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國蜀漢,最早從214年劉備入川開始算,亡於263年魏軍鍾會、鄧艾入蜀。在蜀漢之後,還有多個蜀國,比如五胡十六國的成漢(304年至347年),東晉末期的譙蜀(405年至413年),五代十國的前蜀(907年至925年)和後蜀(934年至965年),元末的明夏(1363年至1371年)。這些蜀國中,與劉氏蜀漢最相似的,無疑是孟氏建立的後蜀。

【蜀漢】
211年(東漢獻帝建安十六年)冬,左將軍劉備統裨將軍黃忠、軍師中郎將龐統、中郎將霍峻、魏延、從事中郎麋竺、簡雍、孫乾等,率兵近三萬,西進益州。

214年(東漢獻帝建安十九年),劉備調徵虜將軍張飛、牙門將軍趙雲、軍師中郎將諸葛亮等入川,留關羽守荊州。張飛為統帥,趙雲、諸葛亮次之,領兵萬餘人入川。

劉備將劉璋遷往荊州公安,仍佩振威將軍印綬。劉備進入成都,自領益州牧。
關羽大意失荊州後,蜀漢控制的地盤就只有東漢十三州之一的益州。
221年(曹魏文帝黃初二年,蜀漢昭烈帝章武元年),漢中王劉備以漢室宗親的身份稱帝,建都成都,國號仍為“漢”,史稱蜀漢,與曹魏分庭抗禮,可視為兩漢的尾巴。

263年(曹魏元帝景元四年;蜀漢懷帝景耀六年或炎興元年)八月,司馬昭兵分三路,徵西將軍鄧艾、中護軍諸葛緒、鎮西將軍鍾會南下,蜀漢衛將軍諸葛瞻(諸葛亮長子)陣亡,劉禪率文武百官出降,蜀漢滅亡。

蜀漢從221年至263年,立國四十二年,建都成都四十二年。
【後蜀】
925年(後唐莊宗同光三年、前蜀後主鹹康元年),後唐攻滅前蜀,孟知祥領西川節度使,董璋領東川節度使。

孟知祥是邢州龍岡(今河北邢臺)人,是晉王李克用的侄婿,娶李克讓之女瓊華長公主。
926年(後唐莊宗同光四年),在興教門之變中,唐莊宗被殺,李克用養子李嗣源稱帝,是為後唐明宗。
孟知祥和董璋控制四川盆地東西兩部分,各懷據蜀之志。李嗣源派女婿石敬瑭率軍進入四川盆地,打算控制巴蜀,結果被孟知祥、董璋的聯軍打跑。

933年(後唐明宗長興四年),等李嗣源嚥了氣,孟知祥攻殺東川節度使董璋,吞併東川,盡佔巴蜀兩川之地,後唐立孟知祥為蜀王。
934年(後唐閔帝應順元年或末帝清泰元年),孟知祥便稱帝,建都成都,國號大蜀,史稱後蜀,孟知祥為後蜀高祖。
965年(北宋太祖乾德三年、後蜀後主廣政二十八年),北宋忠武節度使王全斌率軍攻打後蜀,勢如破竹,前後僅六十六天,兵臨成都城下。孟昶率眾出降,銜璧牽羊倒系旗,相當狼狽,後蜀亡。

後蜀從936年至965年,立國二十九年,建都成都二十九年。
【相似點】
咱們來看劉氏蜀漢和孟氏後蜀都有哪些共同點。

一、蜀漢所處的三國與後蜀所處的五代十國極為相似。三國上承秦漢,下啟兩晉;五代十國上承隋唐,下啟兩宋。秦漢與隋唐相似,兩晉與兩宋也相似。三國鼎立,蜀漢先亡,吳後亡。五代十國,後蜀先亡,南唐(前身為吳國)後亡。
二、蜀漢和後蜀都是東守奉節(蜀漢稱永安,後蜀稱夔州),北守漢中,疆域相似。
三、蜀漢開國皇帝劉備和後蜀開國皇帝孟知祥,都不是蜀地人,且都是河北人。劉備是涿縣(涿州)人,孟知祥是邢臺人。
四、劉備和孟知祥的入蜀時間軌跡相似,劉備於214年控制蜀地,221年稱帝,223年於白帝城託孤,享年63歲。孟知祥於925年入蜀,934年稱帝,同年駕崩,享年61歲。

五、劉備之後是劉禪,父子之間的年齡差是46歲。孟知祥之後是孟昶,父子之間的年齡差是45歲。
六、蜀漢和後蜀皆二代亡國,且都是先主在位時期短,後主在位時間長。蜀漢後主劉禪在位四十二年,後蜀後主孟昶在位三十二年。史家稱劉備為蜀先主,孟知祥為後蜀先主;劉禪為蜀後主,孟昶為後蜀後主。不過兩個後主結局不同,劉禪降曹魏(或晉)後,以安樂公的身份善終。孟昶因花蕊夫人被篡周的趙匡胤看上,到汴梁七天後遭下毒害死。

【不同點】
蜀漢雖是三國中綜合實力最弱的,但《三國演義》寫火了蜀漢,後蜀的歷史同樣精彩,可惜沒有一部文學作品能夠託舉起來。

劉備是中山靖王劉勝之後,但家族早就落魄了,劉備戎馬一生,家族幾乎沒有提供人力、物力幫助。而孟知祥的伯父是保義軍節度使孟方立,妥妥的的一方諸侯。河東節度使李克用進攻孟方立控制的邢州(河北邢臺)、洺州、磁州,孟方立兵敗自殺,孟氏遂遷至太原。時年十六的孟知祥,娶李克用弟弟李克讓的女兒瓊華長公主,這個起步實力比劉備可強太多了。
文:姜狼,著《五代十國風雲錄》《三國原來是這樣》《血濺江東》《五朝宰相》《逐鹿天下》《柴榮是個好皇帝》等二十餘部歷史書籍,歡迎探討。
地圖帝,左圖右史,歷史地理不分家,每篇都是地圖盛宴。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號立場)
▼
新中國援外第一戰:越法邊界戰役,陳賡建議圍城打援
穿越近兩千年的“說唱明星”——東漢擊鼓說唱俑
史上最強逆襲:鐵木真是怎樣崛起的?
流動中的民族主義研究—— 南京大學歷史學院陳曉律教授訪談
工業革命的寶貴經驗——工業化仍然是強國之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