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沐宸:一騎絕塵

僅用了三年的時間,短劇市場以指數級的增長速度霸佔了大眾碎片化的娛樂時間。而李沐宸作為最早踏入短劇賽道的女演員之一,正在衝破行業的鄙視鏈,朝著自己的理想一路狂奔。
“誰說轉身一定落寞,也可以很華麗。換個角度看世界,有更多的可能性。”年初李沐宸在社交媒體上寫下了這段話。三年前,作為第一批吃螃蟹的人,她選擇將事業重心從長劇轉向短劇,冒著行業內外不被理解的目光,在這條賽道上突破眾人的預想,找到了適合自己的演藝之路。在快速、高效、甚至是有些過熱的短劇產業發展程序中,李沐宸並不否認自己時常感到疲倦、困惑,也想從既有的模式化中掙脫出來,但行業內卷又驅使著她不得不加快腳步,帶著不服輸的意志衝在表演的一線。她像是一面鏡子,折射出短劇行業發展中的“爽點”和“痛點”。
藏藍色背心 Yoeyyou
黑色長褲 Loro Piana
快節奏的當代生活為短劇的發展提供了先天優勢。在每集幾分鐘到十幾分鐘不等的時長中,角色的矛盾點、衝突點被放大到極致,情感的鋪墊和起承轉合也被壓縮到極限,觀眾的情緒價值快速得到滿足,因而短劇的井噴和爆火也自然順理成章。2022年,當短劇行業的前景初顯端倪時,李沐宸和她的經紀人看到了機會,想在這個新賽道試一試。

在此之前,李沐宸已經在長劇市場摸爬滾打了六年。剛踏入演藝圈時,以《太子妃升職記》為代表的網劇成為新的主流,而她對錶演的認知也是從出演網劇開始的。作為非科班出身的演員,李沐宸知道表演並非自己的絕對優勢,所以不管是女幾號,她都願意嘗試。從《鬼吹燈之黃皮子墳》裡的燕子,到《餘生,請多指教》裡的蕭姍,再到2022年熱播的《夢華錄》中的葛招娣,一個個配角充實了她想要更進一步試煉的勇氣。而當短劇市場有更多的機會選擇、更核心的角色向李沐宸丟擲橄欖枝時,她沒有理由拒絕。
實際上,在李沐宸萌生主攻短劇拍攝的心思之前,經紀人已經擋掉了不少來自短劇劇組的邀約。因為影視行業自有一套不成文的“鄙視鏈”:相比於長劇,短劇普遍給人留下製作週期短、出品質量不高、演員表演不夠精細的固有印象,這些都讓她的經紀人選擇暫且觀望。直到遇見了《招惹》,遇到了她認為值得信任的製作班底和團隊。
《招惹》是李沐宸出演的第一部短劇,初演即主角。“當時的短劇還被認為是比較小眾的產品,”李沐宸回憶當時經紀人向她推薦出演短劇時的情景,“我一開始也不知道短劇意味著什麼,只是主動想去了解下,然後我一下子就看了10集,我發現短劇其實是有趣的,而且短劇團隊中也不乏長劇演員和創作團隊,所以當經紀人和我提到《招惹》的時候,我並沒有排斥。”李沐宸沒有自視過高,“當我沒有為自己貼上任何標籤的時候,我的轉型就不會有負擔,也因為自己並非科班出身,我更願意腳踏實地地把眼前能做的事情做好。”
短劇最大的看點是“爽”,李沐宸覺得只要觀眾能看爽,自己的演出就得到了認可,“大家認為我拍得很好,我也會感到很爽。”雖然這種短平快的爽感體驗來得簡單直接,但李沐宸實際的表演感受是,短劇對演員的要求不比長劇低,“短劇中的情節為了實現快速的爽感,很多時候是沒有過渡和鋪墊的,但對於演員來說,我們要在準備過程中鋪墊很多內心戲,把一個接一個的戲劇爆點捋順、合理化,才能在短時間內一次次調動自己的表演張力。”
回想起之前出演長劇的經歷,身處短劇片場的李沐宸最大的感受是“時間不等人”,一部短劇的拍攝週期最多兩三週,大量的戲份來不及重拍,機會只有一次。“短劇就是要求我儘快地進入角色,每一場戲都要完成得非常準確。”沒有與對手演員的熟悉磨合,情感戲必須直接快速地演到位,這是短劇拍攝中再正常不過的節奏,李沐宸坦言沒什麼特別的經驗和秘訣,“只能不斷提升自己的感受力,拍得多了也就慢慢熟悉、熟練了。”

