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號稱史上最強春節檔,好片多,選擇多,型別多。
不過,我們的首選,肯定還是《唐探1900》。
最大的原因,當然就是兩個字:
好笑。
作為春節檔唯一一部真人喜劇,《唐探1900》在題材型別上佔據了得天獨厚的優勢。
它精準地踩中了中國觀眾對春節檔的底層需求:大過年的,無非就是想全家老小聚在一起,看點開心的、樂呵樂呵。中國人對“團圓熱鬧”的執念,使得喜劇電影不僅是春節觀影剛需,更是春節的社交剛需。
而在“閤家歡喜劇”這個賽道上,唐探不說是今年的標準答案,肯定也是版本最佳了。

當然,這麼多年下來,你必須承認,過年看唐探,也是一種肌肉記憶了。
還記得每部唐探都有一個熱鬧的片尾曲,全劇組一起在異國他鄉跳舞,向全國觀眾拜年。看到那個畫面,才覺得氣順了,年味也到了。
現階段,你找不到另一個電影IP,既有這樣國民級的影響力,還能如此熱鬧喜慶,完全將春節的儀式感刻進了自己的DNA裡。唐仁和秦風無論換幾個新皮膚,都會是你最好的過年搭子。
從這個層面上來說,今年春節檔雖大片雲集,但《唐探1900》才是真正的“解壓剛需”,也是全家人的快樂密碼。
畢竟,春節最渴望的,還是笑聲。

那麼,《唐探1900》好不好看呢?
目前來看,無論票房還是口碑,都已經穩在春節檔第一梯隊的水準了。
當然,相信大多數人對此都不意外。
回顧《唐人街探案》過去的十年,是中國電影的十年,也是我們所有人的十年:
2015年,它憑藉8.2億的票房和豆瓣7.7分的高分,成為跨年檔的一匹黑馬。“懸疑+喜劇”的混搭模式,像一顆國產片的深水炸彈,撕開市場的缺口,讓所有人都眼前一亮。

2018年,《唐人街探案2》初戰春節檔,就取得了30億+的好成績。這一年的它,以“國際化+高概念”坐穩國民IP,也摸準了春節檔的命門:用喜劇消解懸疑的壓抑,用熱鬧對沖現實的疲憊。

三年後的《唐人街探案3》,票房表現更是達到了史無前例的高度。首日票房高達10.11億,至今仍保持著內地影史單日票房的記錄。總票房45億,也證明了其市場統治力。

不過,還是萬萬沒想到,走過十年,《唐人街探案》系列,竟然還是能讓人耳目一新。
你以為他們下一步是要集齊唐探世界地圖,沒想到竟然是要拓展時空密碼。
這一次,影片跳出主宇宙框架,溯源到1900年的美國舊金山唐人街。
不同於前三部分別在曼谷、紐約、東京的唐人街實地取景,《唐探1900》為自己造了一座城。
為了還原1900年的舊金山唐人街,幕後團隊用七個月時間,共還原228棟建築體、40輛馬車、30餘輛汽車等,在山東德州從無到有地建造了一座“舊金山城”。
影城面積199800平米,無論是長度400多米、高度14米的舊金山中央大道斜坡,還是金碧輝煌的中國大戲院、宏偉壯觀的議政大廳,都做到了極致的還原。

創新的不僅是設定,還有角色。
和前三部不同,這一次的唐人街神探組合的角色性格完全顛倒了過來。
原本油膩好色的唐仁,反而成了沉穩低調的部落獵人阿鬼。
阿鬼這次的人設更討喜了,沉默、靠譜,既有獵人的兇猛,也有獵人的忠誠。他像是神探組合裡的定心丸,多虧有了他,才能屢屢逢凶化吉。
也很久沒有看到寶強哥用這樣的喜劇風格來表演了。很多時候,阿鬼其實什麼都沒有做,他的態度越嚴肅、越較真,觀眾就越想笑。只能說,有些人就是天生的喜劇演員,一本正經的時候都能搞笑。

劉昊然也讓我們看到了他的喜劇天賦。
口吃自閉的天才少年秦風,變成了非常話癆、非常戲精的留美翻譯秦福。

之前秦風主要是個冷麵吐槽役,靠跟唐仁打配合來出笑料。但秦福的表演風格則要大開大合、怎麼誇張怎麼來。
秦福前期一直在插科打諢,換一個人可能拿捏不好這個尺度,但因為有劉昊然本人的少年氣質加成,一點都不過分,反而顯得很可愛。
影片開場有兩場戲看得我哈哈大笑。
一是秦福和周潤發所飾的協盛堂堂主白軒齡初次見面,秦福對著大佬裝瘋賣傻、溜鬚拍馬,白軒齡也笑眯眯地配合他的表演。這場戲裡兩人你來我往、暗藏機鋒,看得非常過癮。

另一個就是阿鬼和秦福的初次見面了。
非常負責任的說,這絕對是這對CP最有“宿命感”的一次相遇,全國觀眾相當於是為這對新人證婚了(開玩笑)。
之後兩人也是數次上演“他逃他追,他插翅難飛”,最後落跑秦福實在無可奈何、逃無可逃,只好和阿鬼一起開始探案,觀眾也和他們一起,共同探索百年前光怪陸離的唐人街。
這其實也始終是唐探系列裡,我最喜歡看的一部分。看著這兩位不著調的神探一起冒險、逃跑、探案,看似沒心沒肺,其實無數次化險為夷,最終才發現城市的心臟裡最不為人知的秘密。

是的,喜歡看唐探,從來都不只是為了看沉浸式的懸疑,也是為了這一份獨一無二的熱鬧:看著這對好兄弟鬥嘴、打架,跟著他們一起在異國他鄉的街頭穿梭,走遍世界,玩遍世界,這樣的年味才對了。

