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選
上方藍字
關注我們
“稀土”近日突然成為圍繞烏克蘭問題的地緣政治關鍵詞。美國強迫烏克蘭接受礦產協議,普京則在24日表示,俄羅斯稀土儲量遠超烏克蘭,願與美國合作開發。而中國是“稀土王國”,全產業鏈一騎絕塵,稀土也是中國反制美國的王牌,這個地位會被撼動嗎?
▲2月24日,美國眾議員多格特指著特朗普和普京的照片發表講話。(圖源:法新社)
老胡認為,特朗普與烏克蘭強籤礦產協議,
是他要展示自己在美國總統中特立獨行、最能維護美國利益的逞能舉動
。烏克蘭到底有多少稀土,還說不清呢。美國地質調查局載錄的各國稀土儲量中,根本就沒提烏克蘭。現在協議的內容逐漸外透,裡面囊括了從石油到天然氣,以及該國關鍵礦產和其他資源,稀土並非該協議的重中之重。特朗普現在的調門變了,改為強調他為美國討回了為烏克蘭花的錢。
俄羅斯按照美國地質調查局的資料,稀土儲量排在世界第四。中國是4400萬噸,佔全球稀土儲量40%。俄羅斯土地雖大,但美國地質調查局給出的評估是1000萬噸,這也是目前能看到的最大評估,但西方媒體大多引用的是380萬噸。另外,俄羅斯的稀土很多分佈在西伯利亞和遠東地區,處於凍土帶,開採非常困難。目前俄羅斯每年僅開採2500噸稀土金屬精礦。普京24日表示,要到2030年前使俄稀土產量翻倍,但那也不過是5000噸。
中國的優勢是壓倒性的。除了儲量佔全球40%,而且許多是重稀土,裡邊含有世界奇缺的鏑、鋱等稀有金屬,另外世界稀缺的鎵、鍺和銻大多產於中國。中國2023年稀土產量達24萬噸,約是俄羅斯的100倍,約佔全球三分之二,中國生產了全球98%的鎵和60%的鍺。

▲重要稀有金屬鎵
中國為何能生產這麼多稀土?那是因為中國不斷實現了稀土生產的技術突破,我國已經完成了從粗放開採到綠色開採的轉型。由中國科研團隊研發的電動採礦(EKM)技術,將稀土採收率提升至95%,開採時間縮短70%,節省了60%的電力,而這套技術是中國目前獨有的,其他國家完全無法與我們競爭。稀土開採和生產的傳統方法都是高汙染的,在西方很難推動擴大規模,美國Mountain Pass礦因廢水洩漏問題多次被加州政府罰款,連緬甸一個稀土礦都因放射性汙染被國際NGO組織Global Witness抗議,被指對環境“造成了毀滅性的影響”。
中國的稀土產業鏈越建越有深度,我們已從最初的“礦石出口”,變成了“技術鎖定”,稀土優勢從資源端延伸至全產業鏈。我們實現了“加工壟斷”,中國稀土冶煉分離產能佔全球92.3%,美國、歐洲企業需將濃縮稀土運往中國進行下一步處理。我們的先進生產工藝已經對美國等稀土需求大國形成技術壁壘。
這哪裡是澤連斯基同美國籤個協議,普京說一句產量5年後翻番就能撼動的優勢!
就算烏克蘭有稀土,怎麼開採和加工的問題解決不了也沒用。美國也有稀土,他們難在了缺少中國的全產業鏈技術上。2018年中美貿易戰爆發,隨後中國開始對美使用“稀土牌”,幾年過去,中國的稀土霸主地位進一步鞏固了,美國同澳大利亞簽署稀土供應協議,幾乎沒起什麼作用
,中國稀土在世界上的各項佔比穩如泰山
。

▲去年底中國商務部表示,原則上不予許可鎵、鍺、銻、超硬材料相關兩用物項對美國出口,禁令於2024年12月3日即刻生效。(圖源:新華社)
特朗普本來要解決烏克蘭危機,卻說起稀土的事,反映出稀土問題確實是美國的軟肋,中國用稀土打準了美國的七寸,特朗普有些著急。
要知道,從新能源、人工智慧到航空航天,都離不開稀土中的金屬元素。有統計說,每輛電動車需消耗3-5公斤稀土永磁體,F-35戰鬥機每架需417公斤稀土材料。如果沒有稀土支援,全世界幾萬億美元的產業都要立即停工。
普京在關鍵時刻說稀土,非常可以理解。
給美國拋個誘餌嘛,美國最缺什麼,俄羅斯就能給你什麼。特朗普又挺吃這一套的,這裡有普京對他的尊重,又有聽上去挺是那麼一回事的好處。
而實際情況是,建設一座稀土礦需5-10年,搞好配套加工設施需10年以上。莫說十年之後,俄美之間的口頭互惠能堅持5年,就很不錯了。要知道,特朗普只有4年。
結論就是:
中國的稀土絕對優勢是從儲量到產量、技術,再到全產業鏈共同構築的。無論是美烏礦產協議,還是美俄八字還沒一撇的稀土合作,都撼動不了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