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選
王耳朵先生
關注我,加★星標★
3月21日,是一個特殊的節日——國際睡眠日。
此前曾有一個報道,說在《2024中國居民睡眠健康白皮書》中,我國居民平均睡眠時間為6.75個小時,整體睡眠質量欠佳。
在報道中,00後存在入睡困難的情況,70後面臨夜醒頻繁的狀況。
好像在當下,無論是年輕人還是中老年人,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失眠。
畢竟,睡不睡好這件事,往小了說,影響第二天的狀態,往大里說,跟一個人的生命健康息息相關。
每天睡眠不足4小時的人,比每天睡眠6—8小時的人,死亡率高出兩倍還多。
俗話說得好:一夜好覺,精神百倍,徹夜難眠,渾身疲憊。
恰巧這兩天,一則熱搜引發不少人的擔憂:19歲大學生常熬夜身體指標變老年人。
上熱搜的女孩是個杭州女孩,有天早上起床後,她突然發現自己眼睛閉不攏、畏光、流淚、嘴巴也歪了,口水直流。
著急忙慌趕往醫院後這才發現,自己被診斷患上了眼睛黃斑變性、周圍性神經面癱。
這還沒完,醫生進一步檢查後發現,她的胃功能下降至正常值的60%,還患有脂肪肝、高尿酸血癥、血壓也偏高,甚至出現了動脈硬化等這些老年人才會出現問題。
醫生詢問後得知,杭州女孩幾乎每天晚上都要刷影片到凌晨三四點,長此以往,身體早在這個過程中被透支了。
不光是她,這兩年,有關長期熬夜出現問題的事例比比皆是。
有36歲的女性,為了多掙錢通宵直播,結果倒在了廁所裡再也沒有醒來。
有45歲的男性,白天跑外賣晚上跑滴滴,某次心臟疼沒來得及去醫院,就倒在了路上。
還有的人,靠著長期熬夜玩遊戲、喝酒應酬,結果年紀輕輕,身體變得一塌糊塗。
很多人熬夜的當下總想著,沒關係,明天白天補個覺好了。
殊不知,23:00-3:00的睡眠質量尤為關鍵,過了這段時間,即便日後再補覺,也難以彌補為身體帶來的損傷。
更別說人到中年,身體機能早已大不如前,熬一次夜不僅會讓身體更加疲累,還會擾亂生物鐘,導致免疫力下降,更嚴重的,還會導致猝死。
所以,長期熬夜所帶來的損傷,往往是後續無論怎麼休息,都難以彌補的。
最近這些年,養生風盛行,我們總說要養身體,養元神,想靠著這樣的方式提高免疫力。
所以不管你處於什麼年紀,什麼狀態,千千萬萬,要維護好睡眠。
有網友分享自己的經歷,說自己上週細菌感染,扁桃體化膿,掛了四天水都沒有痊癒,只能這周繼續吃抗生素治療。
她這幾天工作很忙,再加上搬了新住處,每天下班都在打掃屋子,接連好幾天都十二點多才休息,感覺自己總是頭昏腦脹,身體實在撐不住了。
沒想到,起來後雖然還有疲憊感,但是扁桃體膿腫直接消失了,感覺拖了一個星期的病情直接緩解了90%。
在她的帖子下,不少網友留言說明睡眠在幫助身體修復上,起了多大作用。
一直覺得生病了要治療,殊不知,大部分的藥物都會讓你多睡覺,睡眠才是最好的自救方式。
生物學博士就曾說,從來不存在一個概念,叫增強免疫力。
因為睡眠不僅僅是躺著那麼簡單,在我們睡著之後,身體的免疫力在自動合成,抵抗力會提高,新陳代謝的速度也會加快,還會促進體內病毒的排出。
以前總以為,吃很多補品,做很多鍛鍊是養生,殊不知,最好的養生方法,就是倒頭就睡。
睡覺乃自愈之良法,若遇無方可治,無計可施,無可奈何之時,不妨先睡上一覺。
有個關於睡眠質量的測試,一共10道題,每道題1分:
對號入座測一測,分數在8分以上,說明你的睡眠質量很高,5分以上,勉強及格,5分以下,則需要關注了。
不過也不必過度擔心,看過一組資料:世界上每4個人中,就有一個有睡眠障礙。
倘若只是偶爾發生,不必焦慮,可能近期遇到了什麼事影響到了身體狀態,調整一段時間就好了。
可如果頻繁發生,長期出現早上起來的狀態不好,感到疲勞,並伴隨有肢體麻木、雙腿發軟、胸悶心慌、暫時性昏厥,千萬別覺得只是小問題,這些正是你的身體給你的警報。
常年的熬夜,或是常年的睡眠不足,會導致身體內臟承受不了,進而引發嚴重的問題。
美國加州大學曾做過一項睡眠時間與死亡率的調查,結果發現:
成年人睡眠時間在6.5—7.5小時之間的,死亡率最低,可一旦長期少於4.5小時或高於9.5小時,死亡率明顯增高。
及時調整作息、或營造良好的睡眠環境,定期去看醫生,都是能緩解睡眠障礙的好辦法。
別以為我們的身體很強壯,總會自我修復,殊不知,當它面臨一個極限時候,疾病來臨時,不會給你任何反應的機會。
那麼,作為普通人,我們該怎麼做,才能保持一個好的睡眠呢?無非以下幾點:
醫學家們發現,大部分時常失眠的人,時常會感到焦慮和抑鬱。
這批人有個共性:晚上躺在床上,總會翻來覆去地想白天發生的事情,或是為未發生的事情而擔憂,長期的心神不寧。
中醫有句話說:“心藏神,肝藏魂”,心神不寧,過多思慮,反倒會導致心血虧虛,難以入眠。
我要想睡覺,我就躺那睡覺,就有人在那幹什麼,我都照樣睡覺。
所以,睡前原諒一切,醒來不問過往,心態放好,睡眠也會在不知不覺中慢慢變好。
很多專家都說,重要的不是你能睡多長時間,而是你能不能睡夠4—5個睡眠週期。
“達芬奇睡眠法”中,就將1.5個小時稱作一個睡眠週期,在這個週期裡,我們會經歷一次由淺睡到深睡,再到淺睡的過程。
當我們設定這樣一個睡眠時間時,就會在人腦的淺睡期間被叫醒,醒來時的我們也會感到神清氣爽。
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人都說,睡了8個小時,反倒不如7.5個小時更精神的原因。
所以,如果條件允許,建議大家可以嘗試睡1.5的整數倍,比如說6個小時、7.5個小時,在不斷嘗試中找到最適合自己的睡眠週期。
央影片曾經邀請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的副院長,給大家教了一個按摩耳部的安神操。
因為身體的五臟六腑都在耳朵上有對應的位置,透過按摩耳朵,能達到改善臟腑氣血的作用。
剪刀手搓耳根,耳前耳後都有耳部的淋巴,揉搓會有排毒的作用。
用食指和拇指揉按耳朵的三角窩,揉按10下左右,向上、向外拉耳朵尖。
每天睡前來幾組,嘗試著改善自己的血液迴圈,從而安心寧神。
叔本華曾說:睡眠是一切健康和精力的源泉,與其為明日的瑣事擔憂,倒不如在今晚先睡個好覺。
好好睡一覺,不僅能讓身體得到充分休息,也能放鬆原本緊張焦慮的情緒。
人到中年就知道了,相比更多的名利財富,好好睡一覺,才是人間最大的奢侈。
-END-
本文來源:作者:周美好。文章來源十點讀書(ID:duhaoshu),超3000萬人訂閱的國民讀書大號。轉載請聯絡十點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