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整首歌時長10分鐘。開頭聲音很小、到後來越來越大,就像是塵封的記憶越來越清晰。

這首歌發的毫無前兆,像是一封隔了十幾年的信,收信的那一刻便重回2006年。
相隔了19年,總有一群人會看到多年以前的自己。

消失19年,卻仍然被紀念
“哪吒”是國人再熟悉不過的經典形象,甚至音樂圈拿他當靈感的就有兩家。
一是痛仰。
多少人第一次記住這個樂隊就是這張哪吒自刎謝罪的影像。
作為反父權的代表,哪吒“剔骨還父、削肉還母”的決絕啟蒙了多少人反權威的抗爭意識。正如痛仰最初的名字:“痛苦的信仰”,他們唱的是哪吒的決絕。
而“哪吒樂隊”,唱的是哪吒的另一面,那種混世魔王般的、尚未被生活錘倒的少年感。

作為一支僅在2006~2007年短暫存在的樂隊,已經消失樂壇19年的哪吒早該被遺忘。
可看社交平臺上,不斷有更年輕的人“入坑”。
那首最出名的《鬧海》,還有人專門給剪了MV。是從動畫片《哪吒鬧海》中截的畫面,開啟前我從未覺得這支從小就看的動畫竟有這麼搖滾:
2012年哪吒樂隊曾短暫重聚,選了10首歌曲錄製了實體專輯《他在時間門外》,按照當時豆瓣上哪吒興趣小組的人數,453張定額髮售。
如今這個小組人數已經增加到2454個人。

而12年前的那張專輯,在二手平臺上甚至能開價到8999元一張。

可老哥說自己反覆上架、下架三四次後,最終決定不出了。
“有些東西拿錢來估值太失妥了,留在我這裡留個念想,挺好”。

哪吒只留下一張專輯便消失。
這些年來消失的音樂人很容易被神話,可老粉們卻不願哪吒被捧著走上神壇:
喜歡哪吒,因為他憤怒激情而不完美,就像每個人的青春一樣。
哪吒已經自刎,但一個嶄新的哪吒仍在我們每個人的心中。

哪吒,是所有青春而寂寞的孩子
說哪吒的音樂之前,得先說一支來自英國曼切斯特的搖滾樂隊:Joy Division(快樂小分隊)。

很早開始,曼切斯特的搖滾樂就一直統治著英國樂壇。而Joy Division更深刻影響了哪吒靈魂人物邵宸北的音樂。
哪吒的《時間門外》就是為了紀念自殺的主唱而寫。
撕扯吧,在青春未退役之前;
誰在哭,聲音在時間門外;
這太被動了吧,沒有別的辦法嗎?
這太被動了吧,所有悲傷的出口啊。
隔著漫長的時間、甚至都跨了國度,邵宸北到底在愛啥?
隨便放一張曼切斯特的城市鳥瞰圖你就會有那種熟悉感:這個英國工業小城,和咱這邊的三四線城市也沒啥區別。

上世紀70年代後期,英國陷入嚴重的經濟危機,首先生活受創的便是一線工人。
曼切斯特的搖滾樂,其實和東北傷痛文學一樣,都是生活的困境與腦中的夢想擠壓出的吶喊。
而哪吒抓住了那種年輕卻一無所有的孤獨:
孤獨的夏天,那麼大的背景只有自己,吃飯睡覺走路聽歌都是自己,一遍一遍的看碧海藍天,左手拿著胖男孩卡門的玩偶,右手扣牆。
孤獨,卻不甘於孤獨,於是“哪吒”的反抗有了雛形。
2002年,邵宸北與高鶴相遇,出於對搖滾樂的熱愛,倆人準備組支樂隊。

吉他手邵宸北、貝斯高鶴,以這兩位為圓心,中間曾換過無數人樂隊。
哪吒成立的年代,正是搖滾樂青黃不接的時候。大家都沒錢、沒出路。為了排練大家只能找到香山腳底下一個朋友家的地下室。
“像鐵道突擊隊一樣不停地找地方排練,早上鑽進去製造噪音,中午幾個人走向平面喝啤酒,下午又接著製造噪音。”
直到2005年,成員才最終確定下來,主唱詹盼,吉他邵宸北,貝斯高鶴,鼓手王子春;
排練地也從混合著黴味和煙味的地下室,搬到了地面上的北京理工大排練室。
2005年8月,四個人在平樂園歪火鍋店大吃大喝,“哪吒”,從這一刻起算真正完整了。

9月,在一次喝大了之後,邵宸北哭著寫出了《鬧海》的歌詞,他說最後一句是送給自己的。
憂鬱的孩子們別怕,守護著你們的是哪吒;
誰要是再來害人,定不繞他。
《潛水艇司機》,是看完電影《七宗罪》來的靈感,要送給那些臃腫的“老逼”。
這一年,四支來自北京的樂隊進行了一次探索性搖滾運動“No Beijing”。
他們分別是質噪強硬的“Carsick Cars”、荒謬創新的“Snapline”、颯爽俊美的“後海大鯊魚”,還有“哪吒”。
他們的共同特點是學歷比較高、風格直接和國際接軌,不“土搖”、很fashion,正如這場演出的名字“No beijing”。
有人說,那一夜,流星劃過了中國搖滾的上空。
而演出結束,哪吒也如流星般滑落。

2005年8月到2006年8月,哪吒整一年,一共演出20場,12首自己的歌。
8月19號那天,當哪吒再次走進小歪火鍋店的時候,老闆說明天這店就得拆了,如同哪吒的命運。

哪吒,是每個人的不屈服
哪吒再一次“現世”,是2019年一檔叫做《我們樂隊吧》的節目播出。
節目組在未經同意的情況下翻唱了哪吒樂隊的《環形公路》。
誰能想到,十多年後全體成員再次以“哪吒”的名稱公開活動,竟然是因為要維權。
猶記得邵宸北的微博寫到:今天獨立音樂已經乖順成這般,你們還要欺負人。

當晚樂隊成員陸續發微博要個解釋,隨後全體成員更決定要打這場侵權官司。
哪吒沉寂十年,卻仍帶著少年心性:不為別的,就為要個說法。
嚇得節目組趕緊滑跪,這事幾經甩鍋、最後才迫於壓力最終發表了致歉函。

而後哪吒再度歸於平靜、消失於人海。
這些年成員們幾乎不再從事音樂相關工作。
有人遠赴泰國旅居、有人從事舞臺劇相關工作,大家就像所有成年人,年少輕狂過後,還得給自己在社會中找個位置。
這些年不斷有人懷念哪吒樂隊的曇花一現又徹底消失。
而當樂隊起名“哪吒”,或許也預示了他的命運:
就像人沒辦法同時擁有青春,和對青春的感覺。

樂隊彷彿青春時的一段記憶。它遙遠而壯闊、激烈而短暫,因為離夢想太近而離生活太遠。
很久之前,哪吒曾寫過一版正式的樂隊介紹詞:
如果不是因為被假設的理想世界誘導著生活的話,我們應該會輕鬆點,有時候覺得自己是寡勢群體,這挺好的。哪吒只是哪吒,他會給那些連做夢都希望得到幸福的孩子們送去新年禮物和棒棒糖。
在2025新春來臨之際,哪吒突發的這首未經預告的“新歌”,或許是給我們所有人的一支棒棒糖。
它說:憂鬱的孩子們別怕,守護著你們是哪吒。
誰要是再來害人,定不饒他!
*部分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絡刪除
本文已完結
作者:大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