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吃播裡這東西到底咋吃?好像生啃綠化帶

大家好,我又是那個愛看奇奇怪怪吃播的編輯,最近我又發現了一個博主們紛紛測評的小眾食材“木蝴蝶”,說是泰國吃播裡常見的——

感覺treetree的

不過其實雲南的朋友們可能對它不太陌生,在雲南和一些我國南方地區還算是一種有很多吃法的食材,而且它之所以叫“蝴蝶”,是來自於它奇特的種子……
奇花異果的怪樹
木蝴蝶(Oroxylum indicum)原產於南亞次大陸的喜馬拉雅山麓地區,現廣泛分佈於熱帶和亞熱帶地區,在我國四川、福建、兩廣及雲貴地區的小夥伴可能更加眼熟。
枝頭耷拉下來的“扁香蕉”  圖源:efloraofindia
它是紫葳科木蝴蝶屬的落葉喬木,樹高可達15米,棕灰色的樹皮覆蓋裂紋,奇數的羽狀複葉於枝條對生。它圓柱形的葉軸在小葉著生處膨大,乾燥後會堆積在樹基部,看起來像一堆骨頭,故而又叫“斷骨樹”。
堆在樹下的“枯骨”  圖源:https://efloraofindia.
它的花與貓尾木、吊瓜樹的花有點像,為多枚直立頂生的兩性花,花冠是漏斗形的,外部呈紫紅色,內部呈淡粉黃色,長度大約10釐米,大而顯眼,一簇簇水靈靈地掛在枝頭。不過開花的時間有點特別,常在傍晚或夜間開放,伴隨著一股難聞的氣味……好在蝙蝠偏偏聞臭識花,對這種味道很“上頭”,爭相前來幫助授粉。
敏捷的傳粉者  圖源:efloraofindia
它的別名又叫軍刀樹、海船果,因為它的果子可不是一般的大,果子的形狀像軍刀又像海船,還有人說像達摩克里斯之劍……它木質的碩果常懸於樹梢,長50-120釐米,寬5-10釐米。想象一下,把一米多長的“大劍”拿在手裡,那不是妥妥的孩子王。
質疑孩子王,理解孩子王,成為孩子王
圖源:efloraofindia
等到果莢乾燥裂開,種子也就隨風飄落。這些帶著薄翅的種子輕盈而優雅,宛如一群白色蝴蝶在空中起舞,這也是木蝴蝶得名的重要原因。它的種子極具辨識度,除基部外,全被白色半透明的膜質薄翅包圍,薄如蟬翼,有絹絲樣光澤,別名又叫“千張紙”,非常適合用來製作手工藝品(我就想把它做成標本!)。
想找兩張一模一樣的種子湊成蝴蝶翅膀
圖源:sherehora/iNaturalist
木蝴蝶很容易透過種子繁殖,在適宜的溼度條件下,種子常常在仍掛在樹上的果實中就萌發了,一旦接觸到適宜的土壤就有可能紮根生長。此外,還可以透過扦插以及移栽根櫱苗的方式來繁殖。
種子在果莢中發芽  圖源:efloraofindia
很實用的一款“蝴蝶”
說到這裡,一定有人關心它能不能吃了,好訊息,果子可以吃,種子可以泡茶。不過味道十分苦澀,直接吃的話一般人還是難以接受,作為食材還得巧妙搭配,給大家安利幾種食用方法:
木蝴蝶茶:取少量乾燥的種子放入茶壺,用沸水沖泡,加入適量冰糖、蜂蜜調味即可。適量飲用有清熱利咽,潤肺止咳的功效,廣東涼茶的原材料也有它。
木蝴蝶粥:將種子洗淨,加水煎取藥汁,隨後用藥汁和大米一起煮粥。還可加入適量百合和銀耳熬煮,煮出的粥更加軟糯香甜,頗有滋陰潤肺的效果。
炒/拌:在傣家,木蝴蝶的果子也是在廣受歡迎的蔬菜,可以炒著吃,也可以蘸醬或醃製、涼拌,味道很苦,不過當地人十分熱愛。
煲湯:把瘦肉、木蝴蝶、姜蒜放入鍋中,加適量清水燉煮即可。還可以專門燉豬肺,新增少許黨參和枸杞,可補肺益氣,簡直是養生佳品。
木蝴蝶花炒肉末(有這種吃法,但還是不建議食用它的花……)
研究表明,木蝴蝶的種子富含木蝴蝶苷、黃芩素、白楊素等多種活性成分,具有抗炎、抗菌、抗氧化、抗腫瘤等多種藥理活性,藥用價值頗高。秋冬季節宜食用木蝴蝶雪梨湯、陳皮飲,這樣的搭配,不僅能有效改善其苦澀的味道,還對我們的嗓子、肝肺都十分友好。儘管如此,木蝴蝶也並非人人適宜,脾胃虛寒者食用前最好諮詢醫生的建議哦!
這篇文章來自「博物」公眾號,《吃播裡這又是在吃啥?好像真的是綠化帶…》,還有關於“蝴蝶種子”這樣的傳播方式沒有在這裡寫完。點選博物公眾號,傳送“木蝴蝶”檢視全文。
在「博物」公眾號,上有天文,下有地理,中間還有生物和生理。你會看到世界居然如此奇妙,也會發現奇蹟背後的原理是多麼簡單和永恆。
有搞抽象的——“異形”裡抱臉蟲、破胸者都是啥?“三體人”在現實世界中會是什麼模樣,才能適應一切極端環境,從脫水之中復生。
有你熟悉又好奇的事兒——奧運會時看到運動員比賽間隙總在啃香蕉是為啥?羽毛球漲價和吃豬肉有什麼關係?
還有面對像鷹嘴豆這樣食物界突然的火熱趨勢,我們該怎樣識別智商稅?
生活小百科、謠言粉碎機、環球風物誌、奇趣大自然……你喜歡的樣子,《博物》這裡都有,我們用最輕鬆的態度,做最嚴謹的科普。
即使無暇博覽群書,也可以在這裡看遍世間萬物,我們就在這裡,期待你的每一份好奇。
點選下方公眾號名片,進入“博物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