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們有想過創業嗎?
或者時不時有一些創業的點子,一直埋在心底,也不知道靠不靠譜。

我就有挺多不成熟的想法,但作為普通人,沒有什麼行業資源,就只能透過網上各大社群、平臺做市場調研,比如國內的小紅書、百度貼吧、豆瓣等等,國外的 Twitter、Reddit、Product Hunt 等等。
其中,Reddit 作為一個充滿活力的全球社群平臺,裡面有非常豐富的興趣小組和只有想不到沒有找不到的話題,類似國內的百度貼吧、豆瓣,我們不僅可以從中發現靈感、驗證想法,還可以找到對應的客戶,非常適合驗證創業想法。

而今天我們要介紹的這款 AI 工具 GummySearch,就是用來快速挖掘隱藏的 Reddit 金礦的。

創始人在首頁是這樣介紹的:
歡迎光臨!我建立 GummySearch 是因為 Reddit 是一個資訊寶庫,但我們很容易迷失其中。而有了我們這個使用者研究工具,我希望你可以在任何你感興趣的細分市場中,釋放出他們對話觀點裡的全部潛力。盡情玩吧!
其實它的本質很簡單,就是挖掘各興趣小組裡的對話資訊,幫我們發現目標使用者群,找到市場痛點,跟蹤自己業務相關的話題,利用 AI 一鍵總結帖子和評論,還可以模擬與目標使用者對話。
最後對話這一點真的很吸引我,咱就是說都不用發帖和等待回覆了,主打一個效率!
下面還是來試一試它的實際效果吧。

早在今年上半年,我就一直想做一個 App(也就是還沒做),因為自己有前後端的開發經驗,並且也喜歡做產品帶來的成就感 ~
當時想做的 App 是一個情侶用的應用,靈感來源於一個愛情積分小程式,我覺得它的理念太妙了,因為它把所有你想讓對方養成的好習慣變成了可以積分的事情,而不是可能的指責、嘮叨,然後積到了一定分數,對方就可以到自己的積分商城兌換禮品。把愛情變成了遊戲,只有獎勵沒有懲罰,是不是很酷?
但因為這個小程式的功能比較簡陋,互動也不太友好,還缺乏留住使用者的策略(比如像多鄰國那樣的換著花樣吸引你學習),所以我就想結合自己的產品思維改造這款應用。
回到 GummySearch,我們現在就用它來對我想做的這款 App,做一下 pmf(Product Market Fit,產品市場匹配度)驗證,其關鍵在於三點:
-
產品是否符合市場需求? -
產品有無足夠的高粘性使用者? -
產品能否從使用者身上獲利?

尋找使用者群
我們先找到可能相關的使用者群,然後模擬對他們提問。
這裡 GummySearch 已經分出了一些目標群體,比如寵物愛好者、軟體開發者、初創公司創始人、產品經理、自由職業人等等,一個群體聚合了多個 Reddit 社群,使用者多的群體達到了千萬級別。

在這裡我們沒有找到特別對口的使用者群(不過我先點選收藏了一些,後面也可以向他們請教),所以我跳到了趨勢標籤頁,手動搜尋了一下關鍵詞:love。

我把體量最大的「關係建議」社群加到了我的使用者群裡,命名為 love,同時還附加了一些相似的社群,我覺得他們應該都是愛情積分 App 的目標使用者。
向目標使用者群提問
我們進入到 love 使用者群,問一下上面提到的 pmf 驗證三個關鍵。

這裡提示會找 100 個相關的帖子,相比自己一個一個帖子去找相關資訊,它能節省 102 分鐘,量化一下讓人感覺更有用了。
看看它的回覆:

針對三個關鍵,它都表達了比較明顯的觀點:
-
產品是否符合市場需求?這種比較小眾的應用,想要做成,使用者基數比功能特點更重要。 -
產品有無足夠的高粘性使用者?應用裡應該加入遊戲化元素、個性化建議或者整合其他流行的應用。 -
產品能否從使用者身上獲利?這取決於使用者基數和參與程度,但如果應用的男性使用者佔比很大,賺錢將成為挑戰(有被內涵到)。
另外,右邊還有它的回覆參考的帖子,從 100 篇帖子裡篩選出了 5 篇,也算是精挑細選了一些資訊給我們。
我們再問一點簡單的問題:
Q:這個愛情積分 App 有吸引力嗎?

它表示了肯定,並且強調這種促進好習慣養成和真實生活互動的特點,將是這個應用的亮點。
Q:目前有類似的 App 嗎?

好訊息,Reddit 上還沒有!
我們也可以到產品標籤頁裡檢視使用者群裡主要的產品:

我們還可以聽取下多方的意見 ~
「初創公司創始人」

不愧是創始人,他們還是建議再仔細思考這些是否真的是使用者的痛點,尤其是在沒有什麼預算的時候,建議我先去採訪一些夫妻是否有這方面的需求。這讓我瞬間冷靜了不少,差點衝動準備連夜把創業提上日程了。
「產品經理」

產品經理則從他們的角度提出了幾點建議,都很專業,比如注重使用者參與度,應用操作要友好,及時收集反饋並迭代,甚至給非開發人員推薦了低程式碼工具。
雖然他們可能不是目標使用者,但我們頁可以吸取他們來自不同行業、作為不同角色的經驗。
從上面的回答也可以看出,他們的回覆非常符合各自的特徵,容我感嘆一句,這一刻,他們都具像化了。
高階搜尋
如果在尋找目標使用者群的時候,你遇到了困難,那麼可以再試試高階搜尋。它可以根據關鍵詞收集相關的帖子,並分析它們的特徵,同樣也可以提問。
比如我搜 Couples App(情侶應用),結果如下:

這裡不僅展示了相關的帖子,還把它們所屬的社群、投票、評論、主題統計出來了,有了相關的社群,不就又找到了一些目標使用者麼 ~
這裡還有一個實用的功能,就是右上角的跟蹤,這裡的跟蹤很強大,只要這個關鍵詞下有新的對話,它就會提醒你,自定義程度很高。
如果這麼多帖子看不過來,沒關係,右邊還有一個模式標籤頁,它可以幫我們總結歸納左邊的結果,我們可以先找到最感興趣的模式,再逐個閱讀。

更特別的是,在這裡,我們也可以像問目標使用者群一樣提問,相當於這個關鍵詞的結果也構成了一個群體。
問它幾個簡單的問題:
Q:這個愛情積分 App 有吸引力嗎?

Q:有什麼建議嗎?

它的回答和之前是有差別的,因為它們引用的社群之前並沒有包含,這種情況還挺適合那些目標使用者群不明顯的點子,我先根據關鍵詞去找帖子,然後再連結到具體的社群,算是對使用者群提問方式的一種補充。
好啦,深度體驗了一番 GummySearch 後,我對自己之前萌發的創業點子有了更清晰的認識,它給我了我一點陽光,也潑了我一盆涼水。創業路上也許就需要這樣的夥伴,能讓你保持激情,也時刻提醒你保持冷靜。現在,你是否想讓 GummySearch 加入你們了呢?
後記
相比 ChatGPT 等這類基於大模型的應用,我覺得 GummySearch 最大的優勢在於它的資料來源更穩定、可靠,且又不失規模,所以它給出的回答裡,幾乎每一段話都有對應的引用,並且質量較高。這是否表明基於特定資料來源的應用在專業的領域更佔有一席之地呢,還有多少小眾的市場正在被挖掘,讓我們拭目以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