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麼多想要騙你錢的坑~

一位不錯的好友,暫且稱呼小A吧。找到我,不深入聊不知道,聊完感慨這一路上理財史都是坑。勤勤勉勉上班賺錢,攢錢理財的年輕人,陷入理財迷茫中,聽完我也一陣心疼,普通人真不容易,如何在這個時代賺到錢,攢到錢,追求自己的美好人生?這不是他一個人的問題,是很多人要面臨的人生舞臺。
第一個坑
英國留學回國在北京上班,工作上兢兢業業,也很有上進心。這些年在工作上陸續攢了一些錢,想著做副業開展第二職業曲線,2019年就和在深圳的同學一起做了劇本殺的創業專案,後面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遇到了黑天鵝,口罩三年。投入的十萬元最後只拿回來2萬。第一次創業賠了。因為不可抗力的疫情問題,他認了。這是第一個坑。
第二個坑
河南村鎮銀行暴雷事件,當時給到的利息年化4.25%,這個收益真挺吸引人,首先銀行的安全性大家都知道50萬以內是受國家法律保護的,小A於是放了一筆錢進去,結果遭遇無法對付,很多人都去了河南那邊鬧事兒,最後千辛萬苦本金拿回來了,但是沒有任何利息,等於這筆錢白白被佔用了一年多,被白嫖了。這是第二個坑,小A給我講述這段經歷的時候,情緒已經比剛剛闡述第一個坑多了一些皺紋,眉頭又緊縮了半天。其實當年我也是存錢在這個銀行了,只是存款被這家銀行包裝成了很多產品在不同銀行,走狗屎運的是我很早就退出來了,才沒有經歷後面這些暴雷事件。誰遇上誰不心塞呢?辛辛苦苦賺的錢就這麼被白嫖了…
第三個坑
20萬放在一個年化6.5收益的產品裡,收益真的誘人,身邊很多有錢人都在這個裡面發放錢,幾百個W、幾千個W的人大有人在,於是小A放進去20萬,2024年底,無法取錢出來,小A又陷入了迷茫中,為什麼這麼不講誠信呢?為什麼不按照合同約定的說到做到呢?好在小A再一次幸運的拿回了本金,放棄了利息。這個時候,小A已經有點沮喪了,他說為什麼國內這麼不講誠信呢?回國後的三個大坑,都踩了,除了第一個大坑是不可抗力,第二和第三個坑都是社會營商環境的問題,老百姓講誠信放錢在這些產品裡,最終都是被資本食言,老老實實吃利息結果都是坑,很影響奮鬥的心氣兒。
聽完小A的回國這幾年的經歷,似乎是這個時代年輕人的縮影,社會機會越來越少,看著我們的人生之路很寬,實則大部分人越走越窄,普通又上進的年輕人,試錯成本很高,剛出社會懷揣著美好理想逐漸被殘酷的現實啪啪打臉。原來不是你自己老老實實,兢兢業業、勤勤勉勉就能獲得財富。
絢麗的財富面前有很多的坑,高收益背後很多都隱藏著嗜血的魔鬼,老百姓看上它的高利息,它要你的本金。被P2P、信託、中植收割的中產、有錢人一波又一波。一個時代紅和財富紅利週期對於一個人的生命長度而言不多,抓住的人順利上岸,沒抓住的人始終在中產和返貧的邊界線,大家都向往美好的生活沒錯,可惜美好的生活和財富的獲取之路,不是你個人努力就可以實現的。
需要天時地利人和。
是的,沒錯,天時地利人和。
這個世界上有沒有好的金融資產?答案,一定有。只是你不瞭解,不清楚,所以按照傳統人的思維一直在踐行,結果撞了牆。
2025年的好資產在哪裡?
吳曉波說:A股ETF、黃金、高息股、港股、保險、核心城市房產、中國國債、銀行存款。
高息股普通人還是別碰了,普通人要原理大A,但是A股ETF可以搞,港股ETF,美股ETF都可以搞,ETF應該是普通人這輩子投資收益的天花板了。
怎麼開通港股美股和ETF,點選我之前的文章:在境內就可以進行港股美股etf操作的app
港股沉寂了5年,2025年的港股同樣看好。
保險,不論是國內保險還是香港保險,如果你是普通人先配置國內儲蓄險,如果你配置完國內儲蓄險,手裡還有多餘的錢,請拿出一部分放在港險中,來做人生的託底資產。最近我的一些客戶陸續從騰訊股票套現出來不少錢,分配在香港保險中,給自己搭建一份長遠的現金流資產。
核心城市房產,這塊的投資依然屬於少數人,需要有錢才能搶到。所以殘酷的現實是有錢人和普通人在投資的產品可選項中都是不平等的。
中國國債、銀行存款【50萬以記憶體款】,這是普通人可以輕易做到的理財方式,安全但是收益低,自己品。
如果你也有同樣的問題,想要梳理自己的理財思緒,找到好的資產,歡迎一起交流探討。
 過往文章:


相關文章