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來自2025年5月6日《大西洋月刊》
作者:羅斯·安德森
【這是一篇對埃隆.馬斯克最強權力的一次全面分析,他的野心也許不僅僅是改造美國,而是要統治太空。】
六年前,當埃隆·馬斯克的工程師將一批原型衛星裝入火箭時,地球軌道上只有不到2000顆功能衛星。隨著疫情和隨後的幾年,馬斯克的公司SpaceX不斷髮射衛星,現在,已有超過7000顆他的衛星像一群蚊子一樣繞著地球飛行。這個衛星群旨在為地面提供基於空間的網際網路服務,其規模遠遠超過其他所有私人公司和國家的總和。幾乎每週,馬斯克都會發射數十顆衛星進入太空。
我最近問了航天曆史學家喬納森·麥克道威爾,是否有其他人像他一樣迅速統治軌道空間。“這是獨一無二的,”他說。然而,他隨即想起了一個先例:蘇聯工程師謝爾蓋·巴甫洛維奇·科羅廖夫,他是“斯普特尼克”衛星及其運載火箭的開發者。“在1958年至1959年間,科羅廖夫是軌道上唯一的關鍵人物。”到2025年,儘管馬斯克不是唯一的存在,他的空間網際網路網路仍在飛速擴張,可能被稱為第二次“斯普特尼克時刻”。
馬斯克於2015年1月首次宣佈建立空間網際網路計劃,後將其命名為Starlink。他原本計劃在火星、木星的衛星上,甚至在小行星上定居。這些空間殖民地必須透過衛星通訊連線,而Starlink未來或會實現這一目標。Starlink的服務條款甚至要求使用者確認“火星是自由之地,任何地球政府都不應對火星活動擁有主權或權威。”
馬斯克顯然設想了一個未來,他的網路和意志將不受當今地球人的約束。但即使在地球,空間網際網路已經是一項巨大的商業機會。光纖網路無法覆蓋所有陸地,也無法觸及在空中或海上航行的交通工具。目前已有超過500萬人註冊使用Starlink,使用者數量正在迅速增長(例如,乘坐聯合航空時,你很可能會用到Starlink)。在不遠的將來,擴充套件的系統或類似的系統可能會取代寬頻,成為網際網路的骨幹。十年或二十年後,它可能成為我們最關鍵的資訊基礎設施。我們大多數的通訊、娛樂和全球商業資料都可能透過衛星傳輸給地面。如果馬斯克繼續主導火箭發射和網際網路服務的運營,他在影響人類資訊交流方面所獲得的力量可能無人能及。
馬斯克意識到,Starlink 的首批使用者主要來自偏遠農村地區,這些地方光纜無法鋪設,幾乎沒有手機訊號塔。目前,美國是其最大市場,美國政府也可能很快成為大客戶:總統特朗普已經推遲了一項420億美元的聯邦寬頻擴充套件工程,特別關注農村地區的基礎設施建設。這項新策略強調“技術中立”,並未優先考慮有線寬頻,這意味著 Starlink 有機會爭奪這筆資金。同時,Starlink 的服務已經覆蓋到飛機、船舶、叢林、苔原和沙漠等地。在加沙地區,醫務人員在救治傷員時利用 Starlink。當緬甸和蘇丹的網路被獨裁政府切斷時,人們則轉向 Starlink 尋求幫助。烏克蘭士兵在前線的通訊也依賴這個系統。
馬斯克提供這一關鍵服務,尤其是在衝突區域協調行動能力,使他作為私人公民在地緣政治上獲得了前所未有的影響力。據傳,五角大樓的官員已向馬斯克求情,因為他曾威脅要限制 Starlink 對烏克蘭軍隊的服務,而後者正利用它進行對俄軍的攻擊。“他不僅是一位巨頭,”航空航天研究機構 Quilty Space 的主任金伯利·西弗森·伯克表示,“他是一個能夠透過一鍵決定戰爭結局的人。”(馬斯克與 Starlink 未對置評請求做出回應。)
