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房已突破26億,如何評價《唐探1900》?

點選上方卡片關注👆
截至今日,電影《唐探 1900》票房已超 26 億元。如何評價這部唐探系列的續作?一起來看看答主們的回答吧
如何評價陳思誠執導,劉昊然、王寶強主演的電影《唐探 1900》?
|答主:伊文西
不得不佩服陳思誠的敏銳,今年果斷擱置「唐探」宇宙,做了個「前傳」,把故事背景放到了 1900 年的美國。
「彼時彼刻,恰如此時此刻」。這一筆,額外有另一重現實的映照。
然後,電影也坦然地講出「此一時,彼一時」,從身在「彼時」的觀眾而言,頗有些穿越歷史的意味。特別是疊加 24 年以來中國的各種突破和爆發,更多了些「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的感慨。時移世易,一切都不同了。
《唐探 1900》算近年來陳思誠導演作品裡完成度較高的一部,不及首部,質量與第二部在伯仲之間。
形式上有各種型別電影的拼湊,本片讓我想起《十月圍城》+《致命魔術》,又神似《午夜北平》的帕梅拉謀殺案,再加上唐探的固有元素,便有了新的故事。
還說陳思誠不愛諾蘭?
本片勝於前作,很重要一個原因,是擺脫了冗雜而笨重的「宇宙」設定,不用去分那麼多戲份給無意義的神秘角色,把更多精力聚焦於故事和主題,專注了不少。
當然,「唐探」賴以成名的密室謀殺徹底不見了,沒有本格,變為「歷史推理」。也談不上多少推理,兇手和動機實在好猜,反轉也沒什麼意思,與殺人案有關的一切都只是將就,都只為了更宏大的政治議題服務。
客觀講,陳思誠還是聽勸了,這部電影迴歸敘事主義,故事總算講圓乎了,動機都合理,角色也有了創新,講一口河北話的印第安人也算腦洞大開。
製作水準上,電影的服化道、美術、音樂都很好,質感做得很紮實,畫面電影感十足。
表演方面,主角劉昊然和王寶強保持了他們在這個系列裡的一貫水準,但周潤發顯然提供了原高於其他演員的表演水平,特別是最後關於唐人街存廢的辯論戲,就那個臺詞文字水平,換任何演員念都尷尬,但周潤發就可以打動人。岳雲鵬其實很適合演電影,費洋古是搞笑版的「閻效國」,小嶽嶽電影裡的表現,著實比春晚強多了。
電影當然也捨得在演員配置上下本錢,很多幾個鏡頭的配角都用到了太保、奚美娟、李成儒這樣的老戲骨,包括再次跟陳思誠合作的約翰庫薩克,好演員們構築了電影的底線。
笑鬧探案之餘,整部電影真正值得關注的還是主旋律化,這其實是比推翻宇宙更大的變化。
整部電影仍在小心翼翼探索,有些扭捏放不開。
周潤發飾演的白堂主在法庭上遭受圍攻,彷彿 TT 聽證會的周受資,聲嘶力竭、唾沫橫飛,無非想求個公平,是「我為美國付出那麼多,美國怎可如此待我」的委屈,是寄人籬下的不甘與不願。但對照當下國內大眾的心態,特別是這一年來針鋒相對卻又縷有突破的現實,那漫長的發言仍過於卑微了。雖說「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的預言尚未實現,但這套或許十年前還成立的話語,現在確實已經跟不上新形勢了。
《唐探 1900》不算多優秀的電影,但一個春節檔的及格分還是可以給的。
嫌棄劇情不夠搞笑,枝蔓太多情節混亂,殺人計謀設計不夠,甚至「登」味過重,都可以理解。
唯獨有些僅僅因為「民族敘事」打低分的,可能自身恰恰就是喜歡將一切政治化,滿腦子立場和主義的人,也就別扯什麼電影的純粹性了,烏鴉笑豬黑。
|答主:星期五文藝
很多人都從主旋律說事,我從別的角度談談這部電影中提到的《排華法案》吧。
《唐探 1900》以偵探推理為殼,卻用一樁樁案件剖開了美國排華史上最血腥的真相。
王寶強飾演的「阿鬼」回憶父母時,銀幕外的觀眾或許不知道,每一寸枕木下都可能埋著一位無名華工的亡魂。
美國那條鐵路下的華人白骨
電影情節:

