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地時間9月3日,網紅“乾巴大叔”因骨癌在英國去世。從去年開始,這位英國大叔憑藉自制“色香味三不沾”的白人飯在中國網路走紅。網友們稱,大叔的乾巴生活不是演出來的,而是他真實的生活狀態。正是有了這份真誠,才讓大叔平淡的生活閃出光芒。
文丨新京報記者 隋坤
編輯 丨胡杰
校對 丨張彥君
當地時間9月3日,那位因“吃乾巴麵包,品乾巴人生”而在中國走紅的“乾巴大叔”,因患骨癌在英國去世。
“乾巴大叔”是一位名叫基思的英國人,從去年開始,大叔憑藉自制“色香味三不沾”的白人飯在網路走紅。兩片扔在案板上“梆梆”作響的雜糧吐司,抹上永遠塗不勻的黃油,最後再壓上一片火腿和中國粉絲們叫不上名來的綠葉菜。粉絲們將這種極簡式的白人飯叫作“乾巴爛吃”(諧音lunch,英文午餐的意思)。“少、硬、看起來嚥下去會割嗓子,吃這玩意還不如去打葡萄糖。”一開始,粉絲們對大叔的餐食充滿戲謔之情。
但後來,粉絲們又被大叔樂觀、簡單的生活態度打動。大叔的妻子是一位來自中國黑龍江省佳木斯市的東北大姨,是大叔製作“乾巴爛吃”的攝影師以及旁白與解說。大姨喜歡用摻雜著中文的東北味英語調侃大叔,大叔不會生氣,只會用蹩腳的發音重複自己聽不懂的中文片語,有時還會配上一個搞怪的表情。
粉絲王磊(化名)喜歡兩人之間的互動,“像是小時候看過的外國動畫片的主人翁,一下子從電視裡蹦進了現實。”王磊也曾蒐羅食材,製作大叔同款的乾巴爛吃,結果發現“咽一口脖子能伸出二里地”。但是這依然沒有妨礙他喜歡看大叔的“美食影片”。
離別本該是個漫長的過程,但告別顯得匆忙。王磊對新京報記者說,從大叔的妻子公佈病情到大叔離世,僅過了一週左右。後來他得知,“其實大叔的病情確診也才不到兩個月。”
“走得太快了,比他做一頓飯都快。”

“乾巴大叔”的日常生活。影片截圖

“飯食雖然乾巴,但生活充滿樂趣”
李蕭然(化名)第一次在短影片平臺刷到乾巴大叔是去年12月。開幕是大姨一句帶有東北口音的“又在做他的午飯”。影片當中,大叔正一絲不苟地切面包。大叔的手掌很大,這雙大手製作的食物,讓李蕭然印象深刻。
“那是一整塊乾硬的吐司麵包,黑到看起來毫無食慾,刀切下去,碎屑四濺。”如果不是畫面中的案板,李蕭然不敢相信那是食物,“它看起來硬得能敲開核桃。”
帶著這份好奇,李蕭然繼續觀看影片。
切片吐司入烤箱烤制的間隙,大叔掏出了速食三文魚片、牛油果、表面坑坑窪窪的大塊黃油。乾硬的吐司被烤制後便有了溫度,大叔手拿小刀,對黃油塊猛刮幾下,然後塗抹在尚有餘溫的吐司上。當颳著黃油的刀具與吐司發生摩擦,除了能聽到清脆的“噼啪”聲,還有大姨在旁邊不可思議的“哎呀媽呀”。
隨後,大叔剪開速食袋包裝,將三文魚片用小刀取出,小心翼翼地鋪在黃油之上。小刀繼續在他手上翻飛,他一手握刀,一手拿起一個牛油果,將刀刃切入果肉,直抵果核。隨著牛油果在手中轉動,果肉被均勻地一分為二。去皮切塊後,軟塌的牛油果被壓在了三文魚片之上。最後,大叔不知從哪掏出了一片綠葉菜蓋在上面,“乾巴爛吃”大功告成。
很長一段時間,大叔點贊量較高的影片都是製作類似“乾巴爛吃”的內容。大叔偶爾會在吐司和黃油之外加橄欖菜,偶爾會加西芹,一個小小的聖女果也要用刀切成4片,整齊地碼在乾巴吐司上……大叔一邊做,大姨一邊調侃。到後期,大姨的口頭禪變成了“又在做他的乾巴爛吃了”,而此時的大叔也會用中文重複一句:乾巴爛吃!
看大叔充滿儀式感地做出一份賣相欠佳的食物,讓李蕭然忍俊不禁,影片上方的彈幕更讓她笑得飆眼:“飯前吃還是飯後吃?”“這午飯挺響的。”“硬菜。一頓飯下去倒欠200大卡。”
乾巴大叔的賬號迅速漲粉,粉絲量突破100萬。“看乾巴老頭,吃乾巴麵包,抹乾巴黃油,品乾巴人生”的口號幫助賬號逐漸出圈。有國內賬號專門模仿大叔做的乾巴爛吃,也獲得了可觀的流量。

