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數學家在民間
歡迎掃碼關注風雲老師的影片號:

歡迎掃碼關注風雲老師的備用號:職業數學家的休閒時光:


當時是2020年
結果呢?
2021年,
2022年,
2023年,
2024年,
中國隊這四年又是連續奪冠,
6個參賽隊員幾乎都是金牌
所以,從去年開始,這個資料已經變成了整整
185枚金牌
今年IMO一結束,這個數字又將會毫無懸念的變為
190多枚金牌
毫無懸念!!
我記得我上初中那會,語文課本都有文章寫中國奧數隊獲得金牌的勵志故事,在八九十年代那個狂熱追逐國際賽事金牌的年代,中國少年獲得奧數金牌在大家看來真是舉國歡騰的大事,可以提升國人的自信心,可以用以說明中國人的數學也很厲害。
但是,這種激勵,這種榮耀,僅僅是時代的遺留症。
將近四十多年過去了,今天,我們完全可以以更加清醒理智的態度看待這種國際數學解題競賽。
而且今天,我們對中國的數學教育實力和數學研究實力也會有更客觀的認識。這四十多年來,中國的數學教育水平和數學研究水平確實進步非常非常大。
但是,不論是數學教育水平和數學研究水平,和其他數學發達國家相比,我們根本都沒辦法進入第一縱隊,和世界一流水平還有較大的差距。
四,
相比較之下,這個國際奧林匹克數學競賽IMO的成績就過於耀眼了。年年都是前三,大部分年份都是團體奪冠,金牌更是拿到手軟。

而真實的情況可能更可怕!
這幾年,參賽的美國隊,加拿大隊,紐西蘭隊,甚至幾乎都是華人,其中有不少正是國內中學生直接出國報名。前幾年甚至還引發了美國奧數排外事件,詳見文章《美國IMO國家隊選拔驚現鳩佔鵲巢現象!!!》



這裡不得不提到國際奧林匹克數學競賽IMO的一個制度限制:每個國家只能有六個隊員參賽。
但是,中國奧數國家集訓隊中,有實力拿金牌的,我相信,將遠遠不止6個。所以,粥少僧多,狼多肉少,才會出現膨脹到外國的奧數隊參賽的現象。
這是一種非常畸形的現象!!
我曾經寫過文章批判美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數學建模競賽在中國的蝗蟲式增長》,這是針對大學生的一個國際數學建模比賽,但是,因為沒有限制每個國家的參賽隊伍數量,結果,每年幾萬支參賽隊,有98%以上都是來自中國,
是不是很變態?
如果國際奧林匹克數學競賽IMO沒有名額限制的話,
極有可能會出現同樣變態的現象!
再看看今年,IMO國家隊一半選手居然畢業自同一所湖北民辦學校,
其他那些競賽強省,北京,上海,浙江,重慶,廣東,,,,
那些競賽強校,人大附,學軍,上海中學,巴蜀,,,的競賽生呢?
他們實力不夠嗎?
不是的,
我相信集訓隊60人中幾乎個個都有拿IMO金牌的實力,只是名額只有6個罷了
僧多粥少,狼多肉少啊!!
六,
這裡,可能有人會問,相比較中國的數學教育水平,數學研究水平,為什麼中國奧數選手的表現會如此強大呢?
原因很簡單,中國對奧數選手的培養,選拔,集訓還是延續針對奧運會的舉國體制。
而這個國際奧林匹克數學競賽IMO,只是針對青少年的關於初等數學的解題比賽,題目都是大人出的,這類題目的型別,出題的意圖,套路,解題技巧,都是有章可循的。
國內就有這樣一大幫數學工作者,專攻此道,專門研究這種初等數學的出題套路,解題技巧,甚至不少大學還開設了數學競賽碩士點,成為了一門顯學,玩了幾十年,帶出大量徒子徒孫。
這些大人,把數學競賽從出題到解題裡面所有這些玩意,咬爛之後,咀嚼透徹之後,再餵給學生,層層選拔,層層培訓!
如此強大密集的培訓集訓模式,哪個國家的學生搞得過你!
這不是中國大人欺負外國小孩嘛?
沒錯,國外也有奧數培訓,但你見過哪個國家把奧數培訓發展成一個龐大的培訓行業,養活一大堆人,還有各種各樣的名號,什麼一級奧數教練,二級奧數教練,特級奧數教練,奧數金牌教練,國家級奧數教練,國家總教練,什麼數學奧林匹克委員會委員,,,,,
沒錯,拿IMO金牌是需要學生有一定的數學水平,但是,培訓集訓力度才是絕對的關鍵。
我具體不清楚湖北這家民辦採用的是什麼培訓模式,但是,哪怕是民辦學校,只要肯花足夠的錢聘請足夠多的奧數金牌教練,只要針對學生的培訓集訓力度足夠到位,
高中數學聯賽金牌銀牌這種東西,絕對是可以批次批發生產的,,,
甚至IMO金牌也可以批次生產的,如果沒有限制名額的話。
這就能解釋為什麼同一所民辦中學的畢業生能拿一堆的高中數學聯賽金牌銀牌,甚至IMO國家隊6個名額也能佔半壁江山。
這絕對是密集培訓用力過猛內捲過猛了!!!!
七,
總之,高中數學聯賽和IMO,在中國,早就被內捲到無以復加,都被玩爛了,早就失去了最初的意義,徹底變味了。
其實啊,對於那些真正有數學天賦的中學生而言,他們完全有更優質更高效的培訓方案和選擇,比如在高中開設微積分,數學分析,高等代數,抽象代數預科班,或者直接自學數學專業課程參見丘成桐新領軍人才計劃選拔,根本沒必要花如此巨大的時間精力搞奧數那些初等數學的解題技巧。
但是,這麼多年過去了,奧數層層選拔培訓集訓這些玩意在國內早就形成了一個龐大的圈子和勢力,成為了中學數學精英教育轉型發展的巨大絆腳石,
短期之內根本無法撼動。
有句話怎麼說來著??
觸動利益比觸動靈魂更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