世界各地的政治領導人已意識到,要撼動 Starlink 的主導地位非常困難,因為 SpaceX 在衛星製造和發射能力上都十分強大。該公司的衛星製造工廠位於西雅圖郊外。即使在未展開狀態下,這些衛星也巨大無比。最新型號的單個衛星重量超過半噸,展開太陽能板後寬約100英尺。SpaceX 每天可製造至少四顆此類龐然大物,使用可重複利用的獵鷹9號火箭發射,每次最多可攜帶25顆以上衛星。馬斯克能以極快的速度發射衛星,而競爭對手仍停留在較慢的進度,每次發射火箭都需要重新制造。去年,SpaceX 成功發射了133枚火箭,其中超過60%攜帶了 Starlink 衛星。無論是馬斯克的商業競爭者,還是各國軍事力量的發射次數均低於這一數字。
過去,法國阿雷安斯航天公司曾主導全球衛星發射市場。然而,其最新火箭阿麗亞娜6號至今波折不斷,研發延遲且僅支援一次性使用(“一飛了之”)。該公司預計每年僅能發射10次。這使得歐洲難以打造與 Starlink 抗衡的有力競爭對手,儘管歐洲渴望降低馬斯克對未來大陸衝突的影響力。歐洲目前擁有 Starlink 最大的商業競爭者之一 OneWeb,但該公司隸屬於法國的 Eutelsat,現只擁有600多顆衛星,技術相對落後,因此其網際網路服務速度也慢於 Starlink。
歐盟國家還籌劃建立獨立的軍民合用衛星網路,但義大利總理喬治亞·梅洛尼(馬斯克的友人)宣佈傾向與 Starlink 達成協議,使得該計劃面臨挑戰。德國和挪威政府分別在籌建自主的衛星隊伍,但目前尚未投入使用。
五角大樓領導層可能早已意識到這個問題。拜登政府後期,美國太空部隊釋出了新戰略,希望政策制定者避免過度依賴單一公司。但特朗普執掌國防部後,情況發生了變化,尤其是在馬斯克向其勝選競選捐助了超過2.5億美元之後。我曾向五角大樓詢問是否仍將避免依賴單一供應商作為優先事項,但未得到回覆。即使國防部決心分散供應商,這個過程也需要數年時間。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的太空與防務專家達爾格倫表示:“看看現在的發射計劃和需求數量,就知道這還需要很長時間。”
……
在所有挑戰 Starlink 的競爭者中,美國亞馬遜最具潛力。儘管亞馬遜近期才開始為 Kuiper 專案發射衛星,但他們計劃在未來數年內製造數千顆衛星,並開發了低成本的地面終端裝置,這些裝置可以與 Starlink 精巧的使用者裝置競爭。如果貝索斯的藍色起源公司能成功開發出可重複使用的火箭,亞馬遜就能像 SpaceX 一樣批次發射衛星。
當然,馬斯克不會眼睜睜地看著其他公司迎頭趕上。Starlink 已經覆蓋了 100 多個國家,並且在非洲人口最多的奈及利亞,它將成為最大的網際網路供應商。其他發展中國家可能也希望跳過昂貴的寬頻基礎設施建設,直接投資衛星通訊。不僅僅是網際網路:馬斯克已經獲得了聯邦通訊委員會的許可,計劃透過 Starlink 提供手機通訊服務。以上都是基於現有技術。分析師預測,如果 SpaceX 能在一兩年內完成更大號的下一代 星艦(Starship)測試,就能大幅擴充套件軌道衛星群。SpaceX 表示,星艦每次最多可以攜帶 100 顆衛星。
麥克道威爾說:“五年內,我們從約 1000 顆功能衛星增加到約 1 萬顆。未來十年,達到 10 萬顆也不足為奇。”它們傳輸的資訊量將遠超今日的軌道衛星,為地球表面任何地域的人和裝置提供前所未有的連線。未來的空間網際網路或將成為人類溝通的中心渠道,各類資訊,包括最敏感的資訊,都將流經其上。掌控它的人將擁有對我們所有人的巨大權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