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體“神鷹”驚現南海!而這只是一個開始……

要說中國種類繁多的無人機中,哪款最有特色,筆者認為就屬採用聯翼佈局、戲稱“全村鷹”的無偵7,以及雙機身的神鷹無偵-9了。而最近美國商業衛星公司拍攝的海南島照片中,這兩款無人機竟然突然同框,立即就引起了西方的廣泛猜測。
美國動力網站26日稱,最新衛星照片顯示,至少從2024124日起,中國無偵-9“神鷹”大型雙體噴氣式無人機就出現在具有高度戰略意義的海南島空軍基地執行任務。從美國行星實驗室商業衛星公司獲得的衛星照片顯示,2024124日,海南某基地內出現無偵-9無人機。就在同一張衛星照片中,還可以看到另外兩架無人機,其中一架是採用聯翼設計的無偵-7,另一架可能是解放軍大量裝備的“翼龍”/“攻擊”系列無人機。
正如筆者所說,無偵-9的辨識度非常高,擁有翼展非常大的高展弦比機翼,可以提供足夠的升力保持長時間的空中盤旋。它的兩個機身前端之間有一個較小的機翼結構,用於充當前安定面。該無人機由安裝在主翼頂部的一臺噴氣式發動機提供動力,在兩個機身後部各有一個垂直尾翼。報道猜測,無偵-9主翼翼展約45米,機身長度15米。相比之下,美國RQ-4“全球鷹”高空長航時無人機的翼展近40米,機身長度約14.5米。
無偵-9和無偵-7可能在執行長航時偵察方面組成了高低搭配
因此美媒認為,從外形設計特徵看,無偵-9屬於高空長航時無人機,相比同類似的無偵-7體積更大,可以攜帶的感測器更多,因此用途可能也更為廣泛。例如無偵-9兩個機身可能各配備一部大型側視雷達,雷達天線朝向機身兩側。這些雷達可能具有對地面移動目標和空中移動目標檢測功能,以及生成合成孔徑雷達影像的能力。換句話說,該無人機能夠發現和識別相當大範圍內的移動目標,並具備穿透雲霧的透視眼能力,對於海上氣象環境複雜的南海地區而言,這種特性尤其重要。
“動力”網站宣稱,除了可以生成高質量的雷達影像外,無偵-9從海南起飛執行任務時,可以覆蓋南海乃至更遠的地方,能夠在更廣闊的區域內提供預警和監視能力,這使得它的部署變得非常有意義。目前,無偵-9的最大航程和續航能力尚不清楚。但報道認為,該機旨在滿足對更高階的高空長航時需要而設計的,設計圍繞著攜帶兩部大型相控陣雷達而展開。無偵-9可能還具備先進的無源射頻探測能力。除了執行其他情報、監視和偵察任務之外,該機還具有預警機的能力,而無偵-7則更側重於執行一般的偵察任務。”
彩虹-7隱形無人機其實也可以作為空中預警機使用
筆者認為,無人預警機對於西方而言還是新鮮玩意,但在已經把各種無人機玩出花的中國手裡,這還真不是新鮮事了——去年珠海航展亮相的彩虹-7隱形無人機,就具備出人意料地空中預警能力,還可以指揮協調附近的戰鬥機和無人機群聯合作戰。
美媒也看到無人預警機的巨大潛力。報道稱,中國海空軍已經裝備了一系列令人印象深刻、能力日益增強的有人預警機,其中大多數由渦輪螺旋槳運輸機改裝而來。“如今中國還在研製一種以運-20大型運輸機為基礎的新型預警機。與現役的渦輪螺旋槳預警機相比,該機在飛行速度、航程、滯空時間和飛行高度方面都擁有優勢。”
無偵-9的飛行高度和續航時間可能都超過了空警-500A
報道認為,無偵-9高空長航時無人機將與解放軍現有的預警機體系完美融合。因為高度對於空中預警任務至關重要,特別是涉及到需要透過俯視能力發現低空飛行的飛機和導彈時。受地形等因素的限制,高度較低的雷達可能無法發現這樣的低空目標。“更高的位置提供了更大的覆蓋範圍,也增加了搜尋能力。”
換句話說,無偵-9具備的高空長航時飛行能力(西方猜測其飛行高度可能與全球鷹無人機相當,接近2萬米),以及強大的運載能力和發電能力,是非常理想的無人預警機平臺。
至於說為什麼要將無偵-9和無偵-7部署在海南,美媒猜測,它們可以監視南海的廣闊區域。作為解放軍在南海的“反介入/區域拒止”戰略的一部分。特別是無偵-9可以長時間在高空飛行,覆蓋區域比同類有人預警機更大,因此能夠充當非常重要的態勢感知和目標資料來源,可以為空中、地面和艦載導彈提供關鍵資料。此外,該無人機內部空間足夠大,未來可能會執行更多的任務,包括作為通訊中繼節點使用。
有意思的是,無偵-9出現在海南的訊息也被臺灣媒體注意到了。臺灣《中國時報》稱,從海南起飛的無偵-9甚至可以在臺灣附近執行類似的任務。當然了,它也可以從中國其他各地的基地起飛,“作為前沿部署的複雜殺傷鏈的重要組成部分”。包括在中印邊境地區。
但不可否認的是,隨著解放軍航空技術和無人機能力的快速發展,利用無人機對具有高度戰略意義的地區進行更持久的監視是非常順理成章的事。“現在,無偵-9現身具有高度戰略意義的南海地區,完全符合這些趨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