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週日,在FindingSchool拓校的微信影片號直播間,FS的老朋友,尚學明德的教學主管邱老師圍繞以下4個方面,深入淺出向觀眾們講解了在美高就讀的中國學生的常見問題,遇到的挑戰及解決的方法。
-
開學初,孩子學業上會遇到什麼問題?該如何處理?
-
父母可以做哪些事情來協助到孩子的學業?
-
不同學科,提升GPA還需要注意什麼?
-
家校日,父母需要做的準備以及如何和老師有效溝通?

感興趣的讀者可以掃碼關注我們影片號,在“直播回放”頁面裡面找到“10月13日”的講座回放即可觀看。👇


具體操作步驟
歡迎大家進入FindingSchool和尚學明德共同運營的學術解析群,在群內你可以免費得到:
1. 不同學校,9年級選課建議
2. 不同學校,特色和優勢課程和專案介紹
3. 不同學科的介紹和方法
4. 其他美高資訊和資訊
👇掃碼新增FS小助手入群
👇
備註:學術解析群

GPA
在進入正題前,邱老師帶領大家瞭解和統一認知GPA的演算法:

不同老師的打分是不一樣的,甚至同一學校、同一年級、同一門課的不同老師GPA的演算法都有可能會不一樣,所以具體情況需要具體分析。但總體會從以下幾個角度進行打分:
-
“課堂表現”課堂表現的打分和比例,因老師而異。比如:Loomis有的拉丁語老師這個部分,不打分。
-
“作業”具體也因人而異,有的老師把實驗lab report,單獨拿出來統計。
-
“小測”有的老師每週安排一次,有的可能每2周-3週一次。
-
“和老師的互動”是主觀因素,雖然不在打分之列,但是會影響老師的其他打分,例如卷面成績雖然差,但老師給了curve之後成績會有所提高,但是curve給多少老師則會考慮學生課後和老師的互動關係。所以需要學生多和老師進行互動。

先說外因:
-
“課程難”舉例Cate的9年級綜合歷史和英語的人文課,St. Paul 的9、10和11年級都是綜合人文課,比如學生會學《Persepolis:我在伊朗長大》需要結合歷史和文學一起學。還有北野山9年級的人文課是英語和宗教的結合,10年級的人文課是歷史和宗教的結合,非常具有難度。Peddie的數學特別好,但是難度也比較高,在Top 50的美高中數學能排到第一梯隊,所以如果去Peddie上的是榮譽數學,尤其是榮譽預備微積分,大家普遍是覺得非常難的。Western Reserve有college level的課,有的課程難度甚至比AP難度更高,例如CL統計有的章節AP統計並不會涉及到,一般是大二才會學。再比方,Hotchkiss的文科整體難度都很高,例如其西語1的內容比別的學校多2個單元,西語2甚至可能已經是有的學校西語3的難度。
-
“理科老師”蠻多美高的理科老師(尤其是數學老師)的理念是認為學生應該要自學,例如Webb CA的數學課是以題冊為主,有的老師甚至是讓學生先自學,然後再上課講。或者有的老師自己本身很厲害,就會拔高課程的難度。比如,Governers的AP化學,老師自己很厲害,她的課程難度其實是要比AP更高一些的。還有的老師是他平時講的難度正常,但是考試就會提高一個難度。例如St. Paul的Honor Pre-cal,老師平時講課內容難度正常,但是考試會經常考綜合題,對學生的靈活性要求比較高。
-
“文科老師”很多文科老師要求都非常高,例如Andover 的英語老師普遍打分都很嚴格。再比方說Governor's AP英語和AP美國史有老師也教9年級的課,打分超級嚴格。

再說內因。
-
“文科能力“尤其針對公立學校背景的學生來說,沒有學過文學分析,不知道有哪些修辭手法。值得注意:託福寫作是語言寫作的議論文,需要語言到位,不看深度。而美高的歷史和文學,需要有理論框架,想得A,必須要有深度分析,不管是什麼題材的文章,找到關鍵證據後進行分析。
-
“理科能力”很多學生(尤其是國際學校或美初的孩子)在代數2之前可能沒什麼問題,但是開始上預備微積分、微積分等課程時,之前的數學功底、計算能力是不足的。有的學生是沒有系統學過實驗報告,但是實驗報告佔比一般都還蠻高。
-
“學術誠信”在近兩年的美高學習中,學術誠信成為越來越大的問題。大部分學校都會讓學生把文章和作業上傳到網站,網站自動檢測是否有抄襲,以及是否有用AI。一旦發現問題,學生的成績很有可能會受到影響。所以大家一定不要抄襲,並且在老師允許的範圍內使用AI。
剛開學,美高學生的常見問題

