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目前市場處於流動性很薄的狀態,一點向上或者向下的力量都可以帶來很大的波動。
最近市場波動劇烈,讓人不禁感到一絲不安。不少朋友都在問我對當前市場的看法以及2025年的工作重點。我的回答總是戰戰兢兢,充滿猶豫。目前市場觀點分歧嚴重,有人認為我們正處於牛市,也有人認為熊市已經到來。這種巨大差距的背後,我認為是流動性的消失讓加密貨幣普漲變得不可能。$Trump 發幣以後,其他幣種暴跌的脆弱景象正是流動性不足的體現。那麼,流動性去哪兒了?是 pump.fun 上層出不窮的 Meme 吸走了流動性,還是$Trump+$Melania 的公婆幣吸血攻擊?我認為更深層次的原因在於宏觀經濟和地緣政治的複雜交織。
Arthur Hayes 的 "The Ugly"
推薦@CryptoHayes在一月中旬發表的部落格文章《The Ugly》。這篇文章內容豐富,從 Trump 新政到美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再到地緣政治,知識點密集。雖然文章很長,但文筆酣暢淋漓,戲謔幽默,值得一讀。我第一次知道 Arthur 的名字是因為 GMX,第二次是因為 Ethena,我對這兩個專案都做了很多調研和學習。第三次是在二世谷與 Arthur 有一面之緣,聽他提及在羊蹄山頂滑雪一臉震驚 😱。我還專門去問了我的教練是否需要搭直升飛機上去,教練說那倒不用,但是需要揹著裝備爬 6 個小時。GMX + Ethena + 羊蹄山都讓我覺得這個人確實厲害。
Arthur 在文章中表達了對市場的擔憂,並降低了 Maelstrom 的加密貨幣持有量。當前的市場訊號讓他回想起 2021 年末加密貨幣市場崩盤前的感覺。雖然他不認為牛市已經結束,但他預計比特幣更有可能回撥至 70,000 美元至 75,000 美元,然後再在年底前上漲至 250,000 美元。其實去年11月的時候和一些朋友聊天,都覺得Trump上臺之後市場會有大幅回撤,但是中間發生的AI + meme 大牛市讓所有人都放鬆了警惕。
從狂暴大牛市到流動性消失,到底發生了什麼?
Trump政府要在任期剛開始時創造一次小型經濟危機,以便甩鍋拜登政府,同時倒逼聯儲降息或者是開啟印錢模式。在此之前,美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很可能上升至5%,而造成市場降槓桿和流動性收緊。
日本央行上個月再次加息 25 個基點。雖然散戶通常不關注日本央行的動作,但歷史上每一次日本央行加息都對市場產生了不小的影響。2000年日本央行在結束了1990年以來的零利率政策之後加息,就遭遇美國網際網路泡沫破滅,之後日本退回零利率政策;2006年7月日本重啟加息兩次,2007年美國進入次貸危機;2024年日本再次開啟加息週期,到今年一月份加息兩次,後續對市場的影響還有待觀察。由於日元的長期低利率,市場上存在著大量的套利交易盤。日元加息導致這些套利盤的成本上升,從而引發 unwind,這也在很大程度上抽走了市場的流動性。
雖然 Arthur 認為中國新年以來的穩匯率政策也對海外流動性有影響,但我個人覺得中國的因素有限,除非後面中美貿易戰要硬剛。
比特幣會跌到 75000 美元嗎?
換個角度問,如果利率上升流動性進一步收緊,誰會賣?
宏觀因素: 如果市場波動和對“迷你金融危機”的擔憂加劇,市場出現普遍的風險規避情緒,投資者(比如 ETF)可能會拋售包括比特幣在內的風險資產。
技術性拋售: Asymmetric 創始人 Joe McCann 認為,芝加哥商品交易所 (CME) 比特幣期貨合約在 75,000 美元附近存在顯著缺口,這暗示比特幣在短期內可能會下跌。(這個確實不懂 😅)
清算事件: 市場下跌帶來的清算可能造成踩踏
再看 MicroStrategy 的比特幣持倉平均價大概是63000,如果比特幣價格回撤到 70000 美元,MicroStrategy 的整體倉位,包括 BTC 持倉、借款成本和可轉債成本等,都會面臨一些壓力。
目前市場處於流動性很薄的狀態,一點向上或者向下的力量都可以帶來很大的波動。我自己始終保持資產配置中的 60/40 理論。在當前市場環境下,保持謹慎,控制風險,擇機抄底😃。
– END –
宣告:本號內容部分為原創,部分整理來自網路,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網路引用內容如有侵權,請聯絡我們刪除;如需商務合作,請聯絡後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