阿鬼的父母在修建鐵路時因爆炸身亡,他隨身攜帶的遺物僅有一枚染血的銅紐扣。


歷史真相:
1865 年,美國中央太平洋鐵路公司以「中國人不怕死」為由,僱傭 1.2 萬華工挑戰內華達山脈段。他們用血肉之軀對抗花崗岩懸崖與暴風雪,死亡率是白人勞工的 3 倍以上。
爆破敢死隊:華工需在垂直巖壁上鑽孔填藥,稍有不慎便粉身碎骨。1866 年冬,一場雪崩活埋了至少 50 名華工,公司僅記錄「損失少量勞力」。
「每公里三條人命」:據斯坦福大學檔案研究,華工死亡人數保守估計超 1200 人,遺體多被草草掩埋或拋入峽谷。2019 年,加州鐵路博物館展出一把鏽蝕的鑿巖錘,手柄上刻著「陳阿福,1867」——這是少數能追溯的姓名。
銀幕與現實交織:電影中阿鬼父母的悲劇絕非虛構。紀錄片《鋼鐵之路》披露,一名華工遺孀曾收到鐵路公司寄來的「死亡通知」:包裹裡只有丈夫的半截手指和2美元撫卹金。
華人男性不能與白人女性通婚
電影情節:
白振邦與愛麗絲(白人女性)相戀,卻因愛麗絲父親的阻撓與《反異族通婚法》最終悲劇收尾。

歷史真相:
「黃禍論」下的婚戀禁令:1880 年加州《反異族通婚法》明確禁止華人與白人通婚,違者判刑 6 個月。1922 年,華裔男子劉金成與白人女性結婚,被最高法院以「華人非白人」為由判決婚姻無效。
「單身漢社會」的悲劇:因《排華法案》禁止華人女性入境,美國華人男女比例一度高達 20:1。許多華工孤獨終老,臨終前將積蓄寄回家鄉「買」一個牌位婚姻。
銀幕與現實交織:電影中白振邦的西裝與懷錶,暗喻華人精英試圖融入主流社會的掙扎。歷史上,華人醫生伍盤照(Ng Poon Chew)與白人女性相戀後,被迫移居墨西哥以逃避法律制裁——這種「跨國私奔」,是無數華人的無奈選擇。
清除唐人街運動
電影高潮:
周潤發飾演的白堂主在

國會咆哮,鐵路下都埋著華人的屍骨,現在卻要驅逐華人,公正平等在哪裡?!


歷史真相:
「清除唐人街」運動:1885 年懷俄明州石泉城大屠殺,28 名華人礦工被燒死在棚屋;1906 年舊金山大地震後,市政府以「防疫」為名強拆唐人街,試圖將華人永久驅逐。
司法抗爭的血性:1886 年,舊金山華人洗衣店主聯合起訴市政府歧視性法規,最高法院在「益和訴霍普金斯案中判決華人勝訴——這是美國民權史上的里程碑,卻鮮少被教科書提及。
銀幕與現實交織:白堂主的怒吼並非藝術誇張。1905 年,舊金山中華會館主席周松(Chow Sung)面對驅逐令時,曾向媒體發表宣言:「我們建鐵路、開荒土,現在你們卻說我們是毒瘤?這片土地也浸透了華人的血!」
這部娛樂大片,其實也揭示了一段華人在美的血淚史。
題圖來源:《唐探 1900》
知乎熱門文章

為什麼每次高鐵到站,總有人提前 10 分鐘就站在門口等著?

為什麼《哪吒之魔童鬧海》能成為中國影史票房冠軍?

家屬證實「大 S 因流感併發肺炎去世」,流感真的能致命嗎?

本文內容來自「知乎」
點選上方卡片關注
轉載請聯絡原作者
👇點選【閱讀原文】,看更多精彩回答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