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人輔助根治性前列腺切除術(RARP)後,壓力性尿失禁(SUI)是一個常見且已知的併發症。前列腺尿道的切除使得膀胱頸變得更寬,並且與尿道括約肌更靠近的部位進行吻合。這一解剖結構變化是導致術後壓力性尿失禁(SUI)發生的一個關鍵因素。相關報告顯示,66%至80%的男性在根治性前列腺切除術(RP)後3個月內持續出現尿失禁,5%~20%的男性將繼續發展為慢性尿失禁。患有尿失禁的患者會經歷生活質量(QoL)下降,併產生與壓力性尿失禁(SUI)相關的情緒、社會、職業和衛生問題,甚至對接受手術的後悔感增加。對於一部分患者而言,壓力性尿失禁(SUI)成為他們選擇不接受RARP治療的主要驅動因素。Janet L. Stanford,Ziding Feng等學者曾經在“前列腺癌根治術後尿功能和性功能的變化”研究中指出,總體上,40.2%的患者報告偶爾尿漏,6.8%報告頻繁尿漏,1.6%報告在診斷後24個月(手術後≥18個月)沒有尿控。在24個月的調查時,11.9%的患者每天出現2次以上的失禁,3.3%的患者每天需要3個或更多尿墊。根據綜合評分,整體尿功能從基線的91.2下降到24個月的75.1(P<.001)。隨著時間的推移,困擾水平有所改善,24個月時8.7%的患者報告失禁是一箇中度到嚴重的問題。並且,年齡與尿控水平、失禁頻率有關。與年輕男性相比,年長尤其是老年男性出現尿失禁的機率更高。而前列腺癌的患病率,恰恰也是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呈現上升趨勢。美國癌症協會指出,男性首次確診的平均年齡約為 67 歲。這無疑進一步加劇了老年男性患者罹患尿失禁的機率。該調查還詢問了關於尿失禁的治療情況。在24個月的隨訪期內,總體上15.8%的佇列報告使用了藥物治療失禁。但藥物治療也存在一些顯著缺陷,其主要是透過調節神經遞質、改善膀胱肌肉功能等方式來緩解症狀,但對於一些因解剖結構改變,如前列腺切除術後尿道括約肌功能受損、尿道長度變化等導致的失禁,藥物難以從根本上解決問題。並且,許多治療失禁的藥物需要長期服用,會帶來一系列副作用。例如,抗膽鹼能藥物是治療急迫性尿失禁的常用藥物,它透過抑制膀胱逼尿肌的不自主收縮來控制症狀,但可能導致口乾、便秘、視力模糊、認知功能障礙(尤其是在老年患者中)等不良反應;α- 腎上腺素能激動劑可用於治療壓力性尿失禁,然而長期使用可能引起高血壓、心悸、失眠等心血管和神經系統副作用。此外,長期藥物治療還存在依從性難題。藥物治療需要患者按時、按量長期服藥,這對於一些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難度較大,可能因為記憶力減退而忘記服藥,或因為藥物副作用而自行停藥,從而影響治療效果。正是看到了這些臨床痛點,Levee Medical選擇入局,並開發了Voro®泌尿支架。
02
首個用於前列腺切除術後尿失禁的生物可吸收支架
前列腺的切除會導致尿道縮短、膀胱頸變寬和尿道支撐減少。這增加了對尿道括約肌維持尿控的需求。Levee Medical 的 Voro®泌尿支架旨在提供機械支撐,並透過定位膀胱頸來促進前列腺切除術後尿控的迅速恢復。Voro®支架在前列腺切除手術過程中放置。這也是該產品相比於藥物治療的一大優勢。對於前列腺切除術後的患者,藥物治療主要是針對術後已經出現的失禁症狀進行緩解,無法在手術過程中對尿道和膀胱頸的結構進行保護和預防損傷。Voro®泌尿支架可以在前列腺切除術中植入,在手術過程中就開始發揮支撐和保護尿道結構的作用,有助於減少術後尿失禁的發生風險,從預防的角度具有明顯優勢。
Voro®可吸收泌尿外科支架的早期經驗表明,它可以安全有效地預防RARP後SUI。此外,該裝置在手術過程中易於插入和佈置,且無圍手術期併發症。正在進行的前瞻性研究得出的早期和長期結果將更好地確定其在預防SUI方面的潛在作用。2025 年 2 月 11 日,Levee Medical 宣佈成功完成B 輪融資,總金額超過 1400 萬美元(約合人民幣1.02億元),包括票據轉換。所籌集的資金將加速 Voro®泌尿支架的開發,並支援正在進行的臨床研究,包括即將在美國進行的關鍵試驗和當前的 ARID 研究。ARID 研究目前取得了重要里程碑。位於巴拿馬城 Hospital Nacional 的 ARID 研究首席研究員 Gustavo Espino 博士已成功招募了 28 名患者。該研究正在評估 Voro®泌尿支架在減少術後壓力性尿失禁方面的安全性和效能。目前,Voro®泌尿支架作為一種研究性裝置,尚未獲得FDA批准,仍處於研究和開發階段,尚未在任何國家銷售。未來,Levee Medical 能否將Voro®泌尿支架成功商業化並憑此躋身尿失禁治療的行業前列,我們拭目以待。
參考資料:Stanford JL, Feng Z, Hamilton AS, Gilliland FD, Stephenson RA, Eley JW, et al. Urinary and sexual function after radical prostatectomy for clinically localized prostate cancer: the Prostate Cancer Outcomes Study. JAMA. 2000;283(3): 354–60. https://doi.org/10.1001/jama.283.3.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