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後和90後才能叫出名字的煙花爆竹,你認識幾個?

本文來自果殼(ID:Guokr42)
過年,你帶著孩子回到老家。路遇一個賣煙花爆竹的小攤,孩子激動地拉著你的手,“這是啥呀?”“這個又是啥?”“那個東西怎麼玩?”
身為一個80後/90後,你的童年記憶與化學知識一起甦醒,於是自信地開始了講解。
摔炮
刺激程度:⭐️⭐️
小包子一樣的摔炮丨wikimedia commons/Avelludo
摔炮,在不同的地區,又叫砂炮、甩炮。燃放方法正如其名:使勁兒往地上一摔,就炸了。
摔炮通常是個小包子的形狀,裡面包了三種東西。
一種是氧化劑,通常是氯酸鉀或硝酸鉀;
一種是還原劑,通常是紅磷或硫磺;
另一種,就是小石子。
這兩種東西混在一起,受到外力衝擊帶來的摩擦,就會在短時間內發生劇烈的氧化還原反應,跟小石子一起,發生爆炸,併發出清脆的響聲
如果害怕的話,放在地上,捂著耳朵用腳踏也是可以的。
擦炮
刺激程度:⭐️⭐️⭐️
一根擦炮丨wikimedia commons/Assifbus
擦炮別名劃炮、刮炮。燃放方法和火柴一樣(娃,你知道火柴嗎),把擦炮帶顏色的那頭往盒子邊的擦條上快速一蹭,再往遠處一丟,幾秒鐘就會炸開。
擦炮的原理和摔炮類似:擦炮帶顏色的那頭是一層氯酸鉀,而擦炮盒子邊上的擦條上塗有紅磷,一摩擦就炸了
要是盒子上的擦條被你弄壞了,用打火機點擦炮上的氯酸鉀,也能爆炸。
有些比較威猛的擦炮,內部還添加了黑火藥,也就是硝酸鉀、硫磺和木炭的混合物。
竄天猴
刺激程度:⭐️⭐️⭐️⭐️
各式各樣的竄天猴丨wikimedia commons/User:Surachit
北叫竄天猴,南稱沖天炮。這東西是黑火藥的經典傑作。
竄天猴的小炮筒裡,裝的就是黑火藥(硝酸鉀、硫磺、木炭)。這三者被引燃後,會發生劇烈的反應,並生成大量的氣體,足以推動它“竄天”而去
注意看,竄天猴小炮筒的尾部,有一個小洞,這個洞既是留給引線的,也是反應之後的噴氣口。
有些高階的竄天猴,調整了外殼的材料和形態,在發射升空後,氣流高速振動,還可以發出笛子一樣的聲音,特別好玩。
蝴蝶炮
刺激程度:⭐️⭐️⭐️
花裡胡哨的蝴蝶炮丨tw139.com
蝴蝶炮,長得像個蝴蝶,原理和竄天猴相同。
不同的是,竄天猴噴口朝下,往天上飛;蝴蝶炮噴口水平,也能升到一定高度,但主要是飛得遠
打個比方,竄天猴是火箭,蝴蝶炮是噴氣式飛機。
地陀螺
刺激程度:⭐️⭐️⭐️
彷彿看到了銀河系丨抖音/🌈蔚蔚🎀
地陀螺比蝴蝶炮多了兩個炮。
三個小炮向不同的方向噴氣,如果推力能夠做到基本平衡,加上鞭炮外形結構基本對稱,地陀螺就能像陀螺一樣,在地面上一邊噴火花、一邊原地打轉。
魔術彈
刺激程度:⭐️⭐️
越粗的魔術彈越霸氣丨youtube/FWRKS LOVER
魔術彈是細細長長的一根棍兒。手持沒引線的一頭,點燃另一端後,它就會對著天空噴出煙花,非常漂亮。
魔術彈的原理,就要複雜一些了。
引線燃燒的路線上,分佈著顆粒狀的彈藥;
這些彈藥被引線引燃後,黑火藥首先開始爆炸,產生大量氣體,把彈藥推到高空中
這些彈藥到了天上時,發生第二次爆炸,在天空中形成煙花
如果第二次爆炸的火藥裡有不同的金屬離子,就能炸出五顏六色的煙花來。
仙女棒
刺激程度:⭐️
掛在聖誕樹上燃燒的仙女棒丨wikimedia commons/Steindy
大孩子玩魔術彈,小孩子玩仙女棒。小小一根拿在手裡,點燃後產生明亮的、綻開的小煙花。
仙女棒上的燃燒物質,主要是鎂粉和鋁粉。它們燃燒的反應足夠快,每一粒金屬粉末又足夠細,所以只要不碰到核心燃燒點,就不會燙到人,很適合小朋友玩耍。
Guokr
講解完後,你和孩子懷裡抱著各種煙花爆竹,正想一路燃放一路回家,卻突然被一個AI攔住了去路……
作者:孫亞飛
編輯:李小葵
本文來自果殼,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如有需要請聯絡[email protected]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