大叔在影片中展示的自制“乾巴爛吃”。影片截圖
此後不久,國內的網購平臺上還出現“乾巴大叔同款”。與王磊一樣購買過“同款”並自己動手製作的粉絲不在少數。
他們當中有的人是因為獵奇,有的人是想減肥。王磊覺得,“想以此正經當飯的應該不多。”賬號剛火時,觀眾當中有許多人是專門來嘲笑大叔不懂美食的,王磊就是其中之一。“英國無美食傳聞已久,大叔的影片非常符合大家的這個印象。”後來,大叔的親屬站出來闢謠,表示大叔是為減肥才這麼吃的。
慢慢地,粉絲們發現大叔一家人的影片總是洋溢著和睦與樂觀,賬號裡的日常內容點贊量也越來越高。熱情爽朗的東北大姨一天要發七八個小影片,除了大叔做白人飯,還有一家人的衣食住行,像極了家族群裡的七大姑八大姨。面對大姨的絮絮叨叨,大叔永遠不會不耐煩,偶爾還跟著學幾句中文,逗得大姨哈哈大笑。靦腆害羞的兒子皮特一開始不喜歡媽媽一直拿手機拍他,大叔便寬慰他,媽媽喜歡拍影片,她開心就隨她吧。

商家推出的乾巴爛吃套餐。網路截圖
很快,這個乾巴老頭就變成了粉絲心目中的模範丈夫。“飯食雖然乾巴,但生活充滿樂趣。”王磊說,後來他看大叔的影片時,越來越喜歡看這家人溫馨的瑣碎日常。比如大姨帶十幾歲的皮特回中國過暑假,比如大叔悉心打理心愛的帆船……

乾巴大叔的告別
今年7月,多年沒有回國的大姨帶著皮特到中國過暑假。臨行前,大叔已經因為腿疼開始拄拐。大姨事後回憶,“當時我以為他是修帆船時候扭著腳了,如今來看,當時大叔可能已經出現了骨癌症狀。”
影片裡,大叔在機場給了皮特一個大大的擁抱,並在兒子耳邊輕語了幾句。李蕭然想起那個畫面來依然想哭,“也許那時候大叔已經預感到自己病重了,只是強撐著身體不敢告訴家人。”7月中旬,大叔獨自在英國錄了一段製作乾巴爛吃的影片,有粉絲聽出來大叔說話已經開始強忍咳嗽。
這個暑假皮特在中國過得很充實。大哥送他的兔子讓他愛不釋手,瀋陽的燒烤讓他讚不絕口,東北農村的大席也讓他直呼“Good”。但在暑假臨近尾聲時,大叔病重的訊息終究傳來,母子倆提前結束假期回到英國。
“一個多月之前走的時候還健步如飛,等回來怎麼就臥床不起了呢。”大姨在8月20日的一條影片中帶著些許哭腔說出了大叔的病情。在那條影片裡,大姨拍了英國家裡的院子。“走之前草坪的草剛割過,現在已經雜草叢生了。”

