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明珠說“海歸裡有間諜”惹眾怒!留學生們:有被冒犯到!

近日,格力董事長董明珠在一場採訪中的發言引發爭議。
她表示:“絕不用一個海歸派,海歸派裡有間諜”
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關於“海歸群體中存在間諜”的言論引發熱議。
在全球化智庫《中國留學發展報告》顯示我國累計留學人員達656萬人的背景下,這種將特定群體與國家安全風險簡單掛鉤的標籤化思維,不僅缺乏資料支撐,更可能加劇社會割裂。
文章轉載自:留學生研究社
作者:梁曉軒
我們當然理解國家對資訊安全的重視,但這種帶有偏見的言論只會寒了真正有志歸國者的心
請問,那些放棄國外高薪、選擇回國打拼的留學生,是為了“做間諜”?還是為了“做實事”?
一組真實資料,讓你重新認識“海歸”
根據《2024中國海歸就業調查報告》(來源:智聯招聘)的最新權威資料,我們可知
✅ 回國人數創歷史新高:2024年回國求職的留學生人數同比增長20%,是2018年的兩倍
圖源:智聯招聘
✅ 學歷結構高質量:79.3%的海歸擁有碩士學歷,2.7%為博士學歷,說明這是一個真正高素質的人才群體。
圖源:智聯招聘
✅ 熱門行業緊缺海歸:教育培訓(32.7%)、諮詢服務(9%)、網際網路(7.1%)成為海歸首選崗位方向。
圖源:智聯招聘
✅ 薪酬水平連續6年上漲:海歸優先崗位平均月薪達15440元,外貿經理高達18224元,企業用“真金白銀”搶人!
圖源:智聯招聘
海歸不是“特殊群體”,他們只是像所有年輕人一樣,用自己的努力、學歷和經驗為國家尋找更多可能性的人。
尤其是在人工智慧、航空航天、新能源、生物工程等關鍵領域——這些高增長行業,都對具有國際經驗和技術視野的“海歸”人才敞開懷抱
你說他們是間諜?
那我們該如何解釋這些資料背後:
  • 數以萬計的創業專案
  • 上百萬的新增崗位
  • 數千萬的納稅額與專利申請

圖源:北京海外學人中心

如果真的擔心資訊洩露、技術外流,應靠健全的用人機制、稽核流程與技術手段。而不是靠“口頭貼標籤”。
不能因為“一滴墨水”,就抹黑整杯清水。
更不能因為極個別事件,就懷疑整個留學生群體。
很多人喜歡用“吃著中國飯,砸中國鍋”來攻擊留學生。
但你知道嗎?
他們才是真正一邊吃著中國飯,一邊想辦法讓中國飯更香的人——
  • 有人回國參與雙語教育改革;
  • 有人投身國產新能源科技研發;
  • 有人創業,帶動地方就業和稅收;
  • 還有人回到基層,用自己的專業技能服務家鄉。
董明珠的發言不是“安全問題”,而是“信任危機”
我想說的是:
  • 留學不是原罪;
  • 海歸不是間諜;
  • 懷疑一個群體,比稽核一個人更危險。
如果連最熱愛祖國、最願意回國的人都被誤解和排斥,那我們拿什麼去建設一個真正開放、自信、有未來的中國?
你怎麼看待董明珠的這番話?
你身邊的海歸是怎樣的人?
歡迎在評論區聊聊你的真實感受。
🎉【誠摯邀約採訪】
留學生研究社上線全新專欄,走進海外留學生的故事。
如果你有獨特海外經歷願意分享,歡迎聯絡我們進行深度訪談!無論是學術探索、職場經歷、跨文化體驗,還是留學中的成長故事,期待你能分享在異國他鄉追夢路上那些值得銘記的精彩瞬間。
期待聆聽你

🌟人物訪談記者
🌟梁曉軒Siena 

🌟郵箱:liang@collegedaily.cn

多說一句:
微信更新了推送機制,很多小夥伴反饋說經常看不到我們的更新,這裡建議大家將我們的公眾號加一個星標,以免錯過我們的推送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