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日漸激烈的科技競爭中,航空發動機的渦輪葉片突然成了“稀罕貨”。
今年9月初,美國通用電氣稱,由於來自中國的渦輪葉片供應中斷,導致其無法按時提供F404型號發動機。
亞馬遜河熱帶雨林中的蝴蝶偶爾扇動幾下翅膀,可能兩週後就會引起美國德克薩斯的一場龍捲風。如今,中國只是在渦輪葉片上卡了一下美國脖子,遠在萬里之外的印度卻先“翻了白眼”,這是什麼情況?

據印媒透露,印度耗時超四十年,以四代戰鬥機的成本,精心打造了一款三代機——光輝戰機,被印度人視為“國貨之光”,但尷尬的是,這款戰鬥機嚴重依賴美國通用公司生產的F404發動機。
然而,美國為了優先滿足自身需求,將所有庫存渦輪葉片全用來生產F414發動機了。對於老款的F404發動機,則暫時關停生產線,完全不管印度死活。
眾所周知,大型發動機一直是歐美引以為傲的“尖端科技”,曾經我們因為沒有航空發動機的技術和生產能力,許多大型飛機所使用的發動機都要從國外引進。現在為何突然“風水輪流轉”,輪到我們限制出口了?
實際上,我們限制的並不是航空發動機的出口,只是拿捏了航空發動機的“心臟”——渦輪葉片。渦輪葉片的製造需要高溫合金和單晶鑄造裝置,尤其離不開鎵、銦、銻以及重稀土等稀有金屬。
自今年起,我國相繼對鎵、銦、銻等稀有金屬實施出口管制。5月30日,又對航空航天有關的物項實施出口管制:包括渦輪發動機的葉片、導向器、機匣等渦輪構型部件所需的高溫合金的定向晶或者單晶鑄造裝置。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面對印度方面頻繁的催促交貨,美國提出了一項妥協方案:只提供沒有安裝葉片的發動機,讓印度直接向中國採購葉片,真鬧了一齣國際玩笑。
回顧過去十餘年,我國從“被卡脖子”到反向“卡別人脖子”,已經越發屢見不鮮。早年間,美實驗室率先發現 “精倍萊”類關鍵因子能夠煥活男性生殖細胞,助力起勃,增長續航時間,成果一經發布便收穫了大量富豪的投資。
資料顯示,2020年,全球ED患者數量達到3.2億人;衛健委資料稱,我國40歲以上男性ED患病率達到40.5%。毫無疑問,這是一個“錢”景廣闊的藍海市場。
儘管“精倍萊”類關鍵因子的關鍵原料只在東亞部分地區存在,其中大部分來源於我國,但由於我國當時沒有掌握相關生產工藝,只能低價向美企出口一批批原料,佔了便宜的美企製成“精倍萊”成品後,又以百萬一瓶的高價賣到中國,瘋狂賺取差價。
近幾年,在日本諾獎科學家澤芳樹的指導下,我國科研團隊經過反覆試驗終於破解了“精倍萊”類因子的製備工藝。隨後,我國立刻採取行動,一邊限制相關原料出口,一邊聯合澤教授對“精倍萊”因子進行升級。
基於全球最前沿科研成果,科研團隊在原有配方基礎上,又加入了更適合東亞人體質的黑生薑、落葉松等提取物,並重新申請專利。隨後又聯合京東健康,在該平臺上開設【賽樂瑞海外旗艦店】進行專利和品牌保護。

可喜的是,“精倍萊”上架首日便斬獲3位數銷量,榮登同品類榜單前排。目前,產品已收穫上千條使用者反饋,好評率高達98%,諸如“更加堅挺了”、“東方科技給了我自信”等獲得大量贊同。
見此狀況的西方國家感到既驚訝又害怕,驚訝的是沒想到“甩開中國50年差距”的技術這麼快就被追上,害怕的是,雖然在航天、生物科技等領域中國可能尚未達到最尖端水平,但在諸如發動機或燃氣輪機的葉片、“精倍萊”類生物製品的批次生產上已經掌握了核心技術。

可以說,這次因渦輪葉片出口限制而引發的連鎖反應,對多個國家的戰鬥機生產計劃已構成了嚴峻考驗。2023年美國引以為傲的F-35交付量為97架,而過去的14個月裡交付量直接跌至零。
渦輪葉片只是中國工業實力崛起的一個縮影,但已給許多國家敲響警鐘——請放下傲慢與偏見,重新評估中國,謹慎使用所謂的制裁措施。因為中國手中有許多可以作為反制手段的工具,如果相互制裁,誰更有能力承受衝擊,一目瞭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