過往的唐探IP更注重於探案,但這一次拍攝的前傳更側重於“唐人街”這個系列的“元”概念。
這毫無疑問是唐探IP最豪華的一次開啟方式,影片不僅請來了周潤發、約翰·庫薩克等重量級嘉賓,還有一幫喜劇演員的加盟,連一個跑龍套的“街頭騙子”都是小瀋陽,可見卡司之華麗。
畢竟,賀歲檔嘛,就是要群星薈萃,人越多越熱鬧。觀眾最享受的,也是角色一抬頭、又發現一個大明星的那種意外驚喜。

除了發哥之外,我個人印象最深刻的配角,應該是岳雲鵬所飾的清朝官員費洋古。
在故事前期,費洋古完全是一個喜劇式的丑角,承擔了好幾個重量級的笑點,也一直在攪渾水、給破案的神探使絆子。
但是,這個人物到了最後,又有非常狠、甚至很悲的一面。如何平衡那種喜劇性和人物狠辣、奸猾的底色,岳雲鵬做得相當好。

而在劇情方面,這次的案件相比於前作來說,同樣也不太一樣。
誠然,作為“舊金山的開膛手傑克案”,它依然保證了前作的強型別化,撲朔迷離、噱頭十足。
但這一次,比起兇手是誰,更值得關注的,是案件牽涉到的每一個人、以及他們背後的身份和立場。

當然,要說到這一點就不擴音到,選擇“開膛手傑克”案件,的確是一個非常巧妙的切入點。
歷史上的“開膛手傑克”之所以轟動世界,不僅因為它是百年懸案,還因為它本身就有著極強的階級屬性,受害者是一群英國妓女,一群無人問津的底層階級。兇手之所以得以神隱,時代和階層都可能是他的保護傘。
而在《唐探1900》中,這兩者也顛倒了過來。受害者的身份很高,是美國共和黨議員的女兒,反而嫌疑人的身份很低,人人喊打,他是一名在美華人,協盛堂少堂主白振邦。

案件本身就有很大的疑點,很多人都心知肚明,人不會是白振邦殺的,那為什麼大多數人還是急於讓他定罪?
因為他們想要將華人趕出舊金山,想要徹底取締唐人街。
所以,在這個故事裡,核心並非案件,而在於“唐人街”本身。而真相之所以重要,也因為它是一場政治對弈的籌碼,維繫著每一個唐人街華人的共同命運。
藉由探案的過程,影片實際上揭露的,是在美華人最真實的生存境況。
協盛堂堂主白軒齡,看似位高權重、掌管整個唐人街,其實在談判裡沒有任何話語權,一切都要依仗白人,他救不了任何人,甚至是自己的兒子。

清朝官員費洋古,遠渡重洋來到舊金山,從下船開始就被白人羞辱、被當地華人騙得身無分文……觀眾笑著笑著就發現,真的很諷刺。
為了完成老佛爺的任務,他不得不與愛爾蘭人合作,出賣同胞、數次破壞關鍵線索。
但在阿鬼秦福即將被他坑死的時候,是什麼救了前者一命?
不是天降神兵,恰恰是一條讓所有中國人最沉痛的、最恥辱的新聞:1900年,八國聯軍入侵紫禁城。
那一刻,費揚古目瞪口呆,銀幕前的我們也目瞪口呆。
站在坑裡的秦福們,和坑外趾高氣昂的費揚古們,都認清了一個事實,無論身在何方,無論身處於哪個階層,每個華人都是被壓迫的、被侮辱的命運共同體,並沒有區別。
這是一次血淋淋的、最慘痛的覺醒。

我個人覺得,這是整個《唐探1900》裡,最重要的一場戲之一。
而另一場重磅戲,當然就是影片結尾,白軒齡在法庭上那段雷霆萬鈞的獨白。
我們整個影廳在觀看這場戲時也都是鴉雀無聲,被深深震撼到了。
大部分懸疑型別片,高潮都在於揭示真相的一刻,但《唐探1900》的野心不在密室,更不在本格推理,重要的不僅是誰是兇手,更是誰在抹殺華人的名字。
這部電影的核心不是探案,而是覺醒。
被抹去的華工屈辱歷史並不是個體記憶,而是我們民族共通的集體記憶。影片聚焦的是百年前的“唐人街”血淚往事,也依然連線著每一位中國人。
第一次發現唐探不止好笑,還很好哭。或許也正如片中的一句話,“有笑有淚才是藝術”,最好的喜劇,底色永遠是悲劇。

這個層面上,影片講述的不僅是“初代唐人街神探”,是系列的前傳和開始,也是中國革命和覺醒的起點。這兩者構成了一層巧妙的互文。
真正意義上,這部電影所講述的是我們的“先祖”的故事。而這背後,總是有血有淚,是一段黑暗的、被掩埋的歷史。它需要偵探的放大鏡去挖掘,更需要中國電影創作者的鏡頭去呈現。
由此,我們也看到了唐探IP的格局。
影片將時間線拉回到1900年的舊金山,在舊金山唐人街的煙館、賭檔和洗衣房裡,揭示最真實的“海外華人”的處境,將商業喜劇與民族記憶勾連,也讓懸疑喜劇與華人血淚史正面相撞。
這個IP突然有了超越娛樂的重量。
它敢於在春節檔用喜劇來解構歷史的傷痛,讓觀眾笑著進場、沉默離場。它敢於用嬉笑怒罵的外殼去包裹著最鋒利的刀片,去剖開排華法案的傷疤、揭開鐵路華工的屈辱,將鏡頭對準每一名沉默的華人,借大銀幕追問,“我們是誰”。
這一次,《唐探1900》不僅贏在好笑,也贏在共情。
它講述的不止是唐探十年,更是華人的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