李沐宸的話語裡不經意地透露些許無奈。誠然,連軸轉是短劇製作的常態,也正因為如此,短劇才能在過去三年中實現作品數量的空前爆發,每年以萬部為單位的上新數量,是在傳統影視製作週期和模式之下完全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以每集十五分鐘左右的橫屏短劇為例,李沐宸最多的時候一年拍過八部,“演戲對我來說就像上班打卡一樣。”每天十頁劇本、十幾個小時的連續拍攝早已是家常便飯,甚至表演成了一種不需要思考的本能,只要鏡頭開機,她就能立刻讓角色上身。
如此快節奏且重複的表演任務,多少會讓李沐宸感到疲倦。她總是累到自己跟自己說“我必須要休息。”但短劇行業快速地更新換代讓她又不敢停下來,“如果三天沒有工作,我就會感到焦慮。”旁邊的經紀人突然打斷她,“沒有三天,剛一天就閒不住了。”
李沐宸不止一次地在採訪中提到初入行時的生存焦慮,但時至今日,當她已經可以掌握選擇的主動權時,卻還是甘願被行業推著走,“女演員在演藝市場的競爭非常緊張,有很多在我之後進入短劇賽道的演員比我還努力,我根本不敢鬆一口氣,一旦放鬆了,很多人就會前赴後繼地搶走你的位置。”李沐宸不想讓自己變得被動,她只能選擇迎頭而上。她還是會有危機感,會有不甘,她想做的更多更好,不僅要在數量上領先,還要在演技上打磨出更明顯的優勢。於是在去年底,李沐宸加入了綜藝《開播!短劇季》的錄製,她想讓更多人看到她,見到她的演技,記住她的名字。
棕色西裝外套 Fendi
白色蕾絲連衣裙 Mayali
節目裡,擔任總監製的寧靜直接以掌管短劇的“神”來介紹李沐宸的登場,但只有李沐宸知道,想要一直領先並不是容易的事。她承認因為這些年的大量透支,身體恢復起來確實不如往前,而與此同時,她還要接納更多短劇行業可能嘗試的新玩法,滿足觀眾對短劇質量的更高期待。

年初,由她主演的短劇《奪娶》在網路平臺正式播出,這是她第一次嘗試出演略帶“虐”感的女性角色,“和一般短劇的爽感相比,《奪娶》的虐可能會讓觀眾看起來更糾結,而這也是我選擇這部戲的原因。”她想在《奪娶》在隱忍和脆弱的角色設定中演出新的感覺。在一幕幕生死離別的劇情中,她能感受到對手演員和拍攝團隊被表演所打動的瞬間。而在即將於今年播出的《星光予你》中,李沐宸則要初次嘗試帶有喜劇傾向的詼諧言情短劇。由此可見,即便都是主打爽感,但短劇的型別已經變得越發成熟且多元化,更進一步地說,當爽已經成為必備項,要想脫穎而出,每一部短劇都需要找到更多新穎的玩法,才能在越發擁擠的賽道中突圍。
有人說,2025年將是短劇行業爆發後迎來的又一個新的轉折點,更規範、更高質、更具有科技含量的短劇2.0時代即將到來。在變革面前,李沐宸會擔心自己作為初代短劇之“神”而無法跟上腳步嗎?她選擇用看劇時記下來的一段話作為回答:“未來的十年、二十年,可能會更辛苦,可我們不應該失去挑戰的勁頭,也不該被馴服、被動地接受現實,而走進那溫柔的良夜。”
攝影:Effy Yu
造型:宋向準 William Song
撰文:徐善來 Shanlai Xu
編輯:張靜 Mia Zhang、周禾子 Hezi Zhou
化妝:錢彼得
髮型:Andy L
製作:李都 Li Du
執行製片:Sure (C·SIDE)
造型統籌:阿雲
時裝助理:徐蕊、牛璐、珍熙
場地:一三ONE THIRD
設計:小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