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被美國特朗普政府羞辱加刺激之下,歐盟提出了規模龐大的8000億歐元的超級軍購大單。儘管歐盟 “很有骨氣”地宣稱,不靠譜的美國和英國軍火商被排除在採購名單之外,但俄羅斯媒體卻愕然發現,歐洲想要填補空虛的彈藥庫,不能只糾結於“要不要找美國”,實際上更得看中國的臉色。
因為中國控制著對常規武器生產至關重要的戰略資源——銻。

3月19日,歐盟委員會發布了“2030準備就緒”國防白皮書
先說歐盟的這個超級軍購計劃。據美國政治新聞網(Politico)19日報道,根據歐盟委員會當天公佈的《歐洲防務白皮書》和《歐洲重新武裝計劃/2030戰備計劃》,如果把韓國、日本和歐洲自由貿易聯盟(EFTA)成員國等國家納入其採購合作,涉及的資金投入可能超過8000億歐元。目前最具體的融資方案是,歐盟委員會提出向歐盟成員國提供1500億歐元貸款用於國防投資。
報道稱,讓歐盟做出這一決定的原因是美國特朗普政府的反覆無常,以及他們對北約夥伴的不斷攻擊。這讓歐盟不再相信美國軍火商們幾十年來的宣傳,即購買美國武器附帶美國保護。 一名歐盟官員表示,“如果你(美國)繼續打盟友的臉,他們最終不會再想從你那裡購買武器。”

近年來,歐盟約2/3的軍購費用都落入了美國軍火商的口袋。但特朗普上臺以來,多次威脅要奪取格陵蘭島、將加拿大變成美國的第51個州,他質疑美國是否應該履行其對北約的義務來援助盟友,他的政府突然暫停對烏克蘭的武器交付和情報共享……這凸顯出過度依賴美國的危險。越來越多的歐洲國家開始擔心,“過度依賴美國武器的風險已具體化為一個問題:如果與我們發生政治衝突,華盛頓是否有辦法關閉我們的飛機、防空系統和其它關鍵系統?”
在此背景下,歐盟除了試圖向法國、德國等成員國採購裝備外,還計劃向挪威、韓國、日本、土耳其、澳大利亞甚至是印度提交武器採購清單。且不管這些做法的可行性如何吧,至少歐盟把“撇開美國單幹”的態度是展現出來了。


但問題在於,這個世界不是光靠嘴上喊幾句口號就能成事的。俄羅斯《訊息報》網站20日嘲諷稱,儘管歐盟正不惜重金地填補因為援助烏克蘭而被掏空的武器庫,但現實情況是,它們很快就發現採購計劃面臨大麻煩——對於現代武器至關重要的銻,被控制在中國手裡。
報道稱,銻本身是一種易碎的金屬。但就像合金中的新增劑一樣,它是不可替代的——銻對國防工業供應鏈至關重要,銻和銻化合物目前被廣泛應用於彈藥生產、紅外製導、核武器、火箭阻燃劑等領域,例如三硫化銻是生產子彈底火的重要組成成分;銻化合物具有高耐熱、低電阻的優良特性,常被用來製造雷射制導炸彈以及各型導彈的導引頭,其中銻化銦是紅外導彈中電子元器件的核心材質,是用於製作波長為3-5微米的紅外探測器的重要材料;銻作為高能阻燃劑,經常被用於現代戰鬥機以及遠端戰略導彈的發動機,使發動機能承受更高的燃燒溫度從而得到更大的推力;加入少量的銻還能夠增加金屬的硬度和強度,用於槍管和炮管的製造等,可以很好地避免槍管炮管發熱膨脹造成的精度下降。

目前世界市場對銻的需求是每年12萬噸,而同期的產量只有8萬噸。根據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的資料,2023年中國、塔吉克和俄羅斯三國佔據了全球銻產量的87%,其中僅中國就佔到了48%。排名第四的澳大利亞只能滿足全球2%的銻資源需求,即便該國極力擴大相關產能,未來頂破天也就只能達到7%。
報道稱,此前美歐都在大規模從中國進口銻礦,但根本就不夠用,完全無法建立足夠的戰略儲備資源——美國《防務新聞》2022年提到,美國眾議院軍事委員會的相關報告顯示,中國長期以來是“最大的銻礦開採和精煉國,也是美國的主要進口來源。根據美國國防戰略儲備的銻資源儲備,一旦被切斷相關供應,美國最快在3年後就將出現短缺。”
更重要的是,地質學家認為,以當前的開採速度,地球上已探明的銻礦只夠用24年。俄媒提到,2020年中國生產了6.1萬噸,但2023年中國轉而更多從國際市場上採購銻礦進行精煉以滿足國內需求,中國自身的銻產量下降到4萬——中國顯然是在有意識地保護本國的銻礦資源。
因此當中國去年宣佈“原則上不予許可鎵、鍺、銻、超硬材料相關兩用物項對美國出口”後,俄羅斯也大幅削減了銻出口,結果就是美國和歐洲開始在國際市場上競相搶奪,導致這種金屬的價格在幾個月內上漲了300%。

更糟糕的是,以前歐洲還可以從報廢的武器中回收和提煉銻,用於新武器的製造。但如今歐洲庫存的幾乎所有武器都被用在俄烏衝突中——其中大部分變成了戰場上的殘骸和碎片,至少在戰火平息之前,歐洲國家從舊武器中提煉銻的這條路也堵死了。
因此歐盟國家有意大規模採購武器,就必須看中國的臉色。正如俄媒所言,銻是21世紀最受歡迎的原材料之一,它對生產各種技術產品至關重要。歐洲必須認識到,這種關鍵礦物供應的任何中斷都可能對國家安全造成毀滅性的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