7月中旬,已在病中的大叔堅持自己錄製了一期“乾巴爛吃”的影片。影片截圖
8月底,大叔已經無法喝水。大叔說晚上渴得睡不著覺,大姨心疼得直嘆氣,“好好的一個人,怎麼一個多月就變成這樣了。”
從公佈大叔的病情到確認大叔離世期間,大姨共釋出了二十多條影片,其中有多條記錄了大叔在家中的痕跡。倉庫裡快要上顏色的飛機模型、大叔加工的帆船零件、大叔與皮特一起做的魚漂……大姨說,大叔是個閒不住的人,如今卻只能躺在病床上。
8月底,大叔家人已經得知大叔的病情正不斷惡化,於是紛紛來醫院看望他。這是一家人的訣別。大叔與前妻所生的大女兒在病床前俯下身子擁抱了父親,大叔用力抬起胳膊,也抱住女兒。那時大叔已經骨瘦如柴,抬起的胳膊上隱約能看見骨頭的輪廓。
彌留之際,大叔被接回家中。他強撐著精神,想聽皮特彈一首鋼琴曲。皮特不假思索地說,“等我再練練,以後再說。”然而大姨哽咽著催促皮特彈奏。最終,皮特磕磕絆絆地為父親彈奏了生命中最後的樂曲。
幾天之後,大叔撒手人寰。臨走前,他還在擔心大姨英語不好、皮特年齡太小該如何生活。而在緬懷大叔的影片裡,大姨感嘆“你還有那麼多的夢想沒有去實現。你還沒去攝影,還沒修好你的船揚帆起航。”
李蕭然說,互相掛念的愛情是多麼美好。大叔去了,大姨說的不是“沒有你我們娘倆怎麼辦”,而是“你還有那麼多的夢想沒完成”。

“在簡單生活中汲取快樂”
新京報記者瞭解到,大叔年輕時做過航海相關的工作,也做過石油工程師。夫妻兩人在迪拜、紐西蘭生活多年,幾年前回到英國,在曼城附近安家。
據親屬介紹,大姨是早年的留學生,在國外與大叔相識相戀。王磊認為,大叔和大姨都是經歷豐富的人,可能見慣了風浪,所以才能在晚年豁達地接受“乾巴生活”。

英國時間9月4日,大姨在影片中宣佈了大叔去世的訊息。影片截圖
大叔去世後,粉絲們一直在刷的一句話是“乾巴大叔已去,乾巴精神永存”。王磊認為,所謂“乾巴精神”指的是一種“在簡單生活中汲取快樂”的生活態度。“生活不在於擁有多少,而在於如何珍惜和享受每一個瞬間。”
李蕭然認為,“乾巴精神”除了簡單,更重要的是真誠。“主人公的乾巴生活不是演出來的,而是他真實的生活狀態。正是有了這份真誠,才讓大叔平淡的生活閃出光芒。如今告別大叔,就像告別了一位熱愛生活的遠方朋友。”
誠然,每個人的生活經歷不同,對乾巴精神的解讀也不同。有粉絲評論,乾巴生活就是要珍惜眼前簡單的幸福,珍惜當下身邊的人。
此前,大叔在影片裡與大姨、皮特一起擦洗自家轎車。大姨吐槽車燈易損,已經罷工,於是哈哈大笑地要教大叔一句中文:“買回來一個祖宗。”大叔一開始嫌拗口,但最終還是用蹩腳的中文,一字一句地讀出了這句話。說完,一家人在車前哈哈大笑。
李蕭然說,這個影片自己曾看了無數次。她說,在某一刻,自己從那段影片裡似乎看到了彩虹。
最近微信改版
經常有讀者朋友錯過推送
星標🌟“剝洋蔥people”
及時接收最新最熱的推文
━━━━━━━━━━━━━━━
洋蔥話題
▼
你對此事怎麼看?
後臺回覆關鍵詞“洋蔥君” ,加入讀者群
推薦閱讀

有你“在看”,我們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