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大學的大額捐款是怎麼回事?

在美國高等教育體系中,大額捐款(Major Gift一直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對於許多大學而言,來自社會各界的慷慨資助不僅能彌補學費和政府撥款的不足,更為學術研究、校園設施建設、學生獎助專案,以及優秀師資引進提供了充足而靈活的資金來源。
美國大學捐贈制度概覽(Overview of the American University Endowment System
美國大學之所以能夠獲得源源不斷的社會資金支援,一個重要原因在於其高度成熟的捐贈制度。捐贈不僅是學校募款部門、校友會、基金會的任務,也融入了美國社會的公共文化與稅收政策之中。
大學捐贈基金:定義與運作
捐贈基金(Endowment通常指大學收到的各類長期性捐款所構成的資本總額,並透過金融投資或資產管理產生收益,為學校的運營、研究與獎助學金專案提供穩定經費來源。與一般的學校年度預算不同,捐贈基金遵循只動用收益,不動用本金的基本原則,藉助專業化投資團隊或外部管理機構,透過多元化投資(如股票、債券、房地產、私募股權、對沖基金等),爭取穩健的年化回報率。
  • 資金用途:除少數不指定用途的一般基金外,很多大額捐款都被捐贈者指定用於特定專案或學術領域(如教授教席、科研中心建設等)。
  • 資金規模:美國名校的捐贈基金動輒數十億美元,透過良好投資和複利效應在數十年間大幅增長,鞏固學校在學術、硬體和師資上的競爭優勢。
以下表格基於NACUBO-TIAA 2022年度調查(反映 2021-2022 財年資料)所公開的大學及大學系統的捐贈基金(Endowment)規模整理,僅供參考。
排名
院校(系統)
捐贈基金規模 (美元)
財年
1
Harvard University
$50.7B
2022
2
University of Texas System
$42.9B
2022
3
Yale University
$41.4B
2022
4
Stanford University
$37.8B
2022
5
Princeton University
$37.0B
2022
6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MIT)
$27.4B
2022
7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20.7B
2022
8
Texas A&M University System
$18.0B
2022
9
University of Michigan
$17.3B
2022
10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14.9B
2022
11
Columbia University
$13.3B
2022
12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ystem
$13.2B
2022
13
University of Notre Dame
$12.8B
2022
14
Duke University
$12.1B
2022
15
Emory University
$11.0B
2022
16
Washington University in St. Louis
$10.5B
2022
17
University of Chicago
$10.3B
2022
18
Vanderbilt University
$10.2B
2022
19
Cornell University
$9.8B
2022
20
Rice University
$8.1B
2022
在美國大學內部,捐贈基金通常由校董會或專門的理財委員會負責監管,確保資金的使用符合捐贈意願和法律要求,也要保證投資策略的透明度與收益可持續性。由於高校財務公開和年度審計報告的慣例,學校會定期對外披露捐贈基金的規模、投資績效以及資金分配概況,為社會與校友提供監督與參考。
校友會、基金會與校際關係網
校友會(Alumni Association在美國大學的捐贈制度中扮演至關重要的角色。絕大多數高校都成立了官方或獨立註冊的校友會,負責維繫校友網路、承辦校友活動、籌辦募款專案等。校友會經常透過年度活動、聚會或線上平臺,倡導捐贈理念,鼓勵校友以多種方式回饋母校。對於許多捐贈者來說,畢業後對學校的感恩與情感聯結,往往成為其捐資助學的重要動力。
此外,許多大學還設有大學基金會University Foundation)或附屬的慈善組織,負責管理大額捐款和專項基金,其架構可能與校董會部分交叉。基金會通常在稅法上具備非營利機構地位,可享受相應的稅收優惠,並利用專業化的籌款與投資團隊,實現資金管理最大化。
  • 人脈與資源:校友會和基金會往往與政府部門、企業界、公益組織等保持緊密聯絡,形成一個龐大的社會關係網路,為學校在學術研究經費、社會服務專案或大型建設工程方面爭取更廣泛的外部支援。
  • 校際合作:在重大跨學科研究或公共專案上,不同高校的基金會或校友會可能攜手合作,共同推動某個地區或領域的學術進步與社會發展。
籌款方式與發展辦公室Development Office)的角色
在美國大學,Development Office(發展辦公室,或稱籌資辦公室”“發展部)是負責統籌所有募資工作的核心機構。該部門通常包含專業的籌款人員、研究分析員、校友聯絡員、行政管理等團隊,一方面與潛在捐贈者保持密切溝通,另一方面也與校內各院系及財務部門合作,設計適合的捐款專案與條款。
常見的大學籌款方式包括:
  1. 年度募款(Annual Giving
    • 每年定期向校友和社會各界發起募款活動,金額規模從小額到中等不等。
    • 透過電話、郵件、線上平臺等多渠道宣傳,塑造持續捐贈文化。