-
“選課太簡單”學生數學基礎很好但是被分到了選的代數2,其中至少一半的內容都是學過的。
-
建議:第一步,一定要做客觀的評估,評估這個難度是暫時容易,還是的確低於孩子實際的能力。第二步,如果真的不合適,可以和學校提出調整。一般學校可以在2周之內或者1個月之內進行調整。如果錯過了這個時間,那就要考慮第三步。第三步,曲線救國:可以參加競賽—如果代數2對你簡單,可以考慮AMC10。可以和學校商量下一年跳級—有的學校是允許下一年跳級。可以和學校商量額外考AP考試:學校對於學生沒有在學校學AP課程單獨去考AP態度是寬容和支援的,那麼你也可以考慮適合低年級學生的AP考試。例如我們之前Blair的學生,9年級跟我們學然後考了AP宏觀和微觀經濟,10年級參加了NEC的競賽,拿到了很好的名次,11年級申請到了沃頓的夏校。

-
“選課太難”第一步,還是要做好客觀的評估。第二步,多種方法提升成績。例如預約老師的office hour,或者利用好Writing Center的資源,比如Loomis就有很好的寫作中心,可以請老師/學生先幫你review一遍作文再提交。第三步,利用假期,補習之前的漏洞,提前做好預習。例如我們有學生在Webb,數學老師要求學生自學,孩子成績不理想,但是平時沒有太多時間系統學習。所以就在感恩假、聖誕假安排課程,查缺補漏並預習,後面成績就有明顯提升。第四步,在學校允許的時間範圍內調整課程。例如,我們有學生在Governor's 10年級的時候沒有選歷史,11年級卻選了學校最難的AP美國曆史,還遇到了打分最嚴格的歷史老師。前2次考試成績很不理想,一直到第3次快掉到C了,學生才意識到嚴重性,但是已經來不及調整難度了。
不同學科,提升GPA的方法和要點


-
“提分要點”常見問題:學生閱讀的時候囫圇吞棗,只掌握字面意思,並沒有進行深入思考和分析,例如作者用了什麼修辭手法、表達了什麼主題、怎麼表達這個主題等。建議大家學會做annotation批註。有的學生的問題主要是課堂討論參與不進去。其實還是課前的準備不夠,建議大家在課前的閱讀一定要深入思考、詳細批註,並且可以一人分飾好幾角“模擬”課堂討論。“寫作三步走”,是尚學明德這麼多年總結出來最有效的文科提分的方式,非常建議大家用起來。我們被哈佛、斯坦福、普林斯頓同時錄取的一位明星學生,10年級的英語課也是採用三步走的方法,持續了一段時間才實現了寫作能力的飛躍。而這個方法,最關鍵的就是預約老師的office hour或者去參加老師的conference,不僅瞭解老師的打分機制和偏好,也可以清楚地瞭解到自己的問題在哪裡,不斷進行提升。
英文和歷史的提升,需要時間,不是一蹴而就的。

不鼓勵題海戰術,但是想要強調,做題的量很重要,鞏固知識點,提升計算能力。

大部分學校,例如Choate、St Paul、Exeter、Andover等都非常重視實驗報告,有的老師把實驗報告計入總分的比例高達25%。

法語、西班牙語 一級的難度不大,但是二級和三級難度爬升,之前的基礎非常重要。
中國學生反映,她上了西語1,同班的同學都不是零基礎,所以假期需要提前學習。
家長可以如何輔助

建議各位家長特別關注面板/portal,也就是學校的線上管理平臺,學生的每一門課作業的提交、打分等情況都可以看得到。
家校日

重點提醒:在與老師溝通時,弱化“為什麼成績不理想”,側重在“能力”和“發展”。這樣的重心能被美高老師所接受。可以找自己孩子翻譯,請他人翻譯,或者用翻譯軟體(線下見老師的時候翻譯軟體比較好用,在線上時因為時間限制,翻譯軟體可能沒那麼好用)。
問答環節
問答環節,邱老師直播回覆了家長們對於Blair、Pennington、Hotchkiss、北野山、Hun等學校的課程特點相關的問題。
另外,特別值得跟所有家長分享一個小知識:如果第一學期,學校最後的grading是Pass/Fail,那分數還是會被記入嗎?影響總體成績嗎?比如偶爾一次分數不高,但是pass了。
答案是否定的。分數只會記錄在學校的檔案裡,大學招生官不會看到。所以建議大家如果第一學期(或者9年級)課程是Pass/Fail,一定要抓住這個機會,可以選擇自己不太擅長的課程,提升能力,這樣後面正常打分後就不會拖後腿。
FindingSchool
歡迎大家進入FindingSchool和尚學明德共同運營的學術解析群,在群內你可以免費得到:
1. 不同學校,9年級選課建議
2. 不同學校,特色和優勢課程和專案介紹
3. 不同學科的介紹和方法
4. 其他美高資訊和資訊
👇掃碼新增FS小助手入群
👇
備註:學術解析群



掃碼新增尚學明德老師獲取更多資訊

封面圖源:Pixabay




更多留學教育資訊點選關注FindingScho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