔截模擬巡航導彈時,由於R-27R的半主動雷達導引頭對這種小目標的截獲能力較差,飛行員往往使用紅外製導的R-27T導彈,或者乾脆使用R-73格鬥導彈。火控和武器系統效能與蘇-27大同小異的米格-29,這方面也不會有明顯的區別。


△米格-29攔截模擬巡航導彈的“金星-3”反艦導彈,由於雷達效能有限,米格-29發現這類目標時,往往已經處於目視範圍內
由於朝鮮的米格-29引進較早,缺乏R-27T和R-73導彈(俄羅斯提供R-27T和R-73按理說並無難度,但目前仍沒有證據表明,朝鮮獲得了這些“標配武器”),使得朝鮮空軍在攔截模擬巡航導彈時,往往只能使用更老舊、射程更短的R-60M導彈。“金絲雀”與米格-29的整合,則使得朝鮮在這個“新三打三防”課題上,終於有了明顯進步。



△雖然“金絲雀”並非解決朝鮮米格-29問題的萬能藥,演訓中仍有2架米格-29掛載了R-60M升空打靶(下圖),但它的出現可能說明朝鮮走通了一條提升現有機型對空戰鬥力的渠道
同樣是根據我軍的經驗,透過源自義大利技術的半主動雷達導引頭,霹靂-11在截獲巡航導彈時的效能明顯優於R-27,殲-8H和殲-10服役之後的幾次測試,也說明了這一點。值得注意的是,研製單位還曾推出過升級AMR-1主動雷達導引頭,變身主動彈的霹靂-11AMR方案。

筆者認為,“金絲雀”即使不是某種霹靂-11(AMR),也是一款研製理念高度相似的導彈。雖然將“金絲雀”這種不同於R-27的雷達制導導彈整合到米格-29上,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兒,但既然朝鮮都要為米格-29研製更先進的“KSD-10”了,讓“金絲雀”先頂一頂,至少對於攔截巡航導彈來說是個合理的過渡武器,“以空中值守區執行警戒飛行任務時探測和追擊消滅來襲空中目標的方式進行訓練”,用金正恩的話說就是,“今天這樣的訓練對飛行員熟悉現代空中戰法非常有益”。

△朝鮮自行升級後的米格-29座艙,可見增加了一個液晶顯示器。這一改裝雖然出現已久,但使用朝鮮自制武器的能力直到近期才被證實
除了空空導彈之外,此次報道中還提及了“新的遠端精確滑翔制導炸彈適用試驗”,但只有地面展示照片,這款滑翔制導炸彈此前也曾出現在朝鮮的武器裝備展上。在烏克蘭空軍的米格-29透過相容各種新型武器,不斷延長戰場生命力的今天,朝鮮米格-29的“烏克蘭化”也是必然之路。

△這款滑翔炸彈分為兩個子型號,可見遠處那枚頭部有光學制導裝置的視窗
本次演訓的另一個亮點,是第1師團下屬直升機聯隊的美製500MD直升機,攔截朝鮮自制的巡飛彈(報道中稱作“直升機進行消滅敵方無人機的訓練”)。使用直升機對抗“低慢小”,並非朝鮮首創,但用來攔截巡飛彈還是頗有創意。考慮到這是半島未來可能爆發的小規模衝突中,很可能出現的場景,如此訓練確實比較符合金正恩“在完成戰爭準備方面做出良好榜樣”的讚譽。


△雖然沒有具體細節,但看圖說話,應當是透過直升機上的某種干擾手段,使得“柳京刀”巡飛彈失控墜毀
在獲取軍事領域的最新動態上,朝鮮並不閉塞。舉世皆驚的印巴空戰後,金正恩顯然比我們更清楚朝鮮空軍的裝備現狀,距離世界先進水平有多遠。在“千方百計地加強航空作戰戰鬥能力”方面,朝鮮空軍在此次演訓中交出的答卷,已經是現有裝備水平下的極限了。至於“就航空武器系統、防空防禦手段、探測電子戰綜合系統和防無人機綜合系統開發方向提出的重要任務”如何完成,就要看國防科學院和軍需工業部,乃至於元帥本人還有多大本事了。

△能讓總顧問李炳哲、軍需工業部部長趙春龍、副部長金正植、國防科學院院長金勇煥這些軍工大佬齊聚一堂,金正恩想解決空軍裝備問題的態度是很明確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