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個千萬人口城市誕生

人口爭奪戰。
作者 | 凱風
來源 | 國民經略
(ID:guominjinglve)
萬億GDP、千萬人口,正在成為高能級城市的標配。
日前,安徽省統計局釋出資料,合肥常住人口達1000.2萬人,相比上年增加14.9萬人,成為又一個“雙萬”城市
自此,合肥成為我國第18個千萬人口大市,也是長三角地區繼上海、蘇州、杭州之後的第4個千萬人口大市。
合肥何以晉級,誰是下一個千萬人口大市?
合肥,何以躋身千萬人口俱樂部?
早在十四五規劃初期,南京、合肥、長春、昆明紛紛提出2025年躍居千萬人口大關的目標,而先行一步的是合肥。
要知道,作為長三角經濟實力相對最弱的省份,合肥所在的安徽一向被視為長三角“後花園”,面臨人口外流的巨大壓力。
雪上加霜的是,南京以“徽京”之名,杭州以“徽杭”之名,將多個安徽地級市納入勢力範圍,留給省會的空間並不大。
面臨重重阻礙,合肥是何以突圍的?
合肥第一波人口擴張,來源於三分巢湖帶來的直接增量。
我在《中國城市大變局》一書梳理過,過去10多年來,全國共有5個省會完成合並式擴張,拉開序幕的就是合肥。
早在2011年,合肥就與蕪湖、馬鞍山三分巢湖,不僅得到30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而且直接帶來100多萬的人口增量。
城市合併發生在10多年前,屬於一次性增量,難以解釋後來合肥人口的飛速擴張。
2012年到2024年,合肥常住人口從857萬增長到1002萬,最近幾年更呈現加速之勢,人口增量連續多年位居省會TOP3。
這背後,合肥藉助融入長三角重塑區位優勢,透過“最牛風投城市”打造出一批新興產業,才是關鍵。
近年來,合肥先後躋身中部崛起、長三角一體化兩大國家戰略,拿下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得享“左右逢源”之利,戰略地位得到空前提升。
同時,在普鐵時代曾被大幅邊緣化的合肥,藉助八縱八橫的高鐵網路,躋身為綜合交通樞紐,四通八達的區位優勢得到重塑。
不僅如此,合肥近年來還打造出一批新興產業,重塑經濟增長極。
在剛過去的2024年,合肥GDP總量達1.35萬億,躋身20強之列,其中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4.8%,增幅居萬億城市首位。(參閱《中國10強城市,又變了》)
新能源汽車、新型顯示、積體電路等核心產業爆發式增長,堪稱最大貢獻者。
可以說,從傳統產業到新興產業,合肥都在全面崛起,在帶動人口迴流的同時,還爭搶了一批外地人口。
人隨產業走,這是再簡單不過的經濟學規律,合肥的人口晉級之路,正體現了這一點。
強省會,成了人口爭奪戰的勝負手?
過去幾年,全國人口流動格局悄然發生變化。
一個重要變化是,人口增長最猛的城市,不再是沿海工業大市,而變成清一色的省會,杭州、成都、合肥正是佼佼者。
第二個重要變化是,由於出生人口下降,中西部多個省份直麵人口負增長,但省會依舊保持增長態勢,部分省會更呈現加速之勢。
安徽就是如此。
2024安徽常住人口為6123萬人,相比上年僅增長2萬人,而合肥一地就增加14.9萬人,意味著其他地級市多數負增長。
鄰近的江西也是如此。
2024年江西常住人口4502萬人,相比上年減少13萬人,但省會南昌卻大增10萬人。
將時間週期拉長,更能看出這一趨勢。
2020年到2024年,安徽常住人口僅增長19萬人,而省會合肥卻大增近70萬人,成為全省人口增長的最大貢獻者。
事實上,不只是合肥南昌,幾乎所有中西部省會都是如此。
成都、武漢、西安、鄭州、長沙,均呈現出省會人口增長而全省人口微增乃至負增長的局面。
這足以說明,人口向省會集中的趨勢沒有改變,省會作為全省人口蓄水池的功能日益凸顯,在防止人口流失、吸引人口迴流方面,發揮了關鍵託底作用。
這也意味著,雖然強省會模式遭受挑戰,省域副中心橫空出世,但省會的影響力一時難以逆轉。
當然,強省會的人口增長,一部分來自沿海地區的人口迴流,一部分來自對省內其他地市的虹吸,基本都還集中在省內的一畝三分地。
凡事都要邁出第一步,先借助省會留住本省的勞動力人口,再來透過產業升級爭搶外來人口。
誰是下一個千萬人口大市?
根據《第5個2000萬人口大市》一文,我國已有18個千萬人口大市。
其中,重慶、 上海、北京、成都超過2000萬人,廣州、深圳在1700萬人以上,有望成為下一個2000萬人口大市。
武漢、天津、西安、蘇州、鄭州、杭州超過1200萬;石家莊、臨沂、長沙、東莞、青島、合肥在1000萬以上。
不難發現,千萬人口大市中,既有“一市堪當一省”的直轄市,也有強省會和經濟強市,更出現臨沂這樣的普通地級市
要注意的是,千萬人口大市,是就全市常住人口而言,既有城區也有縣域。
究其原因,我國城市是行政區模式,既有城區又有鄉村,既有市轄區又有縣域。
與常住人口相比,城區人口更接近真實的城市人口。以城區人口超過500萬人來衡量,我國共有22個超大特大城市。
不過,城區人口統計存在一定誤差,常住人口更為直觀,仍是衡量城市人口能級的主要指標。
以常住人口來看,合肥之後,誰是下一個千萬人口大市?
目前,在主要一二線城市裡,溫州、寧波、佛山、南京、哈爾濱、濟南、瀋陽、長春、徐州都超過900萬人。
從過去幾年人口增長態勢來看,溫州、寧波有望聯袂晉級,南京有待提速,東北中心城市則面臨較大壓力。
在人口高增長的過去,有自然增長人口加持,從900多萬到1000萬人,往往只需要幾年時間。
但如今隨著全國人口大盤見頂,城市之間的人口爭奪戰日益白熱化,人口想要保持兩位數的增長極其困難。
人口增速放緩,千萬人口看似遙遙在望,實際上越來越難。
只有經濟依舊保持高增長、新興產業不斷湧現之地,才有晉級的可能。
當然,千萬人口不是終點,人口爭奪戰仍未結束,相比於搶人,如何留住人更重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