  2. 大額捐贈(Major Gifts
    • 主要針對高淨值人群或企業,往往涉及捐贈命名權(建築物命名、講座席位或教授教席等)。
    • 跨部門配合,常需針對性專案設計、長週期跟進和協議細化。
  3. 計劃性捐贈(Planned Giving
    • 包括遺產、信託、保險、股票等方式,將個人資產或遺產部分留給學校,或在生前分期贈予。
    • 通常與稅務和遺產規劃緊密相關,要求法律與財務專業人員介入。
  4. 企業與機構合作(Corporate & Foundation Relations
    • 學校與企業或社會基金會簽訂合作專案,開展學術研究、社會公益、獎學金計劃等。
    • 具有定向用途,或結合企業需求進行聯合研發、專案孵化等深度合作。
發展辦公室的核心使命在於把握社會資源與校內需求的平衡點,使捐贈行為不只滿足捐款人意願,也真正促進學校的學術、教學與公共服務目標。同時,辦公室需要保障募款過程的合法合規和財務透明度,以贏得捐贈者與公眾對學校的信任。
大額捐款的動因與形式(Motivations and Forms of Major Gifts
美國大學能夠接連獲得高額捐贈,既離不開成熟的募資機制,也離不開捐贈者自身的多重考慮和訴求。事實上,捐款動因往往是情感、社會、財務等多種因素疊加的結果。與此同時,大額捐款也呈現出多元化的形式,包括直接的貨幣支出與更復雜的資產或信託安排。
動因:是什麼促使人們捐出巨資給大學?
  1. 愛校情懷與感恩回饋
    對於很多校友而言,回饋母校是觸發他們慷慨解囊的最直接因素。大學時期的學習與人脈積累,往往給個人事業或人生髮展帶來深遠影響。捐贈者藉此表達感謝,亦希望透過資金支援幫助更多年輕學子共享優質教育資源。
  2. 社會地位與聲望
    大額捐贈者通常會獲得學校與社會輿論的關注與認同。命名某個大樓、實驗室或教授教席,是提升個人或家族社會地位、打造慈善形象的一種有效途徑。對企業或機構而言,大額捐贈還能帶來良好的公共關係與品牌價值。
  3. 稅務考量與財務規劃
    美國稅法鼓勵公益捐贈,個人與法人向非營利機構捐款後,可以在一定額度內享受所得稅或企業稅的減免。因此,大額捐贈常與個人或企業的稅務規劃緊密掛鉤。透過捐贈基金、慈善信託、遺產規劃等方式,還可進一步最佳化財富傳承與資產配置。
  4. 影響力與主導研究方向
    某些捐贈者抱有特定的教育或研究理想,希望透過捐資設立專項基金或研究中心來推動某一領域的發展。捐贈者有意資助環保、醫療、人工智慧等尖端領域科研,或針對經濟弱勢群體提供獎學金,以期在校園裡建立持久的影響力。
  5. 公共使命與社會責任感
    越來越多的高淨值人士與公益基金會將捐贈視作社會責任的一部分,力圖應對教育不平等、科研經費不足等公共議題。透過資助大學,捐贈者不僅可以擴大學術界對社會問題的研究深度,也能推動更廣泛的社會變革。
形式:多元化的大額捐款方式
  1. 直接現金捐助
    最為簡單且常見的捐款形式,捐贈者將一定數額的資金一次性或分期匯入學校賬戶。雙方通常簽訂捐贈意願書明確資金用途和命名權等事宜。
  2. 設立獎學金或教授教席(Chair
    • 獎學金:可針對特定專業、群體(如女性、少數族裔、低收入家庭)或學術成就突出的學生。
    • 教授教席:透過一筆足以產生持續投資收益的基金來資助教授的薪酬和研究經費,增強大學學術實力。
  3. 建設校園設施
    資助建築物、實驗室、圖書館、體育場等基礎硬體。捐贈者姓名或家族姓名往往被冠於其上,成為校園地標。
  4. 專項研究基金
    針對科研或教育創新的特定領域,如醫學、人工智慧、社會科學等,設立專項基金以穩定資助相關課題。
  5. 計劃性捐贈(Planned Giving
    • 遺囑與信託:將部分遺產留給大學,或透過生前信託分配收益。
    • 保險與股權捐贈:將保險受益人或企業股權轉讓給學校,使其長期分享股息、分紅或上市增值收益。
  6. 捐贈與合作專案結合
    某些大額捐款會以合作專案的方式呈現:企業/財團與大學簽訂協議,校方提供科研和人才培養平臺,捐贈者提供資金或資源,實現產學研合作的雙贏。
著名捐贈案例(Notable Cases of Major Gifts
歷史上規模最大的大學捐款例項
  • 約翰·D·洛克菲勒與芝加哥大學19 世紀末向新建的芝加哥大學捐獻百萬美元級別的鉅額資金,助其快速崛起成為世界名校。
  • 萊蘭·斯坦福夫婦與斯坦福大學:以紀念獨子的情感驅動創辦並長期資助斯坦福大學,為矽谷的誕生與科技創新奠定基石。
當代屢獲媒體關注的捐贈者及其動機
  • 邁克爾·布隆伯格(Michael Bloomberg:向母校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捐獻 18 億美元,用於本科生經濟資助,創造當時單筆最大教育捐款紀錄。
  • 比爾·蓋茨與梅琳達·弗倫奇·蓋茨:透過基金會向全球多所大學在公共衛生、疾病防控等領域投入大量資金。
  • 馬庫斯家族(The Marcus Family:針對醫療學院與醫護機構多次捐款,注重實際醫療與公共健康改善。
華人為美國高校的大額捐贈:

陳啟宗(Ronnie Chan)和陳樂宗(Gerald Chan)

  • 捐贈金額:3.5億美元
  • 受益機構: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
  • 時間:2014年
    • 陳啟宗是香港恆隆地產的主席,他與家族共同捐贈了3.5億美元給哈佛大學,以支援公共衛生研究和教育。這是當時哈佛大學歷史上收到的最大一筆單項捐贈之一。

北美房產投資,可掃描如下二維碼或點選閱讀原文聯絡我們。
北美購房網的客戶可獲得如下免費贈書,索取贈書請和我們中國或者美國的